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川外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九月月考试题 语 文 试卷满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林冲:浮云蔽白日和压抑人生 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他身上似乎有《三国演义》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像张飞,身手像赵云,前半生忍辱求全的性格像刘备。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演义》中性如烈火、暴躁鲁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但林冲的外号“豹子头”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七回林冲一出场,原文就说他的相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和《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是“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甚至还可以推断,《水浒》成书前,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作为《水浒》故事源头的《大宋宣和遗事》里有林冲的名字,他的绰号就是“豹子头”,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 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 严格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水浒》一 开头便讲述了王进和林冲的故事是颇有深意的: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 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个无赖小人横加迫害,王进被害得远走异乡,林冲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大戏,然后蹿入草泽。作者就是通过他们被奸邪无赖高俅反复欺凌,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 奈与愤懑。 ‎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无奈与愤懑。千百年来,不知被反复传写了多少次, ‎ 每一次都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这种“浮云蔽白日”式的政治格局其实是专制时代永恒的问题。《水浒》正是通过林冲故事的讲述抒发了对此深广的忧愤。有了这种忧愤,并把它作为后来众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就使《水浒》这部“强人颂”提升了一层品格。可以说林冲夜奔的故事的意味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豪杰的传奇故事的意味是迥乎不同的,它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及快意恩仇之外别抒怀抱, 独奏了一曲怨郁而又慷慨的悲壮之音。 ‎ 林冲被压抑,不仅仅是来自高俅这个身居高位的小人,而是来自各色人等: 先是受高俅的陷害,几乎被问成死罪;死里逃生,发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两个人渣百计折磨,差一点被害死在野猪林;到了沧州牢城营,因拿银子稍慢,就 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一切,林冲都逆来顺受,忍了,然而陆谦却又来沧州追杀。终于,林冲忍无可忍,在草料场的漫天风雪中痛下杀手,然后踏 上了夜奔梁山的不归路。 ‎ ‎1.下列表述中不能证明林冲在早期水浒故事中可能是张飞型人物的一项是(3分)‎ A.从《大宋宣和遗事》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版本的《水浒》中, 林冲的外号都是“豹子头”。 ‎ B.林冲与张飞的相貌几乎相同,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手中所用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 ‎ C.《水浒》的写定者很可能考虑到已经有了李逵这个人物,所以将原来也是张飞型的林冲改写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D.《水浒》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满山都唤小张飞, 豹子头林冲便是”。 ‎ ‎2.下列理解、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水浒》的写定者将林冲故事放在全书的开始部分,将其作为后来好汉聚义的背景和前奏,提升了作品的品格,客观上为梁山聚义、除暴安良找到了合理性。 ‎ B.林冲故事在诸多水浒英雄故事中特别出名、被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他身上体现了有才干而善良的人被不肖之徒压抑的痛苦滋味,引发了无数人共鸣。 ‎ C.林冲受到压抑和欺凌不仅来自高俅这个官场无赖,还来自行行色色的小人们, 他的愤怒在一次次被迫害中逐渐累积,直到雪夜复仇时彻底爆发,使读者读来有畅快淋漓之感。 ‎ D.文中说“林冲故事和鲁智深、武松等草莽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中的意味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性格上,林冲为人谨慎、善于隐忍,而鲁智深等人则是直爽豪迈的。 ‎ ‎3.文中说“浮云蔽白日”是专制时代根深蒂固的问题,下列我们熟悉的古代人物中,其事迹不能印证“浮云蔽白日”的是(3分) ‎ A.王勃,唐初四杰之首,十六岁时,因做《斗鸡檄》被唐高宗认为意在离间几位皇子的关系而被贬,其命运之坎坷令人唏嘘。 ‎ B.屈原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忠于楚国,深受楚王信任,却因令尹子兰、郑袖等人的谗言而被楚王流放汨罗江畔,报国之志不得施展。 ‎ C.李白胸怀大志,天宝元年进入长安在唐玄宗身边工作。但为人耿直的诗人触怒了一些权贵,导致自己被玄宗疏远,最终被迫离开长安。 ‎ D.陆游怀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但前受权臣秦侩嫉恨,后遭主和派大臣排挤,无 法得到朝廷的重用,报国之志只能寄托在《书愤》《示儿》等诗作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 ‎ 材料三:‎ 中国有句古语,叫“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仅仅是过去,即使现在很多人也觉得太高的学历没有什么用,还是抓紧时间赚钱才是王道。但重视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华为公司却并不这样认为,近期,华为内部顶级博士薪酬文件公开,8名博士年薪从100万到200万不等。‎ ‎8月23日华为AI芯片与全新计算框架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努力点亮人才灯塔,希望广纳全球英才,为华为发展做贡献,公布他们薪酬也是向全球告示,真正人才的价值,也欢迎他们加入华为。