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9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9 一.【题文】阅读文本选段,完成 1-3 题 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贝多芬的抒 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 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 试图画出 20 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小说为 20 世纪力求捕获整个生命经历的伟大传记小说开辟了道路。罗兰否认这部作品是小说,作品松 散的结构和问题也很自然地显示出他对形式的拙劣掌握。不过,在罗兰眼里,一个人的生活 不能被关闭进文学形式的狭隘领地中。《约翰·克里斯朵夫》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 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 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它被称为 20 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另一方 面,现代评论家对罗兰的这部最著名作品挑剔得最多,一些人认为它过于零碎、冗长。对另 一些评论家来说,它缺乏文体感:语调方面有一定量的跳跃性,语言也总在狂欢式和严肃式 之间变化不息。即便在有生之年,罗兰也经常遭到这些批评,他的辩护是:《约翰·克里斯 朵夫》恰似生活本身一样充满插曲和偶然。对他来说,作品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从一个 灵魂到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 20 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有趣的是, 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 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这引 起了有人对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有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 成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 1.如何理解“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 20 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兰写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发表一系列反战文章,引起一些法国批评家的攻击,“认 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罗兰写作《贝多芬传》的目的是“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老旧的欧洲麻木在沉重 污浊的气氛中。一种物质主义压抑在人们的思想上,它阻碍了各国政府和一般人们的行动。 世界在它的谨慎、卑鄙和利己主义中窒息而死。世界喘不过气来了。打开窗子吧!让自由流 通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吧!”《贝多芬传》洋溢着反抗的激情和作家对西 方拜物主义的轻蔑。他要为 20 世纪树立一个榜样,呼唤贝多芬式的英雄。 2.《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意义在于“满怀生命热情”的精神能够延续,是“从一个灵魂到 另一个灵魂的火花”。 3.不同意。“一些法国批评家”站在狭隘的国家利益的角度,认为罗兰的反战言论是错误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而罗兰却能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反动,因此他反对战争, 呼吁和平。 1.解答此题,应联系《贝多芬传》考虑。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关键句“这些对他心目中的英 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力”考虑。 二.【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巴尔扎克(节选) 茨威格 一七九九年,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富饶的图尔省。一七九九年这个年份是值得反复提到 的。在这一年里,拿破仑从埃及回到了法国,一举夺取了法兰西的统治大权。巴尔扎克出生 的这个一七九九年便是拿破仑帝国开始的年份。在巴尔扎克童年时代的那十年十五年里,拿 破仑贪婪权力的双手已经合抱住了半个欧洲。那时他野心勃勃的梦想已经插上鹰的翅膀飞翔 在从近东到西欧的整个世界上空了。那个时代对于惊心动魄地经历过种种重大事件的巴尔扎 克本人来说,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早年的经历和命运实际上不就是同一件事物的内部 和外表吗? 巴尔扎克青年时代的一切追求必定都化成了一个鼓舞人的名字,化成了一个概念,化成 了一个想象:拿破仑。这个人物形象比历史上任何典范人物都更加伟大。对于一个男孩子来 说,看到了世界的征服者不是就等于自己有了要成为世界征服者的愿望吗?拿破仑的范例在 巴尔扎克身上形成了一种永远想要整体而决不要零碎的欲望,贪婪地追求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欲望,这是一种急切而狂热的抱负。 然而这样的凌云壮志还无法立即实现。现在的世界再不必用军队征服了。但是艺术依然 如故。现在巴尔扎克开始写作了。不过与别人不同,他写作不是为了聚敛钱财、消遣等。他 在文学中所渴求的不是元帅的权杖,而是皇帝的皇冠。他最早写的长篇小说都是用的笔名, 好像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这还不是实战,而只不过是地图上的军事演习。此后他对 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了,于是他丢开这手艺,去干了三四年别的职业。他用自己的眼力对人世 间的生活进行观察、领会和享受。他要把整个世界装进他的曲颈瓶里,把世界简明扼要地再 进行一次创造。这就是他现在的意图。他不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丝毫的遗漏,而为了把人世 间生活的无限压缩成有限,把无法实现的压缩成人力所及的,这只有一个过程,就是简明化。 巴尔扎克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去精简可感知的现象。他筛掉一切非本质的东西,只选取纯洁而 珍贵的表现形态。然后他把这些表现形态,这些分散的个别现象放到他的手炉中进行锻造, 使这些纷繁复杂的表现形态变为生动、直观而且一目了然的体系。他把世界简单化,为的是 去统治它。他把所制服的世界都塞进了 《人间喜剧》这么一个宏伟壮丽的监狱里。经过这 样的蒸馏过程以后,他的人物始终都是典型,都是对大多数人性格的概括。他那前所未有的 艺术意志把一切多余的东西,把一切非本质的东西,都从这些人物身上清除掉了。他把行政 管理的中央集权体系引进到了文学中来,进行集中化。他像拿破仑一样把法国作为世界的圆 周,把巴黎作为圆心。他把各色各样的集团帮派、贵族、教士、工人、诗人、艺术家、学者 都拉进了这个圆圈里,甚至都拉进了巴黎。他根据五十家贵族的沙龙才写出一个德·纽沁根 男爵。他还根据所有的放高利贷者写出一个高布塞克。像拿破仑一样,也是以征服巴黎作开 端的。