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www.ks5u.com 语文 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荀子认为礼是治国的纲领,所谓“国之命在礼”,其价值不可小觑。荀子提出,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犹如称量轻重、衡量曲直、描绘方圆的工具。礼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缺少礼的引导,国家的运行就难以走上正轨。没有礼的规约,社会的治理将难以实施。治理国家必须首先在礼的调控下满足人的欲望与合理要求。然而,如果一味纵容人类无限的贪欲,掠夺有限财富,将会导致社会混乱、道德无序,因此需要“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通过礼的调控既养人之欲,又制人之欲。如此一来,人们的欲望不会由于物资短缺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会因为人们欲求无度而枯竭,物资和欲望两者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荀子认为,“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个体的礼仪修养、道德品行关系事业的成败、家庭的兴旺、国家的兴盛。因此,个体要严格律己,端正身心。此外,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荀子认为,礼具有“明分”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有明确道德秩序,才能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促进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虽然荀子主张“礼主刑辅”,但是他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荀子强调,人生来本性自私,若无老师教诲、无法律约束,只能是唯利是图之辈。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礼治与法治缺一不可。孔孟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属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荀子则提出礼首先是制欲的工具,目的在于彰显法的功效。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屡教不改的“奸民”与“元恶”,运用法律,严肃处理;对于其他普通百姓则应重视教育与引导。相对于礼的柔性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发挥治理社会的职能。荀子提出在法治过程中要重视两个问题:其一,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与道德水平。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开始,君子是法治的本源,有了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力、执法有度,杜绝法不责众或者过度执法。其二,执法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要根据罪行轻重,量以不同等级刑罚。只有以法律治国,以刑法来威慑各类型的不法分子,有错必纠,有罪必罚,执法有据,执法公正,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定祥和,秩序井然。‎ 荀子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的管理手段,预设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为构建德治与法治并举的“群居和一”的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不过,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立足于统治阶级立场,将治国安邦的责任赋予圣王明君,却未能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摘编自金妍妍《荀子重构早期儒家社会治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的价值不可低估,礼能引导国家走上正轨,它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 B.礼既能养人之欲,又能制人之欲,使物资和欲望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因而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C.礼能“明分”社会管理职能,促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个体礼的修养关系到事业,家庭和国家。‎ D.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礼、法的职能不同,礼强调柔性的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治理社会。‎ ‎【答案】B (“因而”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礼“既能养人之欲,又能制人之欲,使物资和欲望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和“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没有因果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突出礼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治理国家到调控人欲,再到提升修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礼的重要作用。‎ C.文章把孔孟和荀子对“礼”的看法进行比较,意在论证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的观点。‎ D.文章结尾段论述了荀子德治法治结合的治国手段,为现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答案】 D (“为现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错误,原文“不过,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孟和荀子都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目的在于强调礼的柔性教化功效。‎ B.荀子认为君子是法治的本源,如果执法者德才兼备,便能执法有据、有力有度、公平公正,使国家秩序井然。‎ C.荀子社会管理思想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德治与法治并举,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 D.荀子治国方略为构建“群居和一”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但忽视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而不可能实现。‎ ‎【答案】C (A项,“孔孟和荀子都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性”错误,原文“孔孟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属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荀子则提出礼首先是制欲的工具”;B项,“如果执法者德才兼备,便能执法有据、有力有度、公平公正”错误,原文“有了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力、执法有度”;D项,“不可能实现”错误,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传家宝 候发山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 春子低着头,怔怔的样子。‎ 我老了,干不动了。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父亲不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春子听。‎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曾祖母)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有一年,我下河救人,上岸后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出院。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了1000元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里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踢踢踏踏的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门口一暗,进来几个村民。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着水果,还有酒和菜肴。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 看到春子,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啥时间回来的?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娘还在家忙年呢。‎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有花卷,有菜包,有蒸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你到底要干啥?你不是我的儿子!‎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是咱欠乡亲们的!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收费是应该的,早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计算,每天大概30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见了面也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少了情谊,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村民还幸灾乐祸的,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然后哈哈一笑,末了说了一句,狗日的春子。‎ 狗日的春子。父亲自言自语重复了一句,然后嘿嘿呵呵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标题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以“传家宝”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春子之所以不愿回村义渡,是因为外面打工能挣四五千元,而义渡是不收村民一分钱的;就算渡船收费,也要被人指指点点。