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缺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缺答案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8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 命题人:曲瑾 审核人:何千城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19.3‎ 一、基础知识和简答题部分(3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jì)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zǔ)咒他。‎ B.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liào)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倍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C.众多大牌导演在蛰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à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ā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 和北方遒劲(jìng)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xián)更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别有深意的“绊脚石”,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昭示:德国人绝不会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则自然形成了德国人的一种“绊脚石心态”。德国人“绊脚石心态”的形成经历过一段“化蛹”时期。1945年第三帝国覆灭,之后的二十年,德国人虽有赧颜,但基本上是羞于提及那段历史的。【乙】在整个国家里,很多纳粹时代当官的人仍在台上;他们的知识分子三缄其口,不愿担当“批判者”的角色;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干过坏事的当事人,视曾经的岁月更是如瘟疫,惟恐避之不及——德国《明镜》周刊称这些人为“沉默的邻居”。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反倒是未亲历苦难的下一代人把“大屠杀”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民族进行反思。面对那一段历史,既寻求真相,也对一些具体人事怀抱宽容。【丙】德国当时就有“说出真相”一类组织,鼓励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沉默的邻居”说出自己的故事,把每个人的创伤记忆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并且形成对人道主义、社会公正的普遍诉求。德国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并没有因为代际嬗变而淡化,也不曾因国势崛起而稀释,相反,四十多年来,不绝如缕,世代相袭。‎ ‎2. 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缄其口 B. 从而 C. 嬗变 D. 不绝如缕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印刷术的发明和邮政系统的改造,让书籍和文化作品的迅速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让统一而非分裂的文化市场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B.新高考之所以出现大规模弃选物理学科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考计分规则的改变,不少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得分不易,“吃力不讨好”。‎ C.德国总理默克尔赞同美、英、法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违反禁化武条约的行为做出回应,但明确表示德国不会参与军事打击行动。‎ D.当下,某些贪利之人故意损毁、恶意抛扔甚至藏匿私用共享单车、电动车,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文明的形象,更增加了企业成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7题 ‎【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乙】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丙】宰我出。子曰:“予也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丁】“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5.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  B. 【乙】  C. 【丙】  D. 【丁】‎ ‎6.有错字的一项是:( )(3分)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7.对上面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内心归依。‎ B.冉求,周任有过这样的话:”贡献力量就任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并且你的话也不正确,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被损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C.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予真不仁爱啊!子女生下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在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D.“偏狭啊,硁硁的磬声中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脱了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子曰:“非其鬼 ①而祭之,谄 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天下有中 ③,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④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荀子•性恶》)‎ ‎【注】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③中:中正之道,下文“道”,是正道。④傀然:坚定的样子。‎ ‎8.两则材料阐述的共同点: ________ (2分) ‎ ‎9.简析两段话所持观点的不同角度。(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0—11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10.指出孔子和世俗对“孝”的认识的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来自《论语》的成语数以百计,请你从《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三个板块中写出两个成语。(3分)‎ ‎ ( ) ( )‎ 二、现代文阅读部分(30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3—15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王阳明,幼名“云”,五岁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十岁时,父承王华高中状元而被授予輸林院修撰之职。