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 个体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 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 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 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 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 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 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 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 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 延开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 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 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 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 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 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 标题新闻,从而达到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目的。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 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 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 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 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 制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 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 发展,净化舆论环境。 (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 的歪曲。 B. 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 则不然。 C. 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 方式。 D. 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从不关 注新闻细节的习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B.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题党”现象盛行。 C. 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D. 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 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B. 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现, 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 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 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D. “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 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 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题中 A 项,“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B 项,“纸媒则不然”有误,因 为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D 项,“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应该是“甚少关注”。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 方法。题中 B 项,“运用正反对比论证”错误,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因果论证。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 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题中 A 项,“只要……就能消除” 错误,因为“标题党”除了媒体,还有网民,而且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利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对面的碗 王若冰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 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 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 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 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 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 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 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 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房子是中式风格, 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美术 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 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 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 “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 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 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要不,一起吃?” 小路不好推辞。闲聊中,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 逝了。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 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 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除了每天回来帮老人带牛奶外,还非常勤快地打 扫厨房与客厅的卫生;倒垃圾;入睡前检查家里的门窗与厨房里的水电、煤气等。老人总是 对小路笑笑,很优雅地说着谢谢。 时光如沙,在指间无声地滑落。一晃,小路已经在老人家里租住半年了。 因为忙,她下班的时间并不固定,跟老人的交流也很少。可每次到家,她都会发现老人 坐在餐桌前,就像专门在等她一样。小路注意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碗,每次都不一样:带凤凰 的,印孔雀的,玫瑰花的,梅花盛开的,水中睡莲的,绿竹的,菊花朵朵的,精致考究,又 颇有情趣。 最近,小路时常出差,她已经很久没有与老人一起晚餐了。这天,她出差回来是下午三 点多。进门后,却听到了老人房间里传出的抽泣声,那声音里夹杂着压抑的悲凉。她一惊, 老人低吟的哭诉声声传来,“老伴啊,你在那边还好吗?要不是等林子出狱,我真想快点去 找你啊!我做梦都怀念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我每天看着对面那只饭碗,都觉得是你或 者孩子坐在那里跟我一起吃饭……” 小路震惊,她转身悄然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直到华灯 初上,她才进了门。