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哦香雪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哦香雪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1 哦香雪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少领导干部面对尖锐的话语和毫不留情的诘问,在镜头面前局促不安....,有的干部甚 至因此丢了“官帽”,而这些都表明电视问政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②这个醉汉不仅没有认识到闯了祸,反而还气势汹汹....地质问前来处理事故的交警“前车 为什么挡道”。 ③吴祥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不说,还被灌辣椒水,坐老 虎凳,太惨了,你们一定要设法营救他。 ④在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女教师过度集中生二胎,会让教育管理部门在人 事安排上捉襟见肘....,不少地方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 ⑤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 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温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⑥在南极的一个小岛上,一群企鹅正在嬉戏打闹,突然,闯进来一只海狗。于是发生了 惨无人道....的一幕。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使用正确。②气势汹汹: 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使用正确。③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 受伤很重。“遍体”与前面的“浑身”重复。④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使用 正确。⑤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也指性格温和。这里应为“不瘟不 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⑥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 恶残暴到了极点。“惨无人道”只用于人,而不用于动物,用错对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 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 青春乐章。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人要更加坚定信念,珍惜青春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 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C.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旦 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这时还有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D.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才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答案 B 解析 A 项,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中心”杂糅。C 项,成分赘余,“如果” 与“一旦”重复。D 项,搭配不当,“只要”与“就”搭配。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青春短暂,尽管如此, 。 。 , , 。 ,只有积极向上。 2 ①青年当享受“最好时代”,把握“最关键时代” ②但奋斗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 ③还是在大街小巷穿行的快递小哥 ④他们的脚步始终与这个时代合拍同行 ⑤不管是在象牙塔里奋斗的莘莘学子 ⑥当代青年有自己的奋斗范式,没有垮掉,没有“佛系” A.②⑥①③⑤④ B.①④⑤③②⑥ C.①⑥⑤③②④ D.②①⑤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结合“只有积极向上”分析,抓住“只 有”,分析六句话,⑥中“没有垮掉,没有‘佛系’”,与“只有”照应,故⑥应该放在最 后一空;据此排除 A、C 两项。结合⑤句的“不管是”和③句的“还是”分析,⑤③应依次 排在一起;④句中的“他们”应该是指前面⑤句的“莘莘学子”和③句的“在大街小巷穿行 的快递小哥”所以④放在③后面,排除 B 项。故选 D。 4.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杂志社的一封信,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妥当,请指出并加以 修改。 尊敬的主编: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 常翻阅。我觉得贵刊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高考在 即,希望贵刊能刊登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时评类文章,并且务必要传达一下思考的角度,我 将不胜感激。 ××× 顿首 2019 年 2 月 1 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惠存”改为“保存”;②“务必”改为“最好”;③“传达”改为“分析”; ④“顿首”改为“敬上”(或删掉“顿首”)。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 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 的运用。①“惠存”用于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这里用于自己保存,使用错误,应改为“保 存”;②“务必”语气过于生硬,可改为“最好”;③“传达”和“角度”搭配不当,可将 “传达”改为“分析”;④“顿首”用于下级对上级,这里不存在上下级,可将其改为“敬 上”或删掉。 5.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青春是坚定的、自信的,她就像浩瀚长空中驱散黑暗的一轮圆月,是她让我们坚 信,不管人生多么坎坷,最终一定会是圆满的; 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春是)激情的、火热的,她就像广袤苍穹里冲破乌云的一束阳光,是她让我们 坚信,不管人生多么迷茫,最终一定会是光明的;(青春是)勇敢的、拼搏的,她就像辽阔大 地上奔流不息的一条河流,是她让我们坚信,不管人生多么曲折,最终一定会是壮阔的。 解析 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应注 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①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 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 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 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 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要找到合适的喻体,如 “青春像……”,然后按例句样式来仿写。