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学年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基础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数千年来不记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相,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B.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具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昨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有的坛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C.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袒荡。‎ D. 伽西莫多好像忽然惊醒似的蹦了一下,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及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不记其数——不计其数(计:计算),幻相——幻象;B项,与时具进——与时俱进(俱:一起),昨日黄花——明日黄花,坛花一现——昙花一现;C项,袒荡——坦荡。故D项正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琳琅满目的遇见。(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 ,久别重逢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乙)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 ,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丙)“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琳琅满目 B. 久别重逢 C. 决定 D. 神奇 ‎3. 文段中的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C ‎【解析】‎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琳琅满目: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修饰“遇见”,应用“各种各样”或“形形色色”。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结合“遇见”分析,使用正确。决定:是指做出主张;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结合“一生的遇见”分析,符合语境。神奇:神妙奇特。修饰“安排”,使用正确。故答案为A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C项,《朗读者》,栏目名称用书名号。故答案为C项。‎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 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是他“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前提,也就是说,“还”后的内容是前提,“不但”后的内容是结果。因此语序可以前后调整,当然也可以把语序调整后去掉关联词。B项 “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动词性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C项,“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搭配不当,应去掉“中去”。所以选D。本题提供的答案是C.本人认为不对。‎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做该题时,要关注是否有容易出现语病的一些标志,比如,介词开头的句子要留心后一分句是否有主语;谓语词由“是”充当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搭配是否恰当;主谓宾任何一个位置由并列短语充当时要考虑是否存在搭配不当;句中出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要关注主语是一个还是两个,主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前后分句语序是否恰当;出现两面词时考虑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语意重复;出现了固定结构,可能是结构混乱;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可能是偷换主语,造成主语省略不当;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使用代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修饰成分多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当句中出现一些可以作几种意思理解的多义词或多义短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歧义的毛病。如本题A项中有成套使用的关联词,语序不当。B中有动词性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5.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_______________,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 ‎①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 ‎②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即事以抒情 ‎③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 ‎④而在传递这种感情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指南录后序》中叙述了作者在国家危亡时期九死一生的经历,《五人墓碑记》记录了明末黑暗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不同选择。两文叙议结合,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B.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宝玉、黛玉等叛逆者的悲剧命运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C.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重内容不讲形式的文风。‎ D.