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解析版

静海一中2018-2019高二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语文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舷梯(xuán) 懿范(yì) 拔擢(zhuó) 蜂窠(kē)‎ B. 茶峒(dòng) 靡费(mǐ) 悄然(qiǎo) 憎恶(zèng)‎ C. 棕榈(lǘ) 祈祷(qí) 讥诮(jī) 央浼(měi)‎ D. 塑料(suò) 山坳(ào) 付梓(zǐ) 招徕(lái)‎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舷梯(xuán)——xián;B项,靡费(mǐ)——mí;D项,塑料(suò)——sù。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车蓬 哀声叹气 食不果腹 涸辙之鲋 B. 暇观 事必恭亲 携幼入室 萍水相逢 C. 陨命 茕茕孑立 乐天安命 东隅已逝 D. 膨胀 叨陪鲤对 投笔从戎 稍纵即逝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车蓬——车篷;B项,事必恭亲——事必躬亲;C项,陨命——殒命。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 在这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沈从文并没有被社会大变革的最新潮流左右,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和眼光独辟蹊径,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再现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不同与冲突。‎ C. 事情已经过去了,希望你能从中吸取教训,或许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 D.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这里用来形容大学生,显然不合适。B项,独辟蹊径:是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含褒义。使用正确。C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使用正确。D项,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使用正确。故选A。‎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C. 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项,成分残缺,中途易辙,应在第二个“学校”前加“使”;C项,成分残缺,应在“常常”后面加“被人们”;D项,不合逻辑,“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B.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挟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朔”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望”是指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D.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自号靖节先生”“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分析不当。私谥靖节先生,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故选D。‎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而后乃今将图南 B.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C. 雄州雾列 D. 则刘病日笃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南飞;B项,名词作状语,像旋风一样;C项,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D项,名词作状语,一天天。故选A。‎ ‎【点睛】解答词类活用的题,可根据词的基本词性,比较它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根据文言文语法规则区别是否出现了活用。主语和宾语位置多为名词或代词,谓语位置多为动词或形容词,个别时候是介词,状语位置多为副词,这里也是名词作状语最常见的地方。使动用法最主要强调的是主语做出动作的目的性,以此区别动词是正常使用还是使动很有效。‎ ‎7.下列各句中“而”字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潦水尽而寒潭清 B. 蟹六跪而二螯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地势极而南溟深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潦水尽”“寒潭清”是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B项,“六跪”“二螯”是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C项,连词,表递进关系;D 项,“地势极”“南溟深”是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故选C。‎ ‎8.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南冥者,天池也 ③彼且奚适也 ④复驾言兮焉求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 A. 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 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 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①“以春及”,⑥“以前路”,状语后置句;②“也”,⑦“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判断句;③“奚适”,④“焉求”,⑧“之夭阏”,宾语前置句;⑤“雅望之都督阎公”,定语后置句。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 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 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月生固哀之 固:坚决、执意 B. 翁大渐,寻卒 寻:不久 C. 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 聊:依靠 D. 余偶过其居里 过:拜访 ‎10.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兄以老病卒/斧今以时入山林 B. 而徐性刚烈/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今其可矣/其皆出于此乎 D. 则月生之苦况/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 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A.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 B.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 C.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 D.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通过讲述父亲为儿子未来的生活做周密安排的故事,塑造了李八缸这一具有远见卓识、智慧、慈爱并有些传奇色彩的父亲形象。‎ B. 李八缸病重给儿子分钱财时,不搞平均主义,对这种明显偏向哥哥的做法,李月生很失望。‎ C. 李八缸分财不依常规的原因,是他有一双慧眼,他看准了儿子的现在与将来,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D. 小说最后写李八缸用托梦的方式告诉儿子钱在哪里,这一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化了主题。‎ ‎【答案】9. D 10. A 11. D 12. B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过”,结合“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分析可知,译为经过。句意:我偶尔经过他的村庄。故选D。‎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项,连词,都表转折。C项,副词,都表揣测。D项,都是连词,那么。故选A。‎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结合动词“曰”分析,排除A项、C项。“杵臼交”,多用来指不计身份而结交来的朋友;“为人朴诚无伪”的主语是“李月生”,结合句意分析,排除B项。句意:异史氏说:“李月生,我的患难之交,为人朴实真诚而不虚伪。我把他当兄弟与他交往,悲哀和快乐都共同承受”。故选D。