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枣阳市高级中学高考第十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2017.05.25)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大众传媒主导的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加速了艺术生产的通俗化进程。从诗歌到小说、由文学到电影、再从电影到电视、由电视到网络,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是人类艺术实践向着不断通俗化的方向行进。尽管美学家们曾为之担心,但艺术史的这种由“雅”向“俗”的转型事实上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在欧洲中世纪时,教会一度放松了要求音乐服务于宗教宣传的严格限制,重返市井世界和乡间集市的结果让音乐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作为纯艺术的莎士比亚戏剧最初只是供大众欣赏的东西,反之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小说则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总体而言,不能不承认通俗性从来都是艺术精神的基本元素之一。 美学方面的考量表明,大众传媒产生的问题不在于通俗化,在于随传媒时代来临而形成的消费社会文化状况的变革。在消费主义的垂帘听政下,借通俗文化之名出现的“媚俗”与“恶俗”让当代艺术面目全非。所谓“媚俗”,按小说家昆德拉的解释,其实也就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的衍生,是诸如高明地玩弄漂亮的词藻和绝妙地讲究纯形式的效果等等。是将原本属于“将肉麻当有趣”的低级粗俗的东西,改头换面变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艺术风格。从而以这种方式让我们或者接受空洞无物的艺术赝品,或者欣赏信口雌黄的文化说教。“恶俗”则是指对被消费主义刺激得过度疲劳的欲望的最后挣扎,表现为对嗜血、残酷、疯狂的需要。无论是媚俗还是恶俗,它们都利用了艺术对于形式——感觉/身体——官能等方面的强调。媚俗是通过对审美形式的极端强化,去掉了其原本蕴含的语义维度的结果;恶俗则是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其推向极端,以一种疯狂取代审美体验中的激情。 以此而言,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的问题与其说是“艺术消亡”,不如讲是“艺术被囚”。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所把持。所谓的后现代艺术家是“不论什么废物都充当艺术作品”,结果是“不论什么艺术作品都被当作废物。”消费主义总是与图像文化联袂出击,无论是经济促销还是政治作秀,离开了艺术媒介无从谈起。从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到大大小小的歌舞晚会,艺术既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觅。用尼采的话说,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谈论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正如他所指出的:“当批评家支配着剧场和音乐会,记者支配着学校,报刊支配着社会的时候,艺术就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美学批评则被当作维系虚荣、涣散、自私、原本可怜而绝无创造性的社团的纽带了。”这番批评虽然严厉,但也不能不承认十分中肯。事情的症结在于:消费主义让艺术剩下了华丽的躯壳,去除了它的灵魂。这让当今世界的画家或作家或音乐家等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写作?什么是艺术创作? 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将“艺术何为”的话题继续进行下去。“我不会给艺术下定义,而是要探寻它存在的理由。”泰戈尔的这句话道出了美学永远的使命。用桑塔格的话讲:“从现在起一直到我们意识的终结,我们都无法摆脱为艺术辩护的责任。我们顶多是不赞成这种或那种辩护的手段而已。”当代美学面临的一项基本工作,仍然是“必须尽一切可能,对现代艺术加以筛选,把那些真正对人类有益的艺术与那些对人类无益的艺术区别开来”。传媒时代艺术文化生产的一个严竣现象乃是缺乏“对真正的艺术和伪劣艺术作出区别”。而从美学上看,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把握“崇高之后”的艺术实践。 (编改自徐岱《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 1. 对于“媚俗”与“恶俗”,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媚俗,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衍生,是高明地玩弄艺术技巧,将低俗变得冠冕堂皇。 B. 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下,媚俗与恶俗借通俗文化之名,将当代艺术弄得面目仝非。 C. 恶俗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审美形式推向极端,追求嗜血、残酷、疯狂。 D. 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囚困住,这正是传媒时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所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都促使了人类的艺术实践不断向通俗化方向发展。 B. 尽管为之担忧,但美学家们不得不承认,由“雅”向“俗”转型是艺术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C. 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恶俗等问题,与通俗化无关,而在于传媒时代消费社会文化状况的变革。 D. 