她发现老人已经坐在餐桌前,表情凄凉。“阿姨,我想跟您商量件事 儿。”老人抬头看着她:“你,要搬走?” “不是,我很喜欢您做的饭菜,也很喜欢您盛满米饭的那些碗,更享受跟您一起吃饭的 感觉,就像跟妈妈一起一样,温暖、安全。我妈妈已经去世五年了,见到您,我觉得很亲切, 我想像对妈妈那样,陪陪您,和您说说话。不知道您……” 话还没有说完,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双手把她搂进怀里,泪水长流。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饭香弥漫;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红梅怒 放,春意盎然。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烘托了在都市里打拼的 女孩因租金太高而无法租房的失落心情。 B. 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是因为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 帮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 C. 老人的哭诉伤感动人,小说借此巧妙地交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展现出了老人的内心世 界,揭开了关于“碗”的故事谜底。 D. 小说基调沉郁,情节简单,叙述简约而平实,却又曲折有致;描写温婉而细腻,人物 一举一动,既精确到位,又克制内敛。 5. 请概括小说中老人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碗”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4. B 5. ①生活讲究:老人穿着考究;使用的餐具精美;房子的布置摆设含蓄婉 约中透着美感。 ②心地善良:低价出租房子给小路,又不伤害小路的自尊心;等待小路吃饭,善待小路。 ③温雅内敛:希望让小路陪她吃饭,但又不明说;自己内心痛苦,却不对外人流露;小路帮 她做家务,总是优雅地说谢谢。 6. ①“碗”是老人情感的载体,是老人生活中盛饭的碗,更是老人心中渴望盛满亲情的碗。 ②“碗”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终,是小说情节结构的枢纽,使情节简洁明了。③文中多次 写到精致的“碗”,表现出老人讲究生活品味的特点,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④小说以“碗” 为中心讲述了老人和小路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富有生活气息,赞美了人性的美好。⑤对“碗” 的 的描写,给小说涂上了一层“悬疑”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 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4.B 项,“是因为 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帮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分析不正确。从原 文来看,老人把房低价租给小路,一方面是看到小路没有租到房子,同情小路,另一方面是 老人自己也希望能有个人陪伴自己。故选 B 项。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分析文中说老人“生活讲究、心地善良、温雅内敛”一句话,考核鉴赏 文章语言和人物形象的能力。这句话是对老人的整体评价,涉及老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因此需要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生活讲究”主要体现在老人的穿着、饮食器具和家 庭装饰上,如,小路初见老人时,老人“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 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穿着很讲究;家里装修“中式风格,含 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吃饭时用的碗非常精致等。“心理善良”主要体现在对小路的 态度上,老人看到小路租不到房子而落泪,主动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小路,而且让小路自己挑 选房间,说是以小路为自己还牛奶为交换条件,其实小路工作很忙,还经常出差,可见带牛 奶只是老人保护小路自尊心的一个借口,而且每天都在有意等小路回来吃饭。“温雅内敛” 主要体现在老人的言行上,如老人每天都等小路一起吃饭,显然她希望小路能陪她一起吃饭, 可从没有明说过;老人自己内心痛苦,在外人面前没有流露过;小路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她总是要说谢谢等。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答出“碗”在小说中 作用,考查鉴赏小说形象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时可从含义、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碗”表面上看, 就是指老人家里吃饭用的碗,但结合老人的哭诉,可知老人是借对面的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之情,可见“碗”是老人情感的载体。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从小路吃饭注意到碗的精致写 起,中间的情节发展也都与碗有关,结尾又写“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可见“碗” 贯穿了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老人给小路盛饭的碗每次都不同,但 都精致考究,表明老人对生活的讲究,反映出老人的生活口味。从主题表达来看,老人用各 种精致的碗给小路盛饭,小路注意到碗的精致,也感受到老人的善意,又了解了老人在对面 的 摆一只碗的原因,可见小说围绕“碗”展开故事,赞美了美好的人性,突出了主题。另外, 小说对一只只碗的描写,突出了碗的精致,使小说笼罩上了一种“悬疑”色彩,也给读者设 置了悬念,能够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点睛】第 1 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 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 文,关注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 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 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最近几天,有关西方针对华为公司的更多内幕被持续曝光。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 对华为的关注有相当长的历史。2014 年斯诺登曝光的一份机密文件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 在 2010 年启动了代号为“shotgiant”项目,该项目试图寻找华为公司与中国军方存在关系 的证据,同时也试图寻找华为的技术漏洞。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国安局暗中监视着华为在 深圳的总部服务器,甚至试图监控华为多个高管的通信记录。 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国安局在斯诺登文件披露后结束了这一项目。时任美国白宫发言人 曾辩称,“我们不会把我们收集来的情报交给美国的公司,来提升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或是 增加它们的利润。”这种说辞并不能改变国安局对华为长期发动网络攻击的事实。时至今日, 美国国安局确实在此次“五眼联盟”封杀华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前,美国情报机构向澳大利亚情报机构共享了一份关于华为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是促 使澳大利亚最终阻止华为进入其 5G 通讯市场的导火索,并且拉开了西方国家针对华为系列 行动的序幕。 针对“五眼联盟”的做法,华为高层近日在一场发布会上指出,华为将在未来五年内投 入 20 亿美元加强网络安全,用以增加更多人员和升级实验室设施。华为的这一做法是对西 方国家针对华为风波的绝佳回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着与西方情报机构灯光下的较量, 华为的应对方式将给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范例。