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铜仁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表情包占领世界 谢石 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如果不打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 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达祝福。 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笑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就在去年底,牛津词典还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5年年度词汇。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事实上,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开始建立一种从现实中投射而来的“文化”。当宫廷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当时装周快要开始的时候,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让它们穿上Kenzo的毛衣,背着Michael Kors的新款包包,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 也许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用表情来表达自我,表情世界里的数据也隐藏着许多微妙的真相。比如“谢谢老板”要比“老板你再不发红包我就要退群了”的发送次数更多。而在QQ平台的统计中,在不必谈工作的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里,人们要比日常工作日里更喜欢发送“愤怒类”的表情。 表达喜怒哀乐的表情正在变成赚钱的战场。成功赚到钱的表情包并不少。名媛金·卡戴珊的表情应用Kimoji售价1.99美元,在上线之后不久获得了每秒9000的下载量,这让卡戴珊每分钟获得100万美元的进账。而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的表情应用StephMoji在上线三天后就超过了Kimoji,成为分分钟都能赚钱入账的热门表情包。 虽然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绝大多数表情都是免费下载使用的,但这些由十帧画面组成的动态表情,也正在逐渐成为能够赚钱的生意。微信表情平台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截至2016年5月1日,已上架的1500套表情中,有92%的表情开通了赞赏,累计赞赏金额超过人民币409万元,平均每次赞赏2元人民币。 尽管表情包似乎正在逐步占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有趣的是,在这个愈发热闹的表情世界里,真正身处其中的人却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失落。 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10年前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她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因为起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她要琢磨如何在8帧的画面里尽可能表现复杂的情绪,但近些年的表情下载和发送数据让她发觉,“浮夸的肢体语言”更受欢迎,“哭也分很多种,默默流眼泪的啜泣就不如满地打滚的哭法受欢迎”。现在最受欢迎的表情追求的是“一眼就看明白”,只要一个夸张的图片配一句简单易懂的文字,“恨不得2帧就画完了”,复杂的表情反而不容易受欢迎。 所以,在打开聊天窗口,看到表情包里一片情绪高昂的狂欢时,她说她其实更怀念那个“认真说话”的过去,不过这种情绪要怎么说出口呢?最后,她还是发来了一个表情,一个小狐狸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 (《中国青年报》2016年09月14日11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情符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整个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即使不写字,单靠发表情也可将聊天进行下去。 B. 作者认为表情设计师在刚开始做表情的时候,因最初以为表情取胜的关键是“靠脸部细腻微妙的变化”,所以设计师要花费大量心思琢磨面部表情。 C. “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D. 名人表情的收费下载和给免费表情包赞赏功能的开放,使得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主要的赚钱方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对与朋友用纯表情进行聊天的研究,发现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 B. 时装设计师为了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在时装周开始的时候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 C. 因为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由十幀画组成的动态表情,正在逐渐成为赚钱的生意,所以微信表情平台于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 D. 表情包市场中,脸部变化细腻微妙的8帧画面的表情,远不如让人“一眼就看明白”肢体语言浮夸的受欢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天,直白地调侃不如使用扮成清朝后宫嫔妃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的表情包来得更有效。 B. 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每个月有超过6.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表情包已经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C. 表情包的流行可以说是网络社会的一场集体狂欢,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但人们不再“认真说话”了值得深思。 D. 表情包的设计也体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一种“文化”投射关系,比如:当宫廷剧开始流行时,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表情设计师孟繁琦说”,不是作者的观点;C项,答案范围不清,原文是“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D项,“使得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平台上主要的赚钱方式”错误,原文是“正在逐渐成为能够赚钱的生意”,而不是“主要”的。故选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 项,“因为在微信表情公共平台上,由十幀画组成的动态表情,正在逐渐成为赚钱的生意,所以微信表情平台于2015年12月2日正式开放了给表情艺术家赞赏的功能”分析错误,这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表情包已经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说法错误,选项混淆时态,原文是“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故选B。