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岀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 26 -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賡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中包含的文艺观,被后世称为“诗教”观,它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侧重于“教”。 B. “兴观群怨”体现了孔子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的特点,这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C. 孔子儒学提出的“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和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D. 孔子认为“诗教”必须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他重视文艺的“不言之教”,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 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D. 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产生的时代背景方面看,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的。 B.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更为强调“诗”的文艺审美,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 “诗教”文艺观“在地性”和实践品格体现了“诗”的层面;“以诗为教”“美养善”的“会通性”体现了“教”的层面。 - 26 - D. 重塑当代中国文化,再续中华民族自信,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孔子儒学提出的‘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分析错误,“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是后世淬炼出来的,不是“孔子儒学提出”;强加因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分析错误,“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说法正确; B项,“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看……”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而不是“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看”; C项,“‘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和实践品格体现了‘诗’的层面;‘以诗为教’‘美养善’的‘会通性’体现了‘教’的层面”错误,从文章倒数第二、三段来看,“在地性”体现的是“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的是“诗”的层面; D项,“须从社会教化 - 26 - ‘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错误,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 ) ,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合适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 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摘编自《光明日报》) 附图: - 26 - 材料二: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络借贷平台。她建议将大络金融借货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摘编自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创业创新》) 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 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制度,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肯定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去创业。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 (摘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 - 26 - 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 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 (摘编自新华网《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就创业而言,创业时机的选择、相关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缺一不可。 B. 材料二表明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大学生创业。 C. 材料三的访谈节选中,受访者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休学创业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对其效果持乐观态度。 D. 材料四以安徽师大学生陈博群和伙伴的经历为例,旨在说明在校期间的创业仍面临很多挑战,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附图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中,发现商机占55%,为了梦想占22%,这说明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 B.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材料一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创业状况,材料二和三则重点关注政府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C. 《光明日报》和中国工商报网分别了引用北大及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和国家工商总局的研究报告,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D. 四则材料都呈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直面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同时不回避政策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较强的客观性。 6. 大学生要顺利进行创业,需要哪些条件要素?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作用。 【答案】4. D 5. D 6. (1)政府方面:①完善信用体系,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②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2)自身条件:①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②有信用意识,远离信贷陷阱;③端正心态,不要害怕失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④选择合适的创业时机。 【解析】 【4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缺一不可”表述绝对。B项,强加因果。C项,“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表明被访问者的乐观态度有所保留。故本题选D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材料三没有呈现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故本题选D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大学生要顺利进行创业,需要哪些条件要素?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作用。”。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可以概括第一点: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 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络借贷平台”可概括第二点;根据“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络平台点小二’, 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 ”可以概括第三点。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的选择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 - 26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藏的表情看着自己。“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宗,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接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仲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 26 -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来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地,等他睁开眼畸,发现自已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为他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 26 -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愛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7. 下面对这篇小说内容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胡安顺着绳子向天空攀登的过程展现一个少年充满好奇的童心和执着探索的欲望。 