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2 月 24 日) 材料二: 12 月 19 日,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在公司内部论坛心声社区中,发布了对近期媒体对 华为 5G 相关报道的情况说明,称目前华为在德国的业务一切正常,正积极参与法国各运营 商的 5G 建设。在日本,华为正在积极参与运营商的 5G 标书答复和实验局测试。新西兰政府 虽对运营商提交的 5G 方案有不同意见,但监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户均表示与政府继续斡旋, 与华为合作保持不变。 对于 5G 技术,这份声明也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华为 5G 在技术和商用上,均处 于业界领先,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能提供端到端 5G 全系统的厂商。尽管遇到了较大的外部压 力和困难,华为在商业上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据透露,2019 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 搭载 5G 芯片的 5G 智能手机,并将在 2019 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华为公关及政府事务部在心声社区中不间断发布相关外媒报道,传播意大利、韩国、德 国等国家政府和企业反对抵制的声音,和对华为的力挺。据介绍,今年华为的经营业绩非常 好,今年总收入将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根据华为 2017 年年报,去年销售收入为 925.49 亿美元。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 年 12 月 20 日) 材料三: (据俄罗斯塔斯社 12 月 13 日报道)加拿大外长弗里兰称,加拿大执法部门拘留孟晚舟 是根据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现有的引渡条约进行的,在该案件中不存在任何政治成分。他强调, 加拿大和美国是法制国家,因此“我们的(引渡条约)合作伙伴不应该试图将法律程序政治 化”。 弗里兰补充说,她已经与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就该情况进行了讨论。在与蓬佩奥的 谈话中,加拿大外长还强调“加拿大是一个法制国家,一直都在明确遵守法律”。她表示, 在孟晚舟事件上,渥太华也一直在与中方保持联系。特别是,她自己还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 进行了讨论,但她没有透露细节。 应美国纽约东区检察官要求,加拿大执法机构于 12 月 1 日在在温哥华机场拘留了正在 转机的孟晚舟,美国指控她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12 月 11 日,加拿大不列颠哥 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准许孟晚舟在被引渡到美国之前获得保释,法官给予美国 60 天的期限, 但至今为止美国政府仍未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8 年 12 月 13 日) 材料四: 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接受路透社专访:“如果我认为它对国家有 利,如果我认为它对达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贸易协议有利——这至关重要——对国家安全 有利——我肯定会在认为必要的时候干预的。” 报道称,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加剧了近期美国股市的下滑,并使人怀疑特朗普在新的一 年有可能被经济动荡所困扰。目前中美两国正在极力解决这一问题。 摘编自《路透社》报道,2018 年 12 月 13 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西方针对华为公司的诸多行动,充分表明华为在很久之前就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五 眼联盟”的监视。 B. 对于孟晚舟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的指控,加拿大外长弗里兰认为孟晚舟的未 来应由政治家和加美引渡条约决定。 C. 如果能有助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有可能会介入美国司法部门针对华为首席财 务官孟晚舟涉及的案件。 D. 西方许多国家继续保持与华为 5G 的合作,继续力挺华为,2018 年的预计总收入证明华 为业绩的增长势头良好。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国家安全局试图寻找华为公司与中国军方存在关系的证据,并寻找华为的技术漏洞, 对华为发动了长期的网络攻击。 B. 华为作为一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外界对其质疑源于多个方面,既有政治上的疑虑,也 有对于华为技术水平的疑虑。 C.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这场较量中并不是防范西方情报部门的滋扰,而是要赢得西 方社会和产业界的信赖与支持。 D. 华为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 20 亿美元加强网络安全等应对决策和做法,将给中国企业走出 去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范例。 9. 以上材料中,前三则材料关于华为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C 9. ⑴材料一侧重介绍美国对华为长期发动网络攻击,突出华为已经成为西方情报机构的封杀 对象; ⑵材料二以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为例,强调华为经营业绩良好,反驳西方关于安全的质疑; ⑶材料三引用弗里兰观点,强调加拿大作为一个法治国家,不应与美国一道将孟晚舟事件政 治化。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 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 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应由政治家和加美引渡条约决定”分析错误。应该由法院决定, 不应该由政治家来决定。故选 B。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 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 项对照,辨明正误。C 项“并不是防范西方情报部门的滋扰”分析错误,原文说“华为将在 未来五年内投入 20 亿美元加强网络安全,用以增加更多人员和升级实验室设施。华为的这 一做法是对西方国家针对华为风波的绝佳回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面临着与西方情报机构灯 光下的较量,华为的应对方式将给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范例”,可见需要防范西方 情报部门的滋扰。故选 C。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 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问的是“以 上材料中,前三则材料关于华为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筛选并 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报道的侧重点”,就是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 要信息,可通过抓住关键句子来概括。材料一“最近几天,有关西方针对华为公司的更多内 幕被持续曝光。……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对华为的关注有相当长的历史”;材料二“华 为公关及政府事务部在心声社区中不间断发布相关外媒报道,传播意大利、韩国、德国等国 家政府和企业反对抵制的声音,和对华为的力挺”;材料三“加拿大外长弗里兰称,加拿大 执法部门拘留孟晚舟是根据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现有的引渡条约进行的,在该案件中不存在任 何政治成分。……他强调,加拿大和美国是法制国家,因此‘我们的(引渡条约)合作伙伴 不应该试图将法律程序政治化’”。然后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体现报道的侧 重点的,所以作答时可以采用事例和观点相结合的形式。 