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兵 刘帆 从抗战纪念城参观回来,8 岁的我问兵:“你上过前线吗?” “这话也问,笑掉大牙!” “你就回答我,上还是没上?” “好样的!”兵,不急,坐在青石板上,招呼我:“想听,就坐。” “不坐!你快讲!” “行,你小子不去当兵,真是可惜了。”兵说道,“我们家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兵 世家。当然也是提着脑壳干革命的世家……” 湘水拍打河岸,兵望着远方出神。 1944 年,鬼子打到我们这里。枪炮声噼噼啪啪,火光就像现在的落霞一样红。爷爷接 到命令,天黑之前必须赶到茶山坳。爷爷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那里。接防阵地上只剩下一 个士兵,他狠狠地指着对面:“狗日的鬼子,不停地进攻,兄弟,你多个心眼,对他们,开 火,开火!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爷爷听了,连忙应允:“放心,我这杆枪,专打鬼子!” 爷爷在枪林弹雨中像一团烈火,专等冲锋的鬼子向前,然后,出膛,开火,枪把子热得 发烫。他说神枪手点射,就是一搭又一搭地送鬼子上路。 民国三十三年冬,父亲十三岁。爷爷回家对奶奶说,要英杰快快长大,要奶奶好生带大 孩子。 “爷爷后来呢?” 兵说爷爷开拔,去了哪里打仗也不知道。后来,来了一个人,他自称是爷爷的战友,他 说爷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 奶奶一听,急了,跺着脚一连串地说要去寻找爷爷…… 爷爷的战友对奶奶说,爷爷是好样的,茶山坳他杀死了几十个鬼子,是英雄。这样行不? 让孩子认我做义父,来人对奶奶说。将来孩子明白我手里的东西,就知道他的父亲去了 哪里。 4 孩子我带走,如果你实在不同意,我就将东西郑重交给你。说着,来人就脱下身上的军 服,将兜里的东西递给奶奶。 奶奶接住,对来人说孩子他爸嘱托我好生带大孩子,不管他在哪里打仗,孩子不能带走, 孩子是我心头的肉。你不知道,孩子两岁时差点夭折,他爸长年在外,孩子的爷爷悲痛了几 个月,托人写信逼迫孩子他爸才回家半个多月。奶奶说起这些,眼泪马上不争气地流淌出来。 来人严肃地说,嫂子不要悲伤,五年后,我再来,我答应过明伦兄,等孩子长大后,带 他去部队。 奶奶无言地点头,答应了来人。 来人腿长,迈开了又合拢,敬了军礼,又对奶奶鞠躬才走。奶奶说,来人身手矫健,再 三告诫不要让保长知道了,最后一步步警惕地远离村子。那时就有一种预感..,感觉孩子他爸 和他一样,越来越远。那些云啊树啊山啊,直直地在眼里模糊,然后消失,等到实在望不到 的时候,奶奶紧闭房门,抱着父亲号啕大哭,真想一把锁锁好屋子这扇门。 太爷爷知道后,又急又气,特别是听到儿媳妇的哭声后,对儿子大骂,言语犀利。不知 什么原因,奶奶竟然不哭了。 奶奶说,明伦是好样的,我答应他想方设法好生养大英杰。 年后,鬼子投降了,明伦没有回来,转眼又过了四年,其间发生了数次战斗。有一天县 里采用公历 1949 年,之后村里人都忙土改忙生产。就在全家焦急盼望的时候,五年前来过 的明伦的战友又来了。他给奶奶一张盖有鲜红大印的“烈属证”,同时,他说要带明伦的儿 子英杰走。 他说要带到部队入伍,实现明伦生前的嘱托。 奶奶号啕痛哭,之后说,为了新中国,明伦的血流进了土地,但并未流完,他的血还在 英杰身上。 父亲随着来人到了部队,参军,1952 年到了朝鲜战场。 之后就有了我,1979 年 2 月,我所在的东线部队在北越的高平至谅山段攻击敌人。 兵说着,潸然泪下。 兵哽咽着:“哪一次,我们不是上最前线?” 原来兵的爷爷,他的名字刻在抗战纪念城的碑上。 兵说,衡州保卫战后,爷爷接受党的秘密指示,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准备去延安,在湘 鄂赣一带遭到国军围剿,不幸遇难…… “爷爷的战友给奶奶带了什么东西?” 兵坐在湘江边,望着远处说:“你真想知道吗?” “是。” “那是一颗红五角星,奶奶给了父亲,父亲给了我。”兵缓缓道出。 十年后再去寻找兵的时候,兵已经不在了。而我头上,也戴上了五角星。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膛,开火,枪把子热得发烫”运用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出爷爷对日本鬼子的 满腔仇恨,揭示了战斗的紧张激烈。 B.文中“预感”一词,写出了奶奶担心保长会知道来人的事情,以及感觉爷爷将离自 5 己越来越远再也不回来的害怕心理。 C.文中多处故意不点明来人给奶奶带来的东西是什么,既设置悬念,又为后来父亲随 爷爷的战友到了部队埋下了伏笔。 D.红五角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也是理解“兵”的故事的关键。它跨越时空,见证了 一个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 答案 B 解析 B 项,“写出了奶奶担心保长会知道来人的事情”不当,原文是“奶奶说,来人 身手矫健,再三告诫不要让保长知道了,最后一步步警惕地远离村子”,说明担心保长知道 的不是奶奶,是爷爷的战友。 7.“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线索:是小说故事的引发者和串联者,贯穿全文。②推动情节:“我”是故事 发展的参与者,由于“我”的不断发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深化主题:“我”受“兵” 一家三代人革命精神的感召,最后也戴上了五角星,深化了革命精神激励人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作用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应注重从三个方面思考, 即“我”在线索、情节、主旨等方面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分条叙述。本题中,①“我” 是小说故事的引发者和串联者,贯穿了全文,因此,“我”是本文的线索;②从情节结构方 面来看,“我”是小说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③从主题 思想方面来看,文章最后写道“而我头上,也戴上了五角星”,这说明:“我”受“兵”一 家三代人革命精神的感召,深化了革命精神激励人的主题。 8.小说题目是“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爷爷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请结合 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题目中的“兵”,表面上指主人公“兵”,实际上指小说中的兵群像,而爷爷 是兵群像中的一个。②小说中“爷爷”的故事,是所有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 缩影;正因为有了他的经历,才使“爸爸”和“兵”走上了革命道路。③小说重点写“爷爷” 的故事,强调了革命先辈精神的引领作用,凸显了革命精神永不灭、红色基因代代传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明确文中相关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 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题中,①从人物形象上看,“兵”一家几代都为兵,所以题目表面 上指主人公“兵”,实际上指小说中的兵群像,而爷爷只是其中的一个;②从情节上看,小 说中“爷爷”的故事,是所有老一辈革命家保家卫国的缩影;正因为有了他的经历,才使“爸 爸”和“兵”走上了革命道路;③从小说的主题来看,小说重点写“爷爷”的故事,强调了 革命先辈的引领作用,凸显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