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南模中学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尘满面,鬓如霜。(《江城子》) (3)渐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都在空城。(《扬州慢》 (4)《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香雾云鬟湿 (2). 纵使相逢应不识 (3). 清角吹寒 (4). 千岩万转路不定 (5). 迷花倚石忽已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综合,考生应先熟读所给出的句子,然后看清后面有没有给出诗词出处的提示,出处可以帮助回忆整篇诗歌内容,最后回顾具体涉及的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云鬟、清角、倚、暝等 【点睛】名句默写需要注意: 1、以大纲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 2、印象不深名句,要反复记忆。 3、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4、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 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 2.选择 (1)今年是建国70周年,海内外共襄盛举,下列诗句与抒写爱国情怀无关的一项(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____________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③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 (1). D (2). 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中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下列诗句与抒写爱国情怀无关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逐一阅读诗句,并结合所学诗歌知识,进行鉴赏分析。 A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B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C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D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能力。此类题目一般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本题,结合语境内容分析,主语应该是“过度自信者”,③应该为首句;结合“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和“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分析,④在③后面;②主要讲“也许他们还不如你”,①是对“也许他们还不如你”的解释,②应该在①前面。 故选D。 二、阅读7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感觉的等级通常井然有序。根据统计,人们的绝大多数经验来自视觉,视觉所复盖的空间范围是无可比拟的。这无形地决定了视觉的特殊威望。如若听觉、味觉、嗅觉或者触觉异于视觉,视觉有权力予以否决。这种优先甚至使视觉晋升至精神范畴。“观点”、“意见”、“看法”、“重视”、“洞见”,这些词的词根均出自视觉。 ②当然,并非所有的动物都如此器重视觉,甚至人类的视觉崇拜也不是亘古如斯。但时至今日,视觉已经主宰了社会。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它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无论是绘画、电影、尤其是电视无不体现出视觉文化的强大规模。 ③视觉的时代是如何来临的?这也许是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十七世纪的科学曾经如同宗教一样否定了人的躯体。宗教宣布躯体是贪欲之源,科学宣布躯体感官无法获知真理。然而,这种否定并不包括视觉。在后来的科学发展中,视力甚至变成了一种控制的形式,盟主之尊不可动摇。 ④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感觉都乐意承认现有的等级秩序。譬如触觉。触觉表明了真正的躯体亲历,遥看泰山并不算登临泰山,唯其一双脚掌触及泰山极顶的那一块岩头之后,登临方告完成。视觉之泛滥如同唾手可得的报纸,触觉却像独一无二的日记。 ⑤人们还可以重新核对一下感觉的等级秩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排列无宁说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认定。马尔库基曾经指出,味觉或者嗅觉之所以显得低级,恰是因为这两种感觉屈从强烈的肉体快乐。所以,这种排列表明,感觉的社会功能正在依次减弱,空间范围逐渐缩小;但是,社会文明遗忘了,这种排列同时表明躯体与感觉对象之间的距离不断迫近,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愈越密切。人们不难想象一个极端的例证:置身于干燥的沙漠之上,海市蜃楼的眼睛享受怎能同一掬凉水的口舌之快相比呢? ⑥然而,视觉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眼睛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感官,它贪婪地向四处射出视线,不仅能够穿透空间距离,还可以气吞山河 。在这个意义上,嘴弗如远甚。眼睛却毫不费力地吞噬一座大山,尽管眼眶的容积不过是口腔的七分之一。 ⑦所以,一个人眼睛所消费的景象是惊人的。幸好,这些景象不会因为眼睛的消费而遭受损耗。然而,这并不是说视觉仅仅是一种从“我”到“它”的单向度运动,它表明躯体与对象之间的特殊关联。我看到十尺之外的一棵树,此刻的树成了“我”的环境,成了躯体的延长。这种特殊关联甚至令人感到看的作用是有形的,视线的投射将引起物的回响。看是以躯体为中心重新组织视觉世界。我的眼光刺入了世界的纵深,表面上并没有能挪动对象,但依然表明了躯体的到场与无声参预。 ⑧不管怎么说,看是一种享乐,一种躯体欲望的间接满足。这至少是一部分视觉娱乐长盛不衰的原因。人们可以通过窥视欲解释某些电影和电视片。它们保证了观众不必尴尬或冒险地卷入特殊情节,可以在一个安全地带尽情地窥视他人秘密,从而悄悄获得一份躯体的快乐。于是,看与被看之间出现了主从等级。 ⑨这当然不仅是眼睛的角逐和较量。一个人所有的身份、财富、权势乃至体力都将凝聚到眼睛上,介入视觉快感的再分配。许多时候,文化习俗已经作出了规定。例如,人们在长辈面前必须低眉俯眼,盯视上司是无礼之举,如此等等。在某些场合,眼睛和眼睛也可能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这种对抗往往是是以怯弱者转开眼睛而告终——他通过转让看的权力而换取了人身安全。 ⑩人们的看并不是完全自主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眼睛是在画家的率领下重新认识了山川森林,花鸟鱼虫。然而在今天,视觉领袖的位置已经逐渐为电视摄像机所篡夺。电视摄像机力图独搅大权。它有效地延长了视觉距离,让眼睛纵情饱览;另一方面,它又将自己的速度、立场、视野范围和编辑剪接强加给观众,剥夺观众不同的视觉选择。在这个电视的时代,人们看到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同时,人们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易于患上左拉所说的“视觉瘫痪症。” (节选自南帆《叩访感觉》,有删改) 3. 第⑥段中“气吞山河”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具体分析第④段是如何说明“触觉”的作用的? 5. 下列对第⑤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⑤段上承第④段的内容,重在说明社会功能决定了感觉的等级秩序。 B. 第⑤段内容是对第④段的补充,说明其他感觉同样构成对视觉的挑战。 C. 第⑤段将几种感觉进行横向比较,是为了在下文强调视觉的统治地位。 D. 第⑤段主要是为了说明感觉的等级秩序并不是绝对的,应该加以调整。 6. 可用来阐释第⑦段中所谓“躯体与对象之间的特殊关联”的一项是( )。 A. 古希腊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B. 《论语》中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C. 李白笔下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D. 《赤壁赋》中的“主客问对,抑客伸主” 7.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具体分析第⑧--⑩段的阐述。 【答案】3. 视力可将体积庞大的物体纳入眼中 4. 主要借助与视觉相比较来说明。先以登临泰山的实例,说明触觉才是躯体的“亲历”,是有实际价值的。再进一步以比喻突出两者的差异,表明触觉才是更具私人化的、更珍贵的感觉。 5. B 6. C 7. 第⑧段呼应了第②段中提到的“具有强大势力的视觉文化”,并进一步分析视觉娱乐长盛不衰的原因,由此引出了“看”与“被看”的等级差异,第⑨段对这种等级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加以分析。再从上文“主动的看”引申到“被动的看”,在第⑩段深入揭示出“电视的时代”的特征,尤其是给人们造成的局限。从全文看,这三段是在上文对“视觉的特性”加以阐说之后,从社会文化层面阐释“视觉之于人的影响”,以引发人们对“视觉为王”的时代的思考。 【解析】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第⑥段中“气吞山河”在文中的意思。解答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本题题干要求答出“气吞山河”“在文中”的意思,也就是要答出这个词语的语境义。第⑥段的中心句是“视觉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本节说的是视觉的功能强大。先说“眼睛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感官,它贪婪地向四处射出视线,不仅能够穿透空间距离,还可以气吞山河。”再把眼和嘴作对比,说“眼睛却毫不费力地吞噬一座大山,……”显然,前后语句都强调“眼”的视觉功能强大,即“视力可将体积庞大的物体纳入眼中。”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作用。这道题考的是具体分析说明“触觉”的作用。 首先要阅读第④节内容。第④节先说“并不是所有的感觉都乐意承认现有的等级秩序”,接着以登临泰山的实例,阐明触觉才是躯体的“亲历”,是有实际价值的。“ 视觉之泛滥如同唾手可得的报纸,触觉却像独一无二的日记。”这句话是把触觉的功能和视觉的功能进行对比,运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说明两者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表明触觉才是更具私人化的、更珍贵、更独特的一种感觉。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阅读第⑤段,分析它自身的作用以及它与第④段之间的关系。第④段的内容是说触觉才是更具私人化的、更珍贵、更独特的一种感觉。第⑤段的内容是说其它几种感觉对对视觉同样构成挑战。A项,上下文关系搞错,错在“第⑤段上承第④段的内容”。第⑤段显然是对第④段的补充。C项,曲解文意,说“……是为了在下文强调视觉的统治地位”是错的。