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挂出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6月20日在公司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的讲话。任正非称:“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摘编自中关村在线)‎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专业毕业时的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 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十”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的工作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如果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好单位在招人时连机会都不会给你。‎ B.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占比最高一“本科及以上学历”和“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 C.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超过九成。‎ D.若千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而且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毕业生最多。‎ B.从人均月薪万元以上的行业来看,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较高,因此,学生报考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 C.如今高学历人才更受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的青睐。华为公司高薪聘请博士生人才,就说明华为公司人才多、薪酬高。‎ D.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商品快速迭代,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辈子的饭碗。‎ ‎6.材料针对哪些传统观念完成了全新认知?请分条概括作答。(6 分)‎ 答: ‎ ‎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当 表 董益新 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 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 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 ‎“谁?”‎ ‎“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 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 吴掌柜说:“两个人。”‎ 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 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做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块。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 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大洋是老朽自捐的。”‎ 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日本兵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 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 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 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 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日本兵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日本兵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 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 何大队长台鉴:日本兵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日本兵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 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雨夜拜访,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日本兵,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C.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出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D.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作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8.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 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曰:“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丹不能从,与赤眉战死。‎ 建武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 后韂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衍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 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居贫年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冯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 B.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 C.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 D.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这里指国家。‎ B.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自上而下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C.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 D.即位,文中指君主登位,又叫“践极”“践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衍见解独到。王莽派廉丹讨伐山东,冯衍劝廉丹驻守大郡,抚励将士、招贤纳杰、寻求谋略,但是廉丹没有听从。‎ B.冯衍厌恶权贵。他担任狼孟长时,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 C.冯衍交友不慎。与外戚结交,皇帝惩戒外戚宾客,将他们绳之以法,罪重的判死罪、流放,其余的被贬谪。‎ D.冯衍追求美德。他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于是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高尚脱俗的志趣,作赋自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 译文: ‎ ‎ ‎ ‎(2)“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 译文: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于塞北春日思归 陈子良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为许羁愁长下泪,那堪春色更伤心。‎ 惊鸟屡飞恒失侣,落花一去不归林。‎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中“青山”和“白云”分言家乡和边关两地特征,意境优美,为下文抒情张本。‎ B. “为许”为陈述语气,“那堪”转为反问,感情色彩更进一层,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C. 颈联转写自然物状,惊鸟失侣,落花离林,诗人触景生情:物皆如此,人何以堪!‎ D. 内容上,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形式上,四联都是对偶,对仗工整,韵脚和谐。‎ ‎15. 最后一句点明诗歌“悲”的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悲”的原因。(6分)‎ 答: ‎ ‎ ‎ ‎ ‎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仅用“______________”七个字,就点出与客人送别的地点、时间和人物,又以“________________”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历代皆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中。‎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 _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风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D.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只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C.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只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D.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嫌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① ? 一是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② ,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③ ,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21.下面是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标识图案,标识色彩为金色。请写出除下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5分)‎ ‎ [来源:学科网]‎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一) 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道路,两旁景物极美,路旁插着一块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它劝告那些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而留下遗憾。‎ ‎(二) 有一句格言这样说:“朋友,快快走,请不要为眼前美丽的风光而驻足。” 的确,对这个话题,人们总有不同的看法。‎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任选其中一则材料,也可以两者结合进行构思。‎ ‎②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高二九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C 题干中问的是“证明”,C项只是一种推测,并非事实,不能成为证据。‎ ‎2. D 林冲的故事与武松等人的故事的核心区别在于林冲故事中包含着对“浮云遮白日”式的现实政治的悲愤。‎ ‎ 3. A “白日”借喻君王,“浮云”暗指小人。这一比喻在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和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诗句中学习过。原文第二段最后提到了“传达出对于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这就是“浮云蔽白日”的含义。王勃未被重用,并未有小人(浮云)的干扰。‎ ‎4. B[材料二中银行和国防军工的“硕士博士占比(%)”分别是8. 94和9. 3,所以“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占比并不是银行最高,最高的是国防军工。]‎ ‎5. D(A项,“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错误。材料一为“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B项,“因此,学生报考专业会首选与这两个行业相关的专业”推断错误。学生报考专业不一定都只看收入。C项,“华为公司高薪聘请博士生人才,就说明华为公司人才多薪酬高”有误。)‎ ‎6.①经历比学历更重要。实际情况是,学历低的人在人职前投放简历的时候,就容易被筛掉,无从展现经历优势;②"百无-一用是书生。”高学历没什么用,也挣不到什么钱。事实上,随着对科研和人才的越来越重视,学历高的顶级人才更容易获得高薪;③选择热门、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重要。