消费主义让艺术只剩下了华丽的躯壳,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却去除了它的灵魂与精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艺术只有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得以飞速发展并成为经典之作。 B. 当今社会,各类体育比赛、歌舞晚会,艺术性不强,但仍然体现了尊重艺术的价值追求。 C. 针对“艺术何为”,泰戈尔认为美学的使命是探寻艺术存在的理由,而不是给艺术下定义。 D. 去伪存真,是当代美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传媒时代艺术文化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于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答题关键词“媚俗”与“恶俗” “不符合文意”,选项中C项,错误,由原文“‘恶俗’则是指对被消费主义刺激得过度疲劳的欲望的最后挣扎,表现为对嗜血、残酷、疯狂的需要。”可以推测。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题中B项错误,原文为“尽管美学家们曾为之担心,但艺术史的这种由“雅”向“俗”的转型事实上从来不是什么问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项曲解文意,由原文“从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到大大小小的歌舞晚会,艺术既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觅。”可以知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①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王阳明年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误也。” ②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 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 贵州龙场偏僻闭塞,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 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 “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 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 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案】4. AE 5. ①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② 发挥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③ 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④在绝境中,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⑤认识到“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或: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6. 启示一:逆境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启示二:做学问不能只是承袭,还应主动思考,另辟蹊径; 启示三:成就事业需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启示四:将知识与生命体验或生活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 【解析】 4. 试题分析:A“忽略”错,原文是“没有充分重视”;E原文没有“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建功立业的理想和追求”的意思。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筛选重点词语作答。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道”包含了哪些内容,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分条作答。 6. 试题分析: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注意从如何做学问、如何面对逆境等方面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病 友 石磊 第812号病房,住着两位病人,都是做了摘除胆囊手术的。一个不到四十,一个五十出头。来看望年轻的病人特别多,出出入入,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得知,年轻的病人姓金,是县里的一位局长,且是一位有一定权力的人。年纪大的那位,除了儿子和儿媳来看过一次,再没有其他人来看过他,只有老婆陪着他。金局长的妻子送走一位老板刚回来,又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男人手提着水果和鲜花走进了812号病房,他肯定又是来看金局长的。他一进来,就走到金局长的床前,叫道:“金局,您好!” “哎呀,黄总,你这位大忙人怎么也来了?”金局长有点惊讶地说。 黄总把鲜花递给金局长的妻子,说:“您躺在医院,我能不来吗?再忙也要来看一下。” “黄总,这些天,我就无法到工地去了,你可要保质保量。不然,别怪我铁面无私!”金局长小声地警告他说。 “金局,这您就放心吧。”他说完,又接着叹了一声,说:“哎,共产党的干部,要是都像您这样……”黄总看了邻床的病人一眼,收住了口,说:“不说了,不说了……” 黄总坐了一会,就告辞走了。黄总临走时,用眼睛对金局长的妻子,示意了一下他的水果袋。金局长的妻子没有反应,装出不知道黄总的意图。黄总走了,金局长的妻子,拿起黄总的水果袋一看,里面有一个大信封,眉开眼笑,乐呵呵地说:“买了这么多水果!”她说完,拿出两个大苹果,递给邻床病友的妻子,说:“大姐,你吃苹果吧。” 