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2
专题二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考点要求]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2016·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 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圈点勾画: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内容及作者的评价性文字的词句。 2.理清事实:陈忠实是如何一步步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奠定在中国当代文坛中的地位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陈忠实中学时代就做着自己的文学梦。1965年发表散文《夜过流沙沟》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1979年,随着小说《信任》获奖及小说集《乡村》出版,终于成为一名专业作家。1985年泰国之行及小说《蓝袍先生》的创作,标志着他自己在创作上的成功突破。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的发表,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中的地位。 3.概括形象:陈忠实是怎样的一位作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陈忠实是当代文坛中的大家,他创作的《白鹿原》是当代文学的经典。他热爱文学,在创作中不断学习,尤其是不断创新,勇于打破自我,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4.把握评价:作者对陈忠实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陈忠实是当代文坛中的大家,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当代文学的经典。他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 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AD 解析 B项从文中第二段的表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可见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该是他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项“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于文无据。E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分析错误,陈忠实的文学生涯经历了好多曲折和磨难,这从他不断寻找和剥离的经历中可以看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干指向明确,答题时先要锁定区间,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分条作答。涉及题干意思的是原文的三至五段,其中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一是创作《蓝袍先生》,使自己从赵树理、柳青的创作文学中剥离出来,确定自己的风格。二是泰国之行,使他从家乡剥离出来,从思想与认识上打开自己。三是多年后的回忆,意识到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的。概括时要从认识与思想、确立文学地位、重建自我三个方面进行。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的。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答此题,首先要进行题干转换,明确答题方向。“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指陈忠实的文学作品。“永留人间”是指其文学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因此答题的方向是:思考为什么陈忠实的文学作品能够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答题时要从陈忠实的文学作品特点、地位、价值等方面进行思考。能够反映陈忠实文学作品地位的内容在“相关链接”①中,如《白鹿原》“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独树一帜的”。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文学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干有两问。作答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的意义,并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关于“剥离”和“寻找”的内容,需要紧密联系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二问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哪些表现”可知需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概括总结,“结合材料详细说明”,要求概括后还要有一定的解析说明。首先梳理陈忠实的“剥离”,材料中讲了陈忠实的三个“剥离”:①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② 从封建残余桎梏中剥离出来,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获得精神解放;③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在文学上确立自己。陈忠实又在“寻找”什么呢?原文第五段讲了他在寻找新的创作结构、寻找“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并寻找到了“文化心理结构”学说,最后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写出确立自己文学地位的作品。因此“剥离”和“寻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剥离”促成“寻找”,“寻找”必须先“剥离”。答题时首先要依据文本内容确定二者的关系,然后再用文本内容论证观点。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题型归类:探究文中的问题及个性化解读题 对应考点:F—(3) 二、(2016·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圈点勾画: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内容及作者的评价性文字的词句。 2.理清事实:概括吴文俊的数学研究经历及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文俊中学时代喜欢物理,却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是武崇林老师让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毕业后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他的恩师陈省身,才成为一名数学专业研究员。他研究数学,特别强调数学思维,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他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在数学史研究中,他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70多岁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3.概括形象:吴文俊是怎样的一位数学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文俊是一位数学造诣极深,有突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研究极具创新性和创造性。同时他兴趣广泛,充满童趣。 4.把握评价:作者对吴文俊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对吴文俊在数学研究上取得的成果高度赞扬,肯定了他勇于创新、独辟蹊径的学术精神;对他广泛的爱好和长久的学术生命表示了钦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答案 BE 解析 A项“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说法不恰当,文中只是说“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并未说使他打消转系念头。C项“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错将“创新”与“成就”分割开来理解,应为“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D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误,应为吴文俊“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不确切,文中表述为“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干问的是“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作答时,应先根据“吴文俊的数学研究”“创造性成果”进行回文定位。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作答。主观角度主要是他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客观角度主要是他遇到的良师。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题干中“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可定位到原文第四段。段首一句“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总领全段,答案自然在这一段。作答时,需要对吴文俊的具体话语进行筛选、归类、提炼加工,分成条理表达出来即可。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题属关系型探究。