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高 一 年 级 月 考 三 ‎ 语 文 试 题 2019.11‎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散文阅读(24分)‎ ‎(一)课内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3分)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2.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3分) ‎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 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 (二) 课外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4-6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东过渭河,田堰层迭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4. 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滩的洽川,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生态的美丽动人。‎ B.“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C.“在河之洲 ”有着美丽的芦苇,温泉中有着尽情戏闹的男女,本文人物描写细致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5.简析第③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 ‎ ‎6.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令。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 B. 悉勒习战 悉:全部、都 C. 日击数牛飨士 飨:犒劳 D. 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B.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C.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D.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10.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每句5分)‎ ‎(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译文:‎ ‎(2)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译文:‎ 三、古诗词阅读(27分)‎ ‎(一)课内古诗阅读(12分)‎ ‎1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匪我愆期 愆:延误。 ‎ B. 以我贿迁 贿:财物,指嫁妆。 ‎ C. 渐车帏裳 渐:副词,逐步。 ‎ D. 靡室劳矣 靡:没有,不。‎ ‎12. 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 ‎13. 下列对《氓》的分析不合情理的一项是( ) (3分)‎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亲、为爱情所陶醉的少女形象。 ‎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典型的比兴手法,诗人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 ‎ C.“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 D.《氓》是四言诗,一般是二二节拍,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1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 D. 《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二)课外古诗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②,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②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 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 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 C. 颈联揭示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D. 这首诗与王维诗中常见的淡远、清新、自然的风格不同,呈现出笔力雄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 ‎ ‎(三)名句名篇背诵(6分)‎ ‎17.《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8.《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离骚》中屈原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很多自媒体用___________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___________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___________。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防止外星人从里面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枪。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条谣言会在网上流传: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证实了外星人的存在。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大多是关于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耸人听闻 捕风捉影 不胜枚举 耳熟能详 B.骇人听闻 捕风捉影 擢发难数 耳濡目染 C.耸人听闻 空穴来风 擢发难数 耳熟能详 D.骇人听闻 空穴来风 不胜枚举 耳濡目染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的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 B.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 C.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 D.这与外星人也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査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B.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査等内容,只有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査,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C.大多涉及有关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D.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査等内容,只有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五、作文(60分)‎ ‎25.同学们,你们进入高中已有一段时间了,对老师和同学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请选取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或老师,想一想:他(她)的核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事件可以印证?把这些写下来,请以“他(她)”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注意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2)不要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真实信息。‎ 高一月考三语文答案2019.11‎ 1、 D 2、A 3、D 4、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手法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还有主旨的概括。考生需要先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C项,“本文人物描写细致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不准确,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一节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二、三节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期盼,第四到七节描绘“在河之洲”的风土人情,最后一节总结全文,由此可知本文应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情景,且“人物描写细致生动”不准确。‎ 5、 答案:①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②承前文对“在河之洲”的憧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 解析:这道题考查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答。这一段属于插叙的内容,插入的是“我”曾经心底的“企盼”,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以及对“我”的魅力;与第二段“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 ’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相承,又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生活中的“在河之洲”的情景。‎ 6、 答案:从视觉和人的内心(心理)感受角度,运用排比、比拟的修辞手法,又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以及多组叠词,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 ‎ 解析:题干要求“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这是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的能力。首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描写的对象。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芦苇”,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这是使用排比,“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从感官的角度来看,芦苇的形象是“我”的视觉所见,“似可感受……”“自然想到”,这是人的心理感受;从用词的角度来看,“齐刷刷,绿莹莹,宽宽”“茸茸”,这是使用叠词;从表现手法角度来看,芦苇的形象是我眼前所见,这是实写,而“我”的内心感受,这是虚写,这是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借助这些方式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 ‎7. D (让:责备)‎ ‎8.D ‎9.C (“如故令”是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 ‎10.(1)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然”“以为”“怯”“虽”各1分,句意1分)‎ ‎(2)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杜门”“固”“乃复”“将”各1分,句意1分)‎ ‎《李牧传》参考翻译 ‎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 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 一年多,匈奴每次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赵王只好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11、 答案:C 渐:浸湿。‎ ‎12、答案:D 信誓旦旦: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13、答案:C “无奈和消沉”分析不当,文中表现了女子坚决与男子诀别的决心。 ‎ ‎14、答案:D “全部都是四言诗”不对。例如《伐檀》。‎ ‎15. 答案:B “颔联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理解有误。颔联两句是想象赵都督的军队行进中的浩大气势。‎ ‎16. ①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 ‎②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忘身”“报国”及尾联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 ‎③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每点2分)‎ ‎1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8、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19、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0、A;21、B; 22、D 解析:20.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侧重形容不切实际的事;“骇人听闻”侧重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现象做根据。‎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语境重在表现人们寻找的“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是不可靠的、虚假的,据此填“捕风捉影”更恰当。‎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的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由句子陈述的对象“谣言”可以判断出,填“不胜枚举”。‎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的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由后文语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可知,这里填“耳熟能详”更恰当。 21.由括号前的“事实上”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对上文“神秘信号”与“外星人”之间关系的论述;根据前后陈述对象一致性原则,“神秘信号”作为句子主语可使前后衔接更连贯;两个句子之间暗含因果关系,即由“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得出与外星人没有关系。综合判断,B项为最恰当。 22.原句存在语病的地方:“涉及”和“是关于”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反恐、罪案调查等”后缺少宾语,应加上“内容”;缺少介词,应是“对……的调查”。‎ ‎23、参考答案:机遇对于有心者是一条登天梯,对于路过者是一条捷径,对于无心者是一条死胡同。(三个比喻恰当、形式一致且三个比喻句程度依次递减即可给满分)‎ ‎24.我国2000多万残疾人有了工作(或: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