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 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中秋圆月,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触景生怀的遐思,也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秋,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样一个节日,中秋文化已经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叙事,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传承家风是中秋文化的新内涵。中秋既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传递历代先贤谆谆教导、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时刻。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家国情怀是中秋文化的新底色。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赏一轮圆月,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国家的变革、家庭的变迁,在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小家连着国家,于万家团圆中传递浓浓的亲情,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皓月当空下,积淀的是国人的家国情怀,积蓄的是跨越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注入的是建设国家的澎湃动力。 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无论是脱贫的农户,还是都市里白领,在中秋圆团日里,都能感受到奋斗的意义,也能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努力。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人,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在月光如水的中秋,天上月圆,人间梦圆,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这既是一种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更应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选自“光明网”2019年9月14日时评《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要以未来的眼光审视“中秋节”,中秋文化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B.在中秋节日的感怀中,传递家风祖训,这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而是种精神的传递。 C.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亲人们在共赏一轮圆月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D.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中秋圆月”为触发点,提出了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观点,第二段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B.全文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分别论述了中秋文化的新的内涵、新的追求、新的寓意、新底色。 C.文章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如“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诠释了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 D.结尾照应应开头,采用呼告手法,要求人们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守护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轮中秋圆月,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 B.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以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C.在中秋团圆日里,脱贫的农户、都市里白领只要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D.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既指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也指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两个老师的较量 01 16年前 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 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学校自然把一班交给他把关。 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当呢?就在学校领导权衡比较的时候,文老师主动请缨。但校长怎敢轻易地把二班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 这个时候文老师说:“程校长,我有绝对的信心带好二班。这样吧,我先给自己断条后路,如果明年的高考,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引咎辞职——不是辞班主任这个职,是辞我的公职。”于是,校领导破例让文老师做了二班的班主任。 02 开学了 两个班主任走马上任,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是班会。 黄老师面目慈祥地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 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二班的学生走进教室时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被指定了,座位上贴着写着姓名的纸条,教室前排放着一辆轿车模型,后排放着一辆自行车模型。 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文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突然他指着最后一排和最前一排的两个学生说:“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让给谁路?” 余强和林可都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 显然,骑自行车的是在高考中的失败者,开大奔的是高考中的胜利者! 当然,如果你想坐到前面,离这辆大奔近点,你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对手,让他们灰溜溜地坐到后排的自行车旁边。 03 高考 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高考如期来临。 高考结果出来后,黄老师蔫了,文老师笑了:二班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一班,全班56人,55人达线,惟有余强一个人名落孙山,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32个人,而一班虽然也只有高超一个人落榜,但达重点线的只有20个人。 但黄老师还是不服气,他忧郁地望着文老师说:一切都还没有完,几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文老师冷笑一声说:“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他们,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 04 11年后 他和黄老师已经忘记了当年约定的比试。可那届学生毕业10年的聚会,又让他们想起曾经的较量。 相聚的日子里,二班的毕业生大出风头。不少人是开着大奔来的。林可已官至副县长,陆彩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梅林读了博士后,也专程从美国赶过来。 