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高考押题)-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高考押题)-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47页

www.ks5u.com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湿湿的;①雨,静静的。案头刚泡好的茶,氤氲着淡淡的雾气,丝丝缕缕地蜿蜒而上,在漫漫溢开的清香里,我的思绪开始翻飞。我的故乡在川北广元(女皇武则天故里)②,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纯正),仿若清新的世外桃园,但又(融会/融汇)着浓浓淡淡的现代生活气息。走在城区的巷子里,一声熟稔的乡音,伴着亲切的微笑,总会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黄昏的余晖一点点散去,卖卤菜的开始出摊了。下班回来的人,劳累了一天,此时独坐门前,摆好小桌,备好酒菜,自斟一杯酒,伴着夕阳,对着老街,慢慢啜饮。酒足饭饱之后,邀上老友一起在门前下上几盘棋,享受着“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③的乐趣。秋日登上天曌山山顶,俯视脚下,四周的环形山峦,云雾缭绕,④秋色层染,翠绿映衬着金黄,金黄烘托着丹艳,如一幅巨大的秋天写意山水画。西风点过那暗绿粼动的湖水,令人不禁心旷神怡。故乡天曌山的山水,涤荡了我的身心,滋养了我的灵魂,让我一直用美的眼睛和隽永的笔触,不断地去发现和传播那永恒的本真和(传播/传承)它的声明。‎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稔(rěn) 氤氲 B. 斟(zhēn) 山青水秀 C. 蜿(wǎn) 隽秀 D. 啜(chuò) 世外桃园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纯正 融会 传播 B. 淳朴 融汇 传播 C. 淳朴 融会 传承 D. 纯正 融汇 传承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鹿春发以自己的爱心和真诚在教育战线奋斗了40年。如今,他人处心积虑地为农村教育事业续写辉煌的篇章。‎ B. 济南大明湖南岸遐园一处树洞内,数十个手绘而成,打太极拳的人物,绘声绘色,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C. 36年来,消防中队对焦旭昆的承诺始终未变,一言九鼎 ‎,爱心接力棒依然在消防中队的消防官兵们的手中传递。‎ D. 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的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就不能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亦步亦趋,需要努力寻求自身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今春开始,四川甘孜州自筹资金,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启动高中教育免费计划,进而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构架,上万学生将因此受益。‎ B. 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创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C.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资金不限制用途,这大大增强了科研机构和智库团队负责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的自主权得以扩大。‎ D. 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 ‎【答案】‎ ‎1.A ‎2.B ‎3.C ‎4.D ‎5.A ‎【解析】‎ ‎1.题干“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B.青-清;C蜿 wān;D园-源。‎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最恰当的”题中词语,淳朴:诚实朴素。纯正: 纯粹,纯洁正当。容说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5.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成分赘余。删除“一定要走”。C句式杂糅。删除“得以扩大”,或把“大大增加了”改为“使”。D搭配不当,可以在“具体部署”前加“作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不识 张晓风 ‎①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②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 ‎③“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这么多年了。“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小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好运卤汁下起面来,好运个香呀——”‎ ‎④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意会“呼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⑤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好运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 ‎⑥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悄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⑦《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定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⑧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能老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⑨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 ‎(有删改)‎ ‎6.文中叙写了父亲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7.第③段中画线句写故乡的香椿芽,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作用。‎ ‎8.文章第⑦段加入《红楼梦》中的一段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9.文中写了大量对父亲的回忆,为何以“不识”为题?请简要分析。‎ ‎【答案】‎ ‎6.勤奋上进,怀念故土,忠于信仰,耿直执拗,心怀慈悲。‎ ‎7.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拟声词),写香椿腌制时的情形,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韵味。表达了父亲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使人物形象更亲切有趣。‎ ‎8.以宝玉离开时贾政的感叹,点出家人之间也不能互相解读的共通这处;与上文几处“我”未真正了解父亲的感叹相照应,与下文对自己于父亲事实上“无知无识”的抒怀相呼应。‎ ‎9.“不识”作为行文的主线(或“线索”)贯穿全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对父亲的回忆由“不识”贯穿,是逐步理解父亲,对父亲的情感加深的过程;即使是至亲,我们知道的是事件而不是感觉,无法感同身受,因此是无知无识。这是生命传承中也无法突破的隔膜。‎ ‎【解析】‎ ‎6.题干问的是“文中叙写了父亲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故考生应先到文中找出直接描写父亲言行举止的语句,然后依据这些行为进行概括,比如,文章第二段对父亲求学的描写,“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体现出追求上进的特点;第三段对家乡的怀念,“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表现出对故土的怀念;第五段对孙中山的追随,表现出对信仰的忠诚;第六段因小鸟而“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表现出慈悲之心;然后到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内容,比如第二段“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第五段“他对总理一心崇敬”第六段“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最后依次进行概括即可。‎ ‎7.题干问的是“第③段中画线句写故乡的香椿芽,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作用”,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现出父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8.题干问的是“文章第⑦段加入《红楼梦》中的一段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应找出第七段的这段叙写,概括其内容,从贾政的感叹可以看出这过去的十几年“家人之间,未必真能互相解读”,这与上文第一段“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第三段“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相照应,与下文第八段“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的感慨相呼应。‎ ‎9.题干问的是“文中写了大量对父亲的回忆,为何以‘不识’为题?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一般从技巧、结构、内容、主旨等几个方面作答。