第⑤段将几种感觉进行横向比较,是为了阐明视觉已经受到其它几种感觉的排挤,渐渐失去了“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D项错在“应该加以调整”于文无据。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要理解第⑦段的内容,再分析所谓“躯体与对象之间的特殊关联”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理解所给选项中的句子,尤其是诗句的意思。第⑦段是以眼睛看树为例,阐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主体参与到客体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特殊关联甚至令人感到看的作用是有形的,视线的投射将引起物的回响。看是以躯体为中心重新组织视觉世界。我的眼光刺入了世界的纵深,表面上并没有能挪动对象,但依然表明了躯体的到场与无声参预。”“它表明躯体与对象之间的特殊关联”这句话的重要词语是“特殊关联”,不是说视觉仅仅是一种从主体到客体的单向度运动,“躯体与对象之间”的联系很特殊。A项是说模仿是艺术的起源。B项是说对智者、仁者对自然的享受。D项说的是主客问对。三个选项都没有谈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故均错误。C 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写出了人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山”之间的和谐关系。综上,本题选C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作用。题干明确要求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具体分析第⑧——⑩段的阐述。首先要认真阅读第⑧——⑩段,了解内衣节所写的内容,在分析这三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全文中的作用。第⑧段分析视觉娱乐长盛不衰的原因,由此引出了“看”与“被看”的等级差异。第⑨段对这种等级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加以分析。第⑩段深入揭示出“电视的时代”的特征,尤其是给人们造成的局限。在结构上与第②段中提到的“具有强大势力的视觉文化”相照应。从全文的内容安排上看,这三段从社会文化层面,阐释了视觉对人们的影响”,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 ①在那一年的目击,使得我患了沉重的心病。 ②黄河从一个拐弯处巡游而来,威风凛凛,磨坊就在拐弯下面的一个崖坎上。它的木轮巨扇插在浊黄的泥水里,喑哑地吱嘎响着,溅起浓褐的浪头和水雾。不知从哪里运来了一截千年老桧,把它凿成了磨轮的轴。嵌进大轴里的每根斜撑,像车轮的辐条,都是一棵笔直的松树。工匠为了不伤木头元气,刻意留下树皮枝杈,这木轮就随着水势,缓缓地、颂歌般地在半空转动,转动,缓慢沉重,无止无休,像一个图腾,如一个符咒。 ③我画得不好,但画轮廓不难。费力气的,是怎么对付那凶恶翻卷、滚滚泄下的黄河。速写强使我仔细察。我看见在水面上的木头,不论木造的磨坊或是矗立的磨扇,都被厚厚的水碱裹住,呈着湿漉漉的一种白绿或者黑黄。第一次,就在我的速写画完的那一天,咯轧转过的木轮上,突然断了一根条。它从大轴上剥离的时候,好像落下了一个烂果,也像滚沸的汤里,一根煮烂脱离的骨头。根本没有动静;它只是轻微地、呻吟般哼了一声,如今忆起是好比低沉的叹息,它先是悄悄地从高高天空上栽了下来,直到溅入水里,才轰然在浊浪上扬起爆炸般的声音。河面上一下站立起两道水墙,半是泥巴半是透明,冲腾的水雾久久不散,染黄了尖梢的树叶。顺流而下的三株巨木,正巧挡住几堆难画的浪花——我刷刷几笔,第一张速写于是画成。 ④第二次我带来的是油彩。可是磨坊已经毫无原木的本色,它在落日残辉之下,呈着一抹铁锈的斑驳。突兀一眼瞥去,磨坊如一个不祥的黑架子,准备好的土黄与赭石,都用不上了。 ⑤河水猛烈地冲撞着,咬住一般摇撼着半颓的磨扇。磨坊这一刻是一头绝望的骆驼,它死不躺倒,亡期还在以后。原木劈成的辐条般的放射线,只剩下斜斜的几根,左一根右一条勉强支撑着。那个缺牙断齿的巨大轮扇,这一回它不是一个圆,而是几块碎了的半扇,互不相干地嵌在千年老桧树凿成的大轴上。我呆傻地痴痴望着。这么画,究竟要画一个什么?已经没有浑圆磨轮、古朴木屋。对着峡口望去,几片庞大的扇面。宽窄不均,直插半空。每当被水流猛撞,就危险地一歪,接着就向前一裁,一歪,一倒,朝着水面跌倒移动。背后的天空是一派血红。油彩几下就涂抹出一个黑框子。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我一发怒把它丢进了河里,盘算以后下力气重画。 ⑥最后一次去磨坊,是在去年的七月初。磨坊的风情,当然不止我一人留意。它已然被当“产品”推销,计划挤入全国旅游百强。火锅厅、小旅社盖了半山沟,红漆在峭壁上刷着大标语,到处是“最后的磨坊”的广告,甚至有一处写的是“磨坊之死”。 ⑦在这个月份,河床里突然涌进自融雪以来就蓄积不止的汛水,一条河都洪水猛涨,水温冰冽。从遥远的昆仑山,以及所有冻土冰川奔流而至的河水,七月进峡,陡然暴涨,攻打这座建在下游的磨坊。破旗碎扇的磨坊,一瞬间落入劫难,瀑布宛如炮弹,对准了它狠砸猛轰。我蘸了些调色油,正想画溜光的碱垢——那时分瞥见一道新鲜的裂缝。桧木上有一道伤口,正静静地绽开。狂怒的水,涩塞了或吞没了开裂的声响。在我的目击之下,它正一寸一寸地、无声无息地、微微颤动着劈成两半,露出桧木的淡黄本色。裂缝和嵌着松树的凿口,慢慢酥碎了。力的平衡一瞬崩溃,一片轮扇栽翻水里。但是没有溅起大浪,翻滚的河水,淹没了浪头。尚还没有转上轮顶的磨扇,那一刻如迟疑般,停在了半空,先静了一会儿,然后凭空加力,颓然后仰,一下子散了架! ⑧磨坊的木屋被一根巨木砸个正着,不吭声地坍塌了半边。碎木、石块、土坯都哗哗倾入洪水,被疯狂的怒涛接住,一抱即席卷而去。每一根垮塌下来的木头,都在我眼睑里爆皮裂骨,断成碎段。每一颗朽烂腐蚀的铁钉,都在我的凝视中炸跳爆出,化为齑粉。失去了磨扇遮挡以后,天空放晴了,露出紫红的太阳,恐怖至极。剩下的残扇,如可笑的羽翅,倒垂着粘在轮轴上,在水流中横七竖八。随即,它们一根根被拆卸,并撕扯一样把轴上的木头扯下。桧木的巨轴终于瓦解了,磨坊的最后,如刀子宰割的一个羸羊骨架。此刻时辰已到,最后的进程已然开始,它清晰且悲哀,像一场廉价的电影。 ⑨水更加升涨恣溢,一直淹到我的脚下。