实际上,“巨无霸”也可能倒塌,拥有持续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每点2分,传统观念和全新认知各1分)‎ ‎7.C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反衬出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错误,小说中说“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可见吴老爷并不是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8.答案: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大队长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孔武、缺少原则的大胡子的形象,并以此衬托了何大队长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抗日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插叙的作用,作答时需要仔细阅读大胡子当表这一情节,可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三个角度来思考。大胡子当表这一情节其实是对何大队长专程道歉送表的缘由进行了说明,对故事起到了补充作用,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情节,主要塑造了大胡子的形象,这对何大队长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从主旨上看,这一情节与何大队长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了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 ‎9.答案:示例一: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形象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抗日军队爱护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抗日军队,作用最大。‎ 示例二: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面的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上看,何大队长是抗日军队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抗日军队的爱民作风。‎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塑造了吴老爷、何大队长等人物形象,至于谁是主要人物,考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不论谁是主要人物,考生都要给出足够的理由。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析人物的作用,可以从人物与情节发展的关系、人物形象的意义、人物对主旨表达的作用等方面去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10.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意思是“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忠智的谋略”,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用排除法,“为将军计”,句意完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AC,“镇抚吏士”“砥厉其节”两句结构相同,排除D项,故选B。‎ ‎11.B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作答。B项,“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故选B。‎ ‎12.B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B项,“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不正确,冯衍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令狐略当时还没担任司空长史。故选B。‎ ‎13.(1)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羞辱先祖要好么?‎ ‎(2)“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关键点:何与,岂不是比……好;军覆于中原,状语后置,在中原全军覆灭;膏,做肥料,使肥沃。第二句关键点:所以,……的原因;毁,诽谤、说坏话;排间,排斥离间。‎ ‎【参考译文】‎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冯衍幼年时就有奇才,年仅九岁,就能够背诵《诗经》,到二十岁时就博览通晓群书了。王莽时,许多朝廷大臣荐举他去做官,冯衍推辞不肯出仕。‎ 当时天下各地起兵,王莽派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廉丹招冯衍授为掾吏,与他一起到定陶。王莽又再次以诏书追令廉丹说:“将军承担国家的重任,不捐弃生命于荒野,就没什么能报恩尽责。”廉丹很惶恐,连夜召见冯衍,把诏书给他看。冯衍就劝廉丹说:“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忠智的谋略,争取将来的民心,等待形势的变化,为国家兴利,为百姓除害,那么福禄就会永世传流,功勋就能永载史册。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羞辱先祖要好么?圣人能把灾祸转化成幸运,智士能扭转败局求得成功,希望您深入考虑而不要同于流俗。”廉丹不能听从,和赤眉军作战身亡。‎ 建武六年发生日食,冯衍上书呈请八事。书奏送上后,光武帝准备召见他。起初,冯衍担任狼孟县长,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这时令狐略作了司空长史,就向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说冯衍的坏话:“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 后来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凭借外戚的身份而得以富贵尊显,对冯衍深为敬重,冯衍就与他们交结,因此被诸王聘请,不久担任司隶从事。后来皇帝对西京的外戚宾客进行惩处,大都绳之以法,重者抵死迁徙,其余被贬黜。冯衍由此获罪,曾亲自到监狱请罪,皇帝下诏赦免不问。冯衍于是西归故郡,闭门以求自保,不敢再与亲属故旧相交往。‎ 建武末年,冯衍上疏陈述自己的心意。奏书递上后,还是因以前的过失而不得任用。冯衍的心愿无法实现,回家写了一篇赋,又写了自叙说:“细看九州山川之体势,追溯上古得失之风气,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看到了结果就要考查推究起源,所以思念古人并歌咏他们的道德。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超脱世俗的高尚情趣。”于是作赋以自励,命名为《显志》。‎ 显宗即位,又有许多人指责冯衍文章虚假不真实,于是罢官在家中。年老生活贫困,死在家中。‎ 诗歌阅读 ‎【答案】‎ ‎14. D 错在“四联都是对偶”,尾联没有使用对偶。‎ ‎15. 首联写诗人远在他乡,思念故乡之悲。颔联点明因公务缠身,羁旅他乡,伤心落泪。