B. 小说中的天空悬绳显然是虚构的,但在胡安的眼里,这条通天的长绳具有无比真实的力量。小说中的绳索极具象征意义。 C. 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胡安这个人物。例如:“用掐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表现了他谨慎胆怯,但克制不住好奇的心理。 D. 小说的结尾,胡安已经成了老人,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使读者深刻地感觉到现实扼杀童心的悲凉。 8. 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9. 小说结尾写到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答案】7. D 8. ①从内容上看,丰富了小说内容,进步表现胡安喜爱幻想的性格;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为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行为提供动因;③从情节的构成上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构成摇摆起伏,摇曳多姿。④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9. 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这一结尾突出人物性格,用七十年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表现胡安充满好奇的精神和执着探索的欲望。②情节设置方面,照应标题与前文情节,贯穿全文的要素,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③读者阅读心理方面,既在读者意料之外,打破读者心理预期,引发深层次思索。④作品主题上,升华了文章主旨,说明探索不仅出于童年的好奇心,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理解小说的内容、情节、主题、技巧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D项,“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使读者感觉到现实扼杀童心的悲凉”对文意理解错误。小说主人公胡安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说明他极强的好奇心和执著精神。故选D。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离奇故事,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文章中插入这两段内容,补充了胡安的回忆和学校的经历,也体现了胡安爱幻想的性格特点。从内容上来看,这个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成了激励胡安爬上绳索的动因。从情节的安排上来看,这个故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情节做了铺垫。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结尾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结尾语段作用如下: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2、呼应开头或题目,使结构严谨完整;3、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4、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七十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过去的草地变成了现在的湖泊,可七十年后,胡安还在寻找童年遇到的绳索。这一结尾,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了胡安极强的好奇心和执著的探索精神;让“一根绳索”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完整;这种离奇的结尾,模糊了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突出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时候是贯彻一生的追求。 【点睛】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方法指导: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进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视京城。降人杂处畿甸多为盗,事发则投戚里、奄竖为窟穴。程每先机制之,有发辄得。巡盐两浙,代还,巡视光禄。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住,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血。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邪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 - 26 - 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帝宥兰,夺光禄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诈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竞无所减。程母李氏年老无他子,叩阚乞留侍养。南京给事中毛埕等亦奏曰:“昔刘禹锡附王叔文当窜远方,裴度以其母老为请,得改连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不许。子尚随父戍所,遂举广西乡试。明年,帝念程母老,放还。其后,刘瑾乱政,追论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其家偿。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鬻之,行道皆为流涕。 (选自《明史·彭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B. 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C. 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D. 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昀一项是 A. 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B. 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C. 朝审: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由三法司以及中央重要官员进行会审。 D. 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程巡视京城,治盗有方。任御史巡视京城时,杂居京城地区的投降者多为盗贼,事发后则躲到皇亲或宦官处,他每每占领先机制服盗贼。 - 26 - B. 彭程直言敢谏,体恤民生。在巡视光禄时,他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于是上疏极力反对,认为不应该把民脂民膏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地方。 C. 彭程触怒皇帝,几遭处死。皇帝得到彭程奏疏后大怒,认为这是暴露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欲置他于死地,后将其充军。 D. 彭程备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获罪后,给事中丛兰、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理等先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2)程死久矣,正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鬻之,行道皆为流涕。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被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 (2)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意思是“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阻止。如果没有,请求惩治有关官员讨好奉承的罪行。”,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用排除法,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则”“请”等判断。“则”一般放句首,“伏重辟”不能断开,因此排除CD,“请治所司”的意思是“请求惩治有关官员”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表述错误,“录取后称秀才”不正确,应是称“举人”。故选D。 【12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本题D项“给事中丛兰、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理等先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表述错误,给事中丛兰上疏并非是救助彭程,而是继续议论光禄造皇坛器之事。故选D。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关键点:“坐”,因此;“则”,那么;“何以”,拿什么。第二句关键点:“遗”,留下;“罄”,用尽;“则”,就;“鬻”,卖。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 26 -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弘治初年,授任御史,巡视京城。投降的人杂居京城地区大多成为盗贼,事情被发现就投靠皇亲国戚、宦官小人作为巢穴。彭程每次先占有利时机制服他们,有人告发就能抓到。到两浙巡察盐政,轮换回朝,巡视光禄。弘治五年上奏疏说:“臣恰巧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皇坛,是先帝供斋饭做法事的地方。陛下即位,这类活动全部废除,为什么又有皇坛烦劳置办器物?光禄的金钱,全部都是民脂民膏。用到恰当的地方,还恐怕伤害百姓,何况投放到无用的地方。不久前李孜省、继晓之流提倡邪说,而先帝深信他们的言论,心想长久地求得幸福长寿。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阻止。如果没有,请求惩治有关官员讨好奉承的罪行。”皇帝开始时没有在皇坛制造器物的命令,只是光禄暂且作准备。皇帝得到彭程的奏疏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暴露显扬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给事中丛兰也巡视光禄,接着上疏议论这件事。