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解析版

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高二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B. 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C. 下雨的日子里,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的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D. 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臬(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A项,文治武攻——文治武功;B项,慑人心魄——摄人心魄;D项,憎zèng——憎zēng。字音和字形主要靠学生平时的记忆积累,识记时要小心自己平时容易读错和写错的词语,要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 点睛:解答字音和字形题,要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与书写,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还要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书写。多音多义的字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正形的重要方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目前慢阻肺死亡率极高,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烟是该病最大的诱因。‎ B. 2018年温州马拉松赛从世纪广场出发,贯串三个城区,全景式展现温州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参赛者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参赛体验。‎ C. 6岁的小明脸部总是情不自禁地抽动,有时候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这是由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 D. 日前,一青年凭借非主流农民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不论是开着拖拉机还是在泥泞稻田里干活,他都穿西装打领带,如芝兰玉树般优雅帅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B项,贯串:从头至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连贯。句中应用“贯穿”;C项,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D项,芝兰玉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点睛:此题考查词语的意思。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如“情不自禁”,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脸部;第三、要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四、要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率真,少一点做作。虽然胸无城府难免要吃亏和碰壁,但清浅者总比那些阴鸷深奸的人,[乙]活得轻松,自然,快乐。[丙]正如《菜根谭》所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清浅且快乐着,何必像水仙装蒜那样装深沉。‎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少一点污浊”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在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要用分号,这是使用分号的基本原则,复句有简单复句和多重复句。在简单复句中,分句间必须是并列关系,才可以用分号,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日益提高的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向往心理,我市开启了“百大森林公园”建设计划,努力拓展居民生态福利空间。‎ B. 由吴京指导的现代军事战争片《战狼》系列自从上映以来就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表达的不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更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C. 北极站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它的落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对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使我国接收站相关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 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价格行为的监测,严厉查处价格失信和价格违法行为,用完善的信用机制约束经营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提高的……心理”,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为“强烈的……心理”。B项,语序不当,把“不仅……更是”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加大对……价格行为监测”应为“加大对……价格行为的监测力度”。故选B项。‎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5.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这段文字出自《孟子》,考生可依据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比对内容,这段内容和《寡人之于国也》相似。故选B项。‎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散曲,俗亦成文,俚亦成趣。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类。其中元杂剧中最常见的基本构成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杂剧的每一折都是由不同宫调的同一曲牌联成。‎ B.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它们都表现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自十九世纪始,它们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 《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D. 楚辞是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A.项,“杂剧的每一折都是由不同宫调的同一曲牌联成”理解有误。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成。B项,“它们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分析有误。《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四大悲剧之一。C项,“《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分析有误。司马迁是西汉的。故选D项。‎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是要责备你吗?‎ B. 垣墙周庭——庭院的周围都是矮墙。‎ C.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本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夸耀)自己的名誉节操。‎ D. 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怨恨我们没有互相学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A项,“无乃……与”翻译错误。无乃尔是过与,意思是恐怕要责备你了吧?B项,垣墙周庭,意思是用矮墙把四周庭院都围上。不是庭院的周围都是矮墙。D项,若望仆不相师,意思是好像埋怨我没有效法您。仆,我;相师,效法您。故选C项。‎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 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 圣人不凝滞于物 C.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 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A项,是状语后置,是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其他三句都是被动句,B项,圣人不凝滞于物,于表被动;C项,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D项,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故选A项。‎ ‎【点睛】该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依据倒装的成分不同,倒装句又分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又叫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词有四种:之(苟以天下之大),者(寻人可使报秦者),之……者(马之千里者),数词作定语,不用标志词(铸以为金人十二)。