然后他又一个接一个地征服了各省。几乎每个县都往巴尔扎克的议会里派驻了自己的 发言人。然后巴尔扎克也像战绩辉煌的执政官波拿马一样,把自己的部队投放到了各个国家。 他铺展的面很大。在重大事件背后所展现的地区是惊人广大的。《人间喜剧》对世界的征服, 那种用两只手集中起来的全部生活,在近代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正如在近代史中拿破 仑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征服世界原本是巴尔扎克少年时代的梦想,如今没有什么比这个正在 变成现实的早年决心更强大有力了。巴尔扎克不无道理地在一张拿破仑的肖像的下边这样写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道:“我将用笔实现他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要反复提到“一七九九年这个年份和拿破仑这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巴尔扎克“在文学中所渴求的不是元帅的权杖,而是皇帝的皇冠”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乎每个县都往巴尔扎克的议会里派驻了自己的发言人”这句话表明在作者眼中,巴 尔扎克所创造的文学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人间喜剧》对世界的征服,是独一无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因为一七九九年是拿破仑帝国开始的年份,拿破仑对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使巴尔扎克形成了征服世界的欲望;(2)巴尔扎克可以和拿破仑相提并论,以 拿破仑在政治军事上的巨大成就烘托巴尔扎克获得的巨大的文学成就。 2.巴尔扎克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成就,追求的是文学的最高成就,用笔征服整个世界。 3.因为其作品的内容有广度,囊括了法国从巴黎到外省的惊人广大的生活空间,创造了包括 各色各样的人在内的人物群像;同时,摈弃了生活的表象,抓住了生活的本质,体现了无 比的深度,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超越了别人,征服了世界。 4.巴尔扎克所创造的文学形象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1.第 1 自然段从两个方面叙述了反复提到“一七九九年和拿破仑这个人”的原因。 2.第 2 自然段的文字解说了这句话的含义。 3.阅读第 3 自然段,从作品内容的广度、深度、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第 3 自然段后半部分从文学形象的丰富多彩和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 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 10 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 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 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 80 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 50%左右,而今年 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 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 10%到 15%。 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 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 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 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 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 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 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 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 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 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 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 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 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 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 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 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 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 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 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 (选自 2011 年 08 月 26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 城市学生。 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 上的差距。 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充分反映教 育天平的倾斜度。 D、农村孩子个人的未来上升空间日益狭窄,导致他们丧失了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这 成为社会新隐忧。 2.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3.文中“饱 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答案】1.A 2.反应农村学生在目前的高等学校招生中的具体情况,暴露了教育失衡问题,为全文的议论 提供了依据。 3.①教育资源城乡有别②近年来推出的教育改革举措中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比例失衡。 1.B、“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的说法曲解文意。C、说法错误,与原文“一定程度上反 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不符。D、因果关系颠倒。应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丧失,导致农 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 四.【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命运敲门声 何葆国 一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好了,”简进谦恭得有些畏葸地双手呈上一叠稿纸, “请邹老师……” 我想发火,但最终还是克制了。