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学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学案(3)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学案 ‎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D”。‎ ‎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由于不考名词性术语,所以本考点重在考查这八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 从命题角度看,本能力点的试题主要有单一角度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角度型试题 是指在试卷中单独设一小题对修辞格运用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复合型试题是指在试卷中不但单独考查修辞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还与其他文字表述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    从试题取材看,能够作为修辞题题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以作为修辞题的题料,说明性的语段一般不进入修辞性试题。‎ ‎    修辞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全面性、开放性、实用性、新颖性和时代性,主要和仿写、续写句子、图表题等放在一起综合考查,还有一些限定条件和发散性的修辞手法运用的题目,以便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看,修辞复习的重点不是辞格,而是应用。修辞用于书面语,便于语句的整齐、连贯、含蓄、形象。总之,注重实用、注重能力、注重表述、注重综合是高考对修辞考查的重点。‎ ‎ ‎ ‎ ‎ ‎ ‎ 温馨 提 示 ‎  本专题主要有两种题型,即主观题和客观题。‎ ‎    本专题的应试,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失分因素:①平时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不足,读书缺乏精读细品的意识,语感底蕴浅薄,临场找不到感觉,糊里糊涂做题。②不能分辨各种修辞方式,找不到做题的切入点,抓不住主要矛盾。③不能准确地把握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规则,只在个别字眼上兜圈子。④阅读题面缺少激情,不能正确及时地进入角色,主观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⑤词汇贫乏,做文字表述性试题时,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只是勉强地凑字补句。⑥不能正确地审题,片面地理解试题。‎ ‎ ‎ ‎ ‎ ‎ ‎ ‎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格叫做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语叫“喻词”。‎ ‎    ⑴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考点一 正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 ‎ ‎ ‎  ⑵下列几种情况,虽然也有“像”“仿佛”“成了”等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    ①同类相比,如“他长得像他父亲一样高”。‎ ‎    ②表示猜度,如“校园里静悄悄的,好像已经上课了”。‎ ‎    ③表示想象,如“我仿佛听到了风儿掠过树梢时那轻柔的声音”。‎ ‎    ④表示列举,如“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都是同学们努力的目标”。‎ ‎    ⑶比喻可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好似、仿佛、犹如”等一类的喻词连接,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②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是、变成、变为、等于”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    ③借喻: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 ‎ ‎ ‎  ⑷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    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有些阐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形象生动、说明透辟的效果。‎ ‎    ⑸运用比喻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    ①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用喻体表示本体,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    ②比喻要贴切。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作认真的分析概括,如果忽视了这个共同点信手拈来,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喻而不当,制造不伦不类的语言垃圾。‎ ‎   ‎ ‎ ‎ ‎ ‎ ‎  ③要注意思想感情,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体育运动场上,运动员们跑起来像兔子一样,简直要飞起来”一句,把“运动员的 奔跑”比喻成“兔子一样”,由于感情色彩不得体,从而使语言表达失去光彩。‎ ‎    ⑹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    二者在“代替本体事物”这一点上相通,它们的区别是: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成立的基础是喻体事物与本体事物的“相似性”;而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是代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的相关。如“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不行?”“袁世凯”是当时银元上铸的袁氏头像,这头像与“银元”当然没有什么“相似性”,但是却“相关”,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 ‎ ‎ ‎ ‎ ‎1.判断下列句子中比喻手法运用得正确与否。‎ ‎  ⑴一个人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不,简直就是一滴水中的   ‎ ‎    一个原子。(    )‎ ‎  ⑵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体操队的队员们在夺冠后,像 ‎    蚂蚁一样挤成了一团,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 ‎  ⑶如果一粒沙代表一个明天,我送你一片沙漠;如果一朵 ‎ ‎    花代表一份爱意,我送你一亿朵花。