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善的统一,西方的美学和艺术更追求美和真的统一,表现在戏剧中,西方悲剧往往一悲到底,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 B. 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 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D. 西方文化强调“二元对立”,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得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一直落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便提出中西美学的显著不同:中国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B. 作者在第二段论证了中国美学强调抒情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差异,接着又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学的源头不同。 C. 作者在第三段更进一层地论证了中西美学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显著差异。 D. 文章层次非常清晰,在论证过程中多次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将原本抽象的美学原理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不是安排大多数主要人物都死亡的结局,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都大打折扣。 B. 《诗经》和《楚辞》虽然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 C. 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和写实,《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它们的表现形式完全相同,但迥异于我们的抒情文学。 D. 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确实比西方文化有优势。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D项“造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于文无据。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论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D项,文中没有大量的引用论证,主要是例证。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这出悲剧的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都大打折扣”扩大范围。认识价值打折扣,与伦理价值无关;C项无中生有。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但同为叙事文学,表现形式也未必都相同;D项因果关系不当。中西方文化难分优劣,其原因不是西方人“已经认识……希望从中吸收精华”,而是中西方文化各有优缺点。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咱们镇上没有小偷 何君华 (1)我在科罗拉多小镇开诊所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但是现在,我不打算干下去了,我太老了,我决定从明天起退休,也就是说,今天是我上班的最后一天。在最后一天里,我决定做一件好事,一件特别一点的事,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句号。 (2)我已经有了主意。因为我看见瞎子乞丐马里奥·罗德里格斯走进来了。 (3)“马里奥,遇上我你今天可真是行大运了!”我抬起脖子对瞎子马里奥说道。 (4)“令人尊敬的费尔南多医生,说实话,我并不明白您的意思.难道您是说今天真的要大发慈悲给我几个比索吗?感谢上帝!”罗德里格斯看着我说,眼神充满期待。 (5)“难道获得几个比索就称得上是行大运吗?马里奥,你也太小瞧我了!” (6)“那么,令人等敬的费尔南多医生,您能告诉我今天我究竟要行什么大运吗?”马里奥·罗德里格斯殷切地看着我。 (7)“你还真得好好感谢上帝。马里奥,我该怎么跟你宣布这个好消息呢?我决定——免费给你做白内障复明手术。”我斩钉截铁地说。 (8)“哦,天哪,令人尊敬的费尔南多医生,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您此前可从没这么做过啊!”马里奥·罗德里格斯惊讶地叫道。 (9)的确如马里奥·罗德里格斯所说,此前我从未为一个病人免费实施过手术。我想在科罗拉多小镇树立这样一种观念,给人看病也是一种劳动,医生也是需要吃饭的,绝不是什么圣人君子,看病必须给钱,给钱才能看病,一个比索也不能少,我当然知道有人在议论我太过绝情,尤其是在艾伦娜事件上。三年前,可怜的艾伦娜小姐由于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眼睁睁死在我的诊所前。人们对我展开了空前的抨击,甚至扬言要将我赶出科罗拉多小镇,但他们当然不会这么做,因为整个科罗拉多小镇只有我这唯一一家诊所,也只有我一名执业医生。赶走了我,谁来给他们看病呢? (10)“所以我说你撞大运了啊,马里奥。从明天起,我就打算退休了。我决定为人免费治一次病来结束我的职业生涯。当然,我也用不着为我自己亲手打破规矩而担心,因为明天我就要关门——我再也不会给任何人看病啦,马里奥,你真是三生有幸,我决定把这唯一的免费机会给你。”我说。 (11)“哦,天哪。令人尊敬的费尔南多医生,您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哦,感谢上帝!”马里奥·罗德里格斯激动得语无伦次。 (12)说实话,马里奥的病情并不复杂——先天性白内障,而这样的复明手术我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了。马里奥家实在太穷了,即使是做这样简单的手术,马里奥家也拿不出一个比索。要不是我今天大发慈悲,马里奥可能一辈子都是瞎子。 (13)我顺利为马里奥实施了手术,马里奥千恩万谢地走了。我准备收拾好物品,就此关门大吉。就在这时,一伙人闯了进来,我仔细看了一下,领头的一个应该是马里奥·罗德里格斯的哥哥——费利佩·罗德里格斯。 (14)费利佩·罗德里格斯气势汹汹地走到我跟前,怒气冲冲地指着我的鼻子逼问道:“费尔南多,你为什么要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马里奥做手术?你获得授权了吗?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没有抢劫犯,没有人干非法的勾当,我们只能靠马里奥四处乞讨,合法地博得人们的同情来养家度日,现在,你无缘无故弄好了马里奥的眼睛,我们一大家子人今后吃什么?” (15)不等我开口申辩,费利佩·罗德里格斯就一拳击在我的额头上。我瘫倒在地,打翻了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手术盘,我感觉有什么东西插进了我的后背,可能是一把手术刀或者手术剪什么的,我感觉后背有血流了出来。