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提出的经济主题和议题非常契合当前世界的需要,可谓恰逢其‘时’”,知名智库欧亚问題研究所专家汉内斯德凯泽如此评价。 ‎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題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因此,全球治理体现为一种秩序性追求,核心是如何在制度上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 ‎“世界那么大,问題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有人注意到,在法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发布的《人权宣言》中,都引用了《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断。事实上,无论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还是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平和禀性,在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中,和谐共存是最基本的关键词。从“仁者爱人”“民惟邦本”“言必信,行必果”到“君子喻于义”“和而不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诸多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如同一股清流,为完善当前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思路。 ‎ 于强烈的纷争对抗中寻找共同点,引导各方换位思考,巧妙化解分歧,直到最终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在不少国际观察人士眼中,不管是调解地区争端,还是倡导解决危机,中国人的方法总能“令人耳目一新”。灵活、务实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中国对支配性、排他性思维的坚决摒弃,对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理念的坚定支持。从“亚洲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商量着办”,主张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声音“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弥合着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 ‎ 今天的中国,早已是全球各种重大场合的“主人”‎ ‎,有中国与没有中国,世界的风景确实不一样。从建立亚投行到创设金砖银行,从举办APEC会议到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针对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现状,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同时,中国也用自身经历告诉世界:一张公平公正的 “圆桌”往往更重要。 ‎ 世界发展不应单峰耸立,更不应有孤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每一朵浪花有它的精彩”,彼此声浪相助,才能形成滚滚发展的春潮。中国愿为全球治理搭台铺路,为世界各国和人民谋求实实在在的好处。 (《人民日报: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有删改)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提出了相关的经济主题和议题,展现了中国智慧。 ‎ B. 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各国间的关系唇亡齿寒,因而中国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 C.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和“和而不同”处世之道,其实质是和谐共存的理念。 ‎ D. 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是解决当前世界诸多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文章第一段汉内斯德凯泽的评价,也是后文“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体现。 ‎ B. 文章第二段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后文立论的基础。 ‎ C. 两个《人权宣言》都引用《论语》的论断,是为说明中国智慧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社会。 ‎ D. 文章结尾,用“浪花”作比,再次重申了世界发展中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理念。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世界各国人民要想获得幸福,拥有和平,仅仅依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不够的。 ‎ B. 运用“相互补台”“商量着办”的中国智慧就能解决好中东等地区争端危机,实现和平。 ‎ C. “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重注重义”的中国方案,可能是论语中儒家思想的借鉴。 ‎ D. 事实证明,经济化全球浪潮中,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机制做了贡献。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 ‎(摘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 ‎ 材料三: ‎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如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 C. 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 D.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 C.‎ ‎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6.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1250万美元的阳光 ‎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她不愿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 ‎ 满屋的灰尘,每天只喝两顿稀粥,好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渐渐陷入了绝境。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 ‎ 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吃力地爬起来,摸索着开了门。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 ‎ 蓬头垢面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是新邻居。因为她觉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 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我们想借点阳光。”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来找茬的珍妮。“是的,太太,您看,您的房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如果您不开窗,我们的房子就照不到阳光。”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依然。 ‎ 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之前的住户曾经找贝蒂交流过这些,可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但珍妮不一样,她笑容明净,性格温柔,言谈和善,令人怜惜。“哦,好吧。我行动不便,你自己进来开窗户!”贝蒂回头看看自家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太太,如果您不介意,我来帮您收拾房间吧。”担心贝蒂不接受“施舍”,珍妮抢在了贝蒂前面补充道,“就当是对您借给我家阳光的回报。” ‎ 珍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贝蒂的房间里里外外都拾掇得整洁如新,还让丈夫帮贝蒂修整了花圃。 ‎ 看着透过火焰木树洒在窗台上摇曳的阳光,贝蒂眼里露出了少有的喜悦,原先萎靡的状态明显改变。“原来阳光也会跳舞,谢谢你!”她向珍妮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 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 ‎ 一天早上,贝蒂喝了点粥,便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晒太阳,珍妮走过来跟她聊天。 ‎ 阳光下,贝蒂碗里剩下的一点粥越发显得清亮。珍妮有些难过,她稍思片刻,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又有哪遮住您了吗,夫人?”贝蒂有些疑惑。“我和丈夫以前有个习惯,喜欢在阳光下用餐,您看我们家餐厅根本没有窗户,能借您的阳光用餐吗?”珍妮指了指自家的餐厅。 ‎ 丈夫去世,亲人离弃,虽然住在宽大的房子里,贝蒂的世界却变得逼仄、灰暗,她拒绝见人,更是很久没有与人共餐了。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冷孤寂的心。“当然可以。”贝蒂爽快地答应了。 ‎ 从此,在贝蒂家的花园,三个人沐浴着阳光,围着一个用树桩做的餐桌用餐。贝蒂终于不再只是喝粥,而是吃到了珍妮精心制作的美食。饭后,珍妮夫妇还会推着贝蒂到海边吹风,陪她聊天。 ‎ 日子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惬意,贝蒂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让珍妮丈夫教她下棋,有时逗逗珍妮家那只同样喜欢借阳光的小猫咪。 ‎ 随后几年,珍妮每天都来“借”贝蒂的阳光,贝蒂也享受着“借”给珍妮阳光得来的幸福与温暖。2012年11月的一天,贝蒂沐浴着阳光,无憾地走完了一生,那年她95岁。 ‎ ‎2013年3月的一天,一位律师找到了珍妮。“夫人,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律师递给珍妮一份遗嘱。“遗嘱?”“是的,这是哈里斯太太临终前立的。之前她财产的继承人是她的侄子哈特,后来改成您了。现在,她那栋价值1250万美元的房产就是您的了。” ‎ 贝蒂在遗嘱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因珍妮馈赠了我和这房子阳光,我的全部房产由她继承,这是她应得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拥有它。 ‎ 原来,阳光也是有价的,而且是高额回报,借出越多,回报越多,所以不要吝惜供给别人阳光。 ‎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 小说开篇向我们介绍了已快油尽灯枯的老人的凄凉处境,这为后文珍妮的出现以及 ‎“借”阳光做了很好的铺垫。 ‎ B. 环境描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作者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独居老人贝蒂的形象,同时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 C. 最初,面对珍妮一次次无理请求,老人一次次地答应,这说明被逼入绝境的老人已经糊涂得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了。 ‎ D. 小说主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刻画了珍妮热情善良、聪明能干、拥有高贵品质的形象。 ‎ ‎8. 小说中的哈里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 ‎9. “阳光”一词在文本中多次出现,请分析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 遂寝不行,温薨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诰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 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 而敢专擅, 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初,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 B.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 C.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 D.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解褐,也称“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褐”指粗布衣服。 ‎ B. 卒,古人对死的称呼有多种,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 C. 庠序,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也泛指学校。 ‎ D. 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儒家典籍,“传”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范宁尊崇儒礼,重视教化。任余杭令,他兴办学校,施行礼教,效果良好;任豫章太守,实行多项举措弘礼授学。 ‎ B. 范宁为官耿直,不避亲属。他指斥朝中的官员,直率而言,无所隐讳;外甥王国宝谄媚事奉会稽王,他没有容忍。 ‎ C. 范宁忠于职守,受到信任。在中书侍郎任上,他提出许多有益政事的建议:朝廷有疑难议题,孝武帝常向他咨询。 ‎ D. 范宁专心好学,读书勤奋。他年少阅读广泛,后免官在家仍勤读经典,张湛给他开的药方也侧面反映他读书勤奋。 ‎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 ‎(2)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 ‎【中吕】满庭芳   京口感怀 ‎ 汤舜民① ‎ 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②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 ‎ 铁瓮城③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 ‎ ‎【注】①元末明初戏曲家,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②京口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海,其地称海门。③铁瓮城,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 ‎ ‎14. 以下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海门”一句将前三句作一收缩,语势为之顿挫,“天堑还依旧”以大自然之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寄寓作者的无限感慨。 ‎ B. ‎“铁瓮城”一联对仗工整,是对“天堑”的进一步描述,意境雄浑,音节响亮。“横刺”状其开阔,“高镇”显其雄峙。 ‎ C. 本曲末尾“扬州灯火”与篇首“摧垣废屋”“新冢荒丘”,前后情境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耐人寻味。 ‎ D. 最后三句以江上晚景作结,时光无情而夕阳有意,仍在痴心等候。作者登船眺望对岸一片灯火中的扬州城,吟咏感怀。 ‎ ‎15.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此曲表达情感及抒情手法有何不同?(4)‎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琵琶声在沉咽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   。(《琵琶行》) ‎ ‎(2)《雨霖铃》中,    ,    。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的情状。‎ ‎(3)《声声慢》中,    ,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作者的心灵,愁太多,又如何概括得了。‎ ‎(4)《望海潮》中   ,   ,   。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5)《定风波》中的    ,   ,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6)《登建康赏心亭》词人否定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句子是:求田问舍,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 B.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 C.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 ‎ D.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 B. “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 C.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 D. 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 B. 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 C. 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 D. 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 ‎20、请写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4分)‎ ‎21、仿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再造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4分)‎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四、写作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习近平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1. C    (3分) 2. C   (3分)   3. B (3分) 4. D (3分)    5. C     (3分) ‎ ‎6.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每点1分,共3分)‎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2分)‎ ‎7. A   (3分) 8. ①孤僻、冷漠:贝蒂生活陷入绝境,冷漠地回应新来的邻居珍妮;曾经对生活不抱有幻想,对外界丧失了兴趣。②善良、乐于助人:贝蒂答应给邻居珍妮打开窗户,为他人行方便;同意珍妮到她家里的阳光下用餐。③懂得感恩:珍妮帮助贝蒂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贝蒂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转赠给珍妮。    (每点2分,共6分)‎ ‎9. ①“阳光”是文章的线索,它贯串全文,使文章前后相承而成为一个整体;②珍妮“借阳光”的请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使小说波澜起伏;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在作品中,它不只是现实的阳光,更是爱心、善良的象征,珍妮的爱心和善良最终使冷漠绝望的贝蒂内心充满了阳光,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它的多次出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共6分)‎ ‎10. A    (3分)11. D  (3分)  12. B    (3分)‎ ‎13. (1)简文帝担任丞相,将要征召任用范宁,被桓温劝阻,就搁置没有实行。 (4分)‎ ‎(2)范宁如果认为古代礼制应当尊崇,自然应当列条上奏,而他敢于专断,只因为他随心所欲。 (4分)‎ ‎14. D (3分)   15. (1)情感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要表达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不受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而本曲则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每点1分,共2分)‎ ‎(2)抒情手法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要是借典抒情,而本曲主要是借景抒情。(每点1分,共2分) ‎ ‎16、银瓶,执手,这次第,重湖,回首,怕应。 17. B    (3分) 18. C   ‎ ‎(3分)  19. B  (3分)‎ ‎20、《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分)‎ ‎21①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②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下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叹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回答出一个给2分,两个4分)‎ ‎22、写作题 (60分) 责任 奉献 担当 使命 继承 不图名利 积极主动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