(    )‎ ‎  ⑷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 ‎    有活力。(    )‎ ‎*对应训练*‎ ‎  解析:⑴用“大海中的一滴水”来比喻“个人”的微不足道是恰当的,也是明白易懂的,但再用不熟悉的“原子”来作比,就会让人难以理解。⑵把中国女子体操队的队员们比作成团的蚂蚁感情不当。⑶用沙来比喻明天,既不美,两者之间也没有相似点。‎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 ‎ ‎ ‎ 考点二 正确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在语言表达中,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做比拟。‎ ‎    ⑴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如“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 ‎ ‎ ‎ ‎    ⑵比拟的修辞作用:‎ ‎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拟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 ‎    ⑶运用比拟时应注意的事项:‎ ‎    ①运用比拟必须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闷死人”。本句比拟显得与感情不协调。秋雨连绵,闲呆着没事干使人烦闷,很难有欢快的心情。‎ ‎ ‎ ‎ ‎ ‎    ⑷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    比拟是一种移情寄意的手法,它是直接把此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描写,用适合于人的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去写非人的植物、动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它和比喻的区别是,不管哪种比喻,它的“喻体”都要出现,而比拟所拟作的事物是永远不出现的。有的比拟可以改换成比喻,如“小鸟在歌唱”,可换成“小鸟像歌星一样在演唱”。‎ ‎ ‎ ‎*对应训练*‎ ‎2.下列句子中,比拟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鸟巢”上空,星光璀璨,烟花绽放的朵朵笑脸,犹如一曲 ‎    慷慨激昂的交响乐。‎ ‎  B.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 ‎    醒过来一样。‎ ‎  C.春雨过后,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猫着腰,闪烁着 ‎    光华。‎ ‎  D.眼下,我正在给自己的作品进行“化妆”,将可有可无的 ‎    字、句、段删去。‎ ‎  解析:A“烟花绽放的朵朵笑脸”与“一曲慷慨激昂的交响乐”无相似点。C“猫着腰”比拟不当。D给作品“化妆”与“删去”无内在的联系,应将“化妆”改为“减肥”。‎ B ‎ ‎ ‎ ‎ 考点三 正确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所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 ‎    ⑴借代的方式主要有7种:‎ ‎    ①特征代本体。用借体(人或物)的特征、标志代替本事物的名称,如“交通路口中央站着一个大盖帽”,用“大盖 帽”这一警察标志代替“交通警察”。‎ ‎    ②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事物的名称,如“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句中“雷锋”已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的代名词。‎ ‎    ③具体代抽象。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句中用“小米”代替军需供应,用“步枪”代替武器装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 ‎ ‎ ‎ ‎  ④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如“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句中“一针一线”代替一切东西。‎ ‎    ⑤结果代原因。如“好吧,咱们多勒勒裤腰带吧!”句中“勒勒裤腰带”是饿肚子的结果,这里代替饿肚子。‎ ‎    ⑥牌号代本体。如“他一天抽一盒‘红塔山’”,句中“红塔山”代替“红塔山”牌香烟。‎ ‎    ⑦产地代本体。如“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龙井”代替“龙井茶”。‎ ‎    ⑵借代的修辞作用:‎ ‎    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    ⑶运用借代需要注意的问题:‎ ‎    运用借代,借体必须有明显的代表性,叫人一听就明白所指代的事物;本体事物在上下文要交代清楚,否则会使人不知所云;另外,用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 ‎ ‎ ‎*对应训练*‎ ‎3.下列句子中,借代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三十多颗心,就在这堆废墟上刨出了一条生命之路,经过 ‎    八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把伤员转移出了这片死亡之区。‎ ‎  B.他肚子里有墨水儿,脑瓜又灵,看个文件什么的,只要拿 ‎    眼把题目一扫,里面的内容便能猜个大概。‎ ‎  C.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廉洁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自己整天 ‎    在酒缸边上乱转,怎么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现代化呢?‎ ‎  D.美国男篮在上届奥运会上,大失水准,名落孙山,只获得 ‎    第三名。因此,北京奥运会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  解析:A“三十多颗心”不能代替本体。C“酒缸边”借代不当。D“名落孙山”借代不当。‎ B ‎ ‎ 考点四 正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格叫做夸张。‎ ‎    ⑴夸张的种类:‎ ‎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等)处说,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等)处说,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禾苗,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 ‎ ‎ ‎ ‎ ‎  ⑵夸张的作用:‎ ‎    运用夸张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    ⑶运用夸张需要注意的问题:‎ ‎    ①运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如“一粒芝麻顶破天,我吐口唾沫变成了太平洋”一句,就脱离了客观实际,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    ②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如“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劳动三十天,胜过五十天”,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    ③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以及公文等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表意不明。