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提炼语意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提炼语意学案(江苏专用)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 1 提炼语意 选材特点 命题形式 命题趋势 语言材料多用说明文,有自然 科学(如地质构造、碳链式反应), 也有社会科学(如洼地效应、战 略环境评价),但一般都是与社 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热点问 题,旨在让广大考生关注现实, 进行广泛阅读 江苏高考从 2007 年以来, 对本考点的命题主要集中 在指定性概括上,比如提取 关键词、下定义以及按照要 求推导原因等,2016 年考查 提炼文集标题,由以往的主 观题改为客观题等 1.命题材料 将更加贴近 现实 2.命题形式 可能继续选 择客观题 1.(2016·江苏卷)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 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 我在想些什么》 A.读万卷书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万卷书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C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第一组《看见〈看见〉》《对话苏东坡》 写出了阅读的感悟,《书虫诞生记》《家有书窝》写出了阅读的生活、心情,用 “悦读生活”更能准确概括本组内容。第二组由《同桌的你》《奔跑吧,兄弟》 可以看出主要写自己和同学间的情谊,“那些花儿”用比喻的手法来写自己可爱 的同学,而“寸草春晖”用来比喻父母的恩情自己难报万一,不合乎本组内容。 第三组主要写自己青春期的思考,“我思我在”更合乎本组内容。] 【真题点评】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文集标题的选择,让 语文考试更趋向生活化。考生在平时练笔时也可以精心为自己的练习笔记编写一 些精彩标题,让自己的练笔有方向、有情怀。本题要分析每一组中的四篇文章, 找出其共有的话题。 2.(2011·江苏卷)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 括,不超过 15 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 米 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 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 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 10 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 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 的可能性极小。                   【解析】 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是结论,是对前三句的总括。前三句话 每句话一个信息要点:第一句说明了海底地形平缓和近海海水相对较浅;第二句 说明了地质构造的特点是缺少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第三句 则以历史资料作为佐证。 【答案】 ①海区特点,②地质构造,③历史记载。 【真题点评】 该题又回到了常规的定向压缩题上,不过,在题干要求上有 了新变化:要求概括“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哪些方面”是审 题的关键点,再看“结论”是什么,“结论”在该语段的第四句中,有“因此” 一词提示,这意味着“因”就在前三个句子中。从第二句中很容易提取出“地质 构造”这个方面;第三句需要概括,不可直接提取“相关资料”,把“两千年来” 与“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合并概括为“历史记载”(历史资料)。最难的是对第一 句的概括,也是本题拉开分数的一点。该句讲了三点,分别是“大陆 架宽广”“地形平缓”“水深较浅”,如果都提取出,字数会超;只提取一点,就 会有偏重和遗漏;于是只能用一个词把这三个要点都概括进来,它就是“海区特 点”。 虽说是常考的定向概括题,但角度有变化,该题不再是往常的“要点概括”, 而是“方面(要素)概括”。如把第二方面“地质构造”答成“地质上少断裂层带” 则不符合题干要求了。 江苏卷从 2007 年到 2011 年五年中考了五次提炼语意题,至此已告一段落。 命题材料来源于现实,连贯性强,创新角度富有变化,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3.(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 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 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 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 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 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 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 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提取“核心信息”。这则材料的中心 是介绍科学家发现的“碳链式反应”过程,分三个层次(从标志性词语“开始”“接 着”“最终”可以看出),从每一层次中找出一个不可缺少的核心词语,即可得 出答案。 【答案】 (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真题点评】 这是江苏卷第二次考提取关键词题。根据题意,先找出“碳 链式反应”的过程:“开始”“接着”“最终”三个序数词表明了三个阶段。其中 第二个阶段关键词的提取有一定难度,有两个句子,句子较复杂,且用了拟人手 法。这个阶段提取的是“略施魔法”。不过,拟人化的词语是不太适合作为较严 谨的科学过程中的关键词的,最平实的说法应是“催化”。 该题综合了 2007、2008 两年提炼语意题的特点:在内容上与 2007 年相同, 在答题形式上与 2008 年相同。体现了“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稳定”的命题 特点。 4.(2009·江苏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 过 30 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 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 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 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洼地效应”指:          【解析】 根据原文,抓住几个关键词:“环境好”“吸引力就强”“生产 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答案】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真题点评】 该题是下定义题,也是一种定向概括题。根据下定义的要求, 先找出“洼地效应”的“邻近大概念”,文中并无现成的词可用,故只能另找一 词(“现象”),也可从“洼地效应”这个概念中找出“效应”。再提取“洼地效 应”的“特征”。该语段共三句话,第二句文字虽长,但属解释性文字,可舍之。 “特征”主要集中在第一、三句上,尤其是第三句,汇集了所有的“特征”:环 境优势(环境好)、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快。 