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试题

‎2017—2019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 13 -‎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失语的秋天 - 13 -‎ 符浩勇 ‎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厘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佧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 - 13 -‎ ‎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5.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 6.“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本题共3小题,共9分)‎ - 13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答应 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表约数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考虑 C.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危:危险 大人故嫌迟 故;特意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申之以孝悌之义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为仲卿母亲所遣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不然,籍何以至此 ‎ ‎9.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⑤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⑧欲呼张良与俱去 A.①⑦/②④⑤/③/⑥/⑧ B.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C.①⑧/②③/④⑥/⑤⑧ D. ①⑧/②④⑤/③⑦/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4小题,共19分) ‎ 刘春,字仁仲,巴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正德六年擢吏部右侍耶,进左。八年代傅珪为礼部尚书。淮王祐棨、郑王祐檡皆由旁支袭封,而祐棨称其本生为考,祐檡并被追封入庙。交城王秉杋由镇国将军嗣爵,而进其妹为县主。春皆据礼驳之,遂著为例。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遣其徒二人还乌思藏①,请给国师诰命②如大乘法王例,岁时入贡,且得赍茶以行。春持不可。帝命再议,春执奏曰:“乌思藏远在西方,性极顽犷。虽设四王抚化,其来贡必有节制,使不为边患。若许其赍茶,给之诰敕,万一假上旨以诱羌人,妄有请乞,不从失异俗心,从之则滋害。”奏上,罢赍茶,卒与诰命。春又奏:“西番俗信佛教,故祖宗承前代旧,设立乌思藏诸司,及陕西洮、岷,四川松潘诸寺,令化导番人,许之朝贡。贡期、人数皆有定制。比缘诸番僻远,莫辨真伪。中国逃亡罪人,习其语言,窜身在内,又多创寺请额。番贡日增,宴赏繁费,乞严其期限,酌定人数,每寺给勘合③十道,缘边兵备存勘合底簿,比对相同,方许起送。并禁自后不得滥营寺宇。”报可。‎ 春掌礼三年,慎守彝典④。宗藩请封、请婚及文武大臣祭葬、赠谥,多所裁正。遭忧,服阕起南京吏部尚书。寻以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十六年卒。赠太子大保,谥文简。‎ 刘氏世以科第显。春父规,御史。弟台,云南参政。子彭年,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彭年子起宗,辽东苑马寺卿。起宗子世赏,广东左布政使。台子鹤年,云南布政使,以清誉闻。鹤年孙世曾,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有征缅功。皆由进士。 (选自《明史·‎ - 13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 ‎【注】①乌思藏:元代设在今西藏地区的政区。②诰命: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③勘合:验对符合的文书凭证。④彝典:常典、旧典、旧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帝祟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B. 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 /封大德法王/‎ C. 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D. 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我国古代多以年号纪年,此法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 吏部为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作吏部尚书。‎ C. 服阕的意思是服装缺乏,“阕”通“缺”,文中之意为刘春赴任南京吏部尚书,却无一套好衣服,所以内心忧虑。‎ D. 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叫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刘春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淮王、郑王、交城王欲僭越礼制获取封号,均被刘春依据礼法予以驳斥,并被朝廷记录下来作为定例。‎ B. 刘春忠君爱国,大胆进谏。面对西僧的不正当要求,刘春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极力反对,陈述利弊,忠心可见。‎ C. 刘春行事谨慎,恪守旧典。刘春掌管礼部,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 D. 刘春家族子弟读书勤奋,世代以科举扬名。刘规、刘春、刘彭年等皆为进士,均身居高位,战功卓著。‎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台子鹤年,云南布政使,以清誉闻。(5分)‎ ‎(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5分)(《荆轲刺秦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11分 )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对 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13 -‎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得非常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5小题,10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萧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刭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先帝三顾茅庐是为了“__________ ”,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__________ ”。