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三含解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 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 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 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 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 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 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 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 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 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 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 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 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 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 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 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 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 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 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 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 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 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 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 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 世界的 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 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 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2.【2013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 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 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 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 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 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 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 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 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 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 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 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 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 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 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 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 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 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 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 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 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 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 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 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 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 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 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 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 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B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随便过的节日 阮 直 节日一般都是一年过一个,可在中国有一个节日可以随便过,那就是“诗歌节”。哪天 激情饱满,哪天就过“诗歌节”。县市一级组织的不算在内,仅地市一级政府宣传部、文联、 杂志社牵头主办的诗歌节每年就有数百个。这是诗人的幸运,却不见得是诗歌的幸运。 不少诗人激动起来,高歌诗的春天来了,以为这回真的能“打造出半个诗歌的盛唐”。 可诗歌节过去之后,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是领导的讲话、学者的奉和、诗人的表态,书法家 书写的是唐宋诗词,电视上不断播出的是开闭幕式的文艺晚会,就是看不见一首在诗歌节中 诞生的诗歌佳作,也见不到有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于诗歌节。 按说“西瓜节”西瓜是主打,“南瓜节”南瓜就该是主角,总不能办着“冬瓜节”,冒 出来的都是“花大姐”吧。如今这诗歌节与诗无关的人倒比诗人更耀眼,与诗无关的活动, 倒比诗歌更火热、更夺目。就像“六一”儿童节主角都是大人,“三八”妇女节抢镜头的都 是些爷们儿。 诗歌节总得有诗摆出来吧,不能你办诗歌节,拿出的产品还是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低吟浅 唱吧,举着“咏唱经典”的旗号,并不能遮掩自己的空白呀。当代人办诗歌节不能拿出自己 的诗歌作品,只朗诵着老祖宗的作品,即使分贝再高,那也是当代人灵感的集体麻木。 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也算是电影与文学的“节日”了,可人家是有 “母体” 的庆典。一年一“过节”,年年有内容。而我们的不少“人工打造”的节日,从起初创意就 在“节”的形式本身了,图的就是节日这种形式能制造出宏大的场面、火热的氛围、广泛的 影响,至于节的内容好像并不重要了。如果重要,那么“诗歌节”的主角应该是诗人,不该 是不写诗的领导、不写诗的评论家、不写诗的文化名流、不写诗的商界精英、不写诗只朗诵 诗的“嘴力工作者”。 我倒觉得,凡是用庆典的方式举办的“节日”,只有喧哗,最后顶多凝固成个纪念日的 符号,而不会是那个节日母本的再生或复苏。就像如今的过年,不再是驱赶“年”这个怪兽, 清明节不再是郊游,端午节也不是“避恶”,中秋也与嫦娥无关了。几乎没有一个节日的内 容与节当初的意义是相符的。如今的诗歌节,我担心它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诗歌”本身了。 节日一天就过完了,但日子是过不完的,如果我们心中有诗,它就是常态,而不会是庆典。 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但之前无论哪个时代的诗歌繁荣都没有诗歌节的助推。诗歌历 来是教化启蒙、文化传承、感知审美的重要手段,更是诗人自己实现生命超越、抵达灵魂彼 岸的宗教,外在节日的“大帮哄”永远无助于伟大诗人、伟大作品的诞生。 时代可以喧哗,但诗永远尊贵。我们只有归还诗的自由与高贵才会有诗的繁荣与创新。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特色小镇中留住乡愁 韩林飞 城镇化与乡愁,就像两根相互缠绕的绳索,在现代人的心中缠绕。现代社会,城镇化是 必然趋势,但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文化记忆、家族观念、风俗礼仪等维系人们情感 的乡土观念却日渐式微。于是,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人 们不禁发问,在城镇化与乡愁之间,难道就不存在和解的空间? 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才能既拥有现代化的生活,又保存乡土的脉脉温情?正是对这样一 个时代问题的回答,特色小镇开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 7 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培育出 1000 个左右具 有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使之具备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 文化、美丽宜居等特征。通过培育特色小镇、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让人们 留在家乡,就地城镇化,使他们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还能“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 愁”。这显然是国家对于如何发展城镇化、保留人们的乡愁给出的答案。 过去机械外扩式的城镇化品质,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的物质及情感需求,城镇化理应 转向品质提升、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之路。纵观城镇化较早的发达国家,意大利的锡耶纳、 美国的格林威治、法国的普罗旺斯,各式各样的特色小镇展现出不同地区的人文内涵,也为 人们留下了乡愁视觉寄托的完好实例,更为后世体验、发扬传统文化留下了无尽的空间。世 世代代的延续,风土人情的继承,承载于城镇环境之中,实现了鲜活的历史延续、人类文明 的进步。因此,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选择珍视历史遗存,将特色小镇作为乡愁文化延续与传 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真正留住乡愁,留住风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于小而精致、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在空间环境的塑造过程中,要 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与体验。同时,要赋予特色小镇强力的产业支撑。特色小镇应该单兵突进, 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确保特色小镇在某一产业里占据独特 地位。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从发展与精神两个层面定义特 色小镇的“特色”,增强人们对小镇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居住其中的人既有现代生活,又 有情感归宿。 通过培育特色小镇,赋予城镇化新的人文内涵,重建城市与人类情感桥梁,将有助于打 破目前现代城市人情冷漠、街区功能单一、生活单调的尴尬局面,避免现代城市沦为只见车 水马龙、只闻马达声响的空虚之城。未来,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不仅会照亮我国城镇化的 康庄大道,也将照亮人们内心深处那条乡情小路。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1.第一层(第 1 段):简述诗歌节随便过的现象,指出这不是诗歌的幸运。第二层(第 2—5 段): 揭露诗歌节中尽是与诗无关的人和活动而唯独没有诗歌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实质:当代 人灵感的集体麻木。第三层(第 6—7 段):表达作者的担忧,诗歌国度恐怕再也没有伟大诗 人和作品诞生。第四层(第 8 段):收束全文,指出使诗歌回归繁荣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论述 类文本的写作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可按照这一思路给文章划分 层次,通过归纳段意,概括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最后分层表述,注意语言要简洁,层次要 明晰,内容不能有交叉和遗漏。 2.首先提出问题:怎样实现城镇化与乡愁之间的和解;然后阐述用特色小镇建设留住乡愁的具 体措施;最后点明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能使城镇化与乡愁和解。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