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比如本题B项,混淆时态,原文是“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并不是选项所说“表情包已经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孟三爷的徒弟 陈德鸿 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 孙兴说,他15岁那年上山采松塔,从树上摔下来,好几处骨头都断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哀嚎到快天黑,让在山里住的孟三爷发现了,当时就把骨头接上了。等他好利索了,就拜了孟三爷为师。 有人不信说:“孟三爷那个孤老头子有两把刷子不假,可他连亲侄子都不传,咋能传给你呢?鬼才信呢!” 孙兴涨红了脸说,“起初孟三爷确实不答应,后来被我缠得没法,就说,‘你这笨手笨脚的,摘个松塔都能从树上掉下来,教也没用。’”我当时就急了,说:“我掉下来是没舍得用刀砍树梢。把树梢砍掉了,松塔好拣了,可松树就不长了。孟三爷想了想,又问了我不少事,这才答应了。” “孟三爷没了快俩月了,让我们找阎王爷问啊?”一个人说完,一群人都笑了起来。都知道孙兴心善,不会说谎。他从小没娘,爹娶了后娘又生了一个娃,对他更加不管不顾,挨打受气是常事。于是便都知道了孙兴是孟三爷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却一直没有机会。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来找孙兴的是饲养员李老头。李老头说:“队里有头骡子断了一条前腿,听说你是孟三爷的徒弟,能给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给牲口接?” “能,咋不能呢!”孙兴满口答应,心里却有点发酸,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头骡子。 到了队里,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好了,牵着在院里遛遛,明天就能下地干活了。” “这,能成?”李老头半信半疑。 孙兴没回话,拍拍屁股走了。李老头哆哆嗦嗦牵过骡子,在院子里慢慢地走了起来,眼睛不时扫向围观的人群,根本不敢回头看骡子。走着走着,便见围观的人们傻了似的僵在原地,眼睛越张越大。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欢叫声。 队长媳妇小秀抱柴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三根肋骨,疼得直吸气。队长想用马车把她送到县医院。 小秀急了:“这离县城几十里,到了还不把我颠簸死?赶快去找孙兴呀!” 队长只好找来了孙兴。孙兴在小秀伤处左右捋了一阵儿,喷了几口酒,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嘟囔起来。十几分钟后,孙兴睁开眼睛,见小秀不再喊疼,挎上葫芦往外走,边走边说:“好了,干啥也不耽误。” 队长愣了一会儿,急忙追了出去,问:“多少钱?” 孙兴说:“不要钱,给谁看都不要钱。” 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你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 孙兴停住脚说:“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 “那你这是图啥呢?”队长问。 “啥也不图。”孙兴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 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外县人也来找他接骨。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弄得问话的人一头雾水。 县医院院长亲自看了孙兴接骨,对他很是佩服,便寻了个机会把他要了过去。可没想到,孙兴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 队长百思不得其解,说:“多少人做梦都想进城吃商品粮,你有了这个机会,咋就不干了呢?” 孙兴说:“别人做不做梦我不管,在城里看病得先交钱,没钱就不给看,我越干越不得劲,没法干下去了。” 许多年后,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孙兴的事,专程跑到村里来调查,找到了当年的队长家。队长说:“给人和牲口接骨那都不算啥,最神的是接高粱……” “可惜了。”记者说,“凭他的神技,要是活到现在,早发大财了。” “你说啥?”记者话音刚落,老人的眼睛便瞪了起来。 “没,没说啥。”记者有些毛了,“我,我是说他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传下来?” 队长叹了口气说,“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别忘了,他可是孟三爷的徒弟。”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兴在县医院看不惯先交钱再看病的规定,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说明了现代社会医院的冷漠无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 小说结尾队长的回答,说明了队长对孙兴精湛医术的钦佩。 C. 孙兴救了队长的媳妇后,拒绝了队长的感谢,并说“这事我不来干,你最好也别干。”说明孙兴认为队长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D. 孙兴的接骨技艺高超,文章用了多处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来表现。 5. 如何理解“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这句话的作用。 6.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孙兴的人物形象。 【答案】4. D 5. ①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说明孙兴做事有自己的原则。③暗示了孟三爷教给孙兴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做人的道理,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6. ①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孙兴摘松塔没舍得用刀砍树梢,结果从树上掉下来,可见他心地善良;文章说他“啥也不图”,说明他为人正直,没有私欲。②技艺高超,孙兴给骡子、队长媳妇接骨都能够迅速“人到痛除”,手法老道,名不虚传。③淡泊物欲,不图名利,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孙兴在县医院看不惯先交钱再看病的规定,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说明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诱惑。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说明了现代社会医院的冷漠无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理解错误,文章要揭示的是孟三爷对孙兴做人的影响,并非揭示医院的无情冷漠;B项,“小说结尾队长的回答,说明了队长对孙兴精湛医术的钦佩”理解不全面,小说结尾队长的回答,除了说明了队长对孙兴精湛医术的钦佩,还同时体现了对当下唯利是图者的不屑以及对医术不能传承下来的遗憾;C 项,“说明孙兴认为队长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错误,文章并不能看出“孙兴觉得队长品质不高尚”。故选D。 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如何理解‘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作用能力。答题时,要在文章中找到这句话,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去理解其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孙兴给队长媳妇小秀接好骨后,队长要给孙兴钱,孙兴说不要钱,给谁看也不要钱。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孙兴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孙兴说自己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自己干不来,让队长最好也别干。