而一班最大的官杨柳,是某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发小财的有几人,真正意义上的大款一个也没有,不少同学是骑着自行车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 二班的落榜生余强没有来,他说他没有混出名堂,羞于聚会。他发誓他会开着大奔来参加下一个聚会。一班的落榜生高超来了,他笑嘻嘻地骑着自行车,调侃着说这辈子和自行车是干上了——他开了个自行车的修理铺。 05 16年后 时光如流水,一晃5年过去了,又到了同学们聚会的日子。 二班的学生中,有三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林可,身为副市长的他,现已被拘留审查。 第二个是陆彩霞,她因为窃取另外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 最后一个是余强,连个大奔的司机也没有混上,他焦虑他愤恨,终于他的精神崩溃了,住进了精神病院。 一班有两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杨柳,年初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记者,因为曝光一个黑社会团伙,被人暗杀,以身殉职。 第二个是高超,去年,德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看中这个技术精湛的修车匠,高薪聘请他去了德国,做高级技工,天高路远,他实在没有时间飞回来聚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散后,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垂着头坐在那里,乱发遮盖了他苍白的脸。 黄老师坐在他的对一面,无声地望着他,沉默了一会儿,黄老师说:文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 我更想说的是,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 文老师抬起头,已是泪眼婆娑。 选自《2019小小说》,有改动,作者贾邵春。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构思新颖,以章节的形式,叙述5个不同时间段发生在两个老师身上的“较量”,故事时间跨度虽大,但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小说层次分明。 B.高考结果的较量,一班输给了二班,原因是黄老师年龄大,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没有激情,而文老师20多岁,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 C.小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两个老师的不同较量,描写人物上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使两位老师的形象鲜明。 D.16年后最后一次较量,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认识到了自己教育上的失败,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教育出的学生应是有原则有思想的人。 5.小说以“两个老师的较量”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二班培养的佼佼者,走上了犯罪道路,一班培养的学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全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 “妾闻夫妇相保易,君巨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践,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敌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B.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C.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D.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8.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B.古时候音乐分为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七音,《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和歌发出的变徴之声,其声调慷慨激昂。 C.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D.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皇后父母早亡,由郭子兴抚养,后来嫁给了太祖,马皇后仁爱慈善且聪慧有识别力,曾对太祖说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B.马皇后跟随太祖于军中时,经常缺少食物,她平常就储备一些干粮和干肉给太祖,而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 C.太祖在前殿决断政事,有时会大发雷霆,曾经发怒责罚宫女,马皇后也非常生气,就把宫女交付给宫正司以求公正处罚。 D.马皇后病重时,不要求寻求良医,去世时希望太祖能够寻贤才纳良谏,自始至终都要谨慎对待每件事情。她去世后,太祖没有再立皇后。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5分) (2)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③还。 注: ①绍兴五年(1135)冬天,词人冒雪前往鄱阳,大雪纷飞的天气使词人感受到了被囚禁在金国的徽、钦二帝痛苦,词人又联想到因为国内主和派阻挠而导致的北伐失败,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词。 ②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南宋初主战派大臣之一。③鸾辂(lù):天子乘坐的车。 1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起句描写了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沉苍凉,寒冷彻骨,起笔设境,渲染氛围。 B.第二句中的“易水”即燕太子送荆轲的“易水”,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和帝王被俘不回的耻辱。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之意,倍增悲愤之感。 C.下阕换头三句,运用衬托、夸张的手法,表达极度的忿恨,要消除北宋覆亡的靖康之耻却是难上加难,几乎比天老、海翻还要困难。 D.“几时鸾辂还”,用借代的手法,满怀希望地问南宋统治者何时帝王能回,以问作结,更能表达含蓄不尽之情。 12.结合全词的内容,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两句“ , ”就表达了革命青年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情怀。 (2)诗词讲究炼字,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消”“散”两个动词用得十分传神,诗人不说她不见了,而说“ ,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丁香姑娘”离去的怅惘之情。 (3)《再别康桥》一诗中的两句“ , ”,徐志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康河里水草的轻盈、可爱,另一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喜爱。 (4)《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送别时,荆轲唱的“ , ”两句成为千古绝唱,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 (5)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用选择句式指出民族两种前途“ , ”,对比、反复中号召人们奋起,以求得中华民族真正的前途。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 的创作风格。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 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他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 。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勇气的警句 ,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 、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出心裁 流芳千古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B.