那位大姐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不要不要,老是吃你的水果。” “别客气,我们是病友了,这是有缘分才在一起啊!”金局长接着妻子的话说。金局长说完,看了一眼病友,他微闭着双眼,小心地问:“大哥,你贵姓?” “我姓钟。”病友回答他。 “在什么单位?听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金局长又问了一句。 老钟的嘴角笑了一下,他本想回答他,又有两个人进来看望金局长了。于是,老钟也就不说了。此时,老钟的妻子,拿来一碗粥,给老钟喂粥。那两个人走后,金局长的妻子,趁着老钟吃粥,在小心 地处理那些水果袋。老钟还没有吃完粥,又有人敲门了,金局长的妻子急忙打开门,进来了四五个人。老钟夫妇没有理会人家,知道不是来看他们的。来人对着老钟叫了一声:“钟市长,你好!” 老钟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急忙抬起头来,说:“陈书记……” “钟市长,你怎么到这里的医院来?”陈书记握着钟市长的手,不解地问。 “这里很好,这里安静!”钟市长微笑着说。 钟市长的话还没有说完,又有人来看望金局长,霎时,一连来了好几位。这回,弄得金局长很尴尬。 市委陈书记跟钟市长聊了一会儿工作,告辞走了。陈书记他们一走,金局长就问:“钟市长,您就是邻市的钟炳生市长?” 钟市长微微地对他点了一下头。 此时,金局长低下了他的头,一面愧色。不到半个钟头,金局长提前出院了。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故事发生的地点局限于一个病房,时间跨度不到一天,就在这小小的空间和短短的时间里,带来强烈的戏剧效果。 B. 作者将两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觉悟通过精心设置的矛盾冲突呈现出来,不着痕迹,可见作者功力之深。 C. 同为病友,同是做了摘除胆囊手术的,来看望金局长的人特别多,是因为金局长是县里的一位局长,权力很大。 D. 小说描写局长妻子圆滑世故、熟练处理受贿物品和局长勤于工作、铁面无私的共产党员干部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E. 作者擅长编织小故事,精心设计,在一系列的铺垫、悬念、反转之后,让贪腐者受到触动,让正能量得以传播。 8. 文本短小精悍,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试举两例赏析。 9. 小说在构思上具有双线交织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D 8. 示例:(1)金局长的妻子乐呵呵地说:“买了这么多水果!”言外之意是黄总贿赂的钱财不少。(2)钟市长微笑着说:“这里很好,这里安静!”言外之意是在邻市住院可以兔去别有用心之人的看望,很清静,也含有对金局长的暗讽。 9. 示例:(1)小说分别以“金局长”和“钟市长”为线索,双线结构,组织情节发展,加大作品容量。(2)叙述中两线交织,在切换中刻画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3)将金局长生病住院接受贿赂和钟市长跨地医疗只为拒绝看望对比,深度挖掘小说“反腐主要在人心,人心思正,贪腐就无处立足”这一主题。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选项中C.“是因为金局长是县里的一位局长,权力很大。”推断错误;D“形成鲜明对比”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本短小精悍,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试举两例赏析。”答题关键词“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潜台词”“举两例赏析”,潜台词就是暗含的意思,注意结合原文分析两处。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于文章线索的理解,题干“小说在构思上具有双线交织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双线交织”“ 简要分析”,答题时首先点出线索“金局长”和“钟市长”,然后结合文章情节、人物、主旨分析答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文言文阅读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也。为阉人徐成养子。少时,以赁升为事。后有参定功,神武命为弟,仍云渤海情人。 初,行台于晖引为郎中,与神武相结托。后从起兵于山东,累迁并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仆射。又领营构大将,以十万夫彻洛阳宫殿,运于邺。构营之制,皆委隆之。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水碾皑,并有利于时。 魏自孝昌之后,天下多难。朝贵多假常侍以取貂蝉之饰。隆之自表解侍中,并陈诸假侍中服者,请亦罢之。诏皆如表。自军国多事,冒名窃官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旬日获五万余人。而群小蕹嚣,隆之惧而止。诏监起居事,进位司徒。 武定中,除尚书令。文襄作宰,风俗肃清。隆之时有受纳,文襄于尚书省大加责让。齐受禅,进爵为王。寻以本官录尚书事,领大宗正卿,监国史。隆之性好小巧,至于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先是,文襄委任崔暹、崔季舒等。及文襄崩,隆之启文宣,并欲害之,不见许。文宣以隆之旧齿,委以政事。崔季舒等仍以前隙,谮云:“隆之每见诉讼者,辄加哀矜之意,以示非己能裁。”文宣以其 任既久,知有冤狱,便宜申涤,何过要名,非大臣义。天保五年,禁止尚书省。又帝未登庸日,隆之意常侮帝。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令壮士筑百余拳,放出。因从驾,死于路中。竞不得谥。 (节选自《北史卷·高隆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 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B. 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 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C. 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 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D. 