文章虽然写了很多对父亲的回忆,但行文中处处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识”,如第一段“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第二段“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第三段“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第五段“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第六段“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可见这“不识”贯穿全文,而随着行文的推进,对父亲的情感和认识逐步加深;从主旨上来看,“不识”体现的是生命传承中的共性,且是无法突破的隔膜,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相题并论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涤荡/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 的合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独到)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关照/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那么,审美人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审美意义上的人生,一方面是指主体以自然的感性生命为基础,又不滞于感性生命,由切身感悟和内省体验而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体道境界;另一方面,主体还以人的社会特质为基础,又不滞于人的社会特质,从心灵中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体道的境界与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审美思维方式上的贯通合一,即审美的人生境界,这是对现实人生的积极 。‎ ‎10.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抚(fǔ) 合谐 B. 寓(yù) 相题并论 C. 栖(xī) 思绪 D. 省(xǐng) 贯通合一 ‎11.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涤荡 独到 观照 B. 激荡 独特 观照 C. 涤荡 独特 关照 D. 激荡 独到 关照 ‎12.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提升、拓展与超越 B. 物我统一、情景交融 拓展、提升与超越 C. 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拓展、提升与超越 D. 情景交融、物我统一 提升、拓展与超越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小品《你好,李焕英》中,演员贾玲真情投入,表演丝丝入扣,将剧情演绎得非常感人,让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B. 旅游途中,常有游客在景点乱涂乱刻,但遗憾的是周边的游客却置若罔闻,没有人劝告,更没有人制止。‎ C.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D.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使多所著名高校中关于“乡村创客”的议论甚嚣尘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作家群中,张爱玲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研究热点,她的作品也不断被搬上银屏。‎ B. 创建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的建设。‎ C. 随着“齐鲁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从2月15日到18日,短短4天时间已经陆续有近200多名新成员加入。‎ D. 财政部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从公务消费人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答案】‎ ‎10.D ‎11.B ‎12.C ‎13.A ‎14.D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A项合谐——和谐,B项相题并论——相提并论,C项栖(xī)——qī。‎ ‎1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运用。涤荡,洗涤,清除;激荡,冲击使动荡。独到:与众不同,多指好的;独特,独有的,特别的。关照,关心照顾;观照,仔细观察,审视。结合语境分析,B项合适。‎ ‎12.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合谐境界”,“情景交融”然后,“物我统一”;“拓展”“提升”“超越”,词语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C项,不合逻辑,删掉“近”或“多”。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手,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暴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醍醐灌顶,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触手可及。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事故/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 ‎15.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揖(yī)   叩手 B. 喝(hē)   密密匝匝 C. 创(chuàng) 凌厉 D. 露(lù)  醍醐灌顶 ‎16.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泄露 世故 牵强附会 B. 暴露 世故 穿凿附会 C. 暴露 事故 牵强附会 D. 泄露 事故 穿凿附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即将失足的千钧一发顿然醒悟 ②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 ③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 ‎④如梦中人的夜游 ⑤岂不惊出一身冷汗 A. ④⑤①③② B. ③⑤①④② C. ④②③①⑤ D. ③②④①⑤‎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1月17日,百度集团宣布,正式任命曾在微软一言九鼎的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B. 老王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C. 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D. 继朝鲜发射北极星-2弹道导弹后,韩美又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新一轮的联合军演,这种危言危行直接威胁到朝鲜半岛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安全。‎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 B. 山东省将建立高层定期协商机制和城市群工作推进机制,破除行政壁垒,统筹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重大问题。‎ C.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D. 为纪念中国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曼谷中国文化中心2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围绕“游园追梦——与民乐经典近距离”为主题的演出活动。‎ ‎【答案】‎ ‎15.D ‎16.A ‎17.D ‎18.A ‎19.B ‎【解析】‎ ‎15.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A项“叩手”应为“叩首”;B项“喝”应读“hè”;C项“创”应读“chuāng”。‎ ‎16.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运用。结合语句分析,泄露: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结合“山的年龄”,用“泄露”合适。世故:处事经验;(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结合“圆熟”可知,用“世故”。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情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结合语句,用“牵强附会”。‎ ‎17.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第一句话的描述对象是“碣石”,根据叙述对象的一致性第一个横线处应该是③,再根据文意以及标点符号可以确定第二个横线处应该是②,后面的三句话描述的是“梦中人的夜游”,根据文意可以确定三句话的顺序应该是④①⑤。‎ ‎18.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但”提至“使日本”前。D项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杂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20.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 “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 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了主题。‎ ‎21.