皇帝宽恕了丛兰,剥夺了光禄卿胡恭等俸禄,把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人打算杖责赎罪恢复官职。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儿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终没有允许。此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也因施用酷刑关在监狱。等到朝审,呈上李兴及彭程的罪状。诏令李兴斩首,彭程及家属充军到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人联合上疏说:“李兴所杀的多为罪犯,不应判处死刑。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尚书王恕又专门上疏救助。于是减免李兴死罪,杖责一百,带着妻儿充军到宾州,彭程最终没有减免。彭程的母亲李氏年老没有别的儿子,到朝廷叩拜乞求留下彭程奉养自己。南京给事中毛珵等人也上奏说:“昔日刘禹锡依附王叔文本应流放远方,裴度以他母亲年老为由奏请,得以改放连州。陛下圣德,不是唐朝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不同意。儿子彭尚随父亲到戍所,后来考中广西乡试。第二年,皇帝考虑到彭程母亲年老,放他回京。后来,刘瑾扰乱朝政,追查彭程巡盐时稍微亏欠定额税,勒令他家偿还。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 - 26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15. 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14. D 15.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错在“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这个地方。从首联“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颈联“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等诗句看出,作者对西京的收复是快慰的,并无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中关键语句,品鉴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从修辞手法、炼字、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思考。本题要求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本诗的尾联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悬知”一词的意思是“哪里知道、怎么知道”,而“悬知”的内容是“寒食节”的时候,在梨花处处的驿路,朝拜皇帝祖先陵墓的使臣,迤逦而来。所以这里运用了超前想象的手法,类似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另外,“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呢?结合下面的注释可知: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所以,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欢快之情。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予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办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26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在、后继无人的感慨的词句是:____,___。 (3)《逍遥游》中描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的飞翔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江山如画 (2). 一时多少豪杰 (3). 千古江山 (4).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 水击三千里 (6).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豪”“觅”“谋”“击”“抟”“扶摇”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美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________。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________于优美的作品,( ),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________。《乐记》中强调乐教通过疏导人的心灵来产生________的感化功能。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容置疑 耳濡目染 国泰民安 潜移默化 B. 不容置喙 耳闻目睹 国泰民安 耳提面命 C. 不容置疑 耳濡目染 海晏河清 耳提面命 D. 不容置喙 耳闻目睹 海晏河清 潜移默化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 - 26 - B. 像从清幽境界中呼吸一阵清风 C. 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 D. 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B. 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C. 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D. 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依据“美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可知,句子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不容许怀疑,故填“不容置疑”,故排除BD;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依据“优美的作品”“它们的好影响”“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可知,句子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好影响,显然是“耳濡目染”,故排除BD; “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海晏河清”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依据原文“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可知,句子强调侧重“民风”,所以填“国泰民安”,故排除CD;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依据原文“感化功能”可知,句中强调产生“感化功能”,故不能用“耳提面命”,故排除BC。 故选A项。 - 26 -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A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故排除A; C项,括号前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故排除C; D项,“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的内容“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中的“来”不连贯,故排除D。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句中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故“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语序不当,应先“重视”,然后才能“提倡”。 A项,“美育教育”重复赘余,故排除A; B项,“重视”与“提倡”的语序不当,故排除B; D项,“重视”与“提倡”语序不当,“美育教育”重复赘余,故排除D 故选C。 【点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________,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_________ - 26 - ,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 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_______,特 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答案】 (1). 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2). 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3). 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补写的能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本段文字主要围绕“国家不幸诗家幸”来讲述很多文人在政治上不得意,因而在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第一处联系前一句“不仅是国家不幸”可以得知此句的形式应为“而且……”,再根据后面所列举的几个文人的遭遇可以得知此句的内容应是说“自身的不幸”。第二处可以联系后一句“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夜空”指的是“中国文坛(诗歌)”,“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自然是“黯淡无光”了。第三处可联系前一句“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和“但在精神领域”可以得知此处写的应是“败军之将”的反面。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耀华号”,7月31日从重庆港开出,本月3日6点50分在右行至牌县航段,船舵突然失控,船体搁浅,并且严重倾斜。长江港务监督局迅逸組织教援,但因水位只有1.7米,客轮的吃水线是24米,再加上近期长江退水速度较快,因此4次救援全部失败船上243名旅客被困12小时后,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安全抵达武汉。 【答案】①3日6点50分 ②“耀华号”在牌县搁浅③长江港务监督局4次救援失败 ④被困旅客最后安全抵达武汉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①整体性原则。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②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本题是一则新闻报道,核心事件是:“耀华号”油轮的搁浅与救援。