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 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禅”,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 “领”,兼任,兼职,可以指兼任高级或低级的官职。如“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C. “尚书省”,官僚机构,南朝宋时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D. “崩”,是帝王之死的讳称,也叫驾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天塌下来”来比喻,由周代开始帝王的死就被称为“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隆之是宦官徐成的养子,有参与定策的功勋,北齐神武帝把他当作弟弟,而他自己却依旧声称自己是渤海惰人。 B. 在主抓邺城的建设工程时,高隆之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增设水碾等水利设施,这些举措对当时的百姓很是有利。 C. 连年军国多事,官场有很多冒名窃取官位的人,高隆之奏请进行排查,结果十天就查出了五万多人,毫不畏惧群小的叫嚣反对。 D. 齐宣文帝时,因种种原因,高隆之受到崔暹等人的诋毁。高隆之时常在心里轻视皇帝,并反对皇帝受禅,因此,皇帝十分痛恨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隆之性好小巧,至于公家羽仪、百戏、服制,时有改易,不循典故。时论非之。 (2)崔季舒等仍以前隙,谮云:“隆之每见诉讼者,辄加哀矜之意,以示非己能裁。”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高隆之喜欢玩弄小聪明,对于朝廷的仪仗、娱乐表演、服装样式,经常有所改变,不遵守典章旧例,遭到当时的舆论非议。(“小巧”、“时”、“典故”、“非”) (2)崔季舒等人依然因为过去的矛盾,说高隆之的坏话:“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隙”、“谮”、“哀矜”、“裁”) 【解析】 10.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正确断句为: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日/堋上可作猛兽/以 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题中B项错误,领:领,是兼职,主管的意思。 1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表述错误。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题中关键句(1) “小巧”、“时”、“典故”、“非”;(2) “隙”、“谮”、“哀矜”、“裁”。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是宦官徐成的养子。有人说他的父亲高干被姑夫高氏养育长大,因而从了高姓。他后来立下了决定朝廷命运的大功。高欢命他为自己的兄弟,他便说自己是高欢的同乡,渤海地人。 他身高八尺,须髯秀美,性情深沉,颇有志气。当初,Www.SlkJ.oRg行台于晖命他为郎中,他与高欢交情很深,互相寄托心事。后来,他跟着高欢在山东起兵,多次升迁,任并州刺史。进入朝廷,任尚书右仆射。当时,刚分给百姓土地,权贵们都占有肥沃的,贫穷的人接受瘠薄的,他奏请神武帝高欢,重新将土地平均分配。他又任营构大将,用十万工役拆掉洛阳的宫殿,将砖瓦木料运到邺城。邺城建筑的规模形状,高欢都让他来负责。他加筑了南城,周围长二十五里。因漳河临近京城,他又建起长堤用来防止洪水泛滥;又开挖河渠,引出漳河水,围绕京城流过,并在渠上建造水碾水磨,对百姓很有利。 北魏自从孝明帝孝昌年以后,天下骚乱,多灾多难,刺史、太守这些地方长官都担任着都督一职,虽然不打仗,也都设置辅助的官职,到处都很繁琐,对地方也有骚扰。隆之奏请朝廷,不是真正的边防要塞,现在驻扎着兵马的,都把地方官兼任的军职和辅助的官员全部取消。另外,朝廷的显贵们多凭借常侍这个职务,在帽子上加貂蝉的装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侍中的职务,并陈奏所有凭借侍中职务增加帽子上装饰的,也希望能够停止。朝廷都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自从国家多事,冒名顶替,窃取官职的人不可胜数。他上疏请求朝廷进行检查,十来天时间就查出五万多人。而那些冒名顶替的小人却气焰嚣张,隆之因畏惧而停止了检查。朝廷下诏,命他监修起居录,晋封为司徒。 东魏武定时,他被任命为尚书令,迁任为太保。文襄帝高澄任宰相,朝廷旧有的风气全被肃清,而高隆之却不断收受贿赂。高澄在尚书省对他大加责备。北齐受东魏禅让,建立新朝,高隆之晋升爵位为王。不久,以原来的职务任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负责监修国史。他喜欢玩弄些小的技巧,对于朝廷的仪仗,百官们的服装样式,不断有所改变,但却不遵守典章故事,因而遭到非议。他在射箭的靶子上树立三个人的形象,以增加射手的勇气。文宣帝曾到山东,因到靶场射箭,对隆之说:“箭靶上可以作猛兽的形象,以保存古代尚武的精神,为什么成天对着人的形象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先前,文襄帝高澄重用崔暹、崔季舒等人。高澄去世后,隆之启奏文宣帝,想加害崔暹等人,文宣帝不同意。文宣帝认为他是有德望的旧臣,将朝廷的事情委任给他。他的儿子与杨遵彦的前妻通奸,遵彦的前妻是文宣帝的妹妹,所以,杨遵彦每天都在文宣帝的面前诋毁他。崔季舒等人也因过去的矛盾,攻击他说:“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都表示同情,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文宣帝听后,认为他担任官职已经很久,如果知道有冤枉的案子,应该向朝廷申奏改正,何必沽名钓誉?这不是大臣应有的品质。天保五年(554),朝廷禁止他到尚书省去。他曾与元昶一起饮酒,对元昶说:“我与您交往,到死都不会背叛您。”有人偷偷地将这句话奏报给文宣帝。另外,文宣帝没有即位前,高隆之常对他流露出轻蔑的神态;他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文宣帝早就对他怀恨在心。