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阶段测试 高二语文DF班试卷 命题人:李楠审题人:李楠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 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 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 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出岫”的“岫”的读音为xiù;C项,“眄庭柯”的“眄”的读音为miǎn;D项,“载欣载奔”的“载”的读音为zài。故选B。‎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 此小大之辩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 旬有五日而后反 小知不及大知 D. 而御六气之辩 而征一国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此题重点考查实词中的通假字。推测这里的通假字,一要看考生是否在平时作了相应的积累,二要看考生是否会用以音猜义法,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如果可以从此法,该字就应该是通假字。该题中的通假字,都来自于《逍遥游》,考生通过调动积累的知识,即可解决问题。B项,“辩”通“辨”,区别;A项,“冥”通“溟”,海;“反”通“返”,返回;C项,“有”通“又”;“反”通“返”,返回;“知”通“智”,智慧;D项,“辩”通“变”,变化;“而”通“耐”,一说同“能”,才能。故选B。‎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 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 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 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 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此类试题首先要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然后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辨析,特别要注意其细微的差别。‎ 本题中,①③⑥中的“之”用在名词或名词结构之间,表前一部分修饰限制后一部分,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⑤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其成为一个主谓短语,作了整个句子的主语,是结构助词,起取独的作用;⑦⑨中的“之”,人称代词,他;⑧中的“之”,指示代词,这;⑩中的“之”,动词,到。‎ 故选B。‎ ‎【点睛】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 1、“之”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代词,代人、物、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处的“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到、往。动词的“之”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前面通常有人名或人称代词。‎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之”作助词用。大致有三种情况:‎ ‎(1)结构助词,的。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是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3)结构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4.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 “除臣洗马”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不正确的一项”。题中,D项“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 可以换用。”文言文中,拜和除都解释为“授予官职”,但是,“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④⑥ D. ③⑤⑦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全都有古今异义”,这是要求选出“都是古今异义”,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①“不行”,古今异义词,古指“不能走路”,今指“不可以”;②“成立”,古今异义词,古指“成人自立”,今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③“逼迫”,古今同义,强行迫使;④“告诉”,古今异义词,古指“申诉(苦衷)”,今指“说给人,使人知道”;⑤“盘桓”,古今同义,徘徊;⑥“私情”,古今异义词,古指“个人的感情”,今指“私人的交情”;⑦“辛苦”,古今异义词,古指“辛酸悲苦”,今指“辛劳苦累”;⑧“侥幸”,古今同义,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故选C。‎ ‎【点睛】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判断句子有没有古今异义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要结合古文中的上下文,平时一定要多积累东西,可以说考试里的古今异义凭平时的课文和做过的题,都可以答出来的。古今异义几种情况: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臣欲本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 A项, 告诉,古义为名词申诉,今义为动词诉说;‎ B项, 奔驰古今意义都有奔走效劳的含义;‎ C项, 辛苦古今意义都有辛酸悲苦的含义;‎ D项, 侥幸古今意义都有偶然得到成功或意外地免于不幸的含义。‎ 故选A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 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 察臣孝廉 察:考察。‎ D. 形影相吊 吊:安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C项,“察臣孝廉”意思是“考察推举臣为孝廉”,所以“察”的意思是“考察和推举”。故选C。‎ ‎【点睛】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对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①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②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③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④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⑤根据字形推断词义,⑥语境分析推断。本题中B项可采用课内推断法和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法来判断。‎ ‎8.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依据平时的积累和语境的提示进行判断。对于文学常识,考生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注意分类记忆。C项,“《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不正确,《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故此题答案为C项。‎ ‎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②精益求精 B.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②既克,公问其故 D.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吾妻之美我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虚词注意意义和用法。题中A项,益:更加;B项,属:隶属/叮嘱;C项,故:旧/原因;D项,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故选A。‎ ‎10.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园日涉以成趣 B. 时矫首而遐观 C. 眄庭柯以怡颜 D.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动词的用法。用法有使动、被动、意动,题中AB项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动用,C项,怡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露出愉快神色。故选C。‎ ‎11.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本题中,①“其”,代词,“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代“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代“鹏之背”。②“其”,代词,代风。③“其”,表选择疑问,两个“其”连用,可译“是……还是……”④“其”,代词,它,代指鹏。故此题中①②两句中“其”用法相同,③④两句中“其”用法不同,答案为A项。‎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B. 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 乃瞻衡宇 瞻:看见。‎ D. 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景翳翳以将入”意思是“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同“影”,“日光”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 B. 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的许多文人进行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 C. 