踩着的石崖一阵工夫就塌了,我的那张见鬼的画,连同画架子一块,霎时被水卷走,瞬间无影无踪。——以上就是我对磨坊的回忆。它能算一篇写生笔记么?曾三次专命笔,只落下最初的一幅。 ⑩我还是挺喜欢这幅速写。画得不像,可是它能让我触景生情。在我心里铭记的磨坊,连同它的山河人民,确实是美好的。 (原载《人民文学》有删节) 8. 本文描写太阳,由“血红”到“紫红”,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 以第③或⑤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10. 从全文来看,第①段作者“患了沉重的心病”的原因是什么? 11. 赏析本文的标题。 【答案】8. “血红”渲染了苍凉的气氛,而“紫红”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写出了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的变化,寄予了作者对破败磨坊的伤感之情与磨坊最后倒塌后的悲哀绝望之情。 9. ①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我看到磨坊作画时的场景。 ②“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作画的内容。 ③准确使用动词“冲撞”、“摇撼”等,描写出当时磨坊受到的破坏。 ④长句短句结合,语言富有意蕴等。 10. 磨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因传统文化的衰落而伤痛。 11. ①与三次画磨坊相比,磨坊目击记更突出了磨坊这一写作对象。 ②目击表明是作者的亲眼目睹,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感(作者是见证人)。 ③表现了作者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坊命运的深切关注。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描写太阳,由‘血红’到‘紫红’,这样写的作用是”;考生需要浏览全文,立足文本对应内容进行分析。 结合文本第⑤段内容“背后的天空是一派血红。油彩几下就涂抹出一个黑框子。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分析,“血红”主要为了渲染苍凉的氛围; 原文第⑧段中“失去了磨扇遮挡以后,天空放晴了,露出紫红的太阳,恐怖至极。剩下的残扇,如可笑的羽翅,倒垂着粘在轮轴上,在水流中横七竖八”,“紫红”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写出了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的变化,寄予了作者的伤感绝望之情。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本题要求“以第③或⑤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然后熟读文本,锁定答题区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剌、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 文中“是怎么对付那凶恶翻卷、滚滚泄下的黄河”、“它只是轻微地、呻吟般哼了一声”等内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我看到磨坊作画时的场景; 文中“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作画的内容; 结合内容“河水猛烈地冲撞着,咬住一般摇撼着半颓的磨扇”等分析,准确使用动词“冲撞”“摇撼”等,描写出当时磨坊受到的破坏; 结合原文“已经没有浑圆磨轮、古朴木屋。对着峡口望去,几片庞大的扇面。宽窄不均,直插半空。每当被水流猛撞,就危险地一歪,接着就向前一栽,一歪,一倒,朝着水面跌倒移动”等分析,长句短句结合,语言富有意蕴等。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全文你看,第①段作者‘患了沉重的心病’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立足文本内容,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首段中的“目击”一词。作者目击什么内容,才“患了沉重的心病”。 文中写了作者多次去磨坊,每次看见的磨坊都不同,一次比一次破旧、溃败,最后一次“颓然后仰,一下子散了架”,作者亲眼目睹了磨坊“不复存在”。作者说“我心里铭记的磨坊,连同它的山河人民,确实是美好的”,磨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记忆和价值,此刻的作者因传统文化的衰落而伤痛。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本文的标题”;然后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作者情感;接着从内容、情感、技巧等方面来赏析文章标题,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文中写作者三次画磨坊,“磨坊目击记”更突出了磨坊这一写作对象;“目击”表明是作者的亲眼目睹,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感(作者是见证人);作者面对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内心悲哀伤感,表现了作者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坊命运的深切关注。 【点睛】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特色 如:质朴、通俗、清丽、典雅等; 2、语体色彩:文言、口语、书面; 3、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4、句式:整散结合、骈散结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2. 