听到密报后,异常恼怒,骂道“:这个徐家老公的后代。”让壮士们打了高隆之一百多拳,然后放出来。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有人劝阻他,他说:“我不知道今天自己还会不会活着!”便喝了许多水。因为跟随文宣帝外出,所以死在路途上。朝廷追赠他为太尉、太保、阳夏王,竟没有给他谥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罢郡归洛阳闲居 刘禹锡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①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注】①东武吟:乐府楚调曲名,内容多感叹人生短暂、荣华易逝等,思想消极。此处借东武吟言世事变迁之大。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十年”极言在边疆为官年头之多,“旦夕”是说从早到晚,表明自己归心似箭,渴望离开边郡。 B. “西还”是指向西回到洛阳,在西还之日,诗人不禁发出了世事变迁之大的人生感叹。 C. “花间数杯酒”极富诗意地描写了诗人归隐之后悠闲中又带有几丝苦恼的生活,免不了要借酒浇愁。 D. “月下一张琴”意境优雅,生活闲适,十分形象地表现并照应了题目中的“闲居”二字。 E. 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用典、借物抒情、直抒胸臆、衬托等,有力地表现了隐居前后的生活场景。 15. 诗人归隐前后对待功名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E 15. ①归隐前:多年在边郡做官,多年操劳,有归隐之心。 ②归隐后:生活闲适,听到别人谈论功名之事,自己也深有感触,依然像从前那样珍惜光阴依然心系朝廷,渴望建功立业。(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借酒浇愁”“苦恼”错误,故意曲解。E项没有“衬托”这一手法。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如本题C项曲解文意。E项无中生有。 15. 试题分析:题目问,诗人归隐前后对待功名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审题,该题要回答,诗人归隐前后对功名的不同态度,分开作答,回答态度时要结合具体诗中词句内容分析。通读全诗,“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是写归隐前,多年在边郡做官,多年操劳,有归隐之心。“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是写归隐后的生活,闲适惬意。“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听到别人谈论功名之事,依然像从前那样珍惜光阴依然心系朝廷,渴望建功立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3). 到乡翻似烂柯人 (4). 寄蜉蝣于天地 (5).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制定政策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唯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才能矫枉过正,根治腐败。 B. 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管见所及。 C. 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 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D. 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矫枉过正: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限度。不合语境。B、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辞,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C、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D、 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 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 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 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D.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答案】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稍晚, , , , , ,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着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整个发展过程。 ①更注重构件的装饰性 ②喜欢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 ③虽然在结构上采取了法国的技术 ④通过不断扩建使建筑群落向纵向或各个方向延伸 ⑤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特征 ⑥也不囿于法国哥特式建筑集中统一的空间观念 A. ③①⑤②④⑥ B. ③⑤①⑥②④ C. ⑥②①⑤④③ D. ⑥③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浏览这段文字,把握中心意思,然后再浏览所给的小句子,寻找提示性的词语,比如关联词、反复出现的词。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从所给文字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这段文字要将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法国的进行对比,③与⑤构成转折关系,①解释⑤中的“特征”,⑥中的“也”表示要说明另一个特征,②④衔接解释⑥。