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以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而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文学常识识记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坚持摈弃只重内容不讲形式的文风”错误,“只重内容不讲形式”应为“只讲形式不重内容”。故答案为C项。‎ ‎7.下列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 “斑驳”在此处并不是指颜色丰富,而是“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B. 月色难状,作者用了一系列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 C. 作者借“酣眠”喻满月,借“小睡”喻天上那一层“淡淡的云”。‎ D. 最后一句通感抓住的相似点是“名曲”与“光与影”的组合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此处运用借喻,作者借“酣眠”喻满月的“朗照”,借“小睡”喻疏云遮掩的“淡淡月色”。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故答案为C项。‎ ‎8.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交合),四望如一 / 肴核(果核)既尽,杯盘狼藉 B. 扪(摸)参历井仰胁息 / 曲终收拨当心(小心谨慎)画 C. 为赵宦者令(让,使)缪贤舍人 / 距关,毋内(同“纳”)诸侯 D. 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与(结交,亲附)嬴而不助五国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核”,译为果品;B项,“当心”,琴弦中心;C项,“令”,译为头领、头目。综合D项正确。‎ ‎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此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厉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喊着追赶他。‎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我实在害怕看见大王欺骗我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 D.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我按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含垢忍辱地前往。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C项,“见欺于王”,“见”表被动,可以解释为“被”,“于”表示动作的施用者。我确实担心被(秦)王欺骗而有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走小路回到了赵国。故选C。‎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 ‎10.下列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为悲苦的。‎ B. “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C.‎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D. 作者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直抒胸臆,紧紧围绕一个“愁”字,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词赏析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D项,“整首词直抒胸臆”错。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故选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1.有人说,中国汉字是一个个活的精灵。请借鉴“网络趣话”的形式,参照下面的示例,自己另外找寻两个汉字,依据汉字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说。 ‎ 示例:割对害说:连刀都没有,你吓唬谁啊?‎ 汩对泪说:别太伤心了,都哭出三只眼了。‎ ‎【答案】主对玉说:早就看见子,藏什么藏。巾对币说:终于戴上博士帽了。‎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题干要求,依据汉字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说。解说需要合乎汉字结构特点,语言生动幽默,形式活泼。平时注意积累。解答该题时要找一组自己比较熟悉的字,这两个字要是有一笔之差或有差距的,还能说上比较风趣幽默话的。如若对惹说:祸从心生。‎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月1日至7日, 孔子故里曲阜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此间,每天8:30至16:30,能够在10分钟内随意完整背诵出《论语》30句的游客,将被免去150元的三孔景区门票。‎ 对于“背《论语》免费游三孔”这一活动,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用微博的形式发表看法。不超过40字。(4分)‎ ‎【答案】此词活动非常有创意,既可以促进更多的人,了解国学,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又可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题是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即可,注意有理有据,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开始,玄幻逐渐成为国产剧重要类型。2017年,这一类型影视作品仍然不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醉玲珑》《轩辕剑之汉之云》《择天记》等作品纷至沓来,但除了年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关注度较高外,其他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玄幻剧已经略显疲态。‎ 类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西方魔幻电影,玄幻剧是创作者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从而为观众带来超现实奇异感受的叙事艺术。得益于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玄幻剧营造出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与此同时,模式单一、情节雷同等问题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分(满分10分)。反观国外幻想题材影视剧,无论《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成为经典之作,其衍生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关注和期待。