队长追问他图个啥,孙兴说:“啥也不图。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第二次是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有不少人来找他接骨。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后面孙兴去县医院坐诊,但是很快又回来。是因为县医院看病要先交钱,不交钱不给看病。与孟三爷交他的相违背,他感觉没劲,就回来了。所以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情节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梦但也的徒弟”。文中孙兴以这句话为自己做事的原则,且一直都在坚持这一原则,并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强调孟三爷在做人上对孙兴的影响之大,暗示了孟三爷教给孙兴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做人的道理。 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孙兴的人物形象”,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人物形象能力。分析孙兴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文中孙兴言行来分析。比如:孙兴摘松塔没舍得用刀砍树梢,结果从树上掉下来,可见他心地善良;文章孙兴给人接骨,不要钱,不要物,别人一再问他图啥,他说自己“啥也不图”,说明他为人正直,没有私欲。孙兴给骡子、队长媳妇接骨都能够迅速“人到痛除”,手法老道,说明他技艺高超,名不虚传。孙兴在县医院看不惯先交钱再看病的规定,干了一个多月就主动回来了,说明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名利所诱惑。 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 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2万人,较2014年增加3万人。 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龄学生人口的下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2500万人,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从2001年至2014年,新生儿教量进入个平稳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万左右。根据适龄人口统计以及在校生存量分析,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基本探底。截至目前(5月28日),包活北京、江苏、湖北、浙江等22个省(自治区)公布了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13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河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然而,无论是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还是上涨,各地高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52.37万人,同比增加6.39万人,创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开放报告数据,2014-2015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24552人,较前一年增长12.7%,且首次超过同期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撼媒体报道,已有包括悉尼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国外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随着国外高校强有力的竞争,中国高校内外交困,提高自身质量与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 材料二: 近几年,国际学校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从《2015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得知,中国目前己有597所国际学校。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国际班录取线已超过校本部。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材料三: 3月31日,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阻会并对外宣布,并对外宣布,从2017年起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16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大类来填报。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都在尝试推行大类招生。部分985、211高校将不得不面临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况,而高校中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甚至会遭受无人报考的境遇。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 B. 近年来,全国高考人数停止增长并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之一是我国新增人口的逐年减少。 C. 材料二图表中9所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连续4年上升,可见出国留学受到广大北京学生的热捧。 D. 因悉尼大学等数十所国外大学降低录取条件,承认国内高考成绩,使得我国高校内外交困,提高自身质量与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人口出生率紧密相关,无论报名人数达到峰值、急剧下降或是止跌趋稳,都是如此。 B. 2016年各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有升有降,但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容乐观。 C. 从2017年起,清华大学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模式,这势必会让每一个专业都暴露于激烈竞争的舞台之上。 D. 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甚至超过了校本部录取分,因此出国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 E. 大类招生对同一高校的各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专业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增强吸引力,获得优质生源。 9. 根据上述材料,在国内生源外流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答案】7. D 8. BD 9. 利:①站在学生的角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 ②站在高校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可以促进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式,从而提升高校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弊:①短期看来,部分社会认为的“冷门”专业可能被冷落,热门专业扎堆报读现象将难以避免;②长期看来,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合理分布,造成某些专业人才的短缺。