本诗押韵的字有几个?( ) A. 3 B. 4 C. 5 D 6 13. 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 “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 “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4. 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12. B 13. C 14. ①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 ②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 ③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作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何为押韵,然后根据诗歌押韵规则进行判断即可。押韵,是指在诗文中,把相同韵部(所为有韵部,就是把同韵母的字归为一类,这种类别就叫韵部)之字放在不同句子的规定位置上,一般都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本首诗押韵的字有“寒”、“端”、“看”、“漫”四个,韵母为“an”。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要先审题,明确答题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有诗歌的情感,解答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理解有误,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答题要求,本题要求“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然后通读诗句,锁定首联内容并加以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赏析该诗首联,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点睛】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 3.看意象、炼字 读诗就是要抓关健词。实际上,这些关健词,也往往是一首诗“诗眼”。这里的关健词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的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一个是作者在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这两个方面都是读懂诗歌的要素,一首诗中,这些重点词,读不懂,就很难说读懂了诗歌,也就谈不上分析技巧,评价思想,同时,这两个方面又常常是高考命题者考查的地方,又是解题的要素。 4.看注释 注释是出题人为了消除学生答卷障碍给的解释说明,必须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柳虬①字仲蟠,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 容饰。遍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 ②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私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信等乃征之,以为行台郎中掌文翰②。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季海尝会:“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四年,入朝,太祖欲官之,虬辞老母,乞侍医药。太祖许焉。久之,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信出镇陇右,因为泰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虽处元僚,不综③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因使见太祖,被留为丞相府记室。虬以史官密 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十四年,除秘书丞。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十六年,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仍领丞事。时人论文体者,有古今之异。虬又以为时有古今,非文有古今,乃为文质论。 ③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魏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选自《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注】①柳虬:北魏时人。②文翰:公文信札。③综:总管。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雅好属文 (2)因为泰州制史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时贵游子弟就学者( ) A.靠近 B.参与 C.成就 D.从事 (2)虽处元僚( ) A.第一 B.头 C.特别 D.原先 17. 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B.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C.