‎ C.“春子看到娘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说明他突然意识到娘已老了,作为儿子,应该回家替父母分担负担。‎ D.春子摆渡收费前后村民对春子父子的态度迥然不同,有时竟当着他们父子的面指桑骂槐,表现了部分村民对收费的不理解。‎ E. 作者对塑造人物的手法信手拈来,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春子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BD(B项,春子将渡船收费前并不知道村民会因此指指点点,D项,当着春子的面。)‎ ‎5.“父亲忍不住告诉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一句照应了前文的哪些内容?(6分)‎ ‎【答案】①春子反问父亲“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 ②春子破例摆渡收费,一个人一次两元钱。③面对奚落,春子淡淡一笑,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6.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朴实憨厚。想让春子接班,认为春子的做法对不住乡亲。②知恩图报。一生义渡来报答乡亲。③古板僵化。坚持让春子义渡乡亲作为报答乡亲的方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8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未有突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年2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月10日18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元,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元。‎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让人意外,其背后是我国迅速增长的文化市场。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2018年GDP的十分之一,可见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同时从8.2%的增速来看,也高于GDP6.7%的增速,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 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电影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市场的火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信号,即我国居民已经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集聚了很多的人才等资源,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与基础,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压舱石”,激活这些资源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台阶,其中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或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深度挖掘IP价值,建立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外媒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摘编自盘和林《春节档电影票房超55亿,我们还缺点啥》,2019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猪年春节期间,有关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和上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看电影已成很多人过年时的一项必选项目。‎ B.猪年春节档的8部电影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电影行业相关人士认为这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C.《流浪地球》的导演认为该片表现出的家园情怀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 D.专家对《流浪地球》的热映有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但他们都认同该片具有的巨大现实意义、正面价值。‎ ‎【答案】B(“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8.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民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消费是我国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B.我国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种种束缚一旦打破,释放出文化单位的真正生产力,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C.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2018年营业收入占当年GDP的十分之一,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 D.《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在猪年春节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外媒认为它是中国电影业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的开始。‎ ‎【答案】C(“营业收入占……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错误,“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在文中应该指的是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服务业”的增速“15.4%”。)‎ ‎9.以上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票房情况,它们报道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材料一意在说明春节档影片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过年看电影已成为人们的“必选项目”。(或““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②材料二意在说明这既体现了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正不断增强,又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③材料三意在说明在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增长情况下,还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造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①”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知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末史·苏轼传》‎ ‎(注)①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答案】C(句中,“旧”,是表示时间副词,前面要断开,排除AD;“草”就是草稿,与后面的文意义相同,宜断开,故排除B。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股试”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 B.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C.古代表示官职授予、升降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如文中的“调”指调任,“除”指授予官职。‎ D.“记注”、“知制诣”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答案】B(“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理解错误。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听历史故事,能概括其要点。‎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想把他从众多才士中选为第一名。‎ C.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答案】A(“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游学四方的是他父亲苏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翻译:等到他二十岁(或“等到加冠”,或“等到行冠礼”)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喜欢读贾谊、陆贽的文章。(“比冠”,等到行冠礼;“属”,写作;“数”,几;“好”,喜欢。)‎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翻译:只是苏轼被小人忌恨排挤,不让他安心处于朝廷之中。(“但”,只是;“安于朝廷之上”,状语后置;)‎ 原文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疑心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 ‎ 服母丧。嘉佑五年,调任福昌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前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 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起居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兼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人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忌恨排挤,不让他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二)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庙社:宗庙、社稷。