考生平时对每种特殊句式要掌握其规律,然后结合语境加推断。‎ ‎9.对《长亭送别》(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A. “云”意思是道白,“旦”这里指正旦崔莺莺。“快活三”“朝天子”是曲牌名。‎ B. 在长亭别筵上,美酒佳肴不如“土和泥”,反映了崔莺莺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C. “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泼自然。‎ D. “蜗角虚名,蝇头虚利”,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名”“微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项,“表现了崔莺莺清高自傲,看不上‘虚名’‘微利’”分析有误。“蜗角虚名,蝇头虚利”,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珍视。故选D项。‎ ‎【点睛】解答此类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赏析能力题,涉及到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10.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数据概括出两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案】①近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增长率放缓;②交易规模整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将调查结果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答题者需要认真弄清题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借助图表下端2010——2015年每年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及增长率的数字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11.“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春风 ,夏风 ,秋风 ,冬风 。选择某一季节的风,在其后横线上填写能表现其特点的词语,并用一个场景描绘这个特点。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温暖;炎热;凉爽;寒冷。示例:冬风凛冽——冬天到了,朔风毫不客气地蹿了过来。它掠过荒漠,越过湖海,奔向城市,像是饿急的猛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街边枯树在狂风中颤抖,不时发出“呜呜”的呻吟声,似乎在乞求风对它手下留情。人被逼得蜷缩在门窗紧闭的屋内,有一种天要塌下来地要翻上去的恐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要求概括一年四季风的特点,概括时用词要准确。春天的风是温暖和煦的,夏天的风是炎热的,秋天的风凉爽,秋风送爽,冬天的风是寒冷,凛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用一个场景来描绘其特点。描写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夸张、引用、拟人等都可以。注意字数的限制。如果写冬天的风,则可以写:冬风凛冽——冬天到了,朔风毫不客气地蹿了过来。它掠过荒漠,越过湖海,奔向城市,像是饿急的猛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街边枯树在狂风中颤抖,不时发出“呜呜”的呻吟声,似乎在乞求风对它手下留情。人被逼得蜷缩在门窗紧闭的屋内,有一种天要塌下来地要翻上去的恐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惨命运 ‎[英国]威·毛姆 ‎(1)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艰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的时候了,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哩!”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2)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梅尔帕梅纽斯·琼斯先生的遭遇了,他简直不知道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他去他的一个朋友家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说:“呃,我想我……”‎ ‎(3)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琼斯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呆一会儿吗?”‎ ‎(4)琼斯从来都是说实话的。“噢,能,”他说,“当然,我——呃——可以再呆一会儿。”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身来。‎ ‎(5)“呃,现在,我想我真的……”‎ ‎(6)“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哩……”‎ ‎(7)“呃,是可以的,”琼斯说,“假如……”‎ ‎(8)“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丈夫会很高兴的。”‎ ‎(9)“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坐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茶水,怪难受的。‎ ‎(10)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席间琼斯从头到尾都坐在那儿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琼斯到底是因为呆笨而显得郁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 ‎(11)吃完饭之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就拿出照片来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照片都拿了出来,总共有好多哩。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琼斯已看了七十一张照片,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琼斯站了起来:“现在我得告辞了。”他以恳求的口吻说。‎ ‎(12)“告辞?”他们说,“才八点三十哩!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 ‎(13)“没什么事。”他承认,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然后苦笑了一下。‎ ‎(14)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家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的小调皮鬼把琼斯先生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琼斯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琼斯一起抽烟和聊天。琼斯时时刻刻都想果断地离去,可就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琼斯了,用反话挖苦说:“琼斯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琼斯误解了他的本意,竟热泪盈眶地向他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把他安顿在一间空房里,内心却在狠狠地诅咒他。‎ ‎(15)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去了,留下琼斯和在家的宝贝儿子玩。琼斯这一天一直在琢磨要离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去,发现琼斯居然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琼斯支走,于是就说,他认为该向琼斯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了一阵子,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 ‎(16)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终于垮了。他发烧可真厉害,根本就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会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道:“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回到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过一会儿,他又会跳起来,大叫道:“再来一杯茶,再拿些照片来!哈!”‎ ‎(17)最后,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在他假期的最后一天,他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坐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2.12)‎ ‎12. 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 请按时间顺序概括琼斯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14. 