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22.根据文本,谈谈你对标题“纸上故乡”内涵的理解。‎ ‎【答案】‎ ‎20.BE ‎21.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 ‎②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22.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解析】‎ ‎20.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及手法分析。B项“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于文无据,原文是“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E项文章首句不是“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而是强调故乡在“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21.回答本题,需要理解“精神层面的影响”在文章中的具体含意,然后结合文本概括要点。从全文来看,“影 回报“故乡”。‎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 倾听风沙的低吟 孤 岛 ‎①我又听到风沙了。‎ ‎②风沙是这么突然地来临的。它那么急切而匆促地敲打我的门窗,敲打我沉睡的梦境。而现在才三月。三月,风沙就来叩响我们所居住的塞上边城了。‎ ‎③我的屋子似乎被风沙所围困。望窗外,在黑沉沉的大西北之夜,作一副称臣状。‎ ‎④我感到无比的孤独。我感到无可奈何。唯有忍着心去倾听这来自遥远国度之暴徒的倾诉……听着听着,一会儿如雷鸣虎啸,一会儿如雪崩龙吟;一会儿引吭高歌,一会儿低音抽泣;一会儿像跌宕起伏的鼾声,一会儿又如浑浊不清的鼻息……千百年来,这风沙从没有失过约,一如既往地降临大西北的各个村庄和城市、草原和森林,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欢迎不欢迎。‎ ‎⑤总是在春天,这样一个短如昙花美如昙花的季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溜烟似地消逝……‎ ‎⑥大西北是沙的王国,也是风的领地。而花朵则只能从风的脚印里脱胎而出,一如灵魂摇曳在空旷的荒野。‎ ‎⑦在春天,风沙匆匆掠过大地。‎ ‎⑧我是被那样触动过的。我来自多风雨多湖海的地方,柳烟如愁,拱桥如梦。依稀中,记得“江南春来早”的意境。细若飘丝的雨溅湿黑油油的土地,春苗、树木、草在一片湿漉漉中露出勃勃生机。百鸟啼唱,春燕剪云,完成一部春的协奏曲。而这里不是,这里是大西北,首先来报春的是风沙,是它的喘息、愤怒、倾诉。它既是报春者,又是携眷者,同时又是葬春者。你看不见它,假如它没带来黄沙的话。‎ ‎⑨在空空荡荡、无边无际的大漠上,你只能听见交战上空发出的金戈铁马声响,感觉到一阵阵无形无色无味的呼呼呼的气流拉扯你又冲撞你,吻你摸你打你,让你站也站不稳,逼得你屏住呼吸,想将头埋入双手里。但是你看不见它,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谁,又是受了谁的支使的?还有,它从何而来,面目是可爱可怜还是可憎?你都不知道,你只能感觉到那种无处不见又无处不在的金戈铁马的声音在你体外的任何一个地方轰鸣着。你向空中一抓,什么也没有。而如果你向自己的胸腔一抓,倒有可能抓住一些缭绕不绝的风的余音。你看不见什么东西,可是你的脸上常有被绵里针扎的疼痛,细细的,却密密的。你一摸,却不见一滴血。然而,那疼痛几天几夜地伴随你。‎ ‎⑩这无形而尖锐的力量,犹如鬼神一样深不可测。可以将草原吞没:可以摧毁家园:可以使一个女人有受孕感,或者刹那间老去十岁;还可以让正在飞驰的火车顿时变成一堆废铁。当然,也可以让一个诗人露出微笑,让一群无赖成为霸主。‎ ‎11风沙,多少人渴望着它,它在北方几乎是春天的使者,盼到了风沙等于盼到了春天。风沙,又有多少人在颤栗,因为它又糟蹋着春天,蹂躏着春天。在塞上,最早开花的是榆叶梅,以鲜血喷发出红色花香,迎风沙和阳光而开,却又被风沙粉身碎骨地吹落,那初绿的柳树在风中疯狂地舞蹈,一边舞蹈一边撕扯自己的头发,仿佛正经历着伟大的内心疼痛。而风沙的确又一遍遍地扫荡天上的乌云、空气中的霉烂味、地上的虫豸。‎ ‎12风沙扫荡过的地方,一切格外清新而又晴朗。而且在那一场大的“喧哗与骚动”过后。会出现大静穆,大静穆中隐含着无尽的禅意。‎ ‎13据气象专家称,春天的风沙显示着偷渡玉门关的东南暖流与统治塞上的西北寒流的一场全面的较量和搏斗,看谁能最终占领亚洲中心腹地这个大盆地。在双方的交战中,风沙狂舞,硝烟弥漫,蒸腾起古战场的远景。‎ ‎14因为风沙的缘故,大西北的春天是躁动的,是粗暴的。这风沙曾经将万物生灵送入地下,使多少田野毁弃,多少儿女失散。然而,我们还不得不感激风沙。感激它那强悍的力量砸碎了冬天,砸碎了冰封的秩序和旧腐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许多西北男儿喝着这风沙长大,脸上刻有风的雕纹,体魄里有风沙的硬骨,灵魂里常常回荡着风沙的强音——如风电雷鸣,龙吟虎啸。我曾听说,那些在沙漠边沿嚼风沙长大成熟强悍的人,他们听惯了风沙交响的轰鸣之后,有一天突然告别了沙漠地,来到了大都市,或调到遥远的南方老家,却因为失却了风沙的低吟,而突然失眠,没日没夜地失眠。‎ ‎15风沙,是天神,也是魔鬼。‎ ‎(有删改)‎ ‎23.第④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24.第⑧段中作者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用意是。‎ ‎25.第12段划线句中“无尽的禅意”在本段如何理解?‎ ‎26.结合全文,概述作者笔下的风沙的特点。‎ ‎27.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23.第④段中用“雷鸣虎啸”、“雪崩龙吟”、“跌宕起伏的鼾声”、“浑浊不清的鼻息”等来比喻大西北之夜风沙的低吟,写出了风沙声音变化多端,或重或轻,或响亮或低沉,表现出大西北风沙躁动、急促、狂暴的特点。这一比喻将抽象的声音具象化,极具表现力。‎ ‎24.作者通过写江南春天的优美、诗意、细腻和勃勃生机,和大西北春天的粗 犷、苍凉、雄浑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大西北的风沙的独特感受,风沙在大西北的春天既是报春者,又是携春者,同时又是葬春者,和江南的婉约诗意截然不同。‎ ‎25.“无尽的禅意”是指在风沙扫荡过之后,一切都变得清新而晴朗。人的内心也会如同经受过荡涤一样,获得一种内心的澄澈。并且,大西北的风沙是喧哗和躁动的,在喧哗和躁动之后的大静穆中,人由此可以获得生命的某种启示,领悟到一种清空安宁的心境。这种从风沙中所感悟到的丰富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就是此处的无尽的禅意。‎ ‎26.大西北的风沙有如下特点:(1)突然来临,急切、匆促;(2)狂暴、变化多端、无法阻挡;(3)匆匆而来,匆匆而去:(4)拥有无形而尖锐的力量,肆虐、扫荡一切,躁动、粗暴;(5)强悍有力,铸就西北男儿的体魄和精神。‎ ‎27.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在作者眼中,大西北的风沙有令人颤栗的一面,让人感到孤独、无可奈何,它糟蹋、蹂躏春天,毁弃万物,让儿女离散,故其是“魔鬼”,表现作者对风沙这一面的否定;然而大西北的风沙又是春天的使者,风沙过后会带来清新和晴朗,带给人无尽的禅意,尤其是它砸碎旧秩序和旧理念,铸就了西北男儿的体魄、性格和灵魂,风沙是他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永远难以离弃的念想,故其是“天神”,表现作者对其的热烈赞颂。最后一段简明扼要,准确概括了作者对大西北风沙的独特感受和特殊情感。‎ ‎【解析】‎ ‎23.本题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结合题干提示“比喻”修辞,“雷鸣虎啸”、“雪崩龙吟”、“跌宕起伏的鼾声”、 ‎ 我的门窗”,突然来临,急切、匆促;“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屋子似乎被风沙所围困”,狂暴等 ‎27.本题主要考查文段的作用。最后一段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风沙,是天神,也是魔鬼”,内容上理解“天神”“魔鬼”的内涵,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28.第④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 有什么作用?‎ ‎29.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 ‎30.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语言特点。‎ ‎31.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案】‎ ‎28.①表明炒米坛子家家有;②表现炒米在家乡的普遍性;③真实地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29.①吃炒米的风俗;②炒米的做法;③装炒米的用具;④炒米的吃法;⑤炒米的用途。‎ ‎30.①多用短句;②多用民间鲜活的口语,少用修辞;③多是聊天谈话的语气,如叙家常;④总体特点:平淡质朴,不事雕琢 ‎31.①表现“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②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与超脱。‎ ‎【解析】‎ ‎28.题干“第④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 有什么作用”这是一道考查情节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 ‎ “围绕炒米”筛选信息,加以概括,形成答案。‎ ‎30.题干“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语言特点”答题关键词“语言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色,可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不孤立地仅从局部去抓文章的语言特色;②按文章所属的文体的特点去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共性中体现出文章的个性;③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会记叙文语言的客观化、个性化、情感化、细节化、深刻化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构成和谐的完美的整体的;④在关注作者个人因素,如气质、素养、阅历、经历、性格等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写作个性会有不同的语言特色;⑤仔细推敲文章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语句。