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北京市一六一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北京市一六一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鸿门宴》(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1.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距关,毋内诸侯 B. 张良出,要项伯 C. 沛公奉卮酒为寿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的一项是 A. 为之奈何 B. 约为婚姻 C. 秋毫不敢有所近 D. 项伯许诺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为之奈何 君为我呼入 B. 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君安与项伯有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 ①现在事情危机,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B. ①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C. ①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D. ①现在事情危机,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5. 《鸿门宴》中的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加以评判,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B 3. C 4. D ‎ ‎5. 节选部分里,刘邦表现得坚决果断、狡黠善变、善于伪装、能屈能伸、善于拉拢人、能相机而动……刘邦复杂的性格特点可以从“英雄”或“无赖”两方面来理解和认识,要求能够结合具体内容做鉴赏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通假字现象。A项“距”同“拒”,把守;“毋”同“勿”,不要;B项“要”同“邀 ,邀请;D项“倍”同“背”,违背。‎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现象。B项“婚姻”:古义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婚姻”今义为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古今异义很有必要,如果把当成今义来理解,不仅会错误理解句意或文意,还会出笑话。‎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项中两个“与”都是连词,“和”。A项“为”,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介词,“替”;B项“之”,第一个是代词,“他”;第二个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者”,第一个是代词,“……的人”;第二个是代词,“……的情况”;‎ ‎ ‎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翻译句子一定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 ‎5.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记文学中对人物的评价。该节选部分里,刘邦表现得坚决果断、狡黠善变、善于伪装、能屈能伸、善于拉拢人、能相机而动……刘邦复杂的性格特点可以从“英雄”或“无赖”两方面来理解和认识,要求能够结合具体内容做鉴赏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明天(节选)‎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柜,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怏怏的努了嘴站着。掌柜便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 掌柜回来的时候,帮忙的人早吃过饭;因为鲁镇还有些古风,所以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有阿五还靠着咸亨的柜台喝酒,老拱也呜呜的唱。‎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张着眼,呆呆坐着;听得打门声音,才吃了一吓,跑出去开门。门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了一件东西;后面站着王九妈。‎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 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但单四嫂子待他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玩意儿,——一个泥人,两个小木碗,两个玻璃瓶,——都放在枕头旁边。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子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他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遇到了平生没有遇到过的事,不像会有的事,然而的确出现了。他越想越奇,又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 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 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他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6. 下列有关文中人物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王九妈富有同情心、待人耐心,不忍心看到孤苦伶仃的单四嫂子一个人打理孩子的丧事,处处替她想得周全。‎ B. 单四嫂子丧子之后,基本没有主见,听凭王九妈等人的安排;这一则因为她沉浸在悲痛中,二则因为她孤苦无依。‎ C. 蓝皮阿五在需要他出力的时候却不出现了,可见他并不是真的同情单四嫂子,更多是想在这过程中占点便宜。‎ D. 宝儿乖巧懂事,他所说的卖馄饨挣钱给妈妈的话,曾给艰苦劳作的单四嫂子带来安慰,让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E. 爱唱曲的红鼻子老拱虽然没有给单四嫂子任何帮助,但有生活情趣,还唱小曲来有意无意地安慰单四嫂子。‎ ‎7.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一句中的“哦”字意味深长,有人对这个字批注道:“梦醒”。请根据作品内容分析如此批注的理由。‎ ‎8. 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也有不同,这在文中描写单四嫂子的相关语句中也有所体现。请根据作品内容在下面表格的①②③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 阶段 宝儿去世时 宝儿去世当晚 宝儿入殓时 宝儿入殓当晚 文中描写单四嫂子的相关语句 ‎①‎ 坐在床沿上哭着,……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 ‎③‎ 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的心理 明白治愈宝儿的希望破灭,极其悲痛 ‎② ‎ 因再也见不到儿子而悲伤,极度的不舍 ‎④ ‎ ‎9. 有人说本文的结尾“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6. AE 7. “哦”的意思是明白过来,之前单四嫂子沉浸在明天宝儿会活过来的美梦里,如今见着棺材,这幻想破灭了。 ‎ ‎8. ①从呜咽变成嚎啕 ②悲伤,不相信宝儿真的去世 ‎ ‎③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 ④无奈地接受了残酷的事实;希望尽快睡着,企图以在梦里相会来安慰自己。 ‎ ‎9. 示例一:我认可这一说法。结尾写单四嫂子睡着了,没有交代她是否梦到宝儿,这意味着她还有梦见儿子的希望,有一点点的“光明”。还写到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似乎陷入绝望,但那暗夜“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或许就会迎来明天的“天亮”,也保留了希望的可能。正像《<呐喊>自序》里所说,《明天》的结尾不恤用了曲笔。所以可以理解为在文章结尾“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示例二:我不认可这一说法。单四嫂子希望在梦中见到宝儿,但未必能梦到;即使梦到了,也会醒来,还需面对宝儿已死的现实。而她所处的鲁镇,“完全落在寂静里”,人们对她的伤痛并不怎么关心,不怀善意的阿五们还在。最后一句“躲在暗地里”的狗的呜咽,也给文章增加了一丝阴森的气氛。所以并没有在结尾留下光明的尾巴。‎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A项,“富有同情心、待人耐心”与文中“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等处矛盾;E项“有生活情趣”“安慰单四嫂子”错误,唱曲表现了这群人的无聊,其唱词是在调戏单四嫂子。‎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 ‎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一句中的‘哦’字意味深长,有人对这个字批注道:‘梦醒’。请根据作品内容分析如此批注的理由。”,答题关键词“‘哦’字意味深长”“ 梦醒”,答题时围绕“ 梦醒”,结合小说相关情节,分析‘哦’字意味深长。