【点睛】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 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 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 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 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 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 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甲】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①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②。《诗》曰:“尸鸠在 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③故君子结于一也。 [注]①螣(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②鼯(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 戴礼记·劝学》改。鼯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 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③“尸鸠在桑” 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鸬鸠》。仪,通“义”。 10. 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B. 而闻者彰 彰:显现。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D. 心如结兮 结:结聚不散开。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B.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C.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D.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12. 下列对甲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B. 文章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C. 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后天的努力。 D. 本文的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1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 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2)在歧路上行走的人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被双方宽容。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 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 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 项, “彰”,结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分析,“显现”错误。应该译为明显、清 楚,可以引申为洪亮。句意:而听的人会听的很清楚。故选 B。 。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 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是故”是 所以、因此的意思,不需要断开,排除 A 项、C 项。“无冥冥之志者”“无惛惛之事 者”“,无昭昭之明”“无赫赫之功”应该分别对称,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D 项。句 意: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 显赫卓著的功绩。故选 B。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 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 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结 合文本内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分析可知,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 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故选 C。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 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利”,锋利;“强”,强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上、下”,向 上、向下(名词作状语);“用”,介词,因为;“一”,专一(数词作动词)。(2)“行衢道 者”,行(于)衢道者(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衢道”,岔道;“者”,……的人;“至”, 到达;“事”,侍奉;“容”,被宽容;“事两君者不容”(被动句)。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 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 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 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 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 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 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 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 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 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 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 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 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乙】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 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 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 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所以君子学 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 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①谁能识,河上仙翁②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令尹:老子西游到函谷关,关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老子而去, 不知所终。②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既写出望仙台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景色,又抒写出诗人登上望仙台后舒畅的情思。 B. 颔联所写景象开阔:三晋一带,山岭都蜿蜒北去;崤山二陵 风雨,从东方兴来。 C. 颈联引用典故,以人世的变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的感情。 D. 全诗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转承流畅自然,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明白晓畅且又悠悠不尽。 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⑴希望就近寻找到“陶渊明”,与他畅饮菊花酒而酩酊共醉。 ⑵引用典故,既隐含着知音难遇的喟叹,也显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感情。 ⑶表达了对朋友兼知己刘容的惺惺相惜、思念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 项,“明 白晓畅且又悠悠不尽”分析错误。应该是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深沉绵淼、含蓄蕴藉,而又悠 悠不尽。