次年,王阳明随祖父竹杆翁赴京,过镇江金山寺,竹轩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成篇,王阳明却已经赋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出口成章,诗惊四座。‎ 阳明十二岁,拜师读书,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紧”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十六岁时,他按照父亲的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二教。他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骋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十八岁,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举进士出身。次年六月,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三十五岁。御史薄彦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结党营私的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簿、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抗疏力救,刘瑾遂逮其下狱,延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獄后赴谪所,刘谨派人尾随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析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龙场驿。‎ 他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本理于心,而非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王阳明经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而推行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王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震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王阳明正在奉命到福建的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他精心调度、策划,“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他被封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在江西赣州和南昌,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 嘉靖六年(1527),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平乱,平乱后他向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前后经历一年多,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等到战事全胜,他己病入膏肓。嘉靖七年,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自叙“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朝廷准他回乡养病,言辞悲切,但朝廷未回文。由于病情日重,他等不及朝廷的批复,班师北归。从广西抵达江西南安府(今大余县),停舟于青龙铺水面,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其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30日06版)‎ ‎[相关链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因此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被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世桢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摘编自佚名《浙江余姚王阳明:家训,一盏水远不灭的心灯》)‎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王阳明幼承家学,十六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攻读朱熹著作,而立之年后才开始信奉儒家思想,并确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 B.在祖父和客人饮酒赋诗的时刻,王阳明应景赋诗,使船家和客人都很惊讶,说明其具有过人的才华。‎ C.王阳明井不认同书塾老师所说的“(人生)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官的观点,他认为应当是读书学圣贤。‎ D.经过读书、求理等钻研思考,王阳明因思劳成疾,从而深感圣贤难做,转入了词章之学,并沉浸于佛、道两教。‎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因为感叹圣贤难做,王阳明在十八岁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前,不再研读儒学著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 B.王阳明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因薄彦徽、戴铣等人受刘瑾迫害,就为他们辩护,遭受杖罚和贬官,在赴任途中险被谋害。‎ C.任庐陵知县时,王阳明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行德政,还主张“静坐”,坚持讲学。并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所提出的心学。‎ D.由于宁王朱宸潦起兵造反,王阳明接到了朝廷的调令面率军迎击,因为作战取胜面实现了人生“三不朽”中的“立功”。‎ ‎15.王阳明追求的“三不朽”,唐人早已给出解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请你根据这个解释,在上文中各举一个例子说明王阳明的历史作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19题 钟 摆 ‎①约翰和凯蒂结婚两年以来,从没分离过一晚上。他目瞪口呆地把字条读了又读。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起了波折,竟然使他不知所措了。‎ ‎②她吃饭时经常穿着的那件红底黑点晨衣软绵绵无精打采地搭在椅背上。匆忙之中她把平日穿的衣服扔得东一件西一件的。一个装着她爱吃的黄油硬糖的小纸袋丢在那里,包扎绳松开着。一张日报铺在地板上,上面的火车时刻表被剪掉了,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口子,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屋子里每一样东西都表明一种缺损,表明灵魂和生命的离去。约翰•帕金斯站在没有生气的遗物中间,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哀伤。‎ ‎③‎ 他着手收拾屋子,并尽可能布置得干净整洁。当他触摸到凯蒂的衣服时,他感到有一股恐惧之感悄悄袭上心头。他从来不曾想过,假如没有凯蒂,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她已经完全成为他生活的依恋,就像他呼吸的空气——时刻都不能缺少,但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察觉。现在,她没有预先通知就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她从来不曾存在似的。