该题从生活常识出发,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避免使用“下定 义”这种严格的词语,降低了难度。而且从提取关键词到下定义,题型虽变,但 提取关键信息的实质不变,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承”的特点。 5.(2008·江苏卷)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 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 15 个字)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 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 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文意,此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内容:即环境影响和评价过程, 而“评价过程”又包括“书面报告”和“应用于决策之中”。 【答案】 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 应用于决策(或“应 用”“应用于决策之中”) 【真题点评】 该题是提取关键词语题,虽然形式上是一种新题型,但本质 上仍是“定向概括”题,只不过“定”的“方向”变了而已。考生作答此题,难 点在于“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决策”的抉择。其实,首先要弄清楚“评 价过程”包括“提交评价结果”和“应用于决策”两个环节,如果把“评价过程” 与“评价结果”“决策”中的任何一个一并提取出来,就犯了种属不分的逻辑错 误,故只能提取“评价过程”下属的两个关键词语。 在一个经典性定义中提取三个关键词语,这既是对筛选与概括能力的考查, 又是贴近社会的一种导向。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政府行文中的主题词、网络搜 索中的关键词,都属此类情况。 (2016·江苏卷)(真题见“真题体验”T1)。(3 分) 现场采 样 阅卷点评 抽样 1: A 该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理解标题和文章题目的内涵。第一组,“读 万卷书”一般指读书很多,而《书虫诞生记》《家有书窝》写出了 阅读的生活、心情,与“读万卷书”无关。第二组,“寸草春晖” 一般指报答长辈之恩,与第二组所列文章《同桌的你》《奔跑吧, 兄弟》是写同窗情谊,显然与“寸草春晖”不符。 抽样 2: D 该生不会准确提炼信息。第一组,《看见〈看见〉》《对话苏东坡》 写出了阅读的感悟,《书虫诞生记》《家有书窝》写出了阅读的生 活、心情,用“悦读生活”更能准确概括本组内容。第三组,主要 写自己青春期的思考,“我思我在”更合乎本组内容。 增分指导: 提炼语意的“四法” 1.分层取舍法 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 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 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 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 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 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 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 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 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 过压缩来完成。 1.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为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 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54012026】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 他山之石 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 人生智慧 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 人生智慧 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 他山之石 百家争鸣 B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第一组书目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科学地理 方面的书目,讲述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象;第二组书目关注的是名人传记和哲学思 想类的书目,可以给学生的人生进行指导;第三组属于文学名著,关注的是人间 百态。] 2.对下面这段话的含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 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 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C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语段讲述的主要内容:路好找,村难寻。结 尾处表述的是乐观者可以找到那个村子,但悲哀者则找不到,“开辟新路”“奋力 前行”“隐藏在……困顿处”都不是该语段论述的重点,故选 C 项。] 3.下列四个选项中,对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优势这块板越长越 好,如果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那就更好了。这样,你就做到了卓越。而在这一 个点上的超越,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成功。乔布斯是个完人吗?苹果 公司是面面俱到的吗?他们的每一块木板都比竞争对手长吗?当他们能把产品 做到人人喜欢,就几乎一切都有了。我们为什么没有苹果,没有乔布斯,正因为 我们总是追求样样不落人后,努力活在别人描绘的理想模式之中。 A.我们需要找出自己的优势且将其发挥到极致。 B.优势这块板越长越好,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更好。 C.我们总是追求样样不落人后,努力活在别人的模式中。 D.无论是人还是公司,都靠自己最长的那块板成功。 A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B 项,表述的是优势发挥的程度。C 项,表 述的是不懂得发挥优势而失败的原因。D 项,表述过于绝对。]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社会达尔文主义说,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但在 150 年前,达尔文就说过 生物不仅有竞争,还有互助的一面。因此,“弱肉强食”这个词极不精确,歪曲 了演化过程的性质。自然选择意味着能帮助适应环境的基因拥有更多的拷贝,但 它不是演化的唯一规律。自然界的演化,除了以适应为中心的自然选择的许多不 同形式和过程外,还有其他机制,包括中性演化和性选择等。自然选择并不意味 着我把你杀了,我就生存了,不是这个意思,更不能把它一般化。 A.我们不应该持有“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物演化论观点。 B.