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汉中市2021届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 ——“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 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细腻丰富的内心感受。以眉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D.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宋词中大多数都是通过眉黛来表现女子委婉细腻的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木兰辞》中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贴装饰物已逐渐成为风尚,开始从宫中走向民间。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据说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而得名“梅花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C.“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都是以眉写愁,写出了她们内心的孤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C.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由材料一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朱先生退兵·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 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鸣鸣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 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丰富了人物性格。 B.朱先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将他放在典型环境中,主要采用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来凸显其性格。 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 D.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语言多为书面语,文雅而古朴;张总督语言多为口语,直白且随意。 8.文中的朱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况分析。(6分) 9.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古诗,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崔神庆传 崔神庆,贝州武城人也。明经举,则天①时,累迁莱州刺史。因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则天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因谓曰:“并州,朕之枌榆①,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 ②神庆到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文书下州谷麦踊贵百姓惊扰神庆执奏,以为不便,则天下制褒赏之。先是,并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 ③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则天出神基推状以示之,神庆据状申理,神基竟得减死。神庆亦缘坐贬授歙州司马。 ④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转太子右庶子。 ⑤时有突厥使入朝。准仪注②:太子合预朝参,先降敕书。神庆上疏曰:“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征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然后应命。况太子元良国本,万方所瞻,古来征召皆用玉契,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昨缘突厥使见,太子合预朝参,直有文符下宫,曾不降敕处分。然古人虑事于未萌之前,所以长无悔吝之咎。况太子至重,不可不深为诫慎。以臣愚见,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契。”则天甚然之。寻令神庆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于东宫侍读。 ⑥俄历司刑、司礼二卿。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而竟宽其罪。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寻卒,年七十余。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 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东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琳位终太子少保。 (选自《旧唐书·崔神庆传》,有删改。) 注释:①则天:即武则天,并州人。 枌榆:泛指故乡、故里。 ②仪注:制度,仪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神庆到州 /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 /文书下州 /谷麦踊贵 /百姓惊扰 B.神庆到 /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 /敕文书下 /州谷麦踊贵 /百姓惊扰 C.神庆到 /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 /文书下州 /谷麦踊贵 /百姓惊扰 D.神庆到州 /有豪富伪作改钱文 /敕文书下 /州谷麦踊贵 /百姓惊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经,即通晓经学。所谓“经”,原指先秦经典,自汉武帝尊崇儒学就专指儒家经典。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满床笏”这一典故比喻家门昌盛,做高官的很多。 C.缌麻,指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中国古代以亲疏为标准分丧服为五等,其中齐衰最重,缌麻最轻。 D.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滕王阁序》一文中,都督阎公出行便是如此。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神庆出身宦门,入仕后,政绩卓著,深得武则天器重,虽然没有担任过尚书,却被破例授予并州长史一职。 B.并州谷麦价钱飞涨,惊扰了百姓,崔神庆把这一情况上报给皇上,得到了武则天的表彰和赏赐。 C.崔神庆受张昌宗案牵累,被流放到钦州。然而不久以后,又得到朝廷的昭雪赦免,并被派往幽州担任都督。 D.崔神庆荫泽绵长,三个儿子都身居高官,门庭显赫,当时号称“三戟崔家”。其他的亲属后代为官者也很多。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 (2)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①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注】①着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能。 B.颔联正面描写,赞美了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充满敬佩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15.诗歌颈联不仅手法精妙,而且意蕴深刻,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大鹏起飞时的广度和高度。 (2)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巧妙地把眼前之景与历史人物连缀交织在一起,这一具有高尚隽美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9分) 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垃圾扔掉就不存在了”的认知,但真实的情况却 。以杭州为例,唯一一座垃圾填埋场已经埋了将近100米高,( )事实上,不仅是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已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 ,“垃圾分类”成了上海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参加的“考试”。各种知识点和“考试” :哪些是湿垃圾,哪些是干垃圾,如何分类……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人们克服一点生活中的不便,主动走向文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施行 纷至沓来 B.骇人听闻 刻不容缓 施行 络绎不绝 C.骇人听闻 迫在眉睫 实行 纷至沓来 D.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实行 络绎不绝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停用它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 B.只要它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 C.它只要被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 D.它只要被停用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在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B.不仅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C.不仅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D.不仅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现在流行在迈入30岁后就说自己“已经老了”,脑子也“经常忘事儿”。不过,这只是嘴巴自作主张的说法吧?人家大脑可并不承认——英国科学家指出,人的大脑达到成人状态,要到30多岁。当我们说一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应该想想,也许真的①_____。英国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彼得·琼斯称,研究认为人类大脑并非很快就成熟了,而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达到成人状态,要到人们30多岁的时候。彼得·琼斯从社会学的层面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大部分国家都规定18岁就算步入成年,这或许②_____,而是可以行使投票权、饮用酒精、抵押贷款等权利,也让教育、医疗和法律系统运转顺畅。 “我们真正想要说明的是,为童年转变为成年定义一个时间点这件事,看起来越来越荒谬了。”琼斯解释说,“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渡,会持续30多年。”换句话说,童年与成年之间③______,我们始终走在逐渐成熟的这条路上,沿着成长的轨道慢慢向前。 21.参照示例,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进行反驳。(5分) 示例: 问题语段:老张跟别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么一个遭人嫌弃的人,他的人缘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老张跟别人吵架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因此就说老张遭人嫌弃、人缘不好。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遭人嫌弃、人缘不好吗? 问题语段: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一定是一所一流的大学。 反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当下,“复制”似乎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章;接受一次整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想法……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汉中市2021届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答案 1.D 2.B 3.C 【解析】 1.D项,“宋词中大多数都是通过眉黛来表现女子委婉细腻的情感”错,原文第二自然段写的是“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并不是表达“宋词中女子委婉细腻的情感大多数都是通过眉黛来表现的”,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 2.B项,错在“开始从宫中走向民间”。从原文第三自然段看,“《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并没有谈到这种风尚开始从宫中走向民间,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故选B。 3.“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是写一位女子的美丽,其中“眉黛”是用来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后一句“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出自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其中的“眉黛”是用来写愁绪,体现女子的惆怅心理。故选C。 4.B 5.B 6.(1)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2)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3)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4)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3点满分,其它概括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4. B项“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在文中并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原文仅仅提到“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故选B。 5.B项,从原文“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可以看出来,B项的前半句“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是对的。后半句错误“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原文是说“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原文是继续加快步伐而不是开启新时代。故选B。 6 .根据材料一,“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可总结出第一点“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根据材料一“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可总结出第二点“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三“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可总结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可总结出“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 7.B 【解析】“主要采用……心理描写来凸显其性格”表述不当,文中的心理描写很少,不是主要的描写方法。