颈联触景生情,更增悲哀。尾联返观自身,恍忽老去,悲从中来。本诗怀远伤情,于乡愁之中感叹时光消逝的无奈。‎ ‎ 解析:本诗的首联主要是写作此诗时的背景:远在他乡,思念故乡。“青山”“白云”分言两地特征,意境优美。颔联则进一步点明思归的原因:公务缠身,长在他乡,不堪春色,伤心落泪。“为许”、“那堪”的递进推入,使人读来,感同身受。颈联宕开一笔,转写自然物状:惊鸟屡飞失侣,落花离林不归。皆是伤心寂寞之物,触景生情,更增悲哀。物皆如此,人更何以堪!尾联返视自身:日暮乎,人暮乎,嗟叹之中恍忽老去,悲从中来。时光不停,岁月易老,哪里才是我心灵的栖居之地呢!本诗怀远伤情,于乡愁之中感叹时光消逝的无奈。‎ ‎16.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D(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文中批评家长加快孩子成才,用“揠苗助长"更符合语境。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语境中形容人少,应该用“屈指可数”。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根据此处语境是家长培养孩子的行动和目的相反,所以用“南辕北辙”。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此处语境是指星光耀眼,所以用“璀璨夺目”更为恰当。)‎ ‎18.B(A项,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C项,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D项,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C(根据上下文意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判断。呼应前面的“空想”和“虚声”。)‎ ‎20.①那么,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呢②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每空2分)‎ 解析:①处根据文段核心话题“垃圾分类”和后文中讲到的四个方面的“有利于”,可见此处应填“垃圾分类的好处(益处)有哪些”;②处根据分号前的“一是……单独分类”和后文“减少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无害化处理”等内容可知此处应填“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处根据下文中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可以推出此处应填“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 ‎21. 构图要素:标志充分运用了中国书法的技巧,形象像中文里的“丝”字,又像中文里的“路”字。‎ 寓意:①两个字用一个连续的笔画写完,象征着丝路的旅程是崎岖的,艰难的。②从汉朝开始,“丝路”精神从来没有中断过。③处理成金色光影的效果,寓意着“一带一路”的金光大道将会越走越宽广。‎ ‎22.略 例文1‎ 慢慢走,快步走 天很蓝,海很清澈,而他在赶路。他的终点还很远,想停歇,却别无选择,他只能一直走,为了执着,顾不得奔走的狼狈,更无暇留意身边的风景——他期待太阳能远一些,海风能小一些,就让他安静地继续奔忙。‎ 他终于到了下一个驿站,疲惫、压抑,他只能静静地坐在窗前,感受着片刻的闲适——很快他又要上路。‎ 宁静中,他闻到了海风送来的潮湿而又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丝丝的清凉让他惬意极了。远处传来渔夫满载而归的歌声,海鸟的啼鸣和着波涛,壮美而又悠扬。他看到的是一幅风景画,听到的则是绝美的交响乐——原来路途中有这么多风景!他感叹到。‎ 待他再次上路时变得轻松多了,他感谢阳光让一切生机勃勃,把一切染得金黄;他感谢海风送来了幸福的音调。在快乐的饱览中,他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山谷。“慢慢走,欣赏啊!”一个标语牌上写道。是啊!路途中有太多的坎坷,但不要被它们遮住心灵的望眼,用心灵去旅行,不是苦中作乐,而是不要将美好遗失。‎ 还要上路吗?是的。饱览了幽幽的林荫 ‎,潺潺的流水,聆听了飞鸟欢呼雀跃和鹰击长空时划破苍穹的叫声。他把白帘般的瀑布挂在心里,连绵的山留在脑海中,收拾好行装,再一次上路。他何尝不想留下,而他是执着的,他的目标在更远、更壮丽的地方,而不是为眼前的风景驻足。‎ 斜晖中又见他赶路的身影。体会着路途中的风景,心儿向往着远方,他是快乐的。‎ 是的,每个人都在拼搏,奋斗。有人很累有人却很快乐,为何?在于追逐梦想的心情。抱怨、咒骂,困阻只会使人疲惫不堪,有一天他也许会被压倒在地,绝望中,他是否看到同行的人,歌声载道,继续奔向远方——因为他们感激生命的一切给予,纵使受挫也依然安详,因为他们能发现美,他们心中的天空永远晴朗。‎ 不沉溺于所拥有的,才会创造出更深微的世界。面对风景,有人驻足;有人则将其当作新的起点——因为向往所以选择远方,面对成功,有志者毅然选择了更高点,鸿鹄之志在乎千里之外,他们一生的风景都在路上。‎ 慢慢走,留心路旁的风景!‎ 加快脚步,收获更多精彩!‎ 简评:这是一篇记叙类文章,用人物赶路过程中既有不懈目标追求,又能懂得欣赏路边的鸟语花香,从中获得力量,减轻路途中的疲劳来形象地阐述材料所揭示的主旨。‎ 例文2‎ 一路花香 旅人艰难地跋涉于华山绝险的小径,惊奇地发现几个维护道路的工人伏在道旁岌岌可危的地方挖坑,撒种。问之,答曰:“我们在这里种花,希望每个攀峰的人能够看看花,闻闻花香。”旅人心头着实为之一震。他抬起疲惫的头,惊奇地发现在这苍茫雄浑的大山里,只有这道旁有着小花星星点点,蝶舞莺飞,生机勃勃。伴着一路的花香,旅人的脚步顿时轻快起来。‎ 攀登的人们,都是勇敢而坚忍的,但他们往往只明白“无限风光在险峰”,只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忽略了沿途风景的美好。与其把攀登当作苦役,何 不边听着流水蝉鸣,边看着蝶舞莺飞,边闻着一路花香行进呢?不仅要追求,还要享受追求的过程,这才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不断行进的意义。‎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每个人生来都被赋予神圣的使命,我们的先人,也使我们流淌着为生命之辉煌而拼搏的血液。航过浩瀚的生命之岸,我们应该自豪地告诉世界,我追求过,我奋斗过,我对人生从来没有放弃过,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但是生命又很短暂。我们走入生活,为未来而拼搏,以为前方有一个莫大的幸福在等着自己,当我们蓦然回首时,却发现幸福就在点点滴滴流逝的时光中,而自己却没有留意,没有珍惜。假使不那么匆匆,而是享受沿途的风景,体味过程中的点滴,那么即使没有达成预先的目标,我们也不会懊悔,因为路途中收集的点滴已经充实了人生。‎ 曾经有一个圆,它失落了一角,变得残缺,它便磕磕绊绊地踏上寻找一角的征途。他唱着歌,一路上和向日葵聊天,和蟋蟀合唱,和鼹鼠共眠,很快活。有一天,他欣喜地找到了自己的一角,可是发现自己跑得太快,向日葵、蟋蟀和鼹鼠在他眼前闪过就不见了。于是圆轻轻地放下了那一角,重新上路,唱着“我要找寻失落的一角”。‎ 在追求中享受过程,当我们回首的时候,会发现一路上全是快乐的点滴,这都是美好的回忆,是珍藏一生的财富。‎ 聆听寂静山林,仰望蓝色天际,俯瞰日光海岸,走过琉璃湖畔,找寻心中的梦花园。‎ 简评:这是一篇说理散文,文笔流畅,说理分析比较到位,在全面理解分析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又能突出“慢行欣赏”的方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