你认为造成琼斯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 ‎15. 有评论说小说情节“既夸张荒诞又真实可信”,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2. ①展现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心理;②引出琼斯,并暗示人物性格;‎ ‎③暗示主题或暗示人物悲剧命运;④为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作铺垫。 ‎ ‎13. 他最先是鼓足勇气告辞,再是颓然,然后从郁闷不乐到憋闷(闷声闷气)到犹豫不决(时时刻刻都想离去)到无奈(留下过夜)到左右为难到震惊不已到忧郁到神志不清到痛苦不堪,最后是终得解脱(死了)。 ‎ ‎14. ①社会原因:虚伪的“礼节”。琼斯因为“不失礼节”而不敢拒绝主人的挽留,主人出于“好客”的礼节而始终没有明确表示“不挽留”之意,双方都不愿有违礼节,直到琼斯因此丧命。②个人原因:忠厚、规矩、不愿失礼。琼斯因为性格上的忠厚、规矩、不愿失礼拒绝主人的挽留,对于主人的“逐客令”无法领会,导致了最后的丧命。 ‎ ‎15. ①“夸张”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如“喝了十一杯茶”“琼斯先生居然要住在主人家一个月且还要付钱”以及他生病时的表现等;“荒诞”主要指琼斯先生居然因为所谓的“礼节”丧失性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②但它同时却又十分真实地传达出人们“死要面子”或“苛求礼节”的心理特点,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比较“真实”;“可信”处在于小说为每一次“告别失败”的原因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并比较细致地写出琼斯先生走向死亡的变化过程,让读者觉得结局虽然意外,但从其情理看,却也有可信之处。‎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段落的作用,先概括内容,然后分析在情节上,表现人物形象上,表现小说的主旨上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首段的作用。从内容角度分析,该段写了人们告辞的艰难,表现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心理。从情节的角度分析,为下文琼斯出场作铺垫,也为写琼斯艰难的告辞作铺垫。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暗示琼斯的悲剧命运。‎ ‎【1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分析结构的能力。文章要求按时间顺序概括琼斯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主旨。然后抓住能表现琼斯心理变化词句进行归纳概括。第二节中“然后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说”,他最先是鼓足勇气告辞;“‘好吧,那就留下来吧。’他颓然坐回到椅子上”,然后,他的心理很颓然;“‎ 主人一家都在纳闷,不知琼斯到底是因为呆笨而显得郁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琼斯郁闷不乐;“琼斯时时刻刻都想果断地离去,可就是办不到”,琼斯犹豫不决;“于是男主人便把他安顿在一间空房里,内心却在狠狠地诅咒他”,他心里很无奈;“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了一阵子,然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琼斯震惊不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终于垮了”,他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琼斯痛苦不堪;“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坐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他终于得到了解脱。‎ ‎【1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造成琼斯悲剧的原因。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内容,理清情节。小说中,琼斯之所以不敢拒绝主人的挽留,就是怕自己失了礼,而主人也并非发自内心真诚的挽留,也是出于礼节,要表现出自己好客有礼,这都是虚伪的“礼节”在作怪,以致琼斯最后一直不好意思离开。从个人的角度分析,琼斯的悲剧也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忠厚,老实,守规矩,把人家的虚套客气当真,连“逐客令”也无法领会,最后送了命。‎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该题要求考生结合具体情节理解这篇小说情节“既夸张荒诞又真实可信”。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小说内容,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分别理解小说情节“夸张“”荒诞”“真实”“可信”表现在哪里。“夸张”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如“喝了十一杯茶”“琼斯先生居然要住在主人家一个月且还要付钱”以及他生病时的表现等;“荒诞”主要指琼斯先生居然因为所谓的“礼节”丧失性命,实在令人匪夷所思。②但它同时却又十分真实地传达出人们“死要面子”或“苛求礼节”的心理特点,这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比较“真实”;“可信”处在于小说为每一次“告别失败”的原因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并比较细致地写出琼斯先生走向死亡的变化过程,让读者觉得结局虽然意外,但从其情理看,却也有可信之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开头段落的作用:描写环境,烘托氛围。为整个小说打下某种契机,铺垫、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点题,总领全文,衬托人物形象。‎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悽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节选自《报任安书》‎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素非相善也 善:交好 B. 恭俭下人 下人:仆人 C.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D. 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同“债”‎ ‎17.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戴盆何以望天 ②臣以供养无主 B. ①虽古名将不过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 ①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D. ①难为俗人言也 ②庭中通南北为一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因为和李陵同在朝廷就职,关系较好,所以知道他是一位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物,所以在李陵投降之时站出来为李陵辩解。‎ B. 李陵军队取得胜利的时候,有使者来报战况,朝廷上的公卿王侯都向皇帝举杯祝贺。可是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皇帝吃饭不香,听朝不悦。‎ C. 选文第二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忍辱负重是为了完成《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些言语豪迈激越中蕴含着愤怒之情。‎ D. 选文末段,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浮沉”、“俯仰”、“狂惑”等词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直言申述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 ‎1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②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20.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答案】16. B 17. C 18. C ‎ ‎19. ①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凄苦忧伤,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愚直的诚心。‎ ‎②我更加被乡里的人耻笑,以致玷污辱没了祖先,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到父母的坟前去祭拜呢? ‎ ‎20.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B项,下人:甘居人下。不是仆人的意思。故选B项。‎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以:①介词,用或凭;②连词,因为。B项,也:①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表判断。C项,而:两句中都是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D项,为:①介词,对;②动词,成为。故选C项。‎ ‎【18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关系较好”错误,原文“素非相善”;B项,“李陵军队取得胜利的时候”分析有误。