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 D. 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14. 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 ‎15.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 ‎【答案】13. A 14. ①文笔 自然,言辞通俗而心怀高远;②以平静而优雅的姿态来保持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③歌咏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田园。 ‎ ‎15. ①“田园”是陶渊明远离官场、远离尘嚣、耕作自资的归隐之地;②“田园”是陶渊明保持安然自立的文化人格的精神家园;③“田园”是陶渊明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并以最自然的文笔去加以描写的具体对象;④“田园”是陶渊明彻底自如的高远心怀的物态象征。‎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认为陶渊明在“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是因为“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因果表述不当。回归到原文的第4和5段,读完可知,“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并不是因为陶渊明的诗歌自然平淡而在宋代之前不被人赏识,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作品要被“轰动”,而陶渊明恰好又是拒绝“轰动”的,所以不被人接受。‎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从“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中重要词语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文中重要词语,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要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有时还要联系到文章的情感态度、主旨来思考。不仅仅要考虑重要词语的字面意思,更要挖掘它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等深层意义。在个性化解读时,要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作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自我。‎ 由“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可知,“田园”本指官场之外的隐居生活,但就其内涵而言,“田园”突出的是远离官场的一种精神世界的追求,突出陶渊明高雅的人生追求,展示出陶渊明作为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立;“田园”揭示出陶渊明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是其高贵人格的真实体现。‎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一)‎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自《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6. 下列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 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 《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17.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 B. 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 ‎ 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是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 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 D. 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答案】16. A 17. D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全文,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A项,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是编者这样安排的。‎ 故选A。‎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内涵相差很大”分析错误,第二段是“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B项,“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 C项,因果倒置,第三段是“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分析错误,由文章最后一段“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 故选A。‎ ‎【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三、概念错位 ‎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四、主旨错位 ‎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五、事件错位 ‎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六、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四.文言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9.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B.则芥为之舟 芥:小草 C.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20.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21.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大小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22.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答案】19. D 20. C 21. C ‎ ‎22. (1)天色深蓝,是它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我一下子飞起来,碰上榆树、檀树就停下来,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落在地上也就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而控于地而已矣”中“控”,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分析,前面说“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那么根据语境可知“控”,投,落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D项,可以联系句子的语境分析其意思。‎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均表示事物“有所待”,③是说天的颜色,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排除这两项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均表示”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根据文本内容,选出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③是说天的颜色,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排除这两项即可,自然得到答案。‎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理解错误,文章虽然谈到了“大小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C项,文章虽然谈到了“大小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其……其……”,表选择问,译为“是……是……”;“无所”,没有办法;“极”,尽头。第二句中,“决起”,突然、一下子;“而”,表修饰;“抢”,碰到;“控”,投,落下;“奚以……为”,哪里……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判南海才休息。象野马奔跑似的蒸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象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末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处,那末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放只杯子在里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船大的缘故。风聚积得不大,那末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升力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五.语言文字应用(9分)‎ ‎23.某图书馆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书籍数字化服务,可以帮读者把纸质图书扫描并制成电子书。