题中语言特点是平淡质朴,不事雕琢。‎ ‎3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做好这道题,答题可以着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被时间打败的故乡 王波 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几乎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3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实际上,5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60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 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年夏秋之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12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桔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 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 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对这些人的记忆,还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些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结局大致相似——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 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 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们,先后成了“城里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丛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重逢时,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光短浅和不识时务。   ‎ 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中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下的愚昧、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 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 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 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残喘。‎ 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 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得溃不成军。不满3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一切对她来说,全是陌生的,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友”。 ‎ 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有改动)‎ ‎32.下列对文中“故乡”描述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往老房子的道路,有的已经完全被草木封锁,有的即使可行,也是暂且可绕行、荒草丛生的路,这写出了故乡的破败。‎ B. 曾经住过的老房子,其现状或勉强可以住人,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橘园,这表明其荒废已久。‎ C. 生活在老房子里的主人——那些能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结局出奇的一致,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那一座座的坟头里。‎ D. 老房子的主人或离去或离开,使得村里劳力不足,无法组织各项维护的队伍,以致池塘干涸、道路荒废、水井被填满等。‎ ‎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第一句作者便将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如“从未想过”、“事实几乎就是这样”,并抒发其回乡时出乎意料与无奈的情感。‎ B. “实际上,5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一句,既交代了作者两次回乡的时间间隔,也说明时间并没有让故乡变得面目全非。‎ C. “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一句中的“注定”一词,表明了作者已经预测到故乡被时间打败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D. 由于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农村中残酷的丛林法则被城市中温情的乡村记忆所取代。‎ ‎3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2段特写一个故乡女人形象以及“我”的感伤,既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也为下文展开对“被时间打败的故乡”的描述做了铺垫。‎ B. 文章围绕我们一家人回乡祭祖事件展开行文,将叙述重点放在所见、所闻、所感上,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故乡后心无处寄托的忧虑。‎ C. 文章从老房子及其主人和其主人们的恩怨、农村的公共设施、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等方面再现了被时间打败后的故乡面貌。‎ D. 文章使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生动描绘出故乡老房子破败的现状,也形象写出故乡苟延残喘的窘境。‎ E. 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留在村里的人们对自身生老病死问题和乡村后继无人现状的担忧之情。‎ ‎35.《被时间打败的故乡》中,作者为什么会说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摆脱不了被打败的命运?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 ‎32.C ‎33.B ‎34.AC ‎35.答案示例:“我们”有时还需为留在村里的人解决纠纷,无法割断与故乡人生活上的联系。“我们”还需做诸如回乡上坟等事情,无法割舍与故乡的感情上的联系。“我们”的 ‎ 孩子已展现出缺少对故乡情感上的认知和依恋的现象。这些方面说明“我们”与故乡人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是无法独善的。全文都是被打败,而恰恰败给的是时间;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祖国巨变,亿万农民进城务工或买了房,而故乡却变得面目全非,面对现实,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怎样让农民享受改革的红利?如何改善和整合农村环境?如何让故乡再添活力?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 ‎【解析】‎ ‎3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考生要回到原文中,找到答题区间,联系选项对照理解。关键紧密结合文本,抓住文章中细节,判断选项对错。‎ ‎35.题干 “作者为什么会说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摆脱不了被打败的命运?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应该是向内挖掘,考生要抓住“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摆脱不了被打败的命运”关键词,结合文本内容答题,首先明确观点,注意联系联系文章。‎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九月初九 木 心 ‎ ‎ ‎ ①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在所谓“三百篇”中,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义,才能开诚咏言;说是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是不相干地相干着。学士们只会用“比”、“兴”来囫囵解释,不问问何以中国人就这样不涉卉木虫鸟之类就启不了口作不成诗,《楚辞》又是通体苍翠馥郁,作者似乎是巢居穴处的,穿的也自然不是纺织品,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已岂是“拟人”、“移情”、“咏物”这些说法所能敷衍。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若兰,脉息终于微弱了,接下来大概有鉴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绝妙好辞已被用竭,懊恼之余,便将花木禽兽幻作妖化了仙,烟魅粉灵,直接与人通款曲共枕席,恩怨悉如世情——中国的“自然”宠幸中国的“人”,中国的“人”阿谀中国的“自然”?孰先孰后?孰主孰宾?从来就分不清说不明。‎ ‎②中国的“自然”与中国的“人”,合成一套无处不在的精神密码,欧美的智者也认同其中确有源远流长的奥秘;中国的“人”内充满“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理论化了,好事家打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易卜星相、五行堪舆……然而那套密码始终半解不解。