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D项,“因悉尼大学等数十所国外大学降低录取条件”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提及,原文只是说“悉尼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国外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并没有如选项所说“降低录取条件”。故选D。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评价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两项”,B项,“但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依据不足。原文只是说“包活北京、江苏、湖北、浙江等22个省(自治区)公布了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13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河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D项,因果倒置。应该为“出国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因此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甚至超过了校本部录取分”。故选BD。 9.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 根据上述材料,在国内生源外流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是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通读文章,可在文章中筛选出“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16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大类来填报”“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都在尝试推行大类招生”“部分985、211高校将不得不面临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况”“而高校中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甚至会遭受无人报考的境遇”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分析概括利的时候,可以分别从学生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弊的时候,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分析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遣子入侍。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会显宗崩,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馀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肃宗即位,遣秦彭发张掖三郡及鄯善兵,攻交河城,北虏惊走,车师复降。乃分兵迎恭。遂相随俱归。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至玉门唯馀十三人。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固:即窦固,凉部:指西州 防:车骑将军马防。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B.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C.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D. 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鳏寡孤独: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的老人。 B.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C. 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肃拜,礼节最轻的是稽首。 D. 崩:古人讳言“死”,故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耿恭年幼丧父,有将帅的才略。永平十七年参与攻打车师,使之归降。担任戊己校尉,移檄乌孙,显示汉朝的威德。 B. 与匈奴的激战中,耿恭为了磨砺士卒,在城中粮食吃光了,穷困不堪的情况下,与将士煮铠甲弓弩吃。 C. 显宗逝世,车师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击耿恭。耿恭与将士殊死抵抗。匈奴单干对他很敬重,要招降他。耿恭不接受,斩杀了他的使者。 D. 耿恭与士兵同患难共生死,不为名利女色诱惑,不惜牺牲生命,宁可饿死战死也不投降。作者因此评价他义重于生。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 (2)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馀数十人。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于是拉开强弓射向匈奴。中了箭的敌人,察看伤口,流出的血都沸腾了,于是大惊。 (2)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单于”“恭”“使”“白屋王”“女子”“城”“城上”,虚词“之”“为”“以”“乃”“其”,标志性词“曰”,再结合本句意思:匈奴单于探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子。”耿恭就诱骗匈奴使者上城,亲手砍死他,并在城上烧烤他的肉。句子可以断开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故选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礼节最重的是肃拜,礼节最轻的是稽首”说法错误,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礼节最轻的是肃拜。稽首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留,因此叫稽首。肃拜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故选C。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与匈奴的激战中,耿恭为了磨砺士卒”说法错误。原文为“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且“恭厉士众击走之” 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其中“厉”是激励、勉励的意思。不是“磨砺”的意思。故选B。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因,于是;虏,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这里指代匈奴敌人;创,伤口;虏中矢者,定语后置句,中了箭的敌人。(2)句中:推诚,坦诚相待;稍稍,逐渐;馀,剩下的。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耿恭字伯宗,从小就死了父亲。他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具备将帅的才能。永平十七年冬季,骑都尉刘张带兵去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他的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一起打败了车师国并使他们投降。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驻在车师国后王部的金蒲城。