‎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5)《无题》中,写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迸发(bèng) 不屈不挠(ráo) 怆然(chuàng) 婀娜多姿(ē)。    B.鸿鹄( hào ) 乳臭未干(chòu) 跻身(jī)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 病入膏肓(huāng) 浣衣(huàn) 神情尴尬(g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 13 -‎ ‎②由此导致的一个极有可能的结果是,中国未来在数字技术方面取得至少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态势,在数字经济方面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但关键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终实现,或者说能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却需要与相关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最终落地生根,转化为商业价值。‎ ‎②当读到鲁迅《祝福》里祥林嫂在祝福夜惨死于风雪中的遭遇时,除非是木人石心,不然一定会潸然泪下。‎ ‎③在当时的同类型“宣纸”中,“陈清款”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得头魁,其他款“宣纸”只能望其项背。‎ ‎④艺术品是宇宙的精华,也是世界的缩影,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具体而微的表现。‎ ‎⑤肖邦的前奏曲影响深远,后人为其中的每一首都起了名字,当然这些名字中有不少穿凿附会的内容,但有些也确实与音乐的意境相吻合。‎ ‎⑥台湾经济存在许多病灶,新“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与产业政策,说好听是缓不济急,讲难听是望梅止渴、难见成效。‎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C.近年来,萝卜寨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种植业相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道路。‎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在学业负担重、应试压力大的当今,很少高中生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手捧一部文学名著,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C.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 - 13 -‎ 建设,它旗下的航空公司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地区。‎ D.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 ‎22.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 ①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                ‎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四、写作 (60分)‎ ‎23.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写一篇不少800字作文.‎ 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朱熹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正言批评)。——司马迁 怀疑并非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种要素。——罗曼·罗兰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9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原文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而B项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所以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 ‎2.【试题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找到选项和原文的对应信息区域,分析信息转述过程中语义是否发生改变,特别要注意原文和选项中一些表明句子内部关系、程度或者判断的词。C项中强加因果关系。产生“心理距离”不是“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的原因,原文中还有其他原因:“时间原因”和“空间原因”。“这样”、“从而”有误。‎ ‎3.【试题答案】D - 13 -‎ ‎【试题解析】“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信息这应该是“现实悲剧”引起的;“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当,原文是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主体的抗争和悲哀”“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A ( B.“铺垫”分析错误;C’.“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D.“更……负疚和惭愧”理解错误) ‎ ‎5.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每点1分,心理变化过程顺序正确1分,意思相近即可) ‎ ‎6.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 三、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3小题,9分)‎ ‎7. D (故:仍旧)‎ ‎8. B (A.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百姓; B.连词、表修饰;C.被,是;D. 介词、把,介词、凭) ‎ ‎9. A(①状语后置②判断句③被动句④判断句⑤判断句⑥定语后置⑦状语后置⑧省略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 10. B (注意叙述主体:“崇信”、“袭”、“演法”的主语是“帝”,“出入”、被封为大德法王的主体是“绰吉我些儿”。另外,虚词“者”的位置也是点断的重要依据)‎ ‎11. C (“服阕”又称“服除”,  “阕”为“终了”之意,乃守孝期满除去孝服。古代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别有“五服”之说:1.斩衰( cu i),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2.齐衰(Z_CUl),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服期多为一年。3.