我想爬起来,但根本爬不起来。 (16)恍惚中,费利佩·罗德里格斯还在嘟哝着:“咱们镇上没有小偷,连一个也没有,咱们可不能去偷去抢啊,犯法的事我们可不能干,可眼下该怎么办呢?” (17)“不如,我们重新把马里奥的眼睛弄瞎吧?要不我们只能饿死……”有人建议道。 (18)“我看也只能这样了……” (19)我已经无力阻止残忍的命运再次降临到马里奥·罗德里格斯身上,我感觉我的血越流越多,我就要死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对话片段刻画人物,人物关系简单,但人物形象丰满,作品意蕴丰富,会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 B. “我”在科罗拉多小镇开诊所四十多年,这期间瞎子马里奥多次来诊所让“我”免费帮他医治眼睛,上班的最后一天“我”大发慈悲给他做了手术。 C. 小说中说“即使是做这样简单的手术,马里奥家也拿不出一个比索”,这句话道出了马里奥贫穷的家庭背景,也为马里奥哥哥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D. 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我”出于善意给瞎子乞丐做了复明手术,却被他的哥哥暴打一顿,波折的故事情节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5. 小说第九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请探究小说标题的深刻意蕴。 【答案】4. B 5. (1)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我”办事讲究原则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出我的绝情。(2)插叙内容与后面“我”免费为马里奥做手术形成对比,有助于情节的展开,进一步增强故事的波折性。 6. 语意丰富,针砭现实。“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指表面上没有小偷,似在表明此地民风淳朴。但是马里奥的哥哥等人却在靠着马里奥的乞讨来生活,题目充满讽刺意味,可读性强。“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可是有比小偷更毒辣的人物。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一步,浏览选项,标考查点。把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画出选项中有关“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内容的名称。第二步,回归原文,寻找对应。注意选项带出的要点是否有原文依据。第三步,对比排除,确定答案。B“这期间瞎子马里奥多次来诊所让‘我’免费帮他医治眼睛”错,原文马里奥并没有要求“我”为他做手术。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这个段落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此前……”是对原来事件的回忆,属于插叙的内容,对人物的作用是反映了“我”的性格特点;情节上“我”免费为马里奥实施了手术,与插叙情节形成反差,为小说设置了波澜。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意蕴。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首先标题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小说结尾的内容“我们只能靠马里奥四处乞讨,合法地博得人们的同情来养家度日”令人震惊,最后,他的哥哥想把马里奥的眼睛重新弄瞎,使人感到人心的毒辣,令人警醒。 【点睛】探究“作品的意蕴”: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文本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教育成果的差距实际在入学前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如是说,“很多研究证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良好开端。” 2015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验的结果显示,接受至少两年早期教育的儿童在15岁时的平均学业水平比其他儿童更好,而且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限越长他的表现就越好。“所以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投资会有很大的经济回报。21世纪,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2年世界三年毛入园率比1999年增长了20.9%,入园人数增加64%。”刘焱认为全球范围内,学前教育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时代。 (摘编自2018年1月15日《中国政协报》) 材料二: 2016年我国五大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合计拥有加盟和直营幼儿因5000多家,市占率仅为3.24%。其中数量最多的红缨幼儿园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幼儿园,市占率仅为1.95%;仅次于红缨幼儿园的北京博苑拥有900家幼儿园,仅占0.58%;大风车、大地、红黄蓝的市占率分别仅为0.32%、0.19%、0.19%。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不高,优质幼儿园数量较少。我国目前幼师普遍学历不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本科以上学历的幼儿园园长仅有7.5万人,占所有幼儿园园长的30%,未定职级的有63.19%,专任教师中仍有2.2%为高中以下学历,73.38%未定职级。师资水平不足导致提供的大多只是简单的教育服务,这对于幼教的长远发展不利,此外,民办幼儿园水平高低不齐,很多幼儿园存在管理混乱、课程不成体系等问题,能够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健全的教学体系的幼儿园数量有限,基于此,跑马圈地式的扩张仍旧是主旋律。 (摘编自2017年7月12日《中商情报网》) 材料三: 据了解,2013至2018年,中国在园幼儿从3894.7万人增至4656.4万人,而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口52万人,考虑到2020年适龄幼儿新增入园需求,相应还需增加专任教师13万人。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在4月12日北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建议,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规模和范围,培养爱学生、懂学生、专业精的优秀教师。