耿恭来到驻地,写了一封公文送到乌孙国,宣示大汉的威严和恩德。乌孙国王大昆弥以下的人都很高兴,派使者贡献名马,并派儿子到长安侍奉皇帝。 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遣两万骑兵攻打车师,终于打败并杀了车师后王安得,接着进攻金蒲城。耿恭登上城墙与敌人搏战,他用毒药涂在箭头上,向匈奴传话说:“我们汉家的箭很神奇,那些中箭受伤的人一定有异常的情况。”于是拉开强弓射向匈奴。敌人中了箭的,察看伤口,流出的血都沸腾了,于是大惊。恰巧这时刮起了暴风,下起了大雨,耿恭趁着风雨反击匈奴,杀伤了很多敌人。匈奴人很震惊害怕,就解围离去了。耿恭认为疏勒城旁边有涧水,可以固守,就在五月带兵去占据了它。七月,匈奴又来攻打耿恭。耿恭募聚了数千勇士骑马向敌人直冲,敌人的骑兵四散逃走。匈奴就在城下断绝了涧水。耿恭在城内挖井到十五丈深仍然不见水,官吏士兵又渴又乏,只好榨马粪汁来喝。耿恭仰天叹息,说:“听说从前贰师将军拔出佩刀刺山,泉水就从刀眼里飞涌出来;如今大汉的恩德神圣高超,怎么会走投无路呢?”于是整理好衣服向着挖的井拜了两拜,替将士们祷告。过了一会儿,井里的泉水奔涌而出。耿恭就让将士们扬水给匈奴人看。匈奴人没有想到城内会有水,认为是神灵护佑,就带兵离去了。正巧这时显宗皇帝逝世,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打耿恭。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过了几个月,城中粮食吃光了,穷困不堪,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探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子。”耿恭就诱骗匈奴使者上城,亲手砍死他,并在城上烧烤他的肉。匈奴使者的手下人望见了,大声哭号着离开了。单于听说了大怒,进一步增兵包围耿恭,但未能攻下疏勒城。 肃宗登上皇位,派秦彭等人征调张掖等三郡及鄯善国的兵,进攻交河城,北匈奴人惊慌逃走,车师国又投降汉朝。于是分出一支军队去迎接耿恭。耿恭等人就随军队一起回来了。从疏勒城出发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死亡,到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人了。 (作者)评论道:我当初读《苏武传》,对苏武茹毛饮血于北海之地而不使大汉朝蒙受羞辱的事迹非常感动。后来读到耿恭固守疏勒城的事迹,喟然叹息,不知道我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唉,道义重于生命,竟然达到这种地步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4.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暗示春天来临。诗中首句的意思是说芬芳的鲜花到了新年都还没有开放,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B. 诗中第二句中用这“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惊”字,则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C.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D. 诗歌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迟迟不来的怅惘、遗憾之情。 E. 从章法上看 ,诗歌前两句一扬一抑,相得益彰。前句“未有芳华”,一扬;后句“初见草芽”,一抑,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15. 清代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道“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空翻”即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主要从诗歌视角的翻转,动静、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转化来体现。请结合诗歌技巧及诗人情感对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 【答案】14. DE 15. ①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却嫌”、“故穿”,把春雪比作人,将其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②构思奇巧:(一是诗人调转笔锋,撇置“芳华”,偏写“白雪”,翻春寒飞雪为春色飞花。“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化春寒料峭为春意欣然,化情怀冷漠为意趣欢闹。三是翻因为果的写法,增加了诗的意趣。初春飞雪本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的原因,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③三、四句表面上写有雪而无花,实则是诗人以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无情之物,让白雪嫌怨春色来迟而颇解人情,有意化作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给人春的气息。这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两项”,D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迟迟不来的怅惘、遗憾之情”赏析不正确,主要是欣喜之情。诗人化人情为物意,化春寒料峭为春意欣然,化情怀冷漠为意趣欢闹,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E项,“前句‘未有芳华’,一扬;后句‘初见草芽’,一抑”分析错误,“未有芳华”是抑,“初见草芽”为扬。故选DE。 点睛:这是诗词5选2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比较少见,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 名篇名句默写 16.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儒家和道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 (5)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美。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作者用“_____,____。”两句,从色彩、情态等方面写出了水之秀美。 【答案】 (1). 各抱地势 (2). 钩心斗角 (3). 怒而飞 (4). 其翼若垂天之云 (5). (故)不积跬步 (6). 无以至千里 (7). (吾)视其辙乱 (8). 望其旗靡 (9). (则)素湍绿潭 (10). 回清倒影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抱、钩、翼、垂、跬、至、辙、靡、湍、清。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题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③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④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⑤社区发动群众为地震灾区募集些急救物资,有些人不仅细大不捐,而且怪话连篇,极大地挫伤了组织者的热情。 ⑥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答案】B .....................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上海正在建设的超大型街区项目,以修建住宅楼、写字楼、大型购物商场和高层建筑为主,这些巨型建筑大而无当,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B.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 古装玄幻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在电视台热播以来,不少粉丝的心被剧中“白浅”的扮演者杨幂俘获,杨幂再次成为霸屏女王。 