“陵未没时”并不是表示胜利,是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D项,“直言申述苦衷”分析错误,应是婉词解说。故选C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仆,自谦词,我;窃,私下;料,考虑;其,自己;诚,实在;款款之愚,愚直的诚心。第二句中,重,更加;为……所,表被动;以,以致于。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归语段,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寻找断句的标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士”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躬流涕”“沫血饮泣”这些动作行为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士”,因此前面分别要断开;“张空弓”“冒白刃”是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北首争死敌”前面省略的主语也是“士”,因此前面要断开。故画线句可以断开如下: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参考译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凄苦忧伤,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愚直的诚心。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①‎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②醒来无味。‎ ‎【注】①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②解道:知道。‎ ‎21. 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塞外风光?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2. 结合全词简析“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一句的复杂思想情感。‎ ‎【答案】21. 入夜,万帐穹庐中,将士沉醉,悄然无声;野旷天低,词人醉眼朦胧,看星影重叠,摇摇欲坠,一静一动,描绘了塞外雄浑壮阔、空旷悠远的景色。渲染了一种静谧、凄清、苍凉的氛围。 ‎ ‎22. ①“还睡,还睡”似醉中人絮语,词人宁愿沉醉、沉睡而不愿清醒。②“醒来无味”有夜阑独醒的寂寞与孤独。③“归梦隔狼河”表达归梦难成、归思难息的苦闷与伤感。④表现深沉的思乡之情。⑤“又被河声搅碎”写出置身于广袤旷野中的惆怅与失落。⑥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解析】‎ ‎【2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解答该题需要理解诗句,抓住意象进行联想丰富完整画面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回答。答案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整体概括画面和特点,即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另外是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可以先概括后描述,也可以先描述后概括。“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描写的内容是,草原上排列着成千上万的庐帐,游牧的人全都喝得醉眼蒙胧,只觉得满天的星影摇摆不定,就像要往下坠落似的。写景动静相结合,描绘了塞外雄浑壮阔、空旷悠远的景色。渲染了一种静谧、凄清、苍凉的氛围。‎ ‎【2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理解诗歌情感。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该题要求简析“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一句的复杂思想情感。这句话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无聊赖。言语之中有复杂的情感。“还睡,还睡”似醉中人自言自语,词人宁愿沉醉睡去也不愿醒来。“醒来无味”有夜阑独醒的寂寞与孤独。“归梦隔狼河”表达归梦难成、归思难息的苦闷与伤感。表现深沉的思乡之情。“又被河声搅碎”写出置身于广袤旷野中的惆怅与失落。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诗经•氓》)‎ ‎(5)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 (1). 臣欲奉诏奔驰 (2). 欲苟顺私情 (3). 疏林不做美 (4). 淡烟暮霭相遮蔽 (5).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 渐车帷裳 (8). 士贰其行 (9). 屈原放逐 (10). 乃赋《离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诏、驰、疏、做、霭、渐、帷、贰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四、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有的人来说,空白就是一无所有;对有的人来说,空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答案】空白中的美丽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到: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臂如一窒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宝贵之乐耶?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 既而空白是一种意境,如是情则沁人心脾,如是景则在人耳目,如是述事则如其口出。‎ 诗歌中如徐志摩所写出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边用了三个“轻轻的”含蓄而委宛地体现出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的情怀。虽然诗人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是什么情怀,只是让诗歌留出一片空白,却又能让读者发挥想象进而体会他的情感。因为此时的康桥已成为他的精神的故乡、他的眷恋,是他理想的破灭,是对英式文明的陶醉,揉合在一起,使得康桥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物质,使康桥不再空白,自然而然地,意境就出来了。‎ 空白是一种领会。‎ 书中有语:不言情而情无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最后提到:“从演出区泻出《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妙龄少女望着雨丝掩映着那个身影,忽然咬紧,眼里闪烁出异样的光――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全文从讲男女主角开始,直到最后也没有着重写出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他们的默契是多么令人心叹。而只用到演出区泻出的一景乐曲――永恒的旋律。空白得来,令人玩赏咀嚼,从中领会到曲中所藏的原味,领会到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 空白是一种遐想。‎ 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正因为双臂的空白,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抽象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丽的玉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另一方则是受到限制的“有”,哪怕它是何等精美绝伦。正因它的“无”,所以造就了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维纳斯。‎ 空白也是一种美,如同清澈透明的山泉一般,清新纯净甜美,美得别具一格。‎ 我国绘画理论讲究:计白以为黑。着名画家齐白石画虾,四周除了丝丝水草外别无他物,却令人感到满幅是水。“空白”的手法在这种画面中表现了潜在的内容,比起布满画卷的实物来,更能引起欣赏艺术的兴趣和好奇。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因为只有空白的美丽才是永远不会退色的,这是空白的持久。没有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值得思索!‎ 美在空白,一切美好皆在不言中!‎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主要讲“空白”。“空白”,空着的地方;没有填满的部分,或尚未开发的项目和领域。既可以指物质上的贫困,也可以指精神上的贫瘠。这表明写作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主旨在于思考人生。需要考生对不同的生活态度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思考,从而写出自己在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上的个人感悟。可以抓住“一无所有”真切体验,来表达自己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抓住“无限可能”,来思考什么是“空白”的内在精髓。世界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任何状态都是有可能的,从贫困(贫瘠)到富有,从失望到希望,从失败到成功……也可比较不同人的“空白”,凸显对人生的思考。“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造就不同精彩的人生。‎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