叙述、描写、抒情性文章恰当地运用夸张则能增强文采。‎ ‎ ‎ ‎  ⑷夸张与比喻、比拟的关系:‎ ‎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以期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它一般有“直接夸张”与“间接夸张”之分。“直接夸张”就是直接把某事物加以夸大,如“白发三千丈”。“间接夸张”就是借助于比喻、比拟等手法来夸张,如“放开喉咙唱山歌,山歌如同牛毛多”,这是借助比喻来夸张;“这一带的土壤好极了,你种下一根车杠,就能长出马车来”,这是借助比拟来夸张。‎ ‎ ‎ ‎*对应训练*‎ ‎4.下列句子中,夸张手法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听说自己买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他气得浑身都发紫 ‎    了。‎ ‎  B.这时,只见那辆坦克爬山轻如燕,劈开云层,直上了蓝 ‎    天。‎ ‎  C.你和我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井里,我自惭不 ‎    如。‎ ‎  D.解放前,为了给我妈治病,父亲把仅有的巴掌大的土地 ‎    也卖掉了。‎ D ‎  解析:A“气得浑身都发紫了”太夸大,应为“他气得嘴唇都发紫了”。B“直上了蓝天”夸张不当。C“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井里”夸张不当,应为“一个在地下”。)‎ ‎ ‎ 考点五 正确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这种修辞格叫做对偶。‎ ‎  ⑴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情况。‎ ‎    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表现同一事物或事理,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对偶句,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跟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②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对偶句,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③串对:上下联内容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的对偶句,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 ‎    ⑵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 ‎    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对偶在中国古代的骈体文、律诗中应用最多,这种对仗规定严格的对偶称为严式对偶。为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现代诗文所使用的对偶,冲破了严式对偶的一些限制,只要结构大致相同、声韵基本协调就可以,这种对偶称为宽式对偶。‎ ‎    ⑶对偶的修辞作用:‎ ‎    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    ⑷运用对偶应注意的问题:‎ ‎    运用对偶应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要单纯追求形式工整,以致出现轻重不当、空洞、以辞害意等毛病。‎ ‎ ‎ ‎*对应训练*‎ ‎5.为下面的对联拟一个下联。‎ ‎  上联:紫燕高飞剪开千重云雾 ‎ ‎ ‎  下联:           ‎ ‎  解析: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之分,只要词性相当,语意相连,合乎对仗规则就可以,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示例一:布谷欢歌唤起万家农忙 示例二:早莺轻唱撩起万条丝绦 ‎ ‎ 考点六 正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修辞格叫做排比。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 ‎    ⑴排比的种类:‎ ‎    ①成分排比,即由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的排比。如“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③单句排比。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 ‎ ‎  ④复句排比。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 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    ⑵排比的作用:‎ ‎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格,运用排比能够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 ‎ ‎  ⑶运用排比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排比的突出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阐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文章的中心。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以免失之于滥。‎ ‎    ②排比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后一种排比,句尾多用省略号。‎ ‎    ③在排比中,准确地使用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    ⑷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    ①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    ②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    ③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 ‎ ‎*对应训练*‎ ‎6.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 ‎  解析:扣住“盛唐”特点作答即可。答好这道题既要弄明白前一个分句的形式,即三个“是……的时代”的排比形式,又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盛唐时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时期,只要抓住其中某三个特点(主要是优点),组成句子即可。