故选B。 8.①爱读诗书。朱先生有坚持晨诵的习惯,无论是总督差人求见,还是去往劝退方升的路上,都不忘诵读。②不畏权贵。面对总督不阿谀奉承,与总督对话中言语不卑不亢。③忧国忧民。朱先生答应前往劝说方升,是为民请命,使百姓免遭涂炭。④勇敢从容。朱先生不带一兵一卒前往敌营,勇气可嘉,他肩负拯救古城的使命,表现得淡定从容。 9.①张总督表里不一,他吟诵古诗,表面上是为朱先生送行,表达一份不舍和祝福,实则是迫于无奈、应景之诵。②朱先生是触景生情,由咸阳桥联想到战火将造成生灵涂炭,吟诗抒发忧愤之情。 10.A 11.C 12.C 13.(1)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这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 (2)不久他哥哥崔神基被投进监狱论处死罪,崔神庆飞速到京都求情,得到召见。 【参考译文】 崔神庆,是贝州武城人。考中明经科,则天时期,几经升迁至莱州刺史。于是入朝,在亿岁殿等待诏命,奏事符合皇上旨意。则天认为崔神庆在历次任职中都有好的政绩,又因他父亲曾有辅佐的功劳,对他大加奖赏抚慰,提拔授为并州长史。于是对他说:“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并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前后任长史的,都是由尚书担任,因为职位重要,所以委任于你。”因而亲自为他选定行走路线,选择日子遣发。 崔神庆到了并州,有个富豪伪造了皇上有关钱币的诏令,文书下到州里,谷麦价钱飞涨,百姓恐慌担忧。崔神庆上奏皇上,认为不妥,则天下诏表彰赏赐他。在这之前,并州有东西两个城,中问隔有汾水,崔神庆开始筑城相接,每年可节省防御兵几千人,边州人认为很便利。 不久他哥哥崔神基被投进监狱论处死罪,崔神庆飞速到京都求情,得到召见。则天拿出崔神基的审问状子给他看,崔神庆根据状子申辩,崔神基最终得以减免死罪,崔神庆也为此受牵连获罪贬授歙州司马。 长安年间,多次转任礼部侍郎,屡次进呈奏章陈述当时政治措施的弊端,武则天常常赞许并接受(他的意见)。调任太子右庶子。 当时有突厥使臣入朝,按礼仪制度,太子应当参预朝见,先颁下诏书。崔神庆上疏说:“我认为五品以上官员之所以佩戴玉龟,是由于皇上另外下达诏令,害怕有欺诈,拿出的玉龟相合,然后才会接受命令。况且太子是国家的根本,被天下所敬慕,古来征召都用玉契,这的确是慎重之极,是从防范来考虑的。昨天因为有突厥使臣朝见,太子一起参加朝见,只有文书下达东宫,不曾颁布诏书。然而古人(总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考虑事情,(这是)时常没有令人后悔过错的原因。况且太子至关重要,不能不深加慎重。以臣愚见,太子既然和陛下不在同一个宫殿,期望每次召见太子,事先要有预报,如果不是朔望朝会(礼节性的朝会),应该另有通知,希望降亲笔敕书及玉契。”则天很赞同。不久令崔神庆和詹事祝钦明每天轮换到东宫侍读。 不久历任司刑、司礼二职。崔神庆曾受诏审讯张昌宗,而竟然宽免了他的罪,神龙初年,张昌宗等被杀,崔神庆为此获罪流放到钦州。不久去世,终年七十多岁。第二年,敬晖等获罪,因受张昌宗牵累被流放贬官的都依例昭雪获免,追赠崔神庆幽州都督。 开元年间,崔神庆的儿子崔琳等都当了大官,堂兄弟辈有数十人,在朝廷任职。每年的家宴,组带及玉佩(古代官员的习用服饰)相互辉映,用一榻放置笏板,重叠在上面。开元、天宝年间,内外亲属都不用细麻布制作孝服,其福禄昌盛到了这般地步。东都私宅门前,崔琳和弟弟太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都做了大官,当时号称“三戟崔家”,崔琳官位终于太子少保。 14.C 15.①运用比喻,用“埋于泥沙之剑戟”“困于浅滩之蛟龙”比喻受埋没之人才,既喻友,也喻己;②“终难久”“可在多”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若答象征、反问,根据学生的分析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4.C项,“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错误,尾联“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的意思是不惑之年就官至司马,你这一辈子没有浪费了光阴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景俭升为军司马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人仕途前景充满期望的心情。故选C。 15.从整体上看,诗歌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颈联“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的意思是剑戟尘埋总会有显露锋芒的机会,蛟龙腾飞不在于水的多少。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剑戟埋于泥沙”“蛟龙困于浅滩”比喻贤达人才受到埋没,得不到明主的重用,这既是对友人李景俭的比喻,也是对诗人自己的比喻。同时,诗人贬官,位卑言轻,对李景俭升任行军司马有称羡之意,遣词贴切,语意明晰。“终难久”“可在多”表面上是说剑戟埋于泥沙终有显露锋芒的机会,蛟龙困于浅滩终有腾飞升天的时候,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 16.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7.A 18.B 19.D 【解析】 17.第一处,“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语境是说垃圾的情况让人震惊,应使用“触目惊心”;第二处,“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语境是说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形势非常紧迫,一刻也不能耽误,应使用“刻不容缓”;第三处,“施行”指执行,使规章法令等发生效力,也指按照某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文中说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应使用“施行”;第四处,“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语境是说各种知识点和“考试”,从对象角度来看,应使用“纷至沓来”。故选A。 18.结合前后语境来看,此处应是说垃圾填埋场要是停用的话会导致的后果;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四句的意思差不过;CD两项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前一个关联词“只要”应该放在主语“它”前面,故排除CD两项;A项,前面说“以杭州为例”,后面说“不仅杭州”,可见应该让“杭州”作为主语,故排除A项。故选B项。 19. “不仅是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第一个问题,“不仅是在杭州,全国……的城市”不合逻辑,后面说“城市”,前面应该也是说“城市”,故应改为“不仅杭州”,排除AC两项;第二个问题,“约三分之一以上”重复赘余,删除“约”或“以上”,排除B项。故选D。 20.①他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 ②并不是确切的生理上的“成年” ③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21.评价一所大学的优劣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藏书丰富并不能说明该大学就一定是一流的。书店里的图书也很多,你能说书店是一所一流的大学吗? 22.【审题】 本题材料说的是无所不在的“复制”。无论是个人生活,学校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材料中给出的复制,有好,有不好。我们的生活需要良性的复制,但杜绝平庸,杜绝纯粹的拷贝。考生在选择文章的落笔角度时要明确,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复制”,以及在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自己的个性,得到新的体会。也可以引伸出——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该学会如何寻找新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