因为,也许更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古老的国族,街头巷尾亭角桥堍,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更是重重叠叠的往事尘梦,郁积得憋不过来了,幸亏总有春花秋月等闲度地在那里抚恤纾解,透一口气,透一口气,这已是历史的喘息。稍多一些智能的人,随时随地从此种一闪一烁重重叠叠的意象中,看到古老国族的辉煌而褴褛的整体,而且头尾分明。古老的国族因此多诗、多谣、多脏话、多轶事、多奇谈、多机警的诅咒、多伤心的俏皮绝句。茶、烟、酒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唯有那里的“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那里的“人”。‎ ‎  ③另外(难免有一些另外),中国人既温暾又酷烈,有不可思议的耐性,能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在心上,不在话下,十年如此,百年不过是十个十年,忽然已是千年了。苦闷逼使“人”有所象征,因而与“自然”作无止境的亲,乃至熟昵而狡黠作狎了。至少可先例两则谐趣:金鱼、菊花。自然中只有鲋、鲫,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而不值钱的光阴,培育出婀娜多姿的水中仙侣,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金鱼的品种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野菊是很单调的,也被嫁接、控制、盆栽而笼络,作纷繁的形色幻变。菊花展览会是菊的时装表演,尤其是想入非非的题名,巧妙得可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中庸而趋极的中国人的耐性和猾癖一至于此。亟待更新的事物却千年不易,不劳费心的行当干了一件又一桩,苦闷的象征从未制胜苦闷之由来,叫人看不下去地看下,看下去。“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法来对待庄稼,就注定以颗粒无收告终,否则就不成其为“自然”了。 ‎  ④从长历史的中国来到短历史的美国,各自心中怀有一部离骚经,“文化乡愁”版本不一,因人而异。‎ 老辈的是木版本,注释条目多得几乎超过正文,中年的是修订本,参考书一览表上洋文林林总总,新潮后生的是翻译本,且是译笔极差的节译本,更有些单单为家乡土产而相思成疾者,那是简略的看图识字的通俗本。这广义的文化乡愁,便是海外华裔人手一册的离骚经,性质上是“人”和“自然”的骈俪文。然而日本人之对樱花、俄罗斯人之对白桦、印度人之对菩提树、墨西哥人之对仙人掌,也像中国人之对梅、兰、竹、菊那样的发呆发狂吗——似乎并非如此,但愿亦复如此则彼此可以谈谈,虽然各谈各的自己。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⑤中国的瓜果、蔬菜、鱼虾……无不有品性,有韵味,有格调,无不非常之鲜,天赋的清鲜。鲜是味之神,营养之圣,似乎已入灵智范畴。而中国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说过了再重复一遍也不致聒耳,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这个俄而形上俄而形下的谛旨,姑妄作一点即兴漫喻。譬如说树,砍伐者近来,它就害怕,天时佳美,它枝枝叶叶舒畅愉悦,气候突然反常,它会感冒,也许正在发烧,而且咳嗽……凡是称颂它的人用手抚摩枝干,它也微笑,它喜欢优雅的音乐,它所尤其敬爱的那个人殁了,它就枯槁折倒。池水、井水、盆花、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幸蹇,或盈或涸,或茂或凋,或憔悴绝食以殉。当然不是每一花每一犬都会爱你,道理正如不是每个人都会爱你那样--如果说兹事体小,那么体大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正因为在汗漫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故而瑞征、凶兆、祥云、戾气、兴绪、衰象,无不似隐实显,普遍感知。没有离开中国时,未必不知道——离开了,一天天地久了,就更知道了。 ‎ ‎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删节)‎ ‎36.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37.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在《九月初九》一文中,作者对中国人各种人情世故的方式描写的淋漓尽致,分析了自然本位在中国文化中的根深蒂固。‎ B. 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作者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改造出了金鱼,菊花等的品种,这是“人”与“自然”作无止境的亲的具体体现。‎ C. 文中作者含蓄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在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时,苦闷逼使“人”有所象征,不劳费心的行当干了一件又一桩,而对于“苦闷之由来”却得不到解决。‎ D. 本文以“九月初九”为题,这一天是重阳节,中国的传统是登高念旧。对中国文化的理性深入地思考和游子的“乡愁”正是在“九月初九”这样一种极具象征含义的语境下展开。‎ ‎38.鉴赏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9.分条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答案】‎ ‎36.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37.B ‎38.本句子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年龄,不同原因产生乡愁的人,他们的乡愁的具体内涵不同,程度也不同 ‎ ‎39.(1)使用了大量的文言词汇和生僻词,是文言与白话的完美融合。‎ ‎(2)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如引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 ‎(3)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 ‎(4)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入到了白话散文写作,既古典又现代。‎ ‎(5)语言深刻又不乏机智,有着情趣与理趣之美。‎ ‎【解析】‎ ‎36.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注意段首句“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 ‎37.根据文中的句子“巧妙得可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愁的人,他们的乡愁的具体内涵不同,程度也不同。‎ ‎39.注意从文言与白话的完美融合、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情趣与理趣结合的角度尽心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日照 王剑冰 ‎①古人说条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阔的胸怀,在这样的胸怀里升起一轮红日,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②现在我正走向海。我知道有一个叫做日照的地方,日照的名字多么直白,又是多么神秘,日照香炉就会升起紫色的烟尘,日照大海会升起什么?我仰望着那个地方,我穿越齐鲁大地,走过孔子的曲阜,走过泰山沂蒙。‎ ‎③大海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就像中原的千里沃野,麦浪赶赶地涌,散发出浓郁的味道。白云似一群从远方跑来的绵羊,我听到了它们的喧嚷。很长很阔的沙滩,我小成了沧海一粟。‎ ‎④我还没有看到日出,但是我知晓了这里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莒同齐鲁曾构成山东的三分天下。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也是人类最早的先祖。他们使用的工具,同黄河流域先祖使用的没有什么两样。我站在一个图形面前,那是一个日出的图形,先祖对于日出那么的崇尚,刻在生活的器皿上。那时他们就知道通过日出判断四时,将其用于农业和航海。《山海经》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号角,那是陶做的,这里的黑陶是原始文化的瑰宝,我的祖先,曾面对苍茫的大海,吹亮了东方第一缕晨曦。‎ ‎ ⑤我见到了茂密的森林,只能在高山上才有的森林,却是出现在海边,那高大的杉木将氧离子泼洒得到处都是。我还见到了茶园,一片不是很高的墨绿,日照和海风使这里的茶尤为独特。我还看到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我在一片雨中走进定林寺,那棵四千岁的苍然立时热烈地向我迎来。一群女孩子在树下避雨,我想到那个传说:一个书生看到这棵大树,搂了七搂还没有搂完,转过来一个少妇靠在树前,只好在她旁边又拃了八拃过去。这树围就成了“七楼八拃一媳妇”。过去了多少年,树围更粗了。有人想再搂一下,那就得将一群女孩也算入单位,有人笑说是“七搂八拃一群未来媳妇”。我站在它阔大的枝叶下,钟声訇然散落,抬头望的时候,竟然望到不远处刘勰读书处。那个独成一派的大理论家,就是在这里以他智聪的文心神雕艺术之龙的吗?‎ ‎⑥天晴无雨,我早早跑向海滩,清风振衣,潮水激荡。‎ ‎⑦云蓝得出奇,云边渐渐透出了红光。海在这时发生了奇妙的现象,海顷刻间变成了一汪红色的颜料,那颜料越来越浓,越来越多,似乎是从日出的地方涌出。而后太阳微微地露了出来,露得不声不响,初开始它没有发出亮光,只是一轮滚圆的炫红,那么近,那么大,蹚水过去就能触摸着。我很少看到这么纯净这么圆润的太阳。正呆看着,它突然发出一股绚烂的光芒,我的周身立时感到了温暖。‎ ‎⑧海浪已似红鲤翻江。一眨眼,有些红鲤竟然跃动起来,而后变成了一页页羽翅,慢慢看清,那是一群兴奋的海鸥。 ‎ ‎⑨太阳还在上升,它已经变成金黄的车轮,隆隆轰响,烟尘迷漫,天地摇动。没有什么能阻止它的上升,它将天穹昂然顶起,让世界为之高明。我的血脉贲张,好像太阳升目我的胸间,整个大海涛涌连天。我大声地想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时光变幻,生命轮回,秦皇汉武寻仙访道的踪迹早已不见,曹孟德豪情一腔越去千年,唯大海潮涌潮落,太阳常隐常新。‎ ‎⑩日出唤醒了热情。海上运动基地的帆影片片,切割着红色的光线。细沙滩上有人练排球,健美的身姿在腾跃。阳光更多地镀亮了捡海的人,皮影样贴在海滩的玻璃上。‎ ‎⑪整个一座新城都亮了,像一艘豪华巨轮在起航。太阳照在那片树林的时候,树林里一片光怪陆离,叶子在光线里舞蹈。