支持优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办成幼儿师范学院乃至幼儿师范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有学部教授刘焱认为,2015年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其通过率极低,意味着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无证上岗。她建议,把这项考试分为教师助理(保育员)、初级教师、主任教师等三个层级,分别提出学历和实际工作能力两方面的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茄分析,当前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贯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等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课程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她说,应从国家层面出台幼儿园课程指导。 当前,还存在着乡村幼儿园教师月收入不到2000元人民币、一些大城市一个保姆的工资就可以聘3个幼儿教师等现况。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胡卫认为,应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建立健全幼师从教津贴和职业年金制度,提高幼师福利待遇。 (摘编自2019年4月13日《中国新闻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前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认为是因为教育成果的差距实际在入学前已经出现了。 B. 2016年我国五大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合计拥有加盟和直营幼儿园的数量看似很大,但市占率仍非常低,红缨幼儿园占比最大。 C. 2016年幼儿园园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所有幼儿园园长的30%,未定职级的有6319,这是幼儿园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D. 2015年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极低,意味着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无证上岗。刘焱建议把这项考试分为三个层级。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PISA测验结果表明,早期教育的时间长短对以后孩子的学业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限越长,孩子的表现越好。 B. 在21世纪,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刘焱认为,全球范围内,学前教育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时代。 C. 民办幼儿园水平高低不齐,部分幼儿园管理混乱、课程不成体系,但很多公办幼儿园能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健全的教学体系。 D. 柳茹认为当前幼儿园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贯彻相应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课程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9. 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需要国家层面的哪些支持? 【答案】7. C 8. C 9. (1)支持创建优质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2 )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健全幼儿园教学体系。(3)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规模和范围,培养爱学生、懂学生、专业精的优秀教师。(4)从国家层面出台幼儿园课程指导。(5)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建立健全幼师从教津贴和职业年金制度,提高幼师福利待遇。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C项,“这是幼儿园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无中生有。材料二只是说“这对于幼教的长远发展不利”。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但很多公办幼儿园能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健全的教学体系”,理解错误,原文只说民办幼儿园“能够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健全的教学体系的幼儿园数量有限”。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题干“学前教育需要国家层面的哪些支持”,应从国家层面进行信息筛选,从材料二“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合计拥有加盟和直营幼儿园5000多家,市占率仅为3.24%”“民办幼儿园水平高低不齐,很多幼儿园存在管理混乱、课程不成体系等问题,能够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健全的教学体系的幼儿园数量有限”,从材料三“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规模和范围,培养爱学生、懂学生、专业精的优秀教师”“应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建立健全幼师从教津贴和职业年金制度,提高幼师福利待遇”可以筛选概括出答案。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小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刹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②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缴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毫、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注]①常平:官仓名。②赇:贿略。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 讽:讽刺 B. 又贷之种粮 贷:借给 C. 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资:供应 D. 