和銮:又叫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辆首或车架上称“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到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 B.“庙社”“和銮”为借代,用宗庙社稷借指国家,用车铃借指御驾亲征收复失地。‎ C.此诗从诗人衰病远谪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收结,跌宕起伏,首尾呼应。‎ D.尾联用典,追怀古人,以古人自期自许,欲效仿诸葛亮率兵北伐亲征统一国家。‎ ‎【答案】C(“首尾呼应”错。“挑灯夜读《出师表》”没有呼应开头。)‎ ‎15.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心声,没有忘记为国分忧的责任。②慨叹与伤感之情。年已老大,屡遭挫折,壮志难酬的深深慨叹和感伤。③乐观之情。仍对个人和国家前途充满着希望,因为盖棺方能定论。‎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2)《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韩愈《师说》中借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两句,揭示了“道”与“师”存在的一致性,为人们选择“师”确立了标准。‎ 第II卷 三、语言文字应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众所周知,科幻片诞生至今,美国好菜坞在这一领域可谓 ,其推出的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大片 ,如备受中国观众熟悉的《后天》《独立日》《2012》等。而今年春节,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巨制科幻《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同时也上了各媒体的“热搜”。从观众的讨论中可以归纳出三大原因:一是气势恢弘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特效俘获了观众的心,效果背后是团队一遍又一遍的设计修改的付出。比如,为了设计创作行星发动机,《流浪地球》团队设计了3000多个概念设计图,最后才定稿;( )二是 演绎拯救地球的壮举。不少当地观众认为,历来都是美国人拯救地球,而该片是却基于中国文化和情感,讲述了中国人如何拯救地球的故事,这个视角非常新颖有趣,与众不同。三是 地展现了全人类的共有价值,即面对人类共同灾难时,中国人表现出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闪光点,这是全人类推崇的一种价值观。‎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名列前茅 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痛快淋漓 B.名列前茅 擢发难数 另辟蹊径 淋漓尽致 C.独占鳌头 不胜枚举 另辟蹊径 淋漓尽致 D.独占鳌头 擢发难数 独辟蹊径 痛快淋漓 ‎【答案】C(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文段指美国好莱坞在这一领域占首位,应该用“独占鳌头”。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含贬义。文段指其推出的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大片数量很多,不是贬义语境,应该用“不胜枚举”。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后文说“这个视角非常新颖有趣”,可知用“另辟蹊径”更合适。淋漓尽致:意思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以形容非常痛快。痛快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原文说作品“……地展现了全人类的共有价值”,应该用“淋漓尽致”。)‎ ‎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B.中国式拯救地球的一部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C.无数观众对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充满吸引力。‎ D.无数观众的眼睛被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所吸引。‎ ‎【答案】A(B项,“中国式拯救地球的一部科幻巨制《流浪地球》”修饰语位置不当,应为“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C“无数观众对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充满吸引力”,主客颠倒,应为“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D“无数观众的眼睛被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所吸引”,“被……所吸引”,“眼睛……被吸引”搭配不当,应为“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或“无数观众的眼球被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此可见,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对导演要求非常高。‎ B.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 C.导演由此可见,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D.由此可见,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答案】D(根据前后语境,该句是承接上文,对上文的总结,应“由此可见”在前,排除B C;“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对导演要求非常高”,主客颠倒,排除A。)‎ ‎20.下列各项中,表达全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1)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2)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多大了?‎ ‎(4)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5)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A.(1)(3)(4) B.(2)(4)(5)‎ C.(1)(4)(5) D.(1)(2)(3)‎ ‎【答案】A (1)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2)令郎,指称对方儿子的敬词,此处正确。(3)多大,一般不指问老人家年龄,问老人家年龄一般用“高寿”。(4)舍下,谦辞,用于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家。(5)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此处正确。‎ ‎21.下面是某中学高一学生在网上进行模拟选科的操作示意图,请将其转化为一段文字,要求简明、得体、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答案】学生先登录选科系统,进入选科界面,然后勾选意向学科,点击“保存”即可预览选科结果。若结果无误请点击“确认”,自动退出系统;若有误则点击“修改”,返回选科界面重新勾选预览,直至确认无误,即可完成模拟选科。‎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1919年)   ‎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 ‎⑤“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写作指导】‎ ‎①从六则材料里可以提炼出关键词“青年、青春”“时代”“民族、国家”“奋斗、担当、作为”,写作时不得脱离材料的核心立意。‎ ‎②“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就不能是选择其中的几则材料,更不能只选其中之一。考生要对材料进行综合理解,不可以断章取义,应该围绕从六则材料里提炼的关键词来写,并且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可割裂。‎ ‎③前五则材料均为正向的价值观,是作为未来公民应该追求的价值观,不能否定和歪曲。对第六则材料中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则应当辩证看待。‎ ‎④写作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观点,或用丰富而有个性的材料表达观点。不仅仅要写出使命感、责任感,更应该写出如何去做,不可空泛地只谈个人与国家而不谈如何行动。‎ 参考立意:(1)国家富强,你我有责; (2)青年当自强,不负韶光;‎ ‎(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4)做怀揣家国情怀的追梦青年;‎ ‎(5)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 (6)且以青春报祖国。‎ ‎【例文】‎ 承担责任,振兴国家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勇于承担责任,共同振兴国家。‎ 几千年前,在天下纷乱的战国时代,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那个时代,他自觉地担当起匡扶天下的历史责任。如今,生逢盛世,我辈虽才能不及先贤,却也应时代要求,肩负责任,振兴国家。‎ 国重于家,兼济天下,对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责任。‎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承担责任,与我同振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 “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承担责任,振兴国家”。‎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粒,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勇承担,共筑中国梦。‎ 习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时代的期望。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我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 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它需要你有昭君的大公大勇之心;它需要你有郑和船队迎战困难的气魄,永不放弃的坚持。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东方,机会和发展并存。每一个血脉奔涌的青年人,都应该有为她担当的胸怀和勇气。‎ 一个国家的担当,让一个民族再次崛起!‎ 所以,让我们勇于承担责任,共同迎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敢于承担责任,使我们的国家再度迈向又一个兴盛、崛起的时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