‎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结合文本内容“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分析可知,“明显偏向哥哥”理解错误。故选B。‎ ‎【点睛】‎ 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参考译文:‎ 太学院的李月生,是升宇翁的第二个儿子。升宇翁很富有,用缸贮存金钱,同乡人称他“八缸”。老人卧病在床,(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便唤来儿子分金钱:哥哥分得八成,弟弟分得二成。月生非常失望,老人说:“我不是偏心有爱有憎。地窖藏着钱,必须等到没有多少人时,才能把它给你,不要着急。”过了几天,老人病情更加危急。李月生担心一旦父亲有不测,看没人时,到床头悄悄问父亲。父亲说:“人生的苦乐,都有定数。你正享有妻子贤惠的福气,所以不宜再资助你很多金钱,来增加你的过失。”原来,月生的妻子车氏很贤惠,有汉鲍照妻桓少君和梁鸿妻孟光一样的美德,所以老人这样说。他一再哀求老人。老人发脾气说:“你还有二十多年坎坷生活没有经历,即使给你千金,也会立刻耗尽。如果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要指望我给你钱。”月生非常孝顺老人,也就不敢再说什么。‎ 不久,老人病危,不久去世。幸亏哥哥为人很好,主动承担了丧葬的费用,不跟他计较。月生天性单纯敦厚,不算计金钱,并且平常好客能喝酒,备办酒食,一天三四次催促妻子做饭,不太理会家业生产。同乡的无赖看他为人懦弱,动不动就压榨他。过了几年,家道逐渐没落。月生生活窘迫的时候,靠哥哥周济,不算十分困难。过了不久,哥哥因年老患病去世了,这样一来月生就没有人帮助他了,以致连粮食都没得吃了。他只好春天举债秋天偿还,田里的物产,打完场就没有了。于是靠卖田维持生活,家业更加败落。又过了几年,妻子和长子相继去世,月生更加没法维持生活了。后来,花钱娶了贩羊者的遗孀徐氏,希望她还有点小钱。但徐氏性情刚烈,每日凌辱他,以至不敢跟亲朋来往。一天晚上,月生忽然梦见父亲说:“现在你所遭遇的情况,可以说是山穷水尽了。我曾经答应给你窖藏钱财,现在大概可以给你了吧!”月生连忙问:“在哪儿?”父亲回答说:“明天给你。”月生醒后觉得奇怪,还以为是贫困中过于想得钱而做的一场梦。第二天,挖土修墙,挖到大量金钱。这才明白父亲从前所说的“没有多少人”,原来是指家中人去世近半的意思。‎ 异史氏说:“李月生,我的患难之交,为人朴实真诚而不虚伪。我把他当兄弟与他交往,悲哀和快乐都共同承受。几年来虽然村与村相隔十几里路,竟然老死不相听闻。我偶尔经过他的村庄,也不敢过去拜访他。那么,李月生的困苦状况,那是有不可以说到明面上的地方了。忽然听说他一下子得了千金,不觉为他欢欣鼓舞。唉呀!老人临死的时候安排事情,从前也听说过,却没想到月生的父亲的话都是谶语。这多么神奇啊!”‎ 第Ⅱ卷 提高题 三、解答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 ‎(2)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答案】(1)李月生担心一旦父亲有不测,看没人时,到床头悄悄问父亲。‎ ‎(2)挖到大量金钱。这才明白父亲从前所说的“没有多少人”,原来是指家中人去世近半的意思。‎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虑”,担心;“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死亡的婉词;“觑”,看、瞧;“秘”,悄悄地;“之”,代词,父亲。(2)“始”,才、方才;“悟”,明白;“向”,之前、过去、之前;“将”,将近;“也”表判断。‎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上阙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根据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运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螗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开篇两句写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正走江边潮湿带沙的路上,或许是向那远十里外的青山丛林去找寻挂单的寺庙。两句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山水映带的风景画面,“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下面他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鸟啼花放,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出内心的愁怨。‎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他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鸟啼花放,原是快意畅游的大好场景,可对一个弃家流浪的行脚僧人来说,感到的却是“凄凉时候”,“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前面再冠以“又是”二字,说明这种飘泊生涯为时已经不短了。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那人家”是自指,“家”此用作语尾词,是对“那人”的加强语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还记得年前到此买酒喝的那个人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 ‎(2)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3)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 ‎ ‎(5)《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悟已往之不谏 (2). 舸舰弥津 (3). 川泽纡其骇瞩 (4). 眄庭柯以怡颜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6). 秋水共长天一色 (7). 臣以险衅 (8). 夙遭闵凶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谏”“舸”“纡”“怡”“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澡 王安忆 ‎①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颗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②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他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③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④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⑤“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洗澡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⑥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 ‎(有删改)‎ ‎16. 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17. 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18. “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1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B. 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C. 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 D. 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E. 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 ‎【答案】16. 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②敏感,细腻,谨慎,多虑;③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 ‎ ‎17. ‎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 ‎ ‎18. 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③“洗澡”触发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观点三:使小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面广。 19. BD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的、自制橘子水,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等,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是夏季。