岁鬻园蔬收其直 鬻:卖 11. 对文中划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B.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C.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D. 南剑将乐盗寥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 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想法设法让灾民就近买到粮食;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C. 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D. 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2)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A 14. (1)曾巩让僧徒们相互推荐、选择担任主持的人,将推选出来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2)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3 )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人家,(这是)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实词的意义,或者是用代入法将加点的实词带入句中去理解,或者以字形推断字的词性和意思。A项,“讽富人自实粟”,可以借助课本知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推断,应为“规劝”之意。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动词“赦罪出降”为因果关系,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D项;“结附”是一个整体词语,不可断开,排除AB项。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同时也考查实词的意思。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考查古代典籍知识。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说法错误,《论语》不是“六经”。“六经”指《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A 项“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说法有误,原文“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所以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因此”强加因果。故选A。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语句要结合语境,将所翻译的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译之前先确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点,比如特殊句式、重点词语、词语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实;最后要对所翻译的句子加以润色,如调、删、补、换等。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句中的重点词语有:“工”译为“擅长”;“鲜”译为“很少”;“过”译为“超过”。(1)句中的重点词语有:“俾”译为“让”;“推择”译为“推荐、选择”;“识”译为“记录”;“以次”译为“按照次序”。(3)句的重点词有:“敝”译为“损害”,“与”译为“结盟”,“知”,通假字“智,明智”;“易”译为“改变”。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读几百字的文章,脱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31 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相机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夸耀巡行。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 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未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授予他中书舍人一职。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捭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15.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扣题,先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吕逸人的住处,又写到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一虚一实,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尘脱俗的境界。 B. “不敢题凡鸟”“何须问主人”,化用典故,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诗人却拉出历史故事标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真挚。 C. 颈联吕逸人住处的环境,依傍妩媚青山,近邻淙淙流水,描绘出一派远离尘器、清幽淡然的山间生活图景。 D. “种松皆作老龙鳞”意思是手种之松,树皮开裂得像龙鳞一样;为“多岁月”作补充,显示出吕逸人年事已高的窘境。 16. 这首诗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吕逸人居住环境的清幽表达作者的归隐之思;通过写吕逸人与世隔绝、闭户著书的生活,表达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诗人访人不遇,心中并没有不悦,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诗人“到门不敢题凡鸟”,表达了对吕逸人的尊敬、欣赏之情。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准确把握诗歌最后两联的内容,结合关键字词进行分析。颈联描写了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青山妩媚,流水多情,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表现了作者向往归隐的情思。尾联从正面写其隐逸闭门著书的生活,松树的表皮像龙鳞一样,说明吕逸人隐居时间之长,体现了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敬慕、仰望之情。