当然这持续不了几天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一两个星期,但这对于他来说,就仿佛是死亡之手已向他伸出,威胁着他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他的家庭已是风雨飘摇。一个扁桃腺化脓的丈母娘把他的家庭守护神和家财统统赶到了九霄云外。约翰从冰箱里取出冷藏羊肉,煮了一些咖啡,孤零零地坐下来吃饭。这顿凄凉清冷的晚餐过后,约翰坐到了窗前。‎ ‎④他没有心思抽烟。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召唤着他出去寻欢作乐。夜晚是属于他的。他可以不受盘问地出去,像任何一个逍遥自在的单身汉那样,无拘无束地寻欢作乐。只要他高兴,他可以痛饮,游荡,尽情玩到天亮;不会有怒气冲冲的凯蒂在等着他,扫他的兴。只要他高兴,他可以在麦克洛斯基那儿同一班嘻嘻哈哈的朋友打落袋弹子,直到黎明的光辉盖过电灯光。以往,当弗罗摩尔公寓的生活使他厌烦的时候,他总是苦于婚姻的羁绊。现在羁绊解除了。凯蒂不在了。‎ ‎⑤约翰•帕金斯不善于分析自己的情感。但是当他坐在那间没有凯蒂的十英尺宽十二英尺长的客厅里时,他丝毫不爽地猜中了他烦恼的主要原因。他现在领悟到,凯蒂是他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他对凯蒂的感情,以往被单调枯燥的家庭琐事搞得麻木了,如今却因凯蒂不在面前而猛然觉醒。歌喉美妙的鸟儿飞走之后,我们才体会到它的歌声的可贵。‎ ‎⑥“我真是不可救药的笨蛋,”约翰•帕金斯暗忖道,“我真糊涂,怎么能一直这样对待凯蒂。每天晚上出去打弹子,同朋友们鬼混,不呆在家里陪陪凯蒂。让可怜的姑娘一人留在家里,身边无人宽慰,顾影自怜!约翰•帕金斯,你真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我要弥补过去对不住那个姑娘的地方。我要带她出去娱乐。从现在起,我要同麦克洛斯基那帮人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⑦不错,城市在外面喧嚷,召唤约翰•帕金斯出去。此刻,在麦克洛斯基那儿,朋友们正在悠闲地消磨时光,玩着每晚的游戏,把弹子打落到网袋里去。但是花花世界也好,哒哒作响的弹子棒也好,都提不起那个因为妻子不在而心情懊丧的帕金斯的兴致了。他本来有的东西被剥夺了,以往他不加珍惜,甚至有点儿轻视,现在却需要它了。泪水——是的,晶莹的泪水盈满约翰•帕金斯的眼睛。一旦她回来,情况一定会有所改观。他一定要弥补以往他的所有疏忽。失去了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⑧门打开了。凯蒂提着一个小提包走了进来。约翰吃惊地张着嘴,痴呆地望着她。‎ ‎⑨“啊呀!回到家真高兴。”凯蒂说,“妈病得并不厉害。萨姆在车站上等着我,他说妈的病只不过稍微发作了一下,电报发出之后就没事了。于是我搭下一班火车回来了。我现在真想喝杯咖啡。”‎ ‎⑩约翰•帕金斯看了看钟。八点一刻。他伸手拿起帽子,朝门口走去。“约翰•帕金斯,我倒要知道知道,你这会儿想到哪里去?”“我打算去麦克洛斯基那儿,”约翰说:“跟朋友打一两盘弹子。”‎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有改动)‎ ‎16.本文第②段不避其繁描写屋内的景象,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7.文中第②⑦段两处画线句子反复写到窗外的城市,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小说的标题“钟摆”探究小说的意蕴,并就小说反映的问题做简要评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20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帝顾准厚,既行,念之,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辄复问。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因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知亦念陛下乎?”帝默然。明年,召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天圣元年,徙衡州司马。初,太宗尝得通天犀,命工为二带,一以赐准。及是,准遣人取自洛中,既至数日,沐浴,具朝服束带,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设卧具,就榻而卒。(选自《宋史•列传四十》,有删改)‎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B.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C.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D.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即《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传”是记述人物事迹的文体。《公羊传》和《谷梁传》都已佚失。‎ B.参知政事,官名,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类同“副宰相”。王安石、欧阳修等都曾经任过此职。‎ C.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为“北面”。在文中指的是寇准面向北跪拜。‎ D.榻,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较为轻便,容易搬动,如“徐孺下陈蕃之榻”就是此意,后来也泛指床。‎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寇准才智出众。少年时通晓《春秋》三传,19岁就考中进士。在讨论国事时,他极 力陈说利害,深得皇上器重。‎ B.寇准忠义厚道。皇上贬他于青州,后念及他的厚道,多次问及他在青州的情况,并于 第二年将他召回了京城。‎ C.寇准正直敢言。冯拯劝皇帝立太子而被贬黜到了岭南,寇准建议皇帝立襄王为太子,‎ 却被立即采纳了,可见其仗义执言。‎ D.寇准忠诚敬上。皇帝曾经赐他一条通天犀做的腰带,寇准临终前非常庄重地穿上朝服,‎ 朝北面叩拜之后才离开人世。‎ ‎2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24—25题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24.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与胸襟。(2分)‎ ‎25.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4分)‎ 五、名言名句默写(6分)(任选3题)‎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用心一也。‎ ‎2.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 ,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 六、作文(60分)‎ 材料1.“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只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结婚,一味做“死宅”,不去想未来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材料2.习近平同志寄语青少年,要拼搏奋斗,担当有为,牢记使命,报国为民。同时还提及“春华秋实”。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中阐发了“春华秋实”,我们要有理想,有目标,在前进道路上跨过沟沟坎坎,越过激流险滩,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收获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结果。‎ 学习过《论语》的有关章节之后,我们认识到“佛系青年”的生活观,既有违于儒家传统道德,也有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你对此进行适当的阐发,自选角度,给某“佛系青年”写一封信。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