D. 针对社会上反映较多的“挂证”乱象问题,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提高清理打击“挂证”行为的力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不合逻辑,“高层建筑”包含了住宅楼、写字楼等,不能并列;C项,中途易辙,第一个句子还未说完,又变换主语另起一个句子;D项,搭配不当,“提高 ……力度”应改为“加大力度”。 19.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因昨晚临时有事,不能光临贵校元旦晚会,深表歉意。 B. 平时遇到难题时,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C. 昨天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完璧归赵,谢谢! D. 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用于此句表达不得体;B项,“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向同学请教,用“不耻下问”不得体;C项,错在“完璧归赵”,敬辞,用于归还原物,“璧”敬称对方的东西。故选D。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①_____。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②_____。唐代文人之醉酒,固然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且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因此,有人说③____。 【答案】 (1). 都离不开酒 (2). 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3). 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通读文段,第一处,所要填写的句子是文章总括句中一个小分句。整句话是说文人墨客与酒的关系。根据横线前“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以及后文的内容,可以推知此处填写表示“都离不开酒”意思的句子。第二处,填写的句子是说明唐人饮酒的风格:和“悲剧”相反,和“豪情壮志”有关就行。比如可以填写“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第三处,总结句,总结酒唐诗歌的作用的,可以填写表示“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意思的句子。 四、作文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是一名高中生,在人生的路口,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父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父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 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父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哪些思考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走弯路,奔成功 雄鹰搏击长空,方显生命的壮丽;鱼儿游弋水底,方显生命的自由;骏马驰骋草原,方显生命的不羁;而我们在非走不可的弯路上成长,方显生命的珍贵。 每个人的脚下并不都是一条落英缤纷的路,我们要披荆斩棘,历经坎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回眸处,我们弯曲的成长路上也会开出淡淡的花儿,这些花儿会见证我们成长途中所经历的磨难,所走过的非走不可的弯路。在摔跟斗、碰壁走过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快地走向成功。 回首历史长河,哪一个名人不曾走过非走不可的弯路?而在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后,我看见了他们不一般的成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举一杯清酒独饮,官场的钩心斗角、阿谀奉承使他成了与政坛格格不入的人,他四处漂泊,历经坎坷,可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却让他成了文坛的宠儿。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激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着他昂扬的斗志。在人生非走不可的弯路上,他创造了文学上的辉煌!假如没有这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能看到诗坛上自信、洒脱的诗仙吗?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李白更自信,更豁达,在中国文学上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吟着词在失落中悔恨。曾经的奢靡,曾经的辉煌,刹那间烟消云散,留下他一人独自叹息。在历经磨难后,他逐渐懂得了人生的辛酸。不止一次,他低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是怎样的感伤啊!走过这一段对于李煜来说非走不可的弯路,才使他如此成熟。倘若没有走过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他仍是那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君王,又怎能知道人生的无奈与辛酸?又怎会在无奈和痛苦中成熟?又怎会在彷徨与失落时写出一首首佳作呢?这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李煜更成熟,让他懂得了生命的无奈,让他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 记得有人说过,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最美的绝唱。是的,只有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受考验,走过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我们走向成熟,走向坚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讲述了在人生中往往会走一些弯路,而在弯路中吸取教训,从而成长壮大。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父亲的劝阻、弯路、终于走过来、年轻时的弯路非走不可。何谓“年轻时的弯路”?主要是指年轻时走偏、走错、走曲折的路。那为什么年轻时非要走弯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从“我”的角度,也就是中学生的角度:①年轻有为,怀揣梦想,为梦想去闯世界、看风景,即使走过许多弯路,但无怨无悔,因为年轻,输得起;②年少轻狂,不听别人劝告,非要走自己的路不可,虽然走不通,虽然撞得头 破血流,但也是一份经历,一份收获;③年轻浅薄,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但也认识了自我,汲取了教训;④年轻的我们需要磨炼,走了弯路,我们变 得坚强和成熟。从父亲的角度: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人一定要在年轻时走一些弯路,在弯路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成长壮大。对于父亲的劝阻,虽没有听,但也走过了那段弯路。据此,可以立意:①作为长辈要懂得放手;②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弯路;③.家长对孩子不要大包大揽;④青春的弯路非走不可等。拟题参考:“在弯路中成长”、“弯路过后见成熟”、“年轻不怕走弯路”、“成长的弯路非走不可”、“莫让弯路遮望眼”、“走过的弯路,是一笔财富”。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