根据题干,关键词为“兴趣广泛”“专业研究”“关系”。然后回文定位,在文中找到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这些广泛的兴趣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但这两者散布在全文中,零碎具体不系统,需要将这些归纳概括出来,不过,像其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物理对数学的帮助,以及长久学术生命等,概括出来较难。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 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题型归类:探究文中的问题及个性化解读题 对应考点:F—(3) 三、(2016·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圈点勾画: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内容及作者的评价性文字的词句。 2.理清事实:概括顾炎武的学术生涯和著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顾炎武在科举失败后便只身出游,足迹半天下,广泛交友,到处考察,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 3.概括形象:顾炎武是怎样的一位思想家、学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一生始终关心国家百姓,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治学严谨笃实,注重“经世致用”,开清代朴学风气。他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 4.把握评价:作者对顾炎武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高度赞扬了顾炎武的爱国情怀,总结了他的治学特点并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同时高度评价了他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的人格魅力。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答案 BD 解析 A项“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与原文第一段“将家事稍作安排”表述不同。C项《日知录》和《音学五书》不是在南北往返,行万里路时写成的。E项“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因果关系不恰当。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在原文第二段。第二段写了《日知录》成书过程中顾炎武的思考及做法。抓住“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不断增改”“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供后人研讨”等关键语句,分类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梁启超对顾炎武评价的两个方面,一是“经学大师”,一是“世人楷模”。所以原因要分别从学术和为人处世对后人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学术方面的影响在原文第三段和“相关链接”①,为人处世的影响在原文第三段。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题型归类:信息筛选和概括题 对应考点:C—(1)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道探究题。需要在分析顾炎武为什么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谈谈后世学者将之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当今的意义。顾炎武提出这个主张主要在原文最后一段,源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而这些都因为顾炎武有深深的爱国情怀。即便到了今天,这句话依然有指导意义,肩负民族责任,弘扬爱国精神,正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之一。青年学生更应把这样的精神落实在行动上。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题型归类: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 对应考点:F—(1) 一、(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 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 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 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1.快速浏览,找出中心话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美电视台纪录频道运营模式及发展情况。 2.阅读四则材料,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纪录频道开播的播出特点和通行方式。 材料二(图表):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材料三:纪录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 材料四: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了解文体类型及暗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材料三: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2)信息:①整体书的内容摘要,②书名有时暗示这则文本的内容重点。 4.概括出四则材料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四则材料围绕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话题,重点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特点、编排、播出特点、观众构成及运营模式,附带介绍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运营模式,指出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发展方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题目设计者筛选原文中的主要信息,建构成图,要求考生从构图信息中发现错误。原文材料四中说“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也就是说,提供片源的不仅仅是“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该处以偏概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答案 BC 解析 A项混淆关系,将“已然”变“未然”。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项表述错误。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55岁及以上人群的集中度的比值有所下降。E项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回答此题首先要认准“概括点”:这是针对两个纪录片频道的制作运营模式所进行的概括,是找出它们的不同。审清这个要求后,在确定有效材料的范围时就可以把材料一、二排除在外。材料三是讲央视纪录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的,从结构看,以“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一句为分界,前面讲央视纪录频道在开播以来采用的运营模式,后面讲的是目前正积极推进的另外一种运营模式,即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相同的制播分离的模式。所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运营模式应该是根据这一句之前的内容进行概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在材料四中概括,原文中“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可作为提示语,主要是根据这一句之后的内容来概括。比较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可知,中美两个纪录片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上的不同,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制与播是否分离的问题: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初期是频道化运营模式,节目制作与播出都是自己的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实行的是制与播分离的运营模式,提供片源、节目制作、信号传送等由不同的公司或企业承担。至于这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等,则不属于回答本题的关键性因素。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题型归类:信息比较概括题 对应考点:C—(2) 二、(2017·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 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快速浏览,找出中心话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垃圾分类。 2.阅读两则材料,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实践影响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 材料二:垃圾分类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了解文体类型及暗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2)信息:①新闻报道,②主流媒体,③标题“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已暗示了公民和政府各自的责任。 