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互助的一面。 C.自然选择有许多机制,如适应性演化、中性演化、性选择演化等。 D.自然选择虽然不是强者生存,但还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仍然是“弱肉强食” 论。] 5.阅读下列材料,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 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灵感,将语言文字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 可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 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才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 秦月,江山风光和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 内容,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A.诗 知音 意象 B.自然 灵感 文化 C.生活 感情 品味 D.文学 符号 精神 B [注意提问方式“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此处的“关键词”指最能代表文 段重点、脉络的词。比较四个选项,从深度、内涵来说,最后一个词肯定是“文 化”或“精神”。从脉络来说,诗人从自然获得灵感,并通过文化影响一代代的 人。因此本题选 B 项。] 技法 1__认识语段,掌握三类语段提炼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语段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提炼方法——结构解剖法 1.认识语段的基本特点 一个语段,如从内部结构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一 般来说,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意,结 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总关系。除这 种结构关系较为典型外,还有总分、分总、并列等关系。 一个有总分总关系的语段在议论文写作中叫完全段,而有总分、分总、并列 关系的语段叫不完全段。议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须有一至两段完全段才能保证议 论的充分。因此,认识语段的构成并会写一个完整型的语段对写好议论文大有裨 益。 1.请找出下面语段的起始、展开、结束三部分。(只写句子序号) 【导学号:54012027】 ①以退为进,方能得到。②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阻拦时,未尝不 可退后一步,统观全局,然后再次出击,亦可把目光转移到有如巨石的目标旁边 的小碎石上,至少我们可以扫清碎石,继续上路。③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一招空 城计,用以退为进的智慧扭转了战局。④数学中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不也 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吗?⑤由此足以见得“以退为进”的重要意义。          【解析】 上面语段的构成是较典型的,不少语段只有起始、展开或展开、 结束两部分。 【答案】 起始:①。展开:②~④。结束:⑤。 2.掌握“结构解剖法” “结构解剖法”是各种提炼语意方法的基础,它不仅能引导那些习惯泛泛阅 读的同学更精细地把握文段,在答题时不遗漏要点,而且对做现代文阅读题也大 有裨益。 无论何种语段,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概括类题目主要是针 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在我们阅读时,通过语言,最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最 容易把握的则是结构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 层与层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 中所体现出的深浅、轻重、疏密等轨迹。然后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提 炼,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如何使用“结构解剖法”呢? 使用“结构解剖法”,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类型(看它是记叙类语段,还是议论类、说明类语段),确定中 心。语段中心有时放在段首(中心句),有时放在段尾(结论句),有时放在过渡句 中,有时分散于语段的各个层次中。 第二步:理清层次,弄清结构。看看语段由几个句子构成,通过抓层次标志 词(如“先”“后”“但是”等)来理清内部层次关系,弄清语段内部结构关系。 第三步:依据题干,提取概括。 2.请按照“结构解剖法”三步骤完成下面的题目。 【导学号:54012028】 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 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 2011 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②它可以通过网 络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 iPhone、Android、S60 等不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③用户可以同时与 最多 10 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④微信软件本 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 络运营商收取。⑤1M 流量可发约 1 000 条文字信息、1 000 秒语音信息以及约 1 分钟的视频信息。 阅读语段,弄清下列问题: 第一步:明确类型,确定中心 (1)语段类型:          (2)语段中心:          第二步:理清层次,弄清结构 (1)用“/”标出语段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2)语段结构方式:          第三步:依据题干,提取概括 (1)根据题干,答题信息集中在________这些句子中(只写序号),信息量最大 的是第________句。 (2)提取概括:          【答案】 第一步:(1)说明类语段 (2)介绍微信的特点 第二步:(1)①/②/③/④⑤ (2)总分式 第三步:(1)②③④⑤ ②(第②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一个句子中包含 两个要点) (2)①传送多样信息(提取) ②跨平台交流(概括) ③支持群聊(或 “可群聊”)(概括) ④节省流量(或“节省资费”)(概括) 二、认识语段的性质,掌握主要语段类型的基本提炼方法 语段,从它的外部功能、性质看,主要分为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三种。 不同类型的语段,其提炼方法是不同的。 1.记叙类语段——舍枝叶取主干 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 压缩,要求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 35 个字。 