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体现男主人公约会时憨厚痴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2). (2)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3).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踟蹰”“唯”。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 18.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两个盗贼竟然偷了东西之后, 地走下汽车,车上其他的乘客,为什么不出手相助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只有领导敢于把敏感的、实质性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不避重就轻,群众才会 、知无不言。 (3)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 ,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人,其个人风采与三年前迥然不同。 A. 明目张胆 披肝沥胆 刮目相看 B. 明火执仗 推心置腹 刮目相看 C. 明目张胆 披肝沥胆 另眼相看 D. 明火执仗 披肝沥胆 另眼相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明火执仗:点燃火炬,手拿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文中说“偷了东西之后”的情况,应该用“明目张胆”。推心置腹,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竭尽忠诚。据文意群众才会“知无不言”,应选用“披肝沥胆”。刮目相看:意思是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据文意“其个人风采与三年前迥然不同”,应选用“刮目相看”。故选A。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能忽略那蜿蜒如带、气势如虹、环绕半个景区的“万里长城”。 , , 。 , 。 ,但海风很大,吹乱了我们的鬓发,好一个月黑风高之夜! ①攀上了这里最高的一个“敌楼” ②如果说古长城是古代人民血泪筑成的话 ③那么,这座用六百万快小砖砌成,长达一千多米的小长城 ④也浇下了不少现代专家和工人的智慧和汗水 ⑤我们在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的时候 ⑥这一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 A. ②③④⑤①⑥ B. ④⑤②③①⑥ C. ②③⑥⑤④① D. ①⑥⑤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本题先依据上文,找到话头“长城”,定首句②,排除BD 项;⑥句与横线后的内容衔接,可知⑥在最后,排除C项;再依据话题“长城”定③④的关系。故选A。 20.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主要考查比喻修辞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A“飞流”比作“银河”,C“雪”比作“梨花”,D“白菊”比作“霜”,B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故选B。 2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驻军)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节)尝为晋军赐矣(恩惠) B. 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轻视他人)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慎) C. 宁许以负秦曲(理亏)相如奉壁奏秦王(上奏) 召有司案图(同“按”,查明)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 D. 且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掀开)沛公则置车骑(留下、弃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等知识,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C项,“相如奉壁奏秦王”中“奏”,应为进献和氏璧,是“呈现,进献”之意。故选C。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余征君为人方面的特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逋,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子颐 (选自王世贞《余庆传》) A. 好善乐施急人所难 B. 侍奉亲人极为孝顺 C. 受人之恩急于图报 D. 学问广博不求名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概括。整段文字的翻译是:我的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将要死了,还是因罪关押狱中不能出来,征君解下自己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给他寻医问药,秦生得以不死。某一天,征君到别墅去,碰到一对夫妇哭得很悲伤,询问后知道他们欠了豪门的债,将要把妻子卖了来还债,(征君)急忙赶到富豪家,自己写了一张欠条来代他们还债而解除了那对夫妇的困境。余征君做的善事很多,但并不借此而自夸而求取名声。他受人恩德,一丝丝(牢记心头),急着(报答),不能马上报答不肯停止。余征君侍奉橘泉公始终和颜悦色。父亲去世后,他悲伤过度,以至于形体消瘦憔悴。(后来)每次想到不能奉养橘泉公以终其天年时,就泪流满面。本题要求“对余征君为人方面的特点概括”,据此,A、B、C都符合“为人方面”的特点。故选D。 23.阅读下面四段材料,回答问题。 (1)也许 ① 最适合的职业就是记者!这孩子思维敏捷,知识面也宽一些。另外,性格泼辣,爱跑动,又不怕吃苦——这些都是搞记者工作所需要的。(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2)田润生在这孔贫寒的窑洞里,那么多地体验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温暖,心灵的温暖。是的,不必忌讳,他在心里开始爱上了这个苦命的寡妇 ②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3)众人正乐,却不见了 ③ ,后来发现她醉卧在一个石凳子上,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落了一身,围着一圈蜜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4)《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 ④ 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请填出材料内①②③④处相应人名。