独树一帜 流芳千古 比比皆是 惟妙惟肖 C.独树一帜 千古绝唱 比比皆是 栩栩如生 D.独出心裁 千古绝唱 俯拾即是 栩栩如生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B.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C.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D.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在诗词中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读者还在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B.不仅毛泽东诗词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C.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D.毛泽东诗词不仅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而且还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 17.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恩师。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B.通知:兹定于10月1日8时在学校礼堂举行庆祝新中国70年华诞诗歌朗诵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C.招领启事:本人早上在食堂拾到黑色钱包一只,内有人民币353元,诸丢失者与学校团委联系。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18.下面是给学校、眼镜店、乐器店、药店、书店写的对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秋水澄清菱花七出;春山浮翠桂月双圆。 ④指点江山春光满李园;激扬文字彩霞溢桃林。 ⑤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 A.④②⑤①③ B.④③①⑤② C.②④③⑤① D.②④③①⑤ 19.“汉字”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便能体悟人生之道。仿照例句,从所给的字中,选择1个字加以理解,写一段富有哲理的话。(4分) 所给的字:路、舒、功、够 例: 劣: 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20.为庆祝新中国70年华诞,高一年级将举办“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主题诗歌朗诵会,初步构思框架如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5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从所给的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10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一男子为了让父亲看升旗仪式,让老爷子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升旗期间,老爷子激动地不断鼓掌,男子则稳稳扶着父亲的双腿。网友:太感动了。 2.今年6月8日,高考最后一门结束后,在合肥十中考点外,一考生径直走到人群中的母亲面前,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这一幕感动了现场家长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网友的点赞。 (1)高一年级将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一篇演讲稿。 (2)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让我们心怀感恩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请给你所感恩的人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 (3)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它文体写出你的感触与思考,表达你的情感。 要求:结合材料,有鲜明的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涉及学校、班级、姓名用xxx代替,不少于800字。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1.C(A是“现代的眼光”而不是“未来的眼光”,偷换概念;B.“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 错误,肯定变成了否定;D.强加因果。) 2.B(“新的追求”为无中生有) 3.C(“只要……就能”太绝对) 4.B(“原因是黄老师年龄大,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没有激情”错,与小说的主旨相悖,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不能用功利去教育学生。“教学没有激情”无中生有) 5. ①两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较量。黄老师目光放长远,教育学生要报效祖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 平凡的事业。文老师采用排位和自行车与大奔的比喻,以功利来教育学生,使之考上名校,出人头地。 ②高考结果的较量。黄老师蔫了,文老师笑了:二班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一班。 ③学生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工作前途的较量, 16 年后学生人生结局的的较量。 表达了作者对两种教育的看法。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用功利教育的学生, 一生就在功利的路上狂奔,最终失去了灵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 ①表达效果上,二班的学生最终输给了一班,文老师在较量中失败,此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吸引读者,引起读者思考,增强艺术效果。 ②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黄老师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传授知识,重在于育人;文老师虽 然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但教学理念错误,急功近利。 ③使小说情节连贯紧凑,结构完整,同时此情节也使故事情节陡转、波澜起伏,增强了可读性。 ④主旨上,突出了作者对功利教育的否定。教育不能用功利去教育学生,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于育人,培育有原则有思想的人。(答 1 点给 2 分,答 2 点给 5 分,3 点满分) 7.C(“曰、也、且”为断句的标志,句中的“人”是“活”宾语,可推断 C 正确) 8.B(“其声调慷慨激昂”错,应为“声调悲凉)9.C(“马皇后也非常生气”错,是“假装生气”) 10(1)陈友谅侵犯龙湾时,太祖率军抵挡,马皇后将宫中金银布帛全部拿出来犒劳将士。(“寇”“师” “发”“犒”各 1 分,句意 1 分) (2 )陛下没有忘记与我共同度过的那些贫贱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记与群臣共度的艰难岁月。况且 我怎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呢(“贫贱”“愿”“艰难”“句式”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父亲马公,母亲郑媪,早年就已去世。马公一向与郭 子兴交好,于是把马皇后托付给郭子兴。马公去世后,郭子兴抚养她如同自己的女儿。郭子兴看重太祖,把马皇后嫁给了他。马皇后仁爱慈善且聪慧有识别力,喜欢经史一类的书籍。太祖有手写的笔记,总是让马皇后掌管,匆忙急迫之时也不曾忘记。太祖已经攻克太平,马皇后率领将士们的妻妾渡过长江。直到占据江宁, 与吴、汉边境相接,前线每天都在打仗,马皇后亲自为前线的将士们缝衣制鞋以辅助军用。陈友谅侵犯龙湾时,太祖率军抵挡,马皇后将宫中金银布帛全部拿出来犒劳将士。她曾对太祖说,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认为她说得很对。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登上帝位,马皇后被册封为皇后。