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D.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18. 把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信等乃征之,以为行台郎中掌文翰。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 19. 第②段中“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句反映了元季海怎样的心态?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信任 B. 炫耀 C. 赏识 D. 示好 20. 第①③段都写到了柳虬不注重仪容外表,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15. (1)撰写、写作(2)于是担任 16. (1)D(2)A 17. B 18. 答案示例:孤独信等就征召他,把他任命为行台郎中掌管文书。当时军中事务繁多,柳虬振奋精神办理事务,有时候整夜不睡。 19. D 20. 第①段通过与当时贵族子弟车服华盛与柳虬不注重容饰作对比,突出其专注求学,学有所成。第③段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其看淡物质,不事小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1)雅好属文,意思是“平时喜欢写文章”,其中“属”译为“撰写、写作”。 (2)因为泰州刺史,意思是“于是担任泰州刺史”,其中“因为”是古今异义词,翻译为“于是担任”。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1)“时贵游子弟就学者”意思是“当时贵家子弟从师学习的人”,其中“就”应翻译为“从事”,故选D。 (2)虽处元僚,意思是“虽居幕僚之首”,其中“元”应翻译为“第一”,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本句意思是:。柳虬认为史官秘密书写善事恶行,尚不足以贬斥坏人奖励好人,于是上奏章,事情就按照他的建议施行。其中“善恶”是“书”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CD项;“未足惩劝”,动宾结构,不可断开,“乃”常用于句首,前面断开,排除A项。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有:乃,于是、就;征,征召;以为,以(之)为;文翰,文书;殷,繁多;励精从事,振奋精神办理事务;或,有时;通夜,整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第②段中“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句反映了元季海怎样的心态?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首先找到文中这句话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分析,“信等乃征之,以为行台郎中掌文翰。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季海尝曰:‘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翻译这段文字:独孤信等人于是将他们都征召前来,任用柳虬为行台郎中,典管信札文书。当时军队事务繁忙,柳虬振奋精神勤于职守,有时甚至整夜不睡觉。元季海常常说:柳郎中办理的文书案件,我不再重新审查。”这说明元季海认可柳虬的认真工作的态度和他办事的能力,是一种赏识、信任,甚至为有这样的手下而骄傲,有炫耀的意思。但不能理解为“示好”。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具体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人物塑造的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可以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除此之外还有对比、衬托等手法。本题问第①③段都写到了柳虬不注重仪容外表,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首先找到第①段中的相关描写,“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此处通过与当时贵族子弟车服华盛与柳虬不注重容饰作对比,突出其专注求学,学有所成。然后找到第③段中的相关描写,“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这是正面描写;“人或讥之”这是侧面烘托;第③段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其看淡物质,不事小节的人生态度。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柳虬,字仲盘。柳虬十三岁时,便专心一志爱好学习。当时贵家子弟从师学习的人,都是车马衣服华丽整齐,只有柳虬不注重仪容服饰。他遍读《五经》,粗通要旨,另外也涉猎诸子著述和史书,平素喜欢写作。 西魏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守洛阳。当时这个旧京城之地已经荒废,有名望的人才已经很少了,只有柳虬在阳城。独孤信等人于是将他们都征召前来,任用柳虬为行台郎中,典管信札文书。当时军队事务繁忙,柳虬振奋精神勤于职守,有时甚至整夜不睡觉。元季海常常说:柳郎中办理的文书案件,我不再重新审查。” 大统四年,入京朝见,周文帝准备任命他担任官职,柳虬以母亲年老而推辞,并请求回家侍候母亲医药。周文帝应允了他。后来又任独孤信的开府从事中郎。独孤信出京镇守陇西,于是兼任秦州刺史,任用柳虬都督府和刺史府司马。柳虬虽居幕僚之首,但不具体管理两府事务,只在独孤信身边交谈议论而已。因为任使者入朝见周文帝,被留下任丞相府记室参军。柳虬认为史官秘密书写善事恶行,尚不足以贬斥坏人奖励好人,于是上奏章,事情就按照他的建议施行。