拿过稿子,我淡淡地说:“我帮你推荐,你就在家等 着发表吧。” “谢谢,”简进接连点头哈腰,“太谢谢了,邹老师,太谢谢了……” 我想,这家伙想发表想疯了,天天上门骚扰,这可如何是好!我忽然想到去年有篇旧 稿,自己不太满意,一直没有寄出去,干脆……我找出旧稿,署上简进的名字和他的地址, 给一家熟悉的报社寄去。 大概半个月后,简进来了,看样子他激动得面孔都有些变形了,手颤抖了许久才从口 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一看,正是我署上他名字的那篇稿子。 “邹老师,您帮我修改的文章,终于,终于发表了……”他的声音激动得哆嗦。 “很好嘛,这是第一步,希望你埋头苦干,不要荒废了时间。”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 “是,是,是。” 从此,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他,也许他上门找过我,但我不在,总之我渐渐把他 忘了。大概是 4 年之后,有一天我到那个亲戚家闲坐。他忽然问我,你还记得简进吗?我摇 头。他说,就是那个我介绍他去找你的文学青年啊。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叹道,一个好好的 人迷恋什么写作,现在疯了,我们活活把它害了!原来,简进在发表“处女作”的巨大精神 动力之下,没日没夜地写……可是再也没有发表一个字,他就疯了…… 我听得胆战心惊,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魁祸首。 二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地不肯停下来。 我只好搁下手中的笔,走过去把门打开,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 又是他!一个叫作简进的狂热级文学青年。 都怪一个亲戚多事,把他介绍给我,这些天来他天天上门,要我指点他那狗屁不通的 文章。昨天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他一篇所谓呕心沥血的新作提了几点意见。 “邹老师,我遵照您的意见修改……”简进谦恭地说。 “行了,我不用再看了,”不知怎的,我忽然克制不住自己,粗暴地打断他说,“你 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修改一百遍也没有用!” 简进一脸窘迫。 “我劝你别白费劲了,把时间和精力拿去搞点别的东西,现在改革开放,干什么不行, 偏偏要在文学树上吊死……” 我正口若悬河,忽然发现简进不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偷偷跑了,他一定受不了我的 尖刻——管他呢,我继续写我的。 大概是 4 年之后,我有一天上街取汇款。忽然一辆轿车嘎地在我身边停住,我吓了一 跳。车窗里探出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邹老师,你忘记我啦?”原来是简进!他下了 车,热烈地握住我的双手,“邹老师,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我真不知如何报答你!”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懵头懵脑的,“我当初痴迷着文学,是你一番话让我迷途知返啊,我真不知如何感激你!” 原来,简进被我批了一通之后,丢掉文学转头扑通跳“海”,现在有了公司有了车, 连别墅也有了。不久,简进诚心诚意拿了数万元,帮我出了一套文集。我以恩人自居,但心 里不免酸溜溜的。 三 房门上响起持久、顽固的声音,看来我要是不开门,它就是三天三夜也不肯停下来。 会不会是他?好吧,我就是不开门,看你的耐性有多好! 大概 15 分钟之后,敲门声渐渐弱下去,像一朵云飘散了……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部分对简进谦恭得几乎点头哈腰的描写,表现了他对文学的太过执著,为故事的发 展尤其是发病的结局起了铺垫的作用。 B.邹老师十分关心文学青年的成长,用自己的旧稿署上简进之名投稿,想以此来帮助简进 走上文坛,激励他的创作热情。 C.小说通过痴迷文学的简进第二次敲门而改变命运的情节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否极 泰来,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D.邹老师从简进的发疯这件事上意识到违心帮忙的坏处后,转而采用诚心拒绝的方式,没 想到却成了简进的“再生父母”。 E.这篇小说运用了戏剧性的情节以及语言和神态等描写手法来展开故事、描绘人物,故事 生动、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文章第一、二两部分的开头四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3.有人认为小说第三部分是“蛇足”,可删除;也有人说该部分就像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看似简单多余,实却言简意丰,不该删。你的意见呢?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探究。 答: 答案: 【答案】1.BD 2.这两部分的开头写了一模一样的敲门,运用了反复(重复)的手法。只字不差的开头却演 绎出完全出人意料的结局,即简进或成“疯子”或成“大款”的不同命运,对揭示命运无常 的主题起了强化的作用。 3.示例:不该删。小说第一、二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已经凸显了作品的主旨。而第 三部分有“敲门声”却没有“开门”,又可能会带来多少种的生活与命运的变奏,这恰似中 国画的“留白艺术”,以虚衬实,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大大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反 复写到“敲门声”,正好进一步扣紧题目,暗示读者注意“敲门声”是关乎“命运”的。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内涵和概括作品主题等能力。B 项“十分关 心文学青年的成长”,“想以此来帮助简进走上文坛,激励他的创作热情”的说法有误,文 中没有这些意思。“用自己的旧稿署上简进之名投稿”纯粹是应付一下。D 项“采用诚心拒 绝的方式”说法有误,这里所关涉的第二部分情节内容与第一部分是平行关系,即“我”的 做法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两部分的开头写了一模 一样的敲门,这种重复(也叫反复)的手法是小说等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分析它的作用, 一般要结合文本比较相同的开头所产生的不同结果,由此考虑它对于情节发展、塑造人物、 强化主题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允许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建立在对文本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必须以 文本理解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因此,不管你认为结尾是否该删,都必须从文本出发。 这就需要调动我们储存的有关结尾的背景知识再结合文本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了。比如,本小 说的结尾是否有助于揭示了作品的主旨,是否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等都是思考的内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