大功,亦称“大红”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九个月。4.小功,亦称“上红”。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5.缌(sl)麻,  “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三个月)‎ ‎12.D (“均战功卓著”错。以偏概全,有战功的仅为刘鹤年的孙子刘世曾,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征讨缅甸立有战功)‎ ‎13. (1)刘台的儿子刘鹤年,担任云南布政使,凭借廉洁公正的名声闻名。  (评分细则(1)“赍”、“卒”、“诰命”各1分,句子通顺得2分。(2)“台子”、“清誉”,“以……闻”各得1分,句子通顺得2分)‎ ‎(2)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全都失去了常态。‎ 参考译文:刘春,字仁仲,四川人(今重庆)。成化二十三年(‎ - 13 -‎ ‎ 1487)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几次升迁之后,任翰林学士。正德六年( 1511)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又升左侍郎。八年接替傅珪为礼部尚书。淮王朱祐棨、郑王朱祐檡都是王族旁支承袭藩王封号,而朱祐棨称他亲生的父亲为先考,朱祐檡并且想追封入庙。交城王秉杋是由镇国将军继承爵位的,而将其妹封为县主。刘春都依据礼法予以驳斥。于是著录作为定例。明武宗尊崇信任西方(西藏)僧人,常常穿着西方僧人的衣服在内厂演讲佛法。有个叫绰吉我些儿的西域僧人常出入豹房,被封为大德法王,他派遣二个徒弟回乌思藏,要求效法大乘法王的例子授予国师诰命,每年按时向朝廷入贡,朝廷赐给茶叶让其带回去。刘春表示反对。武宗下令再议,刘春奏道:“乌思藏远在西方,极其愚昧蛮横。虽然设四王安抚他们,但其入朝进贡必须有节制,使其不造成边患。如果同意赐给他们茶叶,给以诰敕,万一他们假冒圣旨诱骗藏人,向朝廷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朝廷不答应其要求则藏人不满,答应其要求则滋生祸害。”奏章呈上,皇上驳回了他们赐给茶叶的请求,但最终还是给予了诰敕。刘春又奏道:“西番信奉佛教,因此祖宗承前代旧例,设立乌思藏诸司,以及在陕西洮州、岷州、四川松潘建立诸寺庙,用以教化引导番人,许其朝贡。贡期、人数都有定制。近因诸番地处僻远,难辨真伪。内地的逃亡罪人,学习番人语言,藏身在内,又多建寺庙请求僧人配额。番人进贡的日益增多,宴请赏赐繁费。请求对上朝入贡的番人严格地限制日期,酌情限定人数,每座寺庙只给经核实的十张通行证,沿边军队备存经核实后的底本,比较对照人员与底本相符合,才允许起程。从此之后禁止滥建寺庙。”武宗回答可以。‎ 刘春掌管礼部三年,慎守法典。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回家里处理丧事,丧服期满,刘春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以礼部尚书的身份专门负责诰敕,掌管詹事府的事务。十六年( 1521),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简。‎ 刘氏世代以科举扬名。刘春的父亲刘规是御史,弟弟刘台为云南参政,儿子刘彭年为贵州巡抚兼右副都御史。刘彭年的儿子刘起宗为辽东苑马寺卿。刘起宗的儿子刘世赏为广东左布政使。刘台的儿子刘鹤年担任云南布政使,凭借廉洁公正的名声闻名。刘鹤年的孙子刘世曾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出征缅甸有功。他们都是由进士进入仕途的。‎ (三) 古代诗歌阅读 ‎14.CE 解析: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15.解析:从题干给出的信息看,本题共分二问。第一问中,抓住“乱云”“急雪”两个景物,将之串连概述即可。第二问中,就“用意”的分析,应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由于“雪”在此联中是第一次出现,又要考虑与标题的对应问题。‎ 参考答案: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四)名句名篇默写 ‎16.(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13 -‎ ‎(3)咨臣以当世之事,遂许先帝以驱驰。(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D ‎ ‎【解析】A应该是不屈不挠 náo,容易和"饶"等同形字读混音;B应该是鸿鹄”(hú) 臭(xiù);C应该是吓hè,这个字还有另外读音xià,多音字读错。‎ ‎18.B ‎ 解析: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该句说“再创佳绩”,表明本次比赛并未失利。不合语境。‎ 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尽。使用正确。‎ 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正,公正。阿,偏袒。望文生义。‎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只适用于人。对象误用。‎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使用正确。‎ ‎19.C 解析:①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符合语境。②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此处望文生义。③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此处使用错误。④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符合语境。⑤穿凿附会:指生拉硬扯,胡乱解释。“穿凿附会”和“牵强附会”都含有勉强解释,生拉硬扯的意思。但“穿凿附会”偏重于“穿凿”,强调将讲不通的讲通;“牵强附会”强调“牵强”,强调将没联系的联系在一起。此句中应用“牵强附会”。⑥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符合语境。‎ ‎20.C 解析:A并列结构不能一一搭配,“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在“流通环节”前加上“减少”。B成分残缺,“‘辽宁舰’的舰员”后缺谓语,应改为“在选拔‘辽宁舰’的舰员时”;另外“经历”和“任职时间”有语义交叉,二者删其一。D辨析修改:“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这部分是“根据……”和“……显示”两种句式的杂糅。可改为“‘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或“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21.D 解析:A语序不当,“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应改为“保障并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B谓语残缺,将“那样的闲情逸致”中的“的”改为“有”。C句式杂糅,“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地区”是“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和“(这些)航线可以直飞……地区”的杂糅。‎ ‎22.B ‎【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五、作文(略)‎ 参照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