十四年,柳虬被任命为秘书丞。以前秘书丞不参与修史事务,自从柳虬担任秘书丞,才让秘书丞监管修史。十六年,升任中书侍郎,编修起居注。,仍然编修起居注。当时讨论文章体裁的人认为,文章体裁有古今的不同。柳虬又认为只是时间有古今之别,不是文章有古今之别,于是就写了《文质论》。 柳虬在人群中不受拘束,不拘小节,穿破衣服吃粗饭,未曾改变操守。有人讥笑他。柳虬说:“穿衣服不过是合身,吃饭不过是为了充饥。刻意不倦地去经营追求,是空费心力去思索考虑啊。”西魏恭帝元年冬天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且 B. 则 C. 乃 D. 而 22. 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3. 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 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 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24. 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 25. 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 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 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 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答案】21. C 22. 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3. C 24. 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 25. A 【解析】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解答时首先要仔细查看所给虚词,回忆所给虚词的常用含义及用法,再细读所给文段及方框所在句子,根据语境确定答案。文章第二段是对林和靖先生的评价,方框的位置在句末,从上文来看,这个句子应是一个判断句,所给选项中,“则”和“乃”可以用在判断句中,“则”一般起强调和确认作用,“乃”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因而可译为“是”“就是”。本题中用“乃”更恰当,故答案应为C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可单独命题,也可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选出答案。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第①段先写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然后指出判处死刑的人是小人中特别坏的,最后总结,为正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说明死囚都是罪大恶极的,而“守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从结构上看,开头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第二段引用了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纵囚的史料,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手法,分析过程中又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告诉读者,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小人却做到了,这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对观点理解错误;B项,“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无中生有;D项,“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无中生有。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驳论的思路,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文章要驳斥的是什么观点,然后再分析相关段落是怎样进行驳斥的就可以了。从第三段来看,作者先列出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然后分析说“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有力地驳斥了“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的观点。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纵囚论》是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文章开门见山,从“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定下全文基调。接着通过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用君子与小人相比较,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违反法度,是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因此,作者认为唐太宗的做法不值得效法,而应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由此可知,答案应为A项。 