鸟儿叽喳,翅膀像闪电,这里闪一下,那里闪一下,等到它们飞到林子上面的时候,一下子都被渲染了,包括叽叽喳喳的叫。我知道,太阳也照到了那棵银杏树,深沉的光芒撒播着一片静默。天台山上,古老的太阳节或在举行,香烟缭绕,鼓钗隆重,供台摆放新麦做成的太阳饼,万众叩拜太阳光耀大地,福泽民生。‎ ‎⑫站立大海之上,旭辉之间,古人在我的耳边发声:“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那声音伴大海涛涌,随红日东升,缭乱了我的思绪。‎ ‎⑬我真实地感受着日照,日照是一种光合作用,日照是一种置换反应,日照不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或形容词。‎ ‎⑭我又想起了那个日照的刻画,海上日出,曙光先照。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 ‎(201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40.简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41.赏析第⑪段画线的句子。‎ ‎42.请概述文中⑦-⑩段描写海上日出的各阶段的特点。‎ ‎43.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40.第①段由大海写起,设问大海中日出该是什么景象,自然引起下文对日照的叙写,表达了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41.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出之后日照新城通冥一体,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抒写了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42.太阳初露时,云边透出红光,海变成了渐深的红色颜料,太阳圆润、近而大;太阳升起时,它变成金黄色,力顶苍穹,照亮世界,唤醒了整座城市。‎ ‎43.太阳从东方大海上升起的景象波澜壮阔,美丽如画;日照是条条江河入海处,是古莒国的发祥地,是大理论家刘勰的读书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日照,从古到今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变化,它悠久的文化精神像日出那样永远灿烂夺目。‎ ‎【解析】‎ ‎40.首先明确第一段的内容:由大海写起,设问大海中日出该是什么景象,然后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作起时”的特征,用重点词语概括。‎ ‎43.注意分析题干中的“意境”和“挂图”的含义,意境是“景象波澜壮阔,美丽如画”,“挂图”的含义是“日照是条条江河入海处”“是古莒国的发祥地”“是大理论家刘勰的读书地”,然后再分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月的玉米地 ‎⑴十月的玉米,熟了。‎ ‎⑵这情景,如诗如画,几米阳光潋滟在玉米地里,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国度。这个世界,是秋歌的演奏,玉米叶儿在歌声中轻轻舞动小手,顺着节拍,光影流转,上演一场精美绝伦的华尔兹。‎ ‎⑶十月的玉米香,近了。‎ ‎⑷玉米香,弥漫在村落的每一个角落里,在乡村清新的空气里肆无忌惮地传播着,沁人心脾,甚至让人的嗅觉里也残留着那种淡淡的香味。乡亲们的眸子里充溢的都是金黄的玉米粒。他们小心地把玉米写成一首小诗,然后牢记在心里。阵阵玉米香化成了千年老白干,让乡亲们醉得酥麻、舒畅。‎ ‎⑸月光下的玉米地,很美。‎ ‎⑹一轮明月在浅蓝的天幕上和整个玉米地对望,那天地间垂撒着的清辉,托寄着月儿的一片深情。壮硕的玉米棒子在朦胧的月色下闪烁着梦幻的光芒,并且这些光芒“哗哗哗”地连成一片,蔓延到天边,与月对饮,共赋秋韵。‎ ‎⑺看,月色里,一位中年农妇远远地从田埂上走来了。她依旧顶着白天戴的那顶草帽,盘起的发髻藏在草帽里面,但偶尔还是有几根不安分的头发调皮地探出头来,看看那外面的世界。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岁月的痕迹已在她原本乌黑的头发上洒下了一把白色的盐花——几根白发飘散,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她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埂边的玉米棒子,棒子上长出的“胡须”轻轻挠着她的手,可她早已布满老茧的手早就不能察觉到那微妙的感觉了。‎ ‎⑻黄灿灿的玉米粒十分饱满,一粒挨着一粒,一排靠着一排,像一群渴望回家的孩子,迫不及待,焦躁不安。她轻轻地摩挲着玉米杆、玉米叶、玉米棒、玉米粒,像摩挲着自己的儿女。她温柔的目光掠过玉米地,玉米们就像感受到了母亲的注视,要瞬间就投入她的怀抱。‎ ‎⑼这时,几只觅食的夜鸟盘旋在空中,它们的影子投在玉米地里,也投影到了她的心头。‎ ‎⑽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⑾在母亲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收获的场景:人们背着背篓,戴着草帽,哼着歌谣,猫腰钻进玉米地,霎时便没了踪影,只能听见那独属收获的天籁之音。那里,农人用最虔诚最古老的方式收获劳作。晶莹的汗水滴入土壤,但它们绘画出来年的甘霖,滋养着玉米新苗。这,就是藏在母亲心中的图画。‎ ‎⑿这样的劳作是辛苦的。一天下来,母亲的手上总会添几个新的水泡,肩上总会多几道印痕。可是在母亲的心里,她认为这才是农民,农民就应该是这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写照,“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她的劳作方式,“挥汗成雨”则是她最本真的表达。‎ ‎⒀母亲又想起多年前的一天,玉米地依旧是现在的玉米地。听说连绵的秋雨即将抵达,我们全家人都动起来了。于是,一场抢收玉米的战斗拉开了帷幕。一排排玉米棒子齐刷刷地倒下,笑吟吟地躺在了背篓里。十月,“晒秋老虎”的太阳烘烤着我们,但汗涔涔的皮肤上却可以辨清我们的一张张笑脸。终于,在秋雨到来之前,我们抢收完毕,坐在自家的吊脚楼上,望着那濛濛雨幕,心里乐开了花。‎ ‎⒁四季的变换赋予了土地最为神奇的色彩,而秋日虫鸣则是母亲心中不变的风物,是最动听的乡村音符。‎ ‎⒂母亲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饥饿了。但许多年前那饿得昏天黑地的感觉她从来就不曾忘记。那是怎样的一段岁月啊!缺米少粮的生活,一对儿女被饿得很瘦很瘦。最令人心痛的,是冰雹过后的五亩五分玉米地就只有几株残苗了。看到这些,母亲不知道背着孩子和丈夫哭过多少次。听到孩子叫“饿了”,却难为“无米之炊”,那种心情她记得清清楚楚。但农民的泪水,只能为土地而流。泪流过后,生活还得继续。田里的苗没有了,但还得想着法子种,因为总有收获的那天!‎ ‎⒃现在,深秋的风吹得玉米左摇右摆,玉米棒你碰我我碰你地发出“沙沙”声,好像在同母亲对话,诉说着心里的秘密。母亲在这里安静地站着,她深深地陶醉了。饥饿的日子已经远走,但母亲的心底里一直有一种东西像玉米一样藏在那里,这些心底里的玉米还会时常被母亲翻出来小心翼翼地晾晒。‎ ‎⒄夜被月色笼罩着,渐渐地深得不见底了。母亲回过神来,慢慢走向了回家的路。母亲轻轻走过,只见她的身后——一朗清辉,一腔柔润,一片收获,一地深情。‎ ‎ (有删减)‎ ‎4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和烘托等,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使文章行文流畅,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B. 文中的母亲勤劳、质朴,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示出母亲的高贵品质。‎ C. “藏在母亲心中的图画” 指的是一幅秋天收获的场景,它是农人的一种期盼,也是农人的一种古老而又虔诚的劳作方式。‎ D.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灵活而生动地描述了母亲的生活,抒写了对母亲的深切情怀。‎ E. 本文的结尾是一个玉米地的特写镜头,母亲、月夜与玉米地融合在一起,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45.文章开头有关玉米成熟、玉米清香以及月夜玉米地等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概述。‎ ‎46.本文⒂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7.作者在文中综合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并简要赏析。‎ ‎【答案】‎ ‎44.CD ‎45.①渲染了气氛,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优美的意境。②为下文母亲的出场做了铺垫,烘托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③引出下文内容,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46.①本段运用了插叙,突出了母亲对玉米情有独钟的情感。②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深化了主题。③使文章的结构曲折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 ‎47.比喻。如“岁月的痕迹已在她原本乌黑的头发上洒下了一把白色的盐花——几根白发飘散”,用盐花比喻母亲的白发,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苍老。‎ 拟人。如“玉米叶儿在歌声中轻轻舞动小手,顺着节拍,光影流转,上演一场精美绝伦的华尔兹”,把玉米叶赋予人物的动作特点,勾勒出玉米叶在风中飞舞的优美画面。‎ 排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写照,‘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她的劳作方式,‘挥汗成雨’则是她最本真的表达”,增强了语势,加强了表达效果,突现了母亲的辛苦劳作及她对玉米地的深爱之情。‎ ‎【解析】‎ ‎44.A项涉及对散文表达方式的考查,“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和烘托等”说法不当,“烘托”不是表达方式;B项考查的是散文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说法不当,本文没有心理描写;E项考查的是对散文内容的理解,“本文的结尾是一个玉米地的特写镜头”说法不当,应是母亲的特写镜头。C项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的理解,D项考查的是对文中叙述人称的考查,都是正确的。‎ ‎45.