“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点睛: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⑤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环境,要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考虑。主题涉及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结构关注线索、故事的展开和结尾,象征要挖掘“洗澡”的多重意蕴。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骑黄鱼车的小伙子骑车迎上前,是希望主人公“他”主动招呼用车;后退半步是因为“他”没有主动招呼,只好自己揽生意。C项,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上海的小市民文化角度考虑,即便“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也有极大可能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这是由其性格决定的。E项,作者对两个人物没作明显的褒贬,意在揭示一种市民习性和地域文化。故选BD。‎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 ‎20.某贴吧出现了以下几个帖子,看完这几个帖子,你有什么感想,结合你对陶渊明的了解,请你也跟一个帖子,表达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例证鲜活,字数150字左右。‎ 楼主:不吃嗟来之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是为高洁品质。‎ 至于陶渊明的所谓“不为五斗米折腰”,比上面说的,差距实在过于巨大,甚至于,这个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能称之为美德,而应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张载说读书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是以一种天地主宰的心态面对世界的。就为了督邮 “应束带见之” 的小小刁难(确实就不是啥大刁难),就坡下驴,弃官逍遥。此种行为实属哗众取宠、胸无大志、气量狭小、好逸恶劳,窃以为陶渊明实不应该为后世推崇。‎ 风中君子:楼主看法独到,敢于质疑权威,很有道理,闹了半天,我们被骗了一千多年啊。‎ 治国平天下:楼主曲解圣贤了。陶渊明是不愿意与那个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众人皆浊我独清”,归隐是保持高洁的最好途径。‎ 真隐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震古烁今:陶渊明的傲岸,当下几人能够做到,很多人在名利面前失去了尊严。‎ 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智慧的选择。‎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结合题干要求,结合平时积累的内容表达。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结合材料内容“这个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能称之为美德,而应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此种行为实属哗众取宠、胸无大志、气量狭小、好逸恶劳,窃以为陶渊明实不应该为后世推崇”分析,明确楼主的意思。陶渊明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这也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六、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计算机上的文件、程序,要用匹配的软件才能打开,若打开的方式不正确,则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比如:你要打开一个文字文档,就不能使用制作表格的Excel软件,而要用Word软件才行。人生也是如此,需要通过最佳方式、方法或途径来演绎精彩,而人们往往因打开方式不同,道路迥然,结局各异。‎ 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打开方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打开古诗文的方式 中国古诗词大会的落幕,让全社会开始关注起了中国的古诗文,那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打开故古诗文呢?‎ 用欣赏的方式来打开古诗文。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散曲。有浪漫飘逸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有豪放旷达的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张可久的散曲里反映了在蒙古族人统治下的中原风情。这都是代表了他们当时时代的流行,和就行音乐一般,他们也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我们要用欣赏的方式来感受古诗文的情真意切。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以枝言片语向我们倾诉着自己的仕途不畅,也用寥寥数笔反映着他们的社会现状。那不仅仅是一首诗、一首词,那更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满怀自信,那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天下。一首诗便是一位诗人的经历,也是一个朝代的反映。这样的瑰宝,需要我们用欣赏的方式来对待。‎ 用学习的方式来打开古诗文。高晓松说过"人生不仅仅只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要用学习的目光去学习诗里的坚韧不拔和不屈。即使未来是艰难困苦的,我们也要学习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里面的豪情壮志,当我们面对国家危难时,我们要学习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势。古诗文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去学习的精神和意志。这样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阐释的。在当今,电子产品泛滥,人们在吸食电子鸦片的同时,也在渐渐的腐朽自己。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是我们科技兴盛的显性性状,而其中的隐性性状,正是我们古诗文所提倡精神的腐蚀。我们沉迷于电子产品和视觉带给我们的冲击。而不是古诗文带给我们的陶冶情操和风霜高洁。因此,我们必须要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去读一篇好诗、好词。用传统的阅读方式寻找曾经古诗文带给我们的情尚。去认真品味古诗文中的人生哲理。‎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我们正确认识古诗文的方法,也是我们现今社会为什么渴望真正去理解语文的原因。古诗文永远存在于正确的打开方式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题干要求围绕“打开方式”展开,必须围绕“打开方式”立意行文,正向、反向立意均可。围绕“打开方式”,可以写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所采取的方式、方法、途径等。有正确的打开方式,错误的打开方式,不同的打开方式等。“正确打开方式”已经走红,简直成了“百搭”流行语。作为流行语,“正确打开方式”用的并不是适用于网络或者计算机的本义,而是比喻义——指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最佳方式、方法或途径。不仅仅源于网络带给人们的影响,还源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并且反映了人们处理事情的积极态度。如今,寻求事物的“正确打开方式”,正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课题。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该是怎么样的,拥有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有所改变。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等。有一个感恩的心,你会每天过得很开心,不会计较生活中的得失,容易有一个好心情和好的生活状态。善良是老天对你最好的馈赠,因此保持善良的心,你会觉得你的人生都是美好的。拥有相伴一生的朋友,朋友将伴随你的一生,好的朋友不仅可以帮助你,还可以不时的提醒你,让你在人生的路上不孤单寂寞。错误的打开方式,人生中也有很多,如斤斤计较、不自信、不诚实守信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准确避免。文体要求议论文,需要明确观点,选择打开方式,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等,论述打开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最后表达某种期盼或愿望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点睛】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