当初,马皇后跟随太祖于军中,正值粮食大大歉 收,太祖又被郭氏猜疑,经常缺少食物。马皇后便偷了一些炊饼,揣在怀中拿给太祖,皮肉被烧焦。(马皇后) 平常储备一些干粮和干肉给太祖,从来没有断绝,而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等到地位显贵时,太祖将那些干 粮干肉比作“芜蒌豆粥”“滹沱麦饭”,常常对群臣讲述马皇后的贤德,总将她比作唐代的长孙皇后。退朝 后把这事告诉皇后。马皇后说:“我听说夫妇互相保护容易,君臣互相保护则很难。陛下没有忘记与我共同 度过的那些贫贱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记与群臣共度的艰难岁月。况且我怎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呢。” 太祖在前殿决断政事,有时大发雷霆,马皇后等到太祖回到宫中,总是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谏。吴兴有一富人名叫沈秀,帮助修筑了都城的三分之一,又请求犒劳军队。太祖大怒说:“一介平民竟要犒劳天子的军队,是一个犯上作乱之人,应当诛杀。”马皇后劝谏说:“我听说所谓法律,是用来惩罚不法之徒的,而不是用来惩罚不祥之人的。平民百姓富裕到可以与国家相匹敌,是他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将会降灾于他, 陛下为什么要去诛杀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释放了沈秀,将他发配到云南。太祖曾经下令让重罪的囚犯去修筑城墙。马皇后说:“用罚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犯人)最大的恩典。但是给疲惫不堪的囚犯施加劳役,(囚犯)恐怕仍然不能免于死亡。”太祖于是全部赦免了他们。太祖曾经发怒责罚宫女,马皇后也假装生气,下令捉拿宫女交付给宫正司治罪。太祖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马皇后说:“帝王不应该以自己的喜怒对臣民加以赏罚。当陛下发怒时,(对人的处罚)恐怕就会失当。交给宫正司,宫正司便会酌情公平地处理。即使陛下给人定罪也要交付给有关部门啊。”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群臣请求祭祀祈祷,寻求良医。皇后对太祖说:“ 人之生死,是命, 祭祀祈祷又会有什么益处呢?况且医生如何能把将死之人救活。假如吃药不能见效,能不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于各位医生吗?”病重,太祖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寻贤才纳良谏,自始至终都谨慎对待每件事情,子孙后代都能够有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一月丙戌日,(马皇后)去世, 终年五十一岁。太祖悲伤痛哭,于是不再立皇后。当年九月庚午,葬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11.D(“满怀希望地问”错,是“嘲弄与讽刺地问,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北伐化为泡影,被掳的二帝 回来已不可能,同时南宋统治者也并不希望被掳的二帝回来。”) 12.①对故国故君的思念。大雪漫天,易水寒冷,作者由此想到了远在寒冷北方的被掳的徽、钦二帝, 怎能忍受彼地的苦寒。 ②对国破家亡的伤痛与悲愤。作者身披大雪,极目眺望三个关口,看到的山接着山,国破家亡,二帝被 俘,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 ③对“靖康之耻”难雪与金人的痛恨。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 除对“靖康之耻”难雪与金人的痛恨。 ④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与愤慨。频频派使者到金国去问候被囚的君王,畏敌主和,只图苟安而不思北伐。 ⑤对时局的无奈与深切忧虑。南宋统治者只是派使者到金国去问问二帝平安,一味苟安求和,北伐失败, “几时鸾辂还”以问作结,表现词人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作品鉴赏)上阕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易水”源出河北,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一方面又取荆轲之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增添悲愤之感。 “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是词人看到的景象,在这里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 下阕抒情,“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表达了词人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天可老”化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海能翻”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诗意。词人用这些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来说明让自己忘却国耻家仇的不可能。即便是“天可老,海能翻”这些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也不能消除对金人的仇恨,以极夸张的比譬反衬自己的创巨痛深。“频闻潜使问平安”,明明是天翻地覆亦难消除的深仇大恨,朝 廷所作的竟然只是遣使问候这样轻飘飘的表面文章,两相对照,令词人黯然神伤,悲愤莫名。“几时鸾辂还”, 以问作结,表现词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全词写的虽然是亡国之痛,却并不鼓噪喧哗,而是曲折深婉,层层推进,于沉郁压抑之中凌空设譬、突 兀而起,复又归于深长的叹息与无尽的忧思。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 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13.(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 底招摇。(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4.C(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出心裁: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多指科学精神。千古绝唱:指诗文或音乐创作的最高造诣,名传 千古。流芳千古:美名永传于后世,作谓语、定语。俯拾即是: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 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 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强调的是神似。)③⑤⑤⑤ 15.B(原句成分残缺,首句缺主语 A、缺少主语,赞美和壮丽不搭配 C、赞美和壮丽不搭配 D、缺少主 语)16. C(A.从前文看陈述对象是“毛泽东诗词”,同时前后主语不一致,“读者”应修饰“心中”。B.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D.语序不当,同时“美的殿堂”与后文的“美”衔接) 17、B.(A.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C .招领启事内容表述不当。D. 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 18.B 19.(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 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未来如何,就看我们如何去走。 (2) 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别人方便,自己也能“舒心”。 (3) 功:成功需要用工用力。 自古成功无捷径,千锤百炼才成钢。要成功,就要尽心尽力,下工夫、出大力,才能功到自然成。 (1) 够:“够”就是刚刚好,再讲一“句”就“多”了。 不多不少,这才是说话的决窍。做任何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就足够了。 (解释时,言之有理,积极向上,可酌情给分) 20. 高一年级“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以“庄重节俭、爱国奋进”为宗旨,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物品,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及场地和邀请老师。 21. 作文评分按高考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