国产玄幻剧为什么产量大却难以留下精品呢?‎ 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相比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这些玄幻剧往往只是披着古人外衣,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养分、挖掘深度内涵,因而情感苍白,意义稀薄。比如,某玄幻剧有不少《山海经》元素和上古神话影子,但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并未与故事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再比如,“渡劫”在古典小说中指神仙们通过修炼来提升法力以渡过劫难,而玄幻剧中的渡劫则是一场接一场恋爱,丟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磅礴而仅囿于一己悲欢之中。与之相比,《指环王》立意“创造属于英国的神话”,作品更是大量借用北欧传说及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同为通俗文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留下金庸等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发展了传统武侠小说类型叙事,为侠义精神赋予新意义,作品对中国传统巧妙化用更是俯拾皆是。‎ 幻想题材大众文艺作品受到人们欢迎,最重要的是透过超现实想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远者如《聊斋志异》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近者如《蜀山剑侠传》对民国乱世的思考,就连《天仙配》《白蛇传》这样的爱情主题作品,也是古代人摆脱封建制度伽锁,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观照。而玄幻剧与生动描绘现实社会、巧喻世俗百态的传统是断裂的,很难看到具有鲜明现实关怀、表达主流价值观的玄幻作品。光怪陆离的影像如果剥离现实关切,最终将只剩下“颜值”、炫景和喧嚣。‎ 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最大推动者,他们寻求新奇故事和瑰丽想象的审美趣味牵动着资本的热情。一些浮躁的制片单位为赚快钱和高收益,祭出粉丝经济的“法宝”,忙于把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转化为改编作品的消费者,却没有在内涵挖掘和艺术锤炼上进行沉潜,最终将伤害这门艺术的根基。从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而言,中国玄幻剧有希望出精品,出佳作,如果不用心经营,从风靡一时堕落成明日黄花,实在令人惋惜。‎ ‎(选自2018年2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中“玄幻剧”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 玄幻剧釆用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的叙事艺术,在人神魔的架空框架下,讲述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 B. 玄幻剧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唯美的画面、虐恋的情节、逼真的视听体验,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 C. 玄幻剧经过十几年的流行,虽保持高产量态势,但略显疲态,作品己不再吸引观众,观众对此类作品评分很低。‎ D. 玄幻剧是资本取向、市场运作、观众喜好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存在必然性,不必将其完全否定。‎ ‎1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数码技术的发展固然给玄幻剧制作带来极大推力,但也可能让制作者因过分倚仗技术而忽略内容,从而造成流于肤浅的弊端。‎ B. 与很多玄幻剧不同,《指环王》和金庸武侠小说等经典之作都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长期追捧。‎ C. 我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志怪传统,它们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意识,能对生活集中体现,不像玄幻剧有意回避现实。‎ D. 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的最大推动者,但玄幻剧若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不进行自我提升,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15. 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13. D 14. C ‎ ‎15. ①玄幻剧的发展现状。玄幻剧关注度降低,观众评分低,整体呈疲态。‎ ‎②玄幻剧难以出精品的原因。玄幻剧徒有其表,未能挖掘深度内涵;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不注重艺术锤炼。)‎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玄幻剧釆用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的叙事艺术”,扩大范围。原文是指“大多数”并非所有玄幻剧都是此类内容。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出现“虐恋的情节”的说法。C项,“作品己不再吸引观众,观众对此类作品评分很低”说法绝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类作品受到关注度较高。‎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不像玄幻剧有意回避现实”,无中生有,玄幻剧并非有意回避现实。‎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归纳概括段意,提炼主要观点的答题策略: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本文一共五节。前两节着力写玄幻剧关注度降低,观众评分低,整体呈疲态。总结为要点内容为,写玄幻剧的发展现状。后面三节内容强调玄幻剧徒有其表,未能挖掘深度内涵;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不注重艺术锤炼。总结内容要点为,写玄幻剧难以出精品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侯爵夫人的肩膀 ‎[法]埃米尔•左拉 侯爵夫人躺在垂着黄色锦缎帐幔的床上。直到晌午,她听见时钟悦耳的铃声,才决心睁开眼睛。‎ 卧室里温馨宜人。地毯、门窗的软帘挡住了严寒,使春闺成了安乐窝。温暖的空气里飘溢着香水的芬芳。春天常驻此间。‎ 侯爵夫人刚一醒来,就惦记着什么事。她掀开锦衾,按铃召唤女仆朱丽。‎ ‎“您叫我吗,夫人?”‎ ‎“天气回暖了吗?”‎ 哦!豁达仁慈的侯爵夫人!她问话的语调那么焦急!‎ 她首先想到的是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虽然这些她并未感受到,然而穷人的茅舍陋室怎经受这肆虐的狂风。