请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以下图示,向前来咨询的读者说明整个服务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得体、简明、连贯。‎ ‎【答案】首先您要提供需扫描的纸质图书,然后把具体要求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如果检查电子书的质量没有问题,结清费用,您就可以把图书和电子书带走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属于框架图的转化。该题采用图形与文字混合的形式给出一个构思框架,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答好这样的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构思图形的构思特点,二是将所给构思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首先认真阅读图表,本图表是“书籍数字化服务”流程,分为三个步骤:提供,加工,交接。提供包含两方面内容,是需要用户提供“纸质图书”,一是具体要求,加工步骤为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交接时先检查质量,然后结清费用。考生要注意题干中“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这一要求,在表述时要注意“语言得体,合理使用敬辞、口语”,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六.作文(共60分)‎ ‎24.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意思是说,知音难遇,既然遇到了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请以“知音难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知音难逢 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一个出入山野的樵夫,在那高山下,流水旁,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有幸,遇上了钟子期这个知音。钟子期驾鹤西去之后,俞伯牙的琴声再也没有响过——知音难逢。 ‎ 几千年来,这知音似乎越来越难遇——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甚至有人扬言:如果能够给我一个知音,我愿意分给他一半的家产。‎ 细细分析一下,知音难逢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现代人缺少了遇到知音的环境。俞伯牙和钟子期在哪儿相遇的?高山下流水旁。现代人呢?抬头向窗外看去,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难得有个周末,兴冲冲地爬到梧桐山顶一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耳边充斥着的全是喧嚣的人声。间或有那么一个悠扬的乐曲声夹杂在里头,仔细一听——手机铃声! ‎ 其次,现代人的等级观念切断了遇到知音的道路。试想,俞伯牙如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他就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家了。别说一个砍柴的樵夫不能碰见他,就是一般的政府官员也难遇见他啊!要聆听他的琴声?排队买票吧!而且价格不菲,动辄几百上千的。一个小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闲钱?而那些前去聆听琴声的富豪当中,即使有能听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之音的,但是他又愿意委屈自己去和一个“弹琴的”相交往么?所以,俞伯牙是遇不着他的知音了! ‎ 再次,现代人的价值观阻碍了知音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人很忙,忙着赚钱,赚了钱忙着买房买车,炒房炒股炒基金。他们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聆听一曲《高山流水》?如果钟子期到了现代社会,他就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小老板——高山砍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若是在砍柴的过程中听到了俞伯牙的琴声也不会愿意停下他的斧头的。那么,这千古的佳话就要被改写了。如今的钟子期们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去对俞伯牙的琴声发出“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的感叹?俞伯牙就是把琴弦弹断,把手指勒出鲜血来也未必能碰着知音啊! ‎ 最后,现代人篡改知音的定义防止了知音的出现。现代人早已没有了那种纯粹的朋友关系,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现代人都很精明,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才是朋友,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与之交往;相反,即使是才高八斗、艺高十丈的绝世高手,他也不会用正眼瞧你一下的,何况是区区一个路人?你那琴声即使响遏行云,也很难打动一个眼里耳里只有利益的现代人的铁石心肠。没有了打动,这知音又从何而来? ‎ 当高楼越建越高,当防盗门越装越厚,知音就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如果可以,我愿意回到古代,带上我的镰刀斧头,走进山林,去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砍柴人,当俞伯牙的琴声悠然响起的时候,我会停下略为匆忙的脚步,擦擦额头的汗珠,仔细聆听那沉稳如山,清澈若水的琴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审题】本题材料的重点在“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音难逢,既然已经遇到知音,那么就可以畅所欲言。“知音难逢”这种感叹屡见不鲜,也许连你也偶尔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所以“高山流水”的故事才会流传千古,成为美谈。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文体,给要说的话确定一个主题,否则行文就容易天马行空,甚至流于空泛。当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知音难逢”是因为人们被太多的俗念、杂念所扰,有时只要我们敞开心扉,也会发现“知音”并不难逢。‎ 参考立意:‎ ‎1、敞开心扉,知音自来;‎ ‎2、学会倾听。‎ 参考素材:‎ 例文2:‎ 知音难逢 夜冰凉,沉默似乎埋骨他乡。寂寞与空虚排了一行,等待花谢花开,敝青花芬芳。风太荒唐,号召不再得到回响。颓废伴惘然。却更是猖狂,别离秋风落夜那道路苍茫。我的知音在哪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已。翻开历史的画卷,苏轼在为一个知心朋友朝云的逝去而痛哭,杜甫在为一个生平惟一的契友惠子的离去而送葬。他们都是幸运的而又可悲的。然而这样的知音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易寻吗?‎ 星朗朗,意绵绵。苍茫天地间。知我者其谁?毛泽东曾说“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古有势利交怀势力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摔破瑶琴风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佳明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谁人听。这不就是良琴易得,知音难逢吗?‎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从古有高山流水觅知音,又有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然而万两黄金的易得也难求知音。这不禁让我大脑浮现出“人间易得鸳鸯谱,世上难逢并蒂莲”的千古名句。‎ 在社会中有些人相识满天下,却知音有几人,那些知我若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又不禁让我感到孤独而又绝望,无奈。唉!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虽然在我的生活中有来来往往的曾经相识的许多人,但却感纵使相识遍天下,满心惆怅与谁谈。我可不像韩愈有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的呐喊。像孔斐有擦干了心中的泪,埋下了知音的胚的深情。我只有独自感惜四时皆为觅音时,为何知音却来迟!‎ 我的知音在哪里?寻觅一番后,才真正地悟到知音难逢便是一个从古到今的事实,唐代诗人崔珏有写到“七条弦上玉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也就是因此,曹操、子期、荆轲,他们才如此在乎知音。‎ 虽说知音难逢,但是往往在我们人生中不是没可能逢到知音。古有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只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求知音,不要遇到了却被你冷落地错过了,忽略了。如果这样又何谈知音难逢?知音虽是难逢,但不要忘记了珍惜身边拥有的知己。‎ 行文结构:‎ ‎“高山流水”故事妇孺皆知,而本文对该故事的运用却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上就能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多么清晰。对社会生活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的作者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枝不蔓,一气呵成。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也许真的能明白为何“知音难逢”。‎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 ‎1.重点分析“题眼”。‎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浙江温州高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 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