参考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 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 三、写作 70分 26.现实生活中,人们因种种限制而苦恼,实际上缺少限制往往会带来更多苦恼。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接受必要的限制 《罗伯特议事规则》开篇即是罗伯特将军的名言:“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生活不可能没有限制,接受必要的限制是明智的选择。 悠悠中华,五千年岁月。那秦的强大,怎能离开严厉的规则限制;那唐的昌盛,又何曾不是依靠完善的规则限制。唐太宗李世民任人唯贤,虚心纳谏,严格要求自己。他恪尽职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天子,为文物百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遵守规则,接受限制,知错就改。李世民携百官开辟了一个“贞观盛世”,把唐朝带入了一个开明繁荣的时代! 历史如此,现实亦如此,人们因种种限制而苦恼,实际上缺少限制往往会带来更多苦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过马路,看到红灯就要停,就得限制自己,为什么?这是生命安全的需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限制,不接受限制就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曾有新闻报导,两名游客因为不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擅自下车,结果导致了两名游客一死一伤。这个惨剧告诉我们,现实生活离不开必要的限制。试想,如果没有法律的限制,这个社会会变得多么的不安定,人类将变得如何没有理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限制,又会有多少孩子误入歧途! 然而接受限制并不意味着失去自由,有一句话叫戴着镣铐跳舞,是说在限制中,我们仍然可以寻找最大的自由和突破,而且唯其如此,才更能彰显出其中的美和不平凡。中国是诗词大国,诗词曲赋都有固定的章法,只有按章法创作才能写出优秀作品。但杰出的作家不是削足适履,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历代之文学争奇斗妍,各领风骚,正是因为各朝各代文学家们在接受限制的基础上,在各自空间发挥了最大的自由,才有了彪炳千秋的中华文明。 自由和限制,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限制,社会才会正常运转。对于一个人来说,限制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把戒尺,每个人置身社会生活中,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限制,然而也正是有了各种限制,生活才会井然有序。接受必要的限制,才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也只有接受必要的限制,才能使生活得更加精彩!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这类题目审题一般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 审题:本题所给材料的中心词是“限制”,材料指出了“限制”的两面性,一方面是“人们因限制而苦恼”,是说“限制”会使人的行动或思想受到局限,会使人感到不自由;另一方面是“缺少限制往往会带来更多苦恼”,说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限制”。结合现实来看,“限制”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一个具体指定的范围,如校园内、公园里、公交车上等;也可以指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法律等;还可以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思想等。“限制”存在于各个领域,有些“限制”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打破或改变;有些“限制”则会维护社会稳定,帮助个人健康成长,就需要接受并保持。考生写作中需要围绕“限制”来立意,可以分析“限制”的内涵;可以讨论“限制”的性质,哪些“限制”应接受,哪些“限制”应打破;还可以分析必要的“限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也可以讨论限制与自由的关系,如何在限制中获取真正的自由等等。 参考立意: (1)接受必要的限制,生活才能更美好;(2)没有限制也就没有自由;(3)打破限制,才能创新发展;(4)限制是对人的约束,也是对社会的规范;等等。 素材: 1. 《孟子》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 邓小平名言:“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 3. 唐太宗李世民接受限制,虚心纳谏,严格要求自己,成就贞观之治。 4. 2016年7月23日,两名游客因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限制,擅自下车,导致一死一伤。 行文结构: 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接受必要的限制,生活才能更美好”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可先引用《孟子》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以及古人接受限制成就伟业的事例,论述生活中需要必要的限制;然后论述接受限制不等于没有自由,限制中获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