上午 9 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 9 时 45 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 750 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 93 厘米长宽、13 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 了 10 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 时 5 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 时 30 分盖板绘图完 毕。11 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 时 11 分,最激 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 时 18 分,考古人员翻开 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解析】 所给语段是一段报道。作为报道,各种要素一应俱全,而题目只 要求压缩“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不出现具体时间。把时间去掉,抓住显示过 程的词语,“过程”就显示出来了:将压在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露出盖板→清 理(盖板)完毕,(给盖板)绘图→(用撬杠)撬开盖板→地宫打开。将这些文字稍加整 理,并满足字数要求,正确答案就出来了。本题答案表述方式可以多样,但必须 包含下列四个要点:“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绘图”“撬开 盖板打开地宫”。 【答案】 (示例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 板打开地宫。 (示例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 板打开地宫。 ☞ 精要点拨 记叙类语段具有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这种语段的中心事件的要素是 主干,其余为枝叶。对于这种语段,主要采取“舍枝叶取主干”的方法,即酌情 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中心事件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 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新闻也 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叙类语段。 2.议论类语段——关键语句提取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出文段的中心论点。 不要认为新闻正在远离我们。传统媒介会从纸张变成电脑,记者可被重新命 名为“内容提供者”,好奇心、充满活力的研究、敏锐的分析、雅致的文风永远 不会过时,它们越稀有,这些特性越弥足珍贵。“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像一个宿 命的魔咒,技术的进步正一步步剥夺记者所有外在的“神秘”和优势。但正 如不是每个戴上听诊器的人都是医生一样,有了拍照手机,有了便携 DV,并不 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功地报道新闻。记者意味着长期的专业训练,意味着对新闻 价值的把握,意味着对平衡与公平的追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 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新闻记者”的称号。 中心论点:          【解析】 把握语段的特点——议论性语段,分清语段中的材料(论据)和观 点(论点)的语言,抓住具有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提取即可。这个语段的中心句就是 最后一句即结论句,可直接提取。 【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足以配得上 “新闻记者”的称号。 ☞ 精要点拨 对议论类语段进行提炼必须运用“关键语句提取法”:如果有中心句,中心 句即是语段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必须提炼出能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 再进行归纳调整。 3.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 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 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 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 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 项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解析】 第一句为激光造雨下定义,第二、三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原理, 第四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优点,第五句说明了激光造雨的研究现状。先划分层次, 再进行归纳。 【答案】 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 精要点拨 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用“层次切分法” 把语段的层次划分清楚后,再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点“相加”,最后 进行整理即可。 技法 2__灵活而综合地使用提炼的一般方法 提炼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实际上有些考生只是一味地、单一地使用“提取” 方法,甚至不能提取的信息也非得用提取的方法,以至于概括不准,要点不全。 其实,应该根据信息的特点灵活使用各种方法。 1.提取法 提取法就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句作为答案的方法。该法虽然较为常 用,但具体到某一题中,只能被使用一至两次。 使用该法,特别要注意: (1)舍次取主:舍去次要信息,提取主要、重要信息。 一般说来,应舍因取果,舍偏取正,舍否(否定性信息)取肯(肯定性或正面信 息),舍材料取结论。 例如:提取下句的核心信息。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 因 因而篇幅也不长。 果 根据舍因取果的原则,核心信息为:篇幅不长。 (2)分层提取:主要是针对那些信息点集中、结构复杂的句子而采取的分层 次提取的办法。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出美元贬值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 表现,不超过 20 字。 【导学号:54012029】 ①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幅度较小,美元汇率下跌,人民币兑非美元 货币汇率也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②相应地,中国对 美元区的出口,则因为对非美元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得到间接促进,美元贬 值使得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还会促进 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加快。