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答案】 (1). 田晓霞 (2). 郝红梅 (3). 史湘云 (4). 探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以及积累文学常识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考查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的识记与理解。依据语境所给人物的身份定位、生活情节、性格特点就能得出答案。 四、写作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 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有什么感悟?请以“生命的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范文1:生命的痕迹 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生命;而人,是生命的痕。 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 爷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生命。走着走着人就老了,生命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生命带走,永远也回不来。 后来,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生命的痕迹。这时,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生命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 又一年六月,爷一手拿着烟袋,一手牵着我走向麦田。他颤颤地掐一穗麦穗,揉碎,轻轻地吹去麦麸,拣一粒放在嘴里,细细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牵了牵爷爷的衣角:爷,看那儿。“麦田的尽头,金黄的麦晕出一片迷蒙的绚丽。爷指着远处:“飞过去。”一如当年分配战场的将军,让我觉得生命真的倒流。我便顺着田埂一路跑,胳膊张开,像春天的蝴蝶。我触碰到那成熟的麦芒,不似爷现在的胡须,倒像早年爷的胡茬,扎手硌人。 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生命走远。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生命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生命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 爷说,人是生命的痕,人扛不过生命。其实,生命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 范文2:三厘米铅痕 我家后门水泥墙上画满了无意义的涂鸦,彩色的蜡笔或画圆或画花草,图像纷呈惨杂,稚嫩的不堪入目。偏偏在这一片我幼年的杰作中还有一竖排整齐但间距不等的铅笔痕,沉默而坚定地在那。 最底下的那道铅痕淡得几乎不可见。约是五岁多,迈着小短腿到处乱窜的年纪。如此不安分偏在量画身高时站的笔直挺拔,狡辩躺着刚蹬掉的溅着泥浆的小皮鞋,从下往上数第五道便是十岁了,这个记得很清。后面院子的葡萄一颗颗绿意盎然酸涩时,我捧着碗瓜子站着,妈妈量的,她总是拿本书压在我脑袋瓜子顶上,用稍钝的铅笔,用力缓慢地划上约莫三厘米长的一横。妈妈划线时身子是略往前倾的,披散的长发有时便拂到我的脸,格外痒,我便嘟着嘴想把头发吹开。 上数下第二道痕是初三划的,那时我与她已一般高了,妈妈画这道线事有些吃力,昂着下巴抬着头。长发已经剪成了齐耳短发,边缘细碎地搭在她脸上。无意间看见她的眼睛,像是一眼无际潋滟水光,待她画罢与我平视时,水光却又不见了,只留有水汽微袅。 她说:“怎么一眨眼便长这么高了?总觉得前几天你还是我抱在怀里的宝宝呢,除了咿咿乱叫,话都不会讲。”揉揉我的头,又叹着气说:“再长高的话,妈妈就不能帮你画身高。” 在她心里,替我画身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年一年的要往上画。像树的年轮,看见哪一圈,就像看见当年的那棵树。类似于一种信仰。难以舍弃。 最新的那道身高是前些日子画的。我靠着墙壁站定才发现这次妈妈是真的画不到了,她遗憾地叹气,搬了把小椅子过来垫脚。阳光从她身后洒过来,她发际间有白发闪烁。有人说母亲的白发数量与孩子每年长高的厘米数成正比,那一瞬间我只盼着自己别再长高了。 长大以后的我也许并不是什么优秀的人,只是茫茫红尘中很平凡的一个。如果有人问我可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什么痕迹?我会告诉他:“痕迹有几十道,每道三厘米,在我家后门的水泥墙上,不会发光发亮,但那就是我一生的痕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给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确定作文体裁。本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动笔之前,主要体现观察、感受、分析、综合、联想、想象、构思等思维方面的能力;动笔之后,主要是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记叙、描写、议论的能力,以及对语法修辞综合运用的能力。其次审读材料,抓住关键词。“痕迹”具有比喻意义,痕迹可理解为实指,如一张照片、一本书等,也可以是虚指,精神的、失败的、成功的,都可成为痕迹。考生可据此思考: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和启发?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 参考立意: 1、 要留好的痕迹,不要留坏痕迹 2、 xx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3、无论人生长短,都要留下痕迹 4、 善事是善意堆砌出的痕迹;辉煌是一路披荆斩棘奋斗的痕迹。 5、故乡在我们心中的痕迹6、 痕迹是公正无私的证据,痕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痕迹是人生进步的阶梯等等。 参考素材: 1、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把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 约翰·罗斯金 2、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 3、“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女诗人的只言片语,繁复精致却又透着死亡的气息。生命何其精彩,死亡的脚步却极其规律,一步一步踏来,不会为任何人停下。 结构示例:题目“生命的痕迹”。开篇写爷爷的一句“名言”,表达老一辈人对生命“痕迹”的理解;主体部分构思由爷爷生命的老去,抒写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对爷爷的怀念之情;结尾回扣开头,升华主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