‎ 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 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 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唐盛世,                      ,                     ,                          。‎ ‎ ‎ ‎    倾听是心灵的阳光,能映射出无边无际的美丽;                    ,                         ;                     ,                            ;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 ‎*对应训练*‎ ‎7.在横线上填写句子,和前一句形成排比。‎ ‎  解析:本题围绕“倾听”展开,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同时,也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注意形式一致的同时,更要注意内容的充实。‎ 倾听是心灵的雨露 倾听是心灵的春风 能滋润出无穷无尽的神奇 能吹拂起灿烂美丽的思绪 ‎ ‎ ‎*考点精讲*‎ ‎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格叫做设问。设问的主要特点是自问自答,明知故问,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⑴设问的作用:‎ ‎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修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标题,这种标题能够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索、更好地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设问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种修辞格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于在长一点的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见,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是设问的突出作用。‎ ‎    ⑵使用设问应注意的问题:‎ ‎    设问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用得恰到好处;误用或滥用设问,非但不能增强文采,相反,还能削弱语言的表达效果。‎ 考点七 正确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 ‎ ‎ ‎    为什么会出现恶意软件呢?中国互联网协会是这样定义的:恶意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害合法权益的软件,但它不包含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 答:‎ ‎*对应训练*‎ ‎8.下列句子中第一句话的设问运用恰当吗?为什么?‎ 不恰当。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恶意软件”,而答成了“什么是恶意软件”。‎ ‎  解析:设问句的最大特点是自问自答,而本句中的所答不是所问的内容。‎ ‎ ‎ ‎*考点精讲*‎ ‎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如:‎ ‎    官煤勾结,酿成重大事故,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吗?(用否定句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 ‎    就说中学生吧,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天坐上13节课,身体能承受得了吗?(用肯定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    反问能加强语气,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    ①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经十分明确。‎ ‎    ②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感叹号。‎ 考点八 正确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 ‎ ‎ ‎    难道今天的饭菜不香了?反而不及贫困时期的饭菜了?非得把吃剩的馒头扔得遍地都是才开心,才时髦?‎ 答:‎ ‎*对应训练*‎ ‎9.下列句子中,反问的修辞方法运用恰当吗?‎ 不恰当。‎ ‎  解析:连续反问不当。应改为“难道今天的饭菜不香了,反而不及贫困时期的饭菜了,非得把吃剩的馒头扔得遍地都是才开心,才时髦?”‎ ‎ ‎ 临 场 技 巧 ‎  本能力点的考查主要有选择性试题和文字表述性试题两种题型。不论哪种题型,都应该认真读题,吃透题目要求。要像诗人咏诗一样,带着激情阅读试题,进入角色,最大可能地激活思维细胞,占领思维空间,发掘思维潜力,找准做题角度。‎ ‎    做单选性修辞试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辨格入手,然后根据该修辞格的规则,对各题肢逐一进行审查,从中得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二是从修辞效果方面审查,表达效果好的就是正确的,效果不好的就是错误的。当然,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平时要广览博取,注重培养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    文字表述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面提供的条件,在充分考虑内容和形式相应称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做出合适的答案。‎ ‎ ‎ ‎ ‎ 题型一 主观性修辞题 ‎1.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 ‎  留言簿上写一段 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 ‎  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字。‎ ‎ 答:‎ ‎ ‎ 示例一: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示例二: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示例三:逝去的 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  解析:题目要求运用排比手法,同时,要注意字数,不超过30字。考点采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回答时不应无病呻吟。‎ ‎ ‎ ‎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 ‎  上。‎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  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 ‎ ‎3.