③这样,央行需要相应地投放更 多的基础货币,若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对冲操作,则这些高能的基础货币可望产 生克服通货紧缩的效果。                                                                         【解析】 该语段共三句话,要概括出四个短语来,则必有一句有两个答题 点。从第①句中直接提取出“促进出口”答题点,第③句则提取出“克服通缩(‘通 货紧缩’的简写)”。而对第②句来说,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又包含两个答题点, 该如何提取概括呢?首先分清层次。该句以“间接促进”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 一层次为“促进(美元区)出口”,这一点与第①句要点相同,可以合并;第二层 次是一个递进关系,又包含两小层:前一小层提取为“吸引外资”,后一小层又 包含两小点——扩大贸易顺差和加快增长外汇储备。依据题干、字数、要点要求, 只能取两层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中的“果”——加快储备。这就叫分层提取。 【答案】 促进出口 吸引外资 加快储备 克服通缩 2.转换法 转换法包含着转换角度、替换词语两层含义。有些重要信息是采用否定的形 式表述出来的,这时要把否定的转换为肯定的,还有把被动的转换为主动的,彼 视角转换为此视角。原文中的信息容量太小,或很具体,则需要用另外更合适的 词语代替它们。 2.“包容性发展”是 2011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根据下面一段文字, 概括“包容性发展”内涵的四个方面。(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 ①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发展机会不均等,包容 性发展就是要不断消除其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②包容性发展强 调国家之间互利共赢,共同面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难题。③ 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重 视各种文明的理解和沟通。④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大多以过度消耗资源、污 染环境为代价,包容性发展要求建立健康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答案】 ①机会均等,共享成果。②互利共赢,共对难题。③减少对抗, 重视理解沟通。④转变模式,和谐发展。 3.概括法 概括法是较高层次的提炼方法,当信息无法提取时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要 点准确地归纳出来。这种方法最能反映考生的概括水平,因而很受命题者青睐, 经常在试题中要求考生使用此方法。而不少考生做提炼语意题时只知道生硬地提 取而不知用概括的方法,结果很难得分。例如:从下句中概括出结论的一个方面。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 200 米 以内,相对较浅。 题目要求从该句中概括出一个“方面”,不少考生采用“提取”的方法,或 提取为“大陆架宽广”,或提取为“海底地形”,或提取为“近海水深”。殊不知, 该句介绍了海区的三个方面:位置、地形、水深。提取哪个都是片面的,只能概 括为:海区特点。 3.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四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 6 个字) 【导学号:54012030】 ①4G 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 3G 与 WLAN 于一体并能够 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②4G 系统能够以 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 2 000 倍,上传的速度也 能达到 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③而在用户最 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 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 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④此外,4G 可以在没有 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 4G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解析】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文段一共四个句子,第一句说明的是 传输质量,第二句是下载速度,第三句是计费,第四句是覆盖面,结合文段进行 概括即可。 【答案】 ①传输质量高。②下载速度快。③计费灵活合理。④易于覆盖(覆 盖面广)。 技法 3__掌握主要题型的审题答题规范 一、审题、答题的一般性要求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45 个字(含标点符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 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 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 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 1.5 米,两个助推器加长 0.8 米。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 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 “宽带传输”。                                                                         【解析】 本题是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题。这段话的陈述对象是长征 三号丙改二型火箭。通读这段文字,我们发现这段文字共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二是长征三 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答案】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 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 精要点拨 1.审题 (1)审清语段类型、压缩题型,明确提炼方法。 语段的类型不同,其提炼方法也不同:记叙类语段用“舍枝叶取主干法”, 议论类语段用“关键语句提取法”,说明类语段用“层次切分法”。 题型不同,其提炼方法也不同:提取关键词题用筛选提取法,下定义题用定 义法,一般性概括题用整合法,结论题用提炼法。 (2)审清限制性要求,如“设定角度压缩”中设定的角度、字数多少等。 2.答题 (1)规范:提炼语意题答案是否符合要求,阅卷老师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 审读:①主要信息是否齐全,②字数是否符合规定,③语段表达是否正确流畅。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解答提炼语意题必须要遵循的一般原则:①要点齐全,② 字数达标,③语言规范。 (2)方法:解答此类题,要抓核(去次)、分层、明度、懂法。①抓核。