要抓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几个环节进行压缩。事件发生的时间:3日6点50分;地点:牌县;救援过程:长江港务监督局4次救援失败;结果:被困旅客最后安全抵达武汉。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摘取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 “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会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 “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四、作文 22.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时值建国70周年,学校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奉献与传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与传承》。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今年正值建国70周年,让我们一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70华诞祝福,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风华永存! - 26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今天我要歌颂的是众多伟大民族精神中的一朵芳华,那就是塞罕坝精神。 十载矢志不渝,铸就绿色长城。55年的艰苦创业,三代塞罕坝人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出面积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工林的绿色奇迹。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习总书记指出,塞罕坝人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塞罕坝精神,大力宏扬塞罕坝精神。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必须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祖国建设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有很多的障碍和阻力。我们要象塞罕坝人那样,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有乘风破浪永向前的勇气,有铁棒磨成绣花针的耐力,有愚公挖山不止的恒心。有塞罕坝人改天换地的精神,我们就没有翻不过的山、爬不过的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作为塞罕坝的前辈,他们奉献了青春。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呢?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努力学习,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勤奋肯干,无私奉献。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从而形成一个能够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以塞罕坝人为榜样,用“塞罕坝精神”激励我们前行,忠于职守,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母亲的70华诞献礼!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如本题要求从材料所给的诸多精神中选择自己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围绕“传承中国精神”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见解。 - 26 - 【审题】本次作文材料审读时要注意:一、限制性。(1)情境限制。材料将演讲者的背景设定为“2019年10月1日前夕,你已经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建国70周年”之际,面对更多的青年学生,围绕“传承中国精神”写出材料中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表达“你的个性见解”。这就要求演讲者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激情与力量,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2)内容和立意限制。引导语“传承中国精神”暗示文章的大主题,“请从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暗示写作范围和写作内容,选择不能超出范围,不能多选或少选。(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的六种精神都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角度不同,但精神实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考生要能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不得质疑和否定此六种精神中的任何一种。(4)思维限制。论述的对象必须从材料所给的六种精神中选出一种,选择之后,要在文章中写出所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传承的意义。要找出中国精神和青年人的联系,以及精神实质与精神传承,二者不可缺少。(5)体式与身份限制。材料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意味着文章应该有称呼,内容应该有感召力。“你已经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暗示写作者的身份为大学生,“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 暗示读者对象为学校全体大学生。考生要有基本的交流意识。二、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六种精神为六个角度,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2)思考与写作的空间是开放的。此题给了六个关键词: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他们有的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时期,有的产生于改革开放后,所涉领域有工业建设、平常生活、体育发展、生态文明、航天事业、赈灾与重建等。这些材料所展现的时间纵深,空间广阔,人物与事件众多,为我们立足现在、回望过去与展望未来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与写作空间。(3)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六种精神各有侧重,每种精神都是丰富的,既有民族精神的承继,又有时代精神的发展。(4)语言的表达是充满个性的。擅长说理者,可以以缜密的逻辑服人;善于抒情者,可以凭充沛的感情动人。 【立意】1.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2.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女排精神: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4.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5.“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26 - 6.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博,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素材】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练黄建滨说:“科学与体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向着一个高峰攀登,一个团队面对困难,需要拼搏。”清华学生超算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学生王邈跟女排姑娘们分享了他们在美国遭遇机器死机、最终凭借团队协同努力捧回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的经历。对此,女排队员徐云丽深有同感:“我们在场上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压力,而是感受到整个团队都在彼此鼓劲、加油!” 2.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永远传颂在神州大地。在这个充满朝气、孕育希望的季节里,你可曾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大学生的一员,我们不必追求学习雷锋的光辉形象,在普通人的身上也能体现出雷锋精神的存在。 3.一星两弹宇宙锋,横绝太空象无穷。太行火炮摧鬼秀,中原定鼎起雄风。欣豫帐前将军令,震慑美苏悍马功。燮理阴阳操环宇,博弈运筹帷幄中。 4.清洁工是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不论寒冬炎夏,不论风欺雪压,总是为我们无私奉献,让我们走在那干净而又平坦的道路上,自己没有一点怨言。老师们是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像蜡烛,为了每个学生,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把他们的知识和青春年华都无私奉献给我们。我想,我们都应该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结构】演讲稿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开头先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和非凡历程,引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从众多精神中选取“铁人精神”作为演讲的重点。概述铁人的故事,阐发铁人精神的内涵。然后列举各行各业众多的具有铁人精神的人物事例,歌颂他们的精神品质,歌颂他们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再讲述身边的铁人故事,阐发铁人并不遥远,人人可做铁人的道理。最后发出号召,学习铁人精神,从我做起。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结合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另外,在材料构思、组织结构的时候还要注意结合演讲稿的特点。 - 26 -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