故选 D。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的尾联 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是对诗歌情感的考查。尾联往往是作者卒章显志,借 以表达主旨的,所以分析诗的尾联的含意,就要结合诗歌的主旨来回答。“且欲近寻彭泽宰, 陶然共醉菊花杯”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 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彭泽宰”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 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 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 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尾联言志,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 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 的 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 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 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 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以“月”烘 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 ⑶《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 _____。 【答案】 (1). 连峰去天不盈尺 (2). 枯松倒挂倚绝壁 (3). 别时茫茫江浸月 (4). 绕船月明江水寒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 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 形 , 而 字 形 与 字 义 分 不 开 ,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盈”“倚”“浸”“霜”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 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 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 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 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 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界的确不总像童话那样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坎坷,于是身边就会有人整天整天地 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愤恨别人功成名就,哀叹自己 。日复一日地哀叹,年复一年地挣扎, 仿佛这世上一切的悲苦磨难与挫折都落到了自己头上。 可是,真是如此吗? 近一年来,《朗读者》在电视节目中 ,董卿也因她不凡的谈吐赢得人们的阵阵掌声。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受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试问, 如果没有沉心静气的广泛阅读,优雅的谈吐从何而来?如果没有艰难苦涩的治学经历,坚韧 的品行怎能拥有?如果没有后台对自己能力的精心打磨,舞台聚光灯下怎会出现这样一位 、 气度不凡、光彩照人的才女?( ),像她这样曾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的人,光环与掌声都是她应该得到的。 英格兰有句古谚语:成功的人把拳头握在心里,只待时间到后出击。只有在困境抑或失 意中咬牙坚持, ,方可在残酷的时代中获得历练,破茧成蝶。 终有一日,你会厚积薄发,挣脱厚重的茧壳,羽化成蝶。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碌碌终生 脱颖而出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 B. 碌碌无为 脱颖而出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 C. 碌碌无为 遥遥领先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 D. 碌碌终生 遥遥领先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B.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C. 她气质优雅,才具千钧,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D. 她气质优雅,才具千钧,但她埋头努力后的数次失败却少有人知。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她在长时间 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 B.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的 的 C.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积累沉淀中长时间获得的 D. 她长时间在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碌碌无为”,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 作为。“碌碌终生”,碌碌:平庸,终身:一辈子,一辈子庸庸碌碌,没有成就。第一处,根 据文段情境,文章没有讲到终身,故应使用“碌碌无为”。“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 露出。“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第二处,是说《朗读者》在电视节 目中处在前列,使用“遥遥领先”更为恰当。“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 学识丰富。“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 谋。 二者都形容很有学问。但“满腹经纶”还强调很有才能;“学富五车”仅用于强调读书 多。第三处,此处主要强调董卿有才能,使用“满腹经纶”更好。“藏器待时”,器:用具, 引伸为才能。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第四处,主要情调在困境抑或失意中咬牙坚持等待施展的时机,使用“藏器待时”更好。故 选 C 项。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气质优 雅,才具千钧的董卿受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该句有两个 问题,一是搭配不当,“受……所知”不搭配,应为“为……所知”;二是语序不当,“数 次”应是修饰“失败”,应改为“在数次失败后的”。B 项,“在失败后的数次”语序不当, “数次”形容“失败”。C 项和 D 项没有突出“董卿为众人所知”。故选A 项。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括号前面的内容强调了她付出的努力,后面的内容强调 了光环与掌声,所以,应该强调“一切荣耀”,即应从“一切荣耀”的角度来说,这就排除A 项和 D 项,C 项,“在积累沉淀中长时间获得的”语序不当,应为“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 中获得的”。故选B 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 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 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 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 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 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 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 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 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 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 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 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 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20.