本题信息集中在文章的前六段,第二段写了玉米成熟的景象,作者用“如诗如画”“ 阳光潋滟”“ 硕果累累”“ 秋歌”“ 精美绝伦”等词语把成熟的玉米地比喻成华尔兹;第四段写玉米的香味,“沁人心脾”弥漫在村中每个角落,像诗;第六段写月光下的玉米地,像梦幻,这三段写出玉米地的的美,使文章笼罩在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中,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作者写玉米地是为了写母亲,这几段的描写就为母亲的出现做了铺垫,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46.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本段写的是母亲曾经经历过一家人忍饥挨饿的织答案时既要有观点还有要例子和分析。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考生稍加留意就可以找到。‎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头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 ‎③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籽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它也许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代替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如同这点缀着晨露的石榴树,花果同枝,生机勃勃,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新陈代谢,永葆青春的活力。 ‎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4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文行文思路富于变化,一波三折,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⑥自然段中的“未果之花” 从字面看是“还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而在此处是指“红颜薄命的伤春怨女,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 C. 作者联系实际,提醒今天的人们尽心竭力地投身事业,永葆青春活力,不要让自己像落花一般凋零。‎ D. “落花”这一意象,多用来比喻青春的消逝、生命的衰残,《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皆如此;而作者却反向立意,唱了一曲落花的颂歌。‎ E. 本文的语言风格“清丽典雅”。“清丽”主要体现在细致优美的描写、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给人新奇感,文章意蕴清新;“典雅”主要体现在书面语汇的使用和古诗文的引用。‎ ‎49.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予以分析,指出其艺术效果。‎ ‎50.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内在的美好情操”或品格值得作者礼赞呢?请分点概括。‎ ‎【答案】‎ ‎48.EB ‎49.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转换为听觉,生动传神地写出石榴花鲜艳活泼的颜色、热烈开放的盛况,突出其与墨绿的树叶之间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照与反差。‎ ‎50.①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它为花蕊挡风遮雨,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②淡泊名利,不矜功伐。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舍弃繁华,默默飘落。③牢记使命,不忘根本。它将自己融入大地,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解析】‎ ‎48.A.“欲扬先抑”错。C.原文不是让“人们”“永葆青春活力”,而是希望“我们的事业”能如此;“不要让自己像落花一般凋零”错。D.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也赞颂落花。B项是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涉及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结合上下文可知理解正确。E项是对文章语言风格的分析,文中多处使用了修辞手法,整体描写细致,分析正确。‎ ‎49.从修辞手法上来分析,画线句子中,花朵、颜色都是看到的,而“弦乐”“笛音”则是听到的,作者将视觉形象的花朵比作听到的“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清脆、欢跃的笛音”,运用的是通感的手法。从内 己的使命,不忘根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常熟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和柳如是①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③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为“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我猜想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希望红豆“神树”给他们带来纯真美满的婚姻爱情?抑或不育不孕者希冀“神树”治好他们的生理疾患?可是,他们是拜错了“神”的呀,要知道,钱柳爱情最终是以令人唏嘘感叹的悲剧落幕的,而这棵红豆树也有如此漫长的年头未开花结果了,它还能管得了人间情爱的“开花结果”之事吗?‎ ‎④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他在谈萌发写作此著缘起时说:“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一位沦落风尘的青楼女子作传?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陈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为一位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⑤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老公在胎仙阁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⑥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⑦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⑧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⑨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座再造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而不群的身姿!‎ ‎⑩绵密的细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惆怅和忧思……‎ 注:柳如是(1618~1664),秦淮名姬,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大官僚钱谦益。清军兵临城下,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被钱氏硬拖住。‎ ‎5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试分条作答。‎ ‎52.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53.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 ‎54.作者通过写作本文,表达了自己对待历史的观点态度,试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 ‎51.(1)照应题目,开头即点出所吟咏的对象---红豆树,并说明其在钱柳情史与遗存踪迹中的独特价值,为下文展开议论张本;(2)借细雨、废墟、孤树,为全文奠定了忧郁凝重的感情基调。‎ ‎52.突出了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达了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格这些人不媚时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也表达出作者对世人渐渐遗失了前人精神遗产的痛心与遗憾。‎ ‎53.(1)贯穿全文,勾连全篇,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营造了笼罩全篇的凝重清冷的抒情氛围,契合了作者沉郁的思想感情,点染了钱柳故事的悲剧色彩。‎ ‎54.①误读历史,必然导致愚昧的行为。人们把红豆树当做神树,盲目祈祷爱情和生育,是一厢情愿的无知。②正视历史,才能获得有益的精神滋养。人们对陈寅恪和柳如是缺乏正确的理解,难以铸就强大的精 神风骨。③修复历史,要尊重历史,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人们对红豆山庄的盲目重建,只能让历史真相渐行渐远,让人们的心灵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越来越迷失。‎ ‎【解析】‎ ‎5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开头段落的作用,应从以下角度分析,结构上的 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和敬仰。‎ ‎5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文中在开头就写到“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春雨绵绵,营造了凝重沉郁的环境氛围,春雨在全文中多次出现,在结构上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内容上与作者情感相关。契合了作者沉郁的思想感情,点染了钱柳故事的悲剧色彩。