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如本题从所给文字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这段文字要将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法国的进行对比,③与⑤构成转折关系,①解释⑤中的“特征”,⑥中的“也”表示要说明另一个特征,②④衔接解释⑥。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如果真的允许人体器官自由交易, ①______,买方则是富人。 ②_____?又有哪一个穷人能高价买得起肾?此外,卖了肾或其他器官又引起其他疾病,岂不成为社会负担?正因为这许多问题,即使在荷兰这样最开放的国家, ③______。 【答案】 (1). ①卖方一定是穷人; (2). ②有哪一个富人肯把自己的一个肾卖掉; (3). ③也不允许人体器官交易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语段是关于人体器官的交易问题,由下文“买方则是富人”可判断第一空应从卖方一定是穷人角度组织答案;从“又有哪一个穷人”可判断第二空应用类似的句式,从富人的角度组织答案;从第三空的因果关系来看,应从禁止人体器官交易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语言表达、写作训练四个专题;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主要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的第二次强化。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概括出图表中的三个层次的内容,然后表述出他们之间的并列和包含关系。 ...............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 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抗议……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言行一致 我和他的相识恰恰是诚信给予双方的意外的礼物。即使是在开始时,心怀生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第一次与他相见时,交谈的寥寥无几,几分胆怯显而易见,稍许的停留后便约定三日之后再见。到了那天清早,细雨绵绵,心灵总被一层水雾包裹着,回想的片刻总还是停留在我俩的约定,或许是出于好奇、珍惜,这种视为重要的感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耐不住性子,索性提前20分钟奔向约定的小亭中。踌躇在小亭中,每一位过客都会仔细地看,生怕雨滴阻隔了我的视线,也混淆了他的视听……终于,他出现在了人群中,每一次眨眼都生怕他消失,不曾想到守信的风筝已经飞翔在我和他的天空里。我们安坐在此,酣畅的交谈中,每一句话都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新奇感。 几天后我得知他转来了我们班,这可算得上是熟上加熟呵。 我和他的淡漠的确是出乎意料的。即便是在最后,相识已久的人,只要一疏忽,友谊的风筝就会被风挟去。 最后一次与他相见,交谈中带着丝丝挽留,几分不舍显而易见,长长的相拥后,决定一周后再见。做了彼此三年的好友,小学毕业时痛哭流涕也是正常的。暑假的开端彻底放纵了我,到了那天清晨,烈日炎炎,心灵被烘烤的干巴巴的,那朝的誓言已成为今夕的梦,或许是出于随便、无趣,心中模糊的有着约定却翻来覆去,不见踪影。直到傍晚,坐在电脑桌前一天的我才回想起来:下午三点,公园亭中见。 我奔向小亭,晚了一个时辰,我慢慢的走近亭子,却发现已无人影,血染夕阳,云缀金边的黄昏,似乎又是三年的离去,但这次让我闷得喘不过气来。我蹲在那半个时辰,仔细的看着过客,每一次眨眼都害怕他匆忙的来,无意的去。我已觅不得他的身影。因为承诺…… 我扔下了带了的小纸条,转过身去走向现实,他似乎在我身后,俩人是各奔东西,能留下的:一脸惊讶,一堆闲话未讲,两个背影。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由两个自然段组成,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对比出现的;一方面是孩子熟悉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学,后者是用;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低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因此,这则材料立意:应该把道德知识的传承内化为个人行为的养成,也就是道德知识的生活化。 点睛: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分析任何问题都无非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具体分析时要有所侧重。由多则材料构成的作文题要弄明白材料间的关系,以便准确立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复合型,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找到论述的交集,即论述的共同话题;二是对立型,材料在内容性质或观点表达上都是矛盾、对立的,需要分析其矛盾对立的原因,往往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分析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本次材料作文属于对立型,从“是什么”角度思考: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总之,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型作文,不可单一分析;从“为什么”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从“怎么做”的角度思考: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如此三问三思之后,就会豁然开朗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