‎ ‎8.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答题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举止,从中分析人物的特点。‎ 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相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 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结尾的作用,答题关键词“光明”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答题时从人物、情节、主旨角度入手。‎ 点睛: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本题就属于第二类。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三、文学常识和默写 ‎10.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戊 B. 戍 C. 戌 D. 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戊”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1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 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D. 孙武、孙膑、孙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一门父子三词客”是对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在文坛上的成就的褒奖。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荀、苏拭、苏辙共八位散文家。所以选B项。‎ ‎1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 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 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 南朝梁代刘义庆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B项中“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里的情节。C项中“《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错误。D项中“刘义庆所著的《文心雕龙》”错,《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点睛: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及其作品、称号、官职、爵位、谥号、历法等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有时候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 ‎13. 屈原,名平。_______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诗经》和《离骚》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答案】 (1). 战国 (2). 爱国 (3). 楚辞 (4). 浪漫主义 (5). 风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该题要求重点掌握重要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战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诗经》和《离骚》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4. 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答案】 (1). 依依墟里烟 (2). 鸡鸣桑树颠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该题需要熟练背诵陶渊明《归园田居》,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墟”“颠”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名篇,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1). 霓为衣兮风为马 (2).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该题需要熟练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霓”“君”理解字义去记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甲】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乙】逻(ji)___16___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丙】演(yì)___17___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 (取材于《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6. 给文中【甲】处的加点字注上拼音,根据【乙】处和【丙】处的拼音写出汉字。‎ ‎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7.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 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精神文化基础。‎ C. 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领着高空。‎ D. 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献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脱又自然。‎ ‎18. 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集体美”。‎ B. 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体的特征。‎ C. 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集体意识”。‎ D. 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个性美。”‎ ‎19. 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6. 【甲】zài 【乙】辑 【丙】绎 17. C 18. A ‎ ‎19. ①西方人以古老建筑为贵,中国以新建筑为贵。‎ ‎ ②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注重“天人合一”。‎ ‎ ③西方人选用石材,中国选用木材。‎ ‎【解析】‎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原文没有体现宗教神秘主义情绪和古老建筑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B西方建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D原文“超脱自然”是说超越了自然,是一种人工美。‎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1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关键词“集体美”。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此题可从文章中找到对“集体美”的论述语段,然后根据文意,来判断选项论述是否正确。答题区间在第四段。本文的“集体美”是指建筑物格局的群体性,不是说A“集体力量产生了美”。‎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项曲解文意。‎ ‎1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考生所找的事件应能体现“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此题难度不大,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一二节中。提取关键词“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总结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比如本题就可以依据“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总结答案。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五、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700字。‎ ‎20. 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就可能增长自信,生活在谴责中,就可能变得自卑;生活在和谐、宽容中,就可能心态平和、待人真诚,生活在纷争、狭隘中,就可能锱铢必较、鼠目寸光。“环境与成长”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环境与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环境与成长 当今社会,人们对任何事物都分了个三六九等,连我们自己也不例外。