4.概括出两则材料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则材料围绕垃圾分类问题,阐明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了破解之道,对于目前进行的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解析 D项语义夸大。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可知,D项“主要原因”说法错误,语义夸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答案 AE 解析 B项“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错误,居民要做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是针对政府的;且“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把材料二第二段“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一句中的“影响”变换成了“制约”,语义夸大。C项材料一说“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从这一点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材料二进一步明确“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强调了其污染性。也就是说,垃圾归根到底还是资源,只是需要合理处置。C项的结论属断章取义。D项张冠李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只是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是各地政府应当做的事。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答该题需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在审题上,需要审准三个要点。第一,试题所问的关键是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第二,需要结合材料确定答题范围,材料上有的可以答,材料上没有的则不回答。尤其是自己发挥想象想出来的一些措施办法,可能有效也很合理,但材料上没有的,暂且先不要回答。第三,思维要求,要概括,而不是具体罗列,更不是对原文词句的照抄照搬。 在文本阅读上,需要读准文本,找准地方。此题只涉及材料二。材料二共有4段文字,第1段文字只是引出问题,2至 4段是解决问题。作者的总策略是政府与居民形成合力,使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配套衔接,从而使生活垃圾分类高效运行。在第3段,分别从居民和政府两方面阐述了各自的做法。在思路上作者先总说配套衔接,再分说居民和政府,最后总说合力。 在回答上,一是概括。有三个小点,第一是居民与政府配合,形成合力,使各环节配套衔接;第二是居民的做法,如提高认识,学会分类方法,努力践行等;第三是政府的做法,包括国家与各地方政府,如制定政策、法令、措施,落实主体责任,做好体系建设等。二是语言表达。要把主语说具体,说明白,使词句意思表达得准确清楚。如提高认识,可以说成居民提高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成提高居民的认识,意思差别就大了。答案有两个要点:居民和政府。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题型归类:分角度概括题 对应考点:C—(2) 三、(2017·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 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 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1.快速浏览,找出中心话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现在博物馆如何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2.阅读三则材料,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博物馆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博物馆事业增加值。 材料三: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3.关注文本出处信息,了解文体类型及暗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三: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2)信息:①书摘,②材料三的标题暗示材料三的主体内容。 4.概括出三则材料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三则材料围绕博物馆建设问题,阐明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应通过增加事业增加值和拉动旅游经济两个途径发挥好作用。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答案 B 解析 B项中“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说法有误。比较图表中的数值可知,2003年的增加值也较前一年有所减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答案 BC 解析 A项材料一中原文的表述为“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这说明博物馆服务于公众的形式已不只是“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D项材料二中原文的表述为“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选项中则将“直接经济贡献”改为“经济贡献”。由材料二中的“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和材料三中的“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这两句话可知,选项中“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的说法有误。E项由材料三可知,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确有作用,但后半句“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 功能的关键所在”的说法,无中生有,且强加联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题干找准语境,能够快速在材料一中找到“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然后对其分类概括即可。对这段话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些信息:一是依托博物馆的藏品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大量科研活动的依托,二是科研成果非常丰富——能产生丰富的科研成果,三是博物馆的科研整合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和教师,四是博物馆成了当地的文史研究中心。对这四个点进行整合与概括以后,很容易得出答案要点:开展科研产生丰富的成果,整合科研力量成为地方研究中心。 不过,根据分值进行信息整合,这道题目既可以整合成两点,也可以直接以分析出的四层意思作为四个点的答案。答案在信息准确的前提下意思对即可。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题型归类:分角度概括题 对应考点:C—(2) 1.在完成上面真题训练的基础上,认真比较2016年与2017年高考卷,你能发现2017年高考卷在命题上有哪些变化?其命题趋势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命题材料变化: ①文体由单一变得多样:由人物传记变为以新闻为主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告、科普文的多文本。 ②材料由原先的连续性文本外加相关链接变为非连续性多则文本。 ③由原先的文字材料变为图文并举,既有文字又有图表。 ④材料篇幅由过去的1 500字左右变为1 000字左右。 (2)题型变化: ①由过去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的四题格局变为两选(一个四选一,一个五选二)加一道主观题的三题格局。 ②取消探究题。 ③设题上有新的创意。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7题用类似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文本内容,2017年全国卷Ⅲ第7题对图表材料进行分析概括。 ④分值减少:由过去的25分减为12分。随之而来的是试题难度的降低。 ⑤考查重点由过去的重在分析、概括和探究变为在读图与读文的基础上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重点是信息筛选、整合和概括能力。 (3)命题趋势: ①选材上坚持反映社会、时代等重大问题。 ②文体上将会更加开放,仍以新闻为主,仍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 ③题型格局不变,但设题形式将会更加灵活、新颖。 2.针对2017年高考卷如此重大的变化,我们应将如何复习实用类文本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注社会热点,加大新闻类材料的阅读,突出“时事语文”特点。 (2)新闻与传记不可偏废。重视新闻阅读,不等于放弃传记阅读训练。可以穿插,甚至可以对两者做适当的异同比较训练。 (3)加强阅读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阅读非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方法仍可以“标”(标准)“筛”(筛选)抓关键(信息), “品”“思”明主旨。阅读时要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多则材料报道的中心话题(事件),二是多则材料报道的不同角度(方面)。题型训练上可针对图表做专项训练题,在全面、细致的阅读基础上用好比对法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