她问到苍穹是否怜贫惜贱!她希望能心安理得地饱享温暖,而不必为那些被冻得浑身瑟缩的人担心。‎ ‎“街上雪化了吗,朱丽?”‎ 女仆把晨衣附在烧旺的壁炉上烘热,递给了她。“不,夫人,雪没化;天反而更冷了……刚才在公共马车上发现有个人被冻死了……”‎ 侯爵夫人像孩子一样欢心雀跃,拍手叫道:“啊,这太好了!早餐后我滑冰去!”‎ 朱丽小心翼翼地挽起芙蓉帐,以免强烈的光线刺痛娇媚夫人的温柔的双眸。积雪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淡蓝色反光,映进卧室。天空灰蒙蒙的,它那美丽的色调使侯爵夫人想起昨晚在部长家庭舞会上穿的珍珠色的连衣裙。这条连衣裙所镶的白色花边,酷似此刻在灰色天空映衬下,显得如此淡雅的屋沿上积雪的花纹。‎ 昨晚的侯爵夫人是妩媚风流的,她的崭新的钻石首饰对她太相宜了。她清晨五点才就寝,所以此刻有些头疼。但她仍坐到镜前,朱丽挽起她的金色云发。夫人的晨衣滑落下来,露出粉肩和玉背。‎ 曾经陶醉于侯爵夫人粉肩的整整一代人,如今都已年老。自从政权稳固,雍容华贵的夫人们能在杜尔里宫袒胸露背地婆娑起舞以来,侯爵夫人在名流咸集的正式社交场合,是那样醉心于卖弄自己动人的粉肩。‎ 她恣意新奇,把连衣裙有时从后背裁开,露出玉背,几及纤腰;有时从前面裁开,几乎露出胸脯。亲爱的夫人渐渐地,接二连三地把天赋的一切诱人的隐秘,都公诸于众。‎ 描绘侯爵夫人的粉肩是没有意义的。它如同新桥一样大名鼎鼎,十八年来在一切盛大的宴会上,它始终引人注目。不论何处,在沙龙、剧院或其他场所,哪怕只看到她那赤裸的肩膀的一丁点儿,就能一叶知秋:“啊,那是侯爵夫人!我认得她左肩的黑痣!”‎ 再有,这副粉肩的美丽:白皙、丰腴、撩人欲醉。它被达官贵人的目光,盯得莹润丰泽,如同被人群的脚踏的在人行道上的青石板,光滑异常。‎ 大自然究竟用什么材料造就了它,何以光阴荏苒,而它却经久不衰,犹如公园里露天屹立、饱受风雨侵袭的裸体像。‎ 侯爵夫人凭藉这肩膀获得某种成功。她披肝沥胆地效忠于亲爱的政府,并充分运用了自己闻名遐尔的粉肩的魅力。她历来手腕高超,不论是在杜尔里宫和部长们周旋,或是在大使馆应酬那些巨富豪商,她都应付裕如。她以笑靥诱惑意志薄弱者,在选举中她为了团结众人,尽量敞露胸怀,直到最固执的反对派倒戈支持她这一边。‎ 侯爵夫人在朱丽侍侯下,进了早餐,修饰一番,便穿着漂亮的波兰服装,滑冰去了。她滑冰技巧极好。‎ 公园里天寒地冻。严寒使滑冰的夫人们的鼻子、嘴唇发疼,风好像将一把把细沙子扔到她们脸上。夫人笑逐颜开,她觉得挨点冻很有趣。她不时走到湖岸的篝火旁,烤烤自己的脚。然后她又在冰上驰骋,像乳燕展翅,贴近地面,在严寒中飞翔。‎ 啊,多么痛快!幸亏没有解冻,真太好了!夫人整个星期都可以滑冰了。‎ 归途中,她看见在爱丽舍田园大街岔道的树下,有一个被冻得半死的讨饭女人。‎ ‎“可怜的女人!”夫人以感动的口吻念叨。‎ 由于四轮马车奔驰太快,夫人来不及掏钱包,于是将自己的花束,一把大约值五路易的白丁香,扔给了讨饭女人。‎ ‎16. 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17.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8. 小说以“侯爵夫人的肩膀”为题,有何作用?请分析作答。‎ ‎19. 左拉认为,一个作家如果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读者“感情上的主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那就是“真实的力量和强烈的个性表现”。本文是如何体现作家这一创作观的?请加以探究。‎ ‎【答案】16. (1)开头两段写夫人的卧室环境,突出卧室温馨宜人的特点,烘托出其生活的奢侈。(2)这一环境描写与后严寒、穷人因严寒而死形成鲜明对比,深化文章主旨。 ‎ ‎17. (1)运用神态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侯爵夫人对滑冰这一运动的喜爱。(2)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侯爵夫人高超的滑冰技巧与畅快的心情。 ‎ ‎18. (1)‎ 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侯爵夫人和主要描述对象“侯爵夫人的肩膀”,点明小说的核心内容。(2)“侯爵夫人的肩膀”以小见大,暗含讽刺,侯爵夫人竟是凭借“肩膀”面成为社交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暗示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3)以“侯爵夫人的肩膀”为题,会引发读者“侯爵夫人的肩膀怎么样了”的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19.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深刻揭露了其腐朽奢靡、贫富不均的本质。文中两处反衬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1)侯爵夫人问“天气回暖了吗”之后,作者以饱蘸抒情的笔调议论道:“哦!豁达仁慈的侯爵夫人!她问话的语调那么焦急!”这充满讽刺意味的议论和下文侯爵夫人知道雪没有化而欢欣雀跃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她置平民冷暖于不顾的冷漠态度。(2)溜冰前,她听到冻死的人根本无动于衷,而在溜冰归来途中看到冻得半死的讨饭女人又动了恻隐之心,扔给讨饭女人价值五路易的花束,然而,这花束对于讨饭女人却是毫无价值的,这不仅不能表现侯爵夫人的怜悯之心,反而衬托出了好的冷漠无情。‎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此题的语段在文章的前两节的环境描写,分析时注意和标题文章的结尾,文章的主旨的联系。“垂着黄色锦缎帐幔的床”“地毯、门窗的软帘挡住了严寒,使春闺成了安乐窝。温暖的空气里飘溢着香水的芬芳”,写夫人的卧室环境。结合下文内容“刚才在公共马车上发现有个人被冻死了……”“公园里天寒地冻。严寒使滑冰的夫人们的鼻子、嘴唇发疼,风好像将一把把细沙子扔到她们脸上”等分析可知,与下文严寒、穷人因严寒而死形成鲜明对比。‎ 点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赏析的能力。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夫人笑逐颜开,她觉得挨点冻很有趣”,神态和心理描写;“她不时走到湖岸的篝火旁,烤烤自己的脚”,动作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像乳燕展翅”,比喻,写出了侯爵夫人高超的滑冰技巧;“又在冰上驰骋”“在严寒中飞翔”,‎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侯爵夫人畅快的心情。‎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侯爵夫人的肩膀”,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和主要描述对象。结合文本内容“侯爵夫人凭藉这肩膀获得某种成功……直到最固执的反对派倒戈支持她这一边”分析可知,以小见大,侯爵夫人竟是凭借“肩膀”面成为社交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暗示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等。‎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何体现“真实的力量和强烈的个性表现”。结合文本内容“侯爵夫人凭藉这肩膀获得某种成功……直到最固执的反对派倒戈支持她这一边”分析可知,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深刻揭露了其腐朽奢靡、贫富不均的本质。