下列语句不连贯,请根据提示,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文意流畅,结构一致,音韵 和谐,表意清楚。 大事难事,逆境顺境,看涵养,看胸襟;是成是败,看坚持;是喜是怒,看智慧;有舍有得, 看担当。愿你拥有一切,成就精彩人生! 【答案】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 是成是败,看坚持。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 “下列语句不连贯,请根据提示,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文意流畅,结构一致,音韵和 谐,表意清楚”,即调整语序。粗读知大意,细读找顺序,精读巧排列,品读活运用。结合 语句内容分析,有四个字的,有三个字的,把材料内容分类,分别为“大事难事”“逆境顺 境”“是成是败”“是喜是怒”“有舍有得”,“看担当”“看胸襟”“看涵养”“看智 慧”“看坚持”。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对应关系,如“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 慧”等,结合分析,按照题干要求调整语序即可。 21.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 韩翃(hóng)《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 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花”字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定的。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 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 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柳暗花明又一村”,“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 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着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发”、“出门俱是看花人”、“化 作春泥更护花”等,到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 请以“酒”为令,填写下面的诗句,七个字,必须是有据可考的诗词。 ① 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② 酒 ③ 酒 ④ 酒 ⑤ 酒 ⑥ 酒 ⑦ 酒 【答案】②斗酒十千恣欢谑 举酒欲饮无管弦 添酒回灯重开宴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借问酒家何处有 半醒半醉日复日 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斗酒诗百篇 东篱把酒黄昏后 葡萄美酒夜光杯 ⑤水村山郭酒旗风 长安市上酒家眠 自称臣是酒中仙 ⑥夜泊秦淮近酒家 莫笑农家腊酒浑⑦白日放歌须纵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诗词积累的题目,要求按着诗词飞花令的要求填写下列的 空格,给出的字是“酒”,注意“酒”要出现在规定的位置,同时是含有“酒”的古诗句。 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瑞典沃尔沃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早到的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天天如 此。有人问:“你们的泊位是固定的吗?”他们答:“我们到的比较早,有时间多走点路。 晚到的同事或许会迟到,需要把车停在离办公楼近的地方。”我们何时才有这样的境界呢? 这段文字给人启示,引人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为他人着想,为自己铺路 从前有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冬天相遇,他们试图从对方身上取暖,于是他们尝试着互相 靠近,但是总是被对方的刺扎的嗷嗷直叫,慢慢地他们找到了经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 去靠近,彼此不被对方刺着,又能从对方身上取暖,这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果然不冷 了。 其实,在生活工作中也是这样,如果一味地互相计较,互相伤害,靠排挤对方来使自己 得胜,也许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会被对方装的头破血流,所以,同事之间不妨寻求一 种公平正直的合作方式,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彼此从对方身上吸取经验,共同进步。这样比 互相排挤,遮遮掩掩不是更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和彼此事业的发展吗?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大得过团体的力量呢?又有“三个臭皮匠,抵过 一个诸葛亮”一个人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就不能从别人身上吸取知识的力量,则有可能 成为一个“诸葛亮”,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虽然有用来保护自己的刺,但又不能被别人伤害的“刺 猬”,那就要在工作生活中争取与同事建立起团结合作的良好关系,以诚待人,最终将可以 得到对方的感激和信任,从而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我们不要做屡屡被别人批判的对象;不要做一个过于苛刻的上司,让下属远而避之; 不要做一个自以为是,不服从只指示的下属,令你的上司对你无可奈何,对你极为不满,意 欲在适当的时机淘汰你;不要做一个小心眼儿,不容同事的人,令我们的同仁对我们恨得牙 痒痒;不做一个不顾及别人的尊严,随便挑剔别人的成绩,奚落别人的行为,乱开别人玩笑 的人,让别人认为我们是长舌妇。总之一切损人利己,投机取巧,上海别人自尊,令别人不 能接受的事情我们不能做,因为这样不仅仅伤害了别人,而且也伤害了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起码原则,我们要做君子,不做小人,要做一个光明磊 落,受别人欢迎的人,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真诚和帮助给我们的亲人、 朋友、老师、上司、同事、下属。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同学、好儿子、好女儿、好哥哥、 好姐姐、好同事、好领导。在学习和工作中多为人着想,因为,这其实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所给材料说的是瑞典沃尔沃总部早到的 人总是把车停在远离办公楼的地方,为他人提供方便的故事。显然,这则材料强调的核心内 容就是要学会为他人着想。材料中这些早到的人的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是应该称赞的, 他们这么做,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他人提供方便,他人也会为自己提供方便,人生之路就 会越走越宽;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人与人相处就会多一些和睦,少一 些计较与摩擦,社会就会和谐温馨。 立意角度参考:为他人着想,为自己铺路;学会为他人着想,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 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 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 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 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 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 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注意由果溯因,找 到瑞典沃尔沃总部早到的人这么做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材料的立意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