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6)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拜阳平公侍郎,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而奇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祖征慕容宝,次于常山,玄伯弃郡,东走海滨。太祖素闻其名,遣骑追求。执送于军门,引见与语,悦之。‎ 太祖幸邺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恒岭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而俭约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太祖尝使人密察,闻而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玄伯为之逾甚。‎ 太祖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则。玄伯陈古人制作之体,及明君贤臣,往代废兴之由。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荀容。及太祖季年,大臣多犯威怒,伯独无谴者,由于此也。‎ 太祖崩,太宗未即位,清河王绍闻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玄伯独不受。太宗即位,以不受绍财帛,特赐帛二百匹。诏遣使者巡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按之,又诏坐朝堂,决刑狱。太宗以郡国豪右,大为民蠹,乃优诏征之。民多恋本,而长吏逼遣。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太宗乃引玄伯问曰:“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诛,肤欲大以纾之,卿以为何如?”玄伯曰:“王者治天下,以安民为本,何能顾小曲直也?夫敖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自秦汉以来,莫不相踵。若其赦而不改者,诛之不晚。”太宗从之。‎ 泰常三年夏,玄伯病笃。太宗遣侍中宜都公穆观就受遗言,更遣侍臣问族,一夜数返。及卒,下诏痛惜,赠司空,谥文贞公。‎ ‎(《魏书·崔玄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A.太祖幸邺/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恒岭/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B.太祖幸邺/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恒岭/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C.太祖幸邺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恒岭/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D.太祖幸邺/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恒岭/太祖亲登山顶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官职调动可用"迁","左迁"指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太祖,文中指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立的名号。 C.古代"郡"和"国"都是诸侯王的封地,所以二者并称,也用来泛称地方行政区域。 D.赠,文中指追赠。古代皇帝常为去世的官员及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玄伯学识渊博。他对古今旧事、帝王制度、治理社会的规则和古人制礼作乐的本意,以及明君贤臣,历代兴衰的原因都能够陈述。 B.崔玄伯受人信任。太祖、太宗都有事就向他询问,叫他巡视各个郡国,纠察不依法度的郡守县令,还让他坐在朝堂,决断刑罚。 C.崔玄伯不贪钱财。太祖逝世时,清河王元绍听说人心不稳就拿出大量财物赏给朝廷官员,但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后为此赏赐了他。 D.崔玄伯生活节俭。虽然他身居高位,但生活很节俭,家里没什么财产,出门、上朝都无车子,有人认为他过度节约,而他却更加节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征慕容宝,次于常山,玄伯弃郡,东走海滨。‎ ‎(2)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诛,朕欲大赦以纾之,卿以为何如?‎ 答案:1.A; 2.C; 3.B; 4.(1)太祖征讨慕容宝,停驻在常山,玄伯放弃郡城,向东逃到海边。 (2)现在犯罪的人已经很多,不可能全部杀死,我想大赦来赦免他们,你认为怎么样?; 解析:1.“及”的意思是“等到”一般用于句首,排除C;“抚尉新民”为动宾结构,前后停顿,排除BD;故选:A。 2.“都是诸侯王的封地”错误,古代,“郡”不是诸侯王的封地,“国”在有些朝代是诸侯王的封地。 3.“叫他巡视各个郡国,纠察不依法度的郡守县令”错误,文中有“诏遣使者巡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伯按之”的信息,说明他没有去纠察不依法度的郡守县令,而是检查使者的情况。并且让他“巡视,坐朝堂,决刑狱”的只有太宗。 4.参考译文: ‎ 崔玄伯,是清河东武城人。年轻时有杰出的才能,被称为冀州神童。授任阳平公侍郎,处理各种事情有条理,处置没有拖延的.苻坚听说后感到惊奇,征召为太子舍人。崔玄伯以母亲患病为由推辞不赴任,降为著作佐郎。太祖征讨慕容宝,停驻在常山,玄伯放弃郡城,向东逃到海边。太祖一向听说他的声名,派遣骑兵追赶寻求。捉住后送到军营门前,太祖召见和他谈话,非常喜爱他。‎ 太祖前往邺城,等到太祖回京城,停驻在恒岭。太祖亲自登上山顶,安抚慰问新归附的人,恰巧遇上玄伯扶老母登山岭,太祖嘉许他,于是诏令所有不能自己进见的迁徙民众,赐给车辆耕牛。玄伯升吏部尚书,而他居处节俭,不经营产业,家徒四壁;出门没有车辆,早晨下午步行上朝;母亲七十岁,供养没有两份菜肴。太祖曾派人秘密观察,听说后更加器重他,厚重地加以馈赠赏赐。当时也有人讥讽他过度俭约,而玄伯做得更厉害。‎ 太祖时常召他进宫向他询问古今旧事,帝王制度,治理社会的规则。玄伯陈述古人制礼作乐的本意,以及明君贤臣,历代兴衰的原因。不曾直言违背旨意,也不曾阿谀苟且屈从。到了太祖晚年,大臣多有冒犯威严被斥责,唯独玄伯不遭谴责,就是由于这个缘故。‎ 太祖逝世,太宗没有即位,清河王元绍听说人心不稳,拿出大量钱财布帛赏赐朝廷官员,唯独玄伯不接受。太宗即位,因不接受元绍的钱财布帛,特地赏赐帛二百匹。下令派遣使者巡视郡国,纠察不依法度的郡守县令,命令玄伯巡视,又诏令玄伯坐在朝堂,决断刑罚。太宗认为郡国豪强,成为民众的大祸害,就优厚地下诏征召他们。民众多留恋本土,而官员逼迫遣送这时轻浮的年轻人,因而互相煽动,在各地聚集。西河、建兴的盗贼一起闹事,郡守县令讨伐他们,不能禁止。太宗于是召见玄伯询问说:“现在犯罪的人已经很多,不可能全部杀死,我想大赦来赦免他们,你认为怎么样?”玄伯说:“君王治理天下,以安定民众为根本,哪能顾及小的是非曲直呢?赦免虽然不是正道,而可以变通施行,从秦汉以来,无不相继。如果赦免而仍不改正的,再诛杀也不算晚。”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泰常三年夏天,玄伯病重,太宗派遣侍中宜都公穆观到他那里接受遗言,又派遣侍奉的臣属询问病情,一夜几次往返。等到玄伯去世,太宗下诏悲痛惋惜,追赠司空,谥号为文贞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①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②,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坚持推辞但没有成功。‎ 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张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 ‎(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1.A;2.B;3.C;‎ ‎4.(1)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了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得那些书里的内容。‎ ‎(2)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 ‎(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发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解析:1.选A句中“焉”是助词,在句末,据此排除C项;而“归大将军、富平侯印”很明显是“归还官印”之意,这样可排除D项;A、B两项区别点在于“虽不能视事”还是“虽不能”,根据“视事”是“主持事务”之意,可知应为“虽不能视事”,排除B项,确定答案为A项。‎ ‎2.选B 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3.选C 张安世只是请求让儿子张延寿出京补职,并未提出具体职位,是皇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的。‎ ‎4.【参考译文】‎ 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的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 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 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 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这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