结合文本内容“‘街上雪化了吗,朱丽?’……‘啊,这太好了!早餐后我滑冰去’”“‘天气回暖了吗?’哦!豁达仁慈的侯爵夫人!她问话的语调那么焦急”分析可知,这充满讽刺意味的议论和下文侯爵夫人知道雪没有化而欢欣雀跃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她置平民冷暖于不顾的冷漠态度。“她看见在爱丽舍田园大街岔道的树下……一把大约值五路易的白丁香,扔给了讨饭女人”,溜冰前后的变化,花束对于讨饭女人却是毫无价值的,反而衬托出了她的冷漠无情。‎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2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 C.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D. 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狱:刑罚 ‎21. 下列四组虚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祖宗以仁厚治天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吾属今且为所虏 C.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 辄能语其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 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 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 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2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答案】20. B 21. C 22. A 23. C ‎ ‎24. (1)太守尚且不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 ‎ (2)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用寻常礼数吗?‎ ‎【解析】‎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如解释为“下令”,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武卫营”是地方,应是说“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诣”应解释为“到,去”。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四组虚词意思相同的一组”。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后面都是跟地方,应解释为“在”。A项,“祖宗以仁厚治天下”,“以”,介词,用;“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B项,“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为”,动词,做;“吾属今且为所虏”,“为”与“所”一起表被动,被。D项,“辄能语其要”,“其”,代词,代“它们”;“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代自己。‎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如“以”,可以根据“以”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以”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以”为连词;“以”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为介词。‎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这是考查筛选文章信息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苏轼”是对象,“才学高”是特点,然后浏览所给的句子,采取排除的方法进行解答。③⑥均是从侧面表现苏轼的才学,②是直接表现,①是说苏轼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话,④是苏轼守城的决心。由此可知,符合题目要求的是②③⑥这三句。‎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很让王安石生气”错误,从文中苏轼与王安石的对话来看,王安石没有生气,他们二人谈得融洽。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犹”,尚且;“涂潦”,洪水;“吾侪”,我辈,我们这类人。第二句中,“所以”,古今异义词,用来……的;“非常”,古今异义词,非同寻常;“岂”,难道;“可以”,古今异义词,可以用。‎ 参考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 ‎ ‎(后来,)苏轼做徐州知州。洪水在曹村决堤,在梁山伯上泛滥,城墙就要倒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民心就会动摇,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迫使富民们再次回到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说:“河水将要毁坏城墙,事情很紧迫,即使是禁军也暂且为我(守住徐州)尽点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雨日夜不停的下,苏轼住在城墙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 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刑狱事件,您就不说一句话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皇帝用来对待您的是非同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是寻常的礼数吗?”王安石大声说:“我一定会向皇上进言。”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最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的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苏轼开玩笑说:“现在当官的人,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 宋仁宗刚开始读苏轼、苏辙的策论,回到后宫中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后代找到了两个好宰相。”宋神宗尤其喜欢苏轼的文章,在后宫读苏轼的文章,太监送来膳食也忘了吃,称赞苏轼是天下奇才。但是一直到去世,苏轼也没有得到重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 ‎25. 对这首诗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江城”句中“如画里”是说风景像画的一样美丽。‎ B. “两水”句中“两水”指围绕宣城的两条溪水,意思是说两条溪水清如明镜,将宣城镶嵌在镜的中央。