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 ‎   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 答:‎ 年轻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就像蓝天和白云一朵;白云是蓝天身边的柔弱,蓝天是白云坚强的依靠;蓝天展开广阔的襟怀,孩子就找到了幸福的天堂。‎ ‎  解析:题干中提示“两个对象”“三个句子”“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还有“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个主题,这是仿写时要注意的内容。本题解答的难度在于正确运用修辞和句式来表达预设的主题,这需要有很活跃的 思维,还要有开阔的视野,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开思路,发现灵感,写出优美的句子。‎ ‎ ‎ ‎4.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  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 ‎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 ‎ ‎ ‎5.阅读下面网页上的 一则新闻,写一组对偶句加以评论。要 ‎  求观点鲜明,用语文明规范,每句9—15字。‎ 答:‎ ‎  解析:本题提供了具体事例,需要考生把这些事例进行整合。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与不顾反对“执意拍卖”相对的是“技术流拍”,那么当年的侵略者又与什么相对应呢?只要找到了这条思路,本题也就找到了答案。‎ ‎*对型演练*‎ 卖贼赃理直气壮真无赖,护国宝义正节高好男儿。‎ ‎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执意拍卖当年法国侵略者从我国圆明园盗窃的国宝——铜鼠首、铜兔首。华人买家蔡铭超以2800万元拍得,但随即表示绝对不为铜兽首付款,要以这种“技术流拍”来抵制法国对中国战争文物的拍卖 行为。‎ ‎ ‎ ‎    最近,“90后”“N重门”事件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殊不知,“90后”是始于这样的一个时代:物质极为丰富,信息极度膨胀,各种思潮交织碰撞,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冲击,人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不可否认,在一些“90后”身上体现出浮躁、焦虑、浅薄、冲动、追功逐利的倾向。但是,‎ ‎                                                                                    1‎ ‎6.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但是”后面补写一个比喻句,不少于15‎ ‎  字,写出“90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 ‎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比喻恰当,内容能表现出“90后”的优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思考:他们有很宽的视野和知识面,有梦想、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见识、有认识等等。‎ ‎*对型演练*‎ 正如试翼的雏鹰,他们张扬的还是青春的梦想。‎ ‎ ‎ ‎7.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 ‎  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 答:‎ ‎  解析:虽然题目问的是广告语的好处,但一般既要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又要谈好处。‎ ‎*对型演练*‎ 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平时一滴水”和“难时太平洋”进行对比;还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难时拥有太平洋”就是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而且该广告语还与公司名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突显了太平洋保险公司,又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保险的作用。‎ ‎ ‎ ‎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                                           ,                                         ,                                                     。‎ ‎8.扩展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描写出野花的情状,字数50字 ‎  以内。‎ ‎  解析:要求喻体选择要合理,要能够准确体现情状,还要注意字数。‎ ‎*对型演练*‎ 像满天的星星那么繁密 像燃烧的焰火那么耀眼 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 ‎ ‎ ‎ ‎ 题型二 客观性修辞题 ‎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 ‎  一项是(    )‎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联知识和选用句式。可能有同学选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不能只注意了内容而忽略了题干特别指明的“对联”一项,其实它是个隐性要求,不可忽视。‎ A ‎ ‎ ‎10.下面这些对联放乱了,请把它们整理好,并逐一排列出上联 ‎  与下联,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  ①红墙碧瓦尽新楼满室图书满室馨 ‎  ②歌声阵阵庆新年香随梅蕊送春来 ‎  ③硕果累累辞旧岁风卷雪花辞腊去 ‎  ④兢兢业业育桃李人梯巧搭登攀路 ‎  ⑤翠柏苍松皆旧貌一窗明月一窗竹 ‎  ⑥勤勤恳恳做园丁心血勤浇栋梁材 ‎  A.⑤①②③⑥④        B.①③②⑥⑤④‎ ‎  C.⑤①③②④⑥        D.①⑤②⑥③④‎ ‎  解析:根据对联的对仗、平仄、押韵等要求作答。‎ C ‎*对型演练*‎ ‎ ‎ ‎ ‎ 防患 未 然 ‎  本专题的应试,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失分因素:①平时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不足,读书缺乏精读细品的意识,语感底蕴浅薄,临场找不到感觉,糊里糊涂做题。②不能分辨各种修辞方式,找不到做题的切入点,抓不住主要矛盾。③不能准确地把握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规则,只在个别字眼上兜圈子。④阅读题面缺少激情,不能正确及时地进入角色,主观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⑤词汇贫乏,做文字表述性试题时,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只是勉强地凑字补句。⑥不能正确地审题,片面地理解试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