‎ ‎5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通读文本,从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再针对题干“对待历史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有以下观点:误读历史,正视历史,修复历史。再结合具体例子解析。另外,本题属于探究题型,可以结合个人的体验,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但是观点必须从文本中来,不能脱离文本。‎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此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进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5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56.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 ‎(1)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使用“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57.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58.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又有着一脉相连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55.AD ‎56.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57.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58.①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②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解析】55.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这题为客观选择题,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惊醒”一词的好处,从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来回答。‎ ‎57.由题干“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可知,‎ 容具体分析。‎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⑪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⑫“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5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是为了引出下文,引发读者对“还乡”的思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哲学意蕴。‎ B.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既指乡野的田园村庄泥土,也指城市中能让他放松的书房、写作以及与能与他倾心交流的知己。‎ C.年近60的东坡被贬岭南,他想起了十几年前让他对“故乡”一词有着最初启悟的歌伎柔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由此“泊然无所蒂芥”了。‎ D.文章末段,再次点题,想“慨然敬柔奴一杯酒”照应了前文,进一步强化了心安即故乡的主题。‎ E.文章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人生无常、繁华如烟的消极思想。‎ ‎60.作者写乡野生活的笔墨非常精彩,试以第⑤段为例加以赏析。‎ ‎61.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 ‎62.“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的感受。‎ ‎【答案】‎ ‎59.CE ‎60.(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人格化,既表现出风儿轻柔的特点,又侧面表现出长辈们所讲的故事引人入胜;(2)运用一系列动词“躺”“看”“听”“叼”“讲”等,将夏夜在老家乘凉时其乐融融的场景描写得生动具体;(3)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感。‎ ‎61.结构上:(1)照应题目,点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来历;(2)呼应文章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丰富内涵,深化题旨,申明“心安”就是“泊然无所蒂芥”,强调人不能没有精神故乡和“心安”的重要性。‎ ‎62.(1)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要节制人生的欲望,抵制浮华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身处逆境而泊然无所蒂芥,面对来自生活的挫折、打击要有一种淡然的心态。‎ ‎(2)作为学生,我们应安于学习,这样就能抵制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能够沉下心来去钻研。‎ ‎(3)应在学习和事业上有恒定的目标和追求,有健康的精神寄托;真诚地与人交流,坦然地看待人生和社会。‎ ‎【解析】‎ ‎59.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这是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技 动词,把乘凉时的场景写得生动具体;从句式的角度来看,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61.题干问的是“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从内容上分析,一般是写了……,表现了……;然后从结构上分析,主要考虑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写这一经历之前,先有一个总领句“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之后又有一个分析句“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结合这两处内容可以知道文章“介绍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是强调人不能没有精神故乡以及“心安”的重要性。从结构上来看,这一内容与文章的标题“此心安处是吾乡”形成呼应,且与文章的结尾又前后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 ‎62.题干问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的浮华的诱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①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②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③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⑤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⑥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者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⑦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塔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⑧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 ‎6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前半句是根据大明湖三个字而产生的联想,是一片美景,烘托出下文真实的大明湖景色。‎ B.文中“阔气”本指家庭富有,这里表现了大明湖大白莲花的名贵和丰富,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大明湖幽默反讽的味道。‎ C.老舍先生文中的幽默之语随处可见,比如文中第⑦段,老舍把塔比喻为“橛子”,运用方言,既俏皮地写出了开元寺塔的形象,又写出了愿望开元寺时的光秃,寺庙的伶仃突兀。‎ D.作者认为,即使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到底算个名胜,是因为济南大明湖历史悠久,非其他景点所能比。‎ E.老舍在描摹景物时,非常注意生活画面或景物画面的细节描写,在《想北平》和本文中都有所体现。如“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新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等。‎ ‎64.为什么作者说春天的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65.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 ‎【答案】‎ ‎63.C3分,E2分,A1分 ‎64.①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③湖中不再是一片清水,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所以“不湖”。‎ ‎65.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和自己对这种现状的遗憾、失落之情。‎ ‎【解析】‎ ‎63.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项此处不是烘托,而是对比、反衬;B项不是幽默反讽,而是涵,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原因。‎ ‎65.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