‎ C. “秋色”句中“老梧桐”是说梧桐树的年岁很大了,“老”即古老。‎ D. “临风”句中“临”是面对着的意思,“谢公”即谢朓,“怀”是缅怀的意思。‎ ‎26. 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 ‎【答案】25. C 26. 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 ‎【解析】‎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C项,“说梧桐树的年岁很大”错误,“老”在诗中是形容词作动词,写出秋色已深。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故选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使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寞。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古诗文默写。 ‎ ‎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必做) ‎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氓》)‎ ‎(2)《登高》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5)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答案】 (1). 其叶沃若 (2). 于嗟鸠兮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谨庠序之教 (6). 申之以孝悌之义 (7). 东船西舫悄无言, (8). 唯见江心秋月白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于”“萧”“庠”“申”“悄”“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作文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那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终于,鸟儿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环境与成长 当今社会,在评价人的成长因素时,大多评价者会不约而同的提到人内在因素对成长的影响,有一种“内心强大,啥也不怕”的感觉。但是,外界环境真的那么无关紧要吗?否!外界环境的好坏,恰恰是影响人的心态与健康发展要素。正如小鱼在鱼缸里长不大,那是因为狭小的空间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而放到大水池中,小鱼就成长为大鱼,那是宽松的环境,为小鱼的成长提供了长大的空间。所以,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自然界这个大熔炉中,生物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适应,只有适应,才能更好生存下去。正如狼一样,在野外,它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不断体验,去发现食物,顽强地活下来。而如果在人们喂养照顾中,狼会成为逆来顺受的宠物,慢慢退化了它的适应性机能。所以,生物都会向着生存方向成长。纵使现在有很多人批判现实制度,但他们依然生活在他批判的世界里,不也是一种适应吗?《进化论》告诉我们,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类,不适应环境,就要灭种灭族。所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不可小视。‎ 适应环境,但不影响人们改变环境。人类适应环境不是生存的目的,改变环境,使之美好,并与之和谐共生,才是最高的境界。天下才有一石,独占八斗的曹子建,放荡不羁,一介书生的王子安,亦或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们以现实为出发点,力主去改变某些不适应的社会现实。林和靖需要一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优美境界;李白高歌“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悲慨壮丽;秦少游苦吟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迷惘与惆怅。这些仁人志士,都是梦想着建立一种美好的家园而孜孜以求地探寻着,摸索着。‎ 由此看来,环境对人影响巨大,人可以按照理想去改变和追寻美好的环境。‎ 心有梦想,在改变自己中改变环境。一个很沉默少言,不引人注意的人,他在别人的眼中不算聪明,身体弱小的他怎么也无法让人看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当一位教授讲了一堂课,并告诉他们一个名叫哥德巴赫的人提出的伟大猜想时,他被吸引了,立志要解决这一猜想,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别人都当玩笑取乐时,他却深深着迷了。尽管他体弱多病,但他依然废寝忘食的学数学。在其他同学还碌碌无为时,他成为了离这颗“明珠”最近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伸手摘取。德国数学家克莱因称赞他“你移动了群山。”他就是陈景润,一个传奇的人,一个给一代人以信心和巨大鼓舞的人。他没有受条件不好,住房不好,研究环境不好等外界的影响,以巨大的热爱之情,改变了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 朋友,是鲲鹏,就要展翅高飞于九万里高空,自由自在翱翔;是骏马,就要奔驰在辽阔的草原山岗,驰骋疆场;是奇才,就要及早地历练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利用环境,造就自己;改变环境,造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应该茁壮地成长!‎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研读材料,然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①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要丢弃禁锢自己的老思想,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冲破原有的生活圈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道路,开创一片新天地。‎ ‎②要不懈追求,不安于现状。当鸟儿安于现状的时候,只能艰难度日,当它被迫寻求安身之地时,却发现了绿洲,找到了更适合生活的地方。‎ ‎③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逆境和挫折是磨砺人的最好利器。当鸟儿赖以生存的老树被连根拔起以致走投无路的时候,它反而有机会去开辟另一片天地。‎ ‎④生活最终要靠自己过,不要依赖别人,人要靠自己奋斗。鸟儿依赖老树,其结果是当老树被连根拔起时它失去了安身之所;而当它历尽艰辛长途飞行后,却发现了一片绿洲。所以,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无往而不胜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