可三字经里面说:“人之初,性本善”。即我们每一个人降临到这个世上,本性都是善良的,也就是说人人生来都一样,没啥区别。可长大之后为什么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呢?依我看来,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才能让我们成长,这并不是说环境差不能让人们成长,而是说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影响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简而言之,环境,对于我们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正在飞速的发展,高楼大厦矗立在城市之中,各种高端科技也应用在了各家各户,家庭条件也一步一步的提高。就拿我们90后来说,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差不多。可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还是那么的大?我身边的同学,有的天天之乎者也,就知道一门心思的往书本里钻:也有的活泼开朗,各种五花八门的娱乐项目玩的头头是道。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么大的差距?其实就是环境!当然这不是在批判什么,只是单纯的认为环境决定了将来的成长。我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之后,更加能说明这一点,天天读书的那些同学,不是书香门第,就是周围的朋友也都爱学习;而那些爱玩的呢,他们可能天性活泼,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周围有一帮也整天爱玩的哥们,这就被带的也整天玩。很好的例子,为什么大人们都想着把孩子们送到重点学校读书,就是因为学习环境好,大家分数都高,都爱学习,置身于这种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就被带的爱读书了。说通俗一点的,如果不学习,也没人陪你玩,如果平时只有学术上的交流,那只有多读书才能融入集体了。关于李某某的刑事案件,最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的新闻。大家也都应该能明白,生来家庭背景显赫,而身边的朋友要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高人一等的经济基础让他可以接触更多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事儿,渐渐的,就被环境带坏了,最终沦落到了被法律制裁的道路。他的老妈力挺他无罪也更能说明环境的重要性。监狱里面都是罪犯,和罪犯在一起生活,那出来了还能好么? ‎ 当然我们这些出生于城市里的孩子,生活环境基本差不太多,那些个别例子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如果与偏远山村里的孩子们一对比,这翻天覆地的环境变化足矣证明这一点。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去过甘肃的小山村支教,他说那里的环境与人文对他的影响很大,有一个小孩子谈到自己的理想时,说道要当一个制作黑板的技术工人,那样就能给自己的学校按一块儿又大又新的黑板,我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偏远山区的孩子生活环境基本落后于城市好几个档次,这里的孩子没有被喧嚣的大城市污染,也没有被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带坏,他们带着朴实,纯真的理想默默去奋斗。我的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庄里,村里的人到我这个年纪就已经准备结婚生子,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抱负,只求平平安安的生活,他们没有见过大都市的模样,自然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我们不同。我们这些大都市的孩子生在优越的环境下,却毫不知足,整天攀比谁家最有钱谁的男女朋友漂不漂亮。这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环境对于成长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个人以后的方向取决于处在什么环境下成长。但是个人因素也很重要,俗话说的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抱着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去拼搏,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坚定自己的信念,环境将不能左右你。‎ ‎【解析】‎ 试题分析:本作文题是“环境和成长”,属于关系型命题方式。文章重点写出“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环境的,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环境,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环境也以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环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失去了关系的纽带,环境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所以,要抓住材料中的“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就可能增长自信生活在谴责中,就可能变得自卑;生活在和谐、宽容中,就可能心态平和、待人真诚,生活在纷争、狭隘中,就可能锱铢必较、鼠目寸光。”构思作文时,可以写记叙文,用事情交代两者关系。可以写议论文,阐明环境和成长的关系。‎ 点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但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 ‎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的学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 ‎21.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先生的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答案】说与做 说与做,关于它,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把说的话化成行动,比把行动化成话要难得多.”的确,做的比说的做的更难.‎ 说出的话,是你捧起的天,放飞了你的梦想;做出的事,是你踏实的地,承载了你的收获.广阔的天空才能拥抱宽阔富饶的土地,‎ 风起了,它不说,只留下一段清爽;雨来了,它不说,只抛下一股清甜;鸟飞过,它不说,只将印记铭于自己心间.天空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飞鸟确确实实飞过了;大堤没有记住每一朵花的模样,但它们实实在在绽放过;你的手有没有茧不重要,他们真真切切地付出过,不用谁说都知道.‎ 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成语故事,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却仅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过了一个,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还在做准备工作.富和尚问:“尔困,何以往南海?”穷和尚回答:“吾不往,则终日癫狂,行一步,则安一分.尔稳重,故尔在!”穷和尚的回答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我不去南海,就心里难受.我每走一步,就距离南海近一点,心里也就生一分安宁.你这个人个性稳重,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所以,我回来了,你却还没有出发.”‎ 这些给我的启示是:不论做什么事情,关键是要去做.说的再多都没用,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你不做,就永远不会成功.往最小的说,起码,不至于说了又做不到而自己把自己的台阶给拆掉那么愚蠢.‎ 所谓十拿九稳的事情,往往是获得回报最少的事情.要做,就去做那些没把握的事儿------你觉得没把握,别人同样没把握.但是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风险和收益向来成正比的,投资是这样,生活也是如此。‎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任务型材料作文。材料是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本次作文题涉及关键词“说”和“做”,属于关系型作文题。关系型作文题要求阐述清“说”和“做”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人说了再做,有人做了再说。有人做了,也没有“说”。有人说了,也没有“做”。有人不做,也没有“说”。有人不说,也没有“做”。写作要求体裁是议论文。‎ 点睛:一、要揣摩文题中材料与话题内涵之间的关系。话题材料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话题材料与立意关系不大,它只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那么你在立意时可抛开材料,把它当作没有材料的关系话题看待;如果话题材料与立意关系紧密,材料对话题关系起到诠释、限制和暗示的作用,那么就要好好注意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