确认语 段内聚的核心,即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中心所在,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 括原因、论据、解释性话语等)。②分层。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用“层意” 的交集合成。③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④懂法。留:保留或摘录能表明中心内 容的词句。删:删除冗余信息。简:简化句子或句意。改:改换简洁说法。 二、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 (一)新闻类压缩 1.拟写一句话新闻、标题 (1)根据下列提供的信息,用简要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标题。 新华网北京 12 月 6 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 6 日就新南非首任总统曼德拉不 幸逝世向南非总统祖马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曼 德拉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曼德拉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曼德拉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岁月里, 领导南非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为新南非的诞 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 做出的卓越贡献。                                                                                                             【解析】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概括,而导语又扼要地揭示了新闻 的核心内容,故拟写新闻标题,可根据导语中的关键词概括作答。本题导语为第 一段,可抓住关键词:曼德拉逝世、习近平致唁电、南非总统祖马等概括出来即 可。 【答案】 习近平就曼德拉逝世向南非总统祖马致唁电(或:南非前总统曼 德拉逝世,习近平向祖马总统致唁电)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据新华社杭州 3 月 19 日电(记者朱涵)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 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 0.16 毫克, 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气凝胶”是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干燥、去除溶剂后的产物,外表呈固体状, 内部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 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 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成功刷新了“最轻材料”的纪录。此前的“世 界纪录保持者”是由德国科学家在 2012 年底制造的一种名为“石墨气凝胶”的 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0.18 毫克。                                                                         【解析】 一句话新闻主要是概括出“行为主体做了什么”。本材料分为两 段,第一段具体介绍了事件;第二段是具体说明这种新材料的特性等。第一段导 语是概括的重点,据此找出行为主体是“浙江大学”或“浙大科学家”,原文事 件是“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根据后文和新闻特点,点明“世界上最轻的材 料”。 【答案】 浙江大学研制出世界最轻材料。(或:中国研制出世界最轻材料) ☞ 精要点拨 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 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 句,短复句亦可。 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 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 围,作出内容提要等)之分。考试通常要求写单标题,并有字数限制。因为标题 要求高度概括,因此提炼时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只要求两个必备因素 ——人物(或单位、事物等)、事件,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 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警 惕“仕场经济”阻碍市场经济——某海滨城市“厕所风波”透视(双关)。 2.拟写新闻导语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新闻导语。 埃及开罗大学研究人员在《BMC 生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实验鼠分 为 3 组,分别处于无铅汽油烟雾、含铅汽油烟雾和清洁空气环境中,结果显示, 与处于清洁空气环境中的实验鼠相比,两组暴露在汽油烟雾下的实验鼠出现更多 攻击行为。对这些实验鼠大脑的检查显示,实验鼠吸入的汽油分子会导致其大脑 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出现明显波动,这可能是它们更具攻击性的原因。 研究人员说,汽车尾气等中含有大量汽油分子,他们的研究成果或许可以帮 助解释一些开车人为何常变得烦躁,因此他们建议公共卫生部门更多关注这方面 的研究。                                                                                                             【答案】 《BMC 生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吸入汽油烟雾 会影响实验鼠的神经系统,使其变得更具攻击性。 ☞ 精要点拨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则新闻的总印象。 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 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和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 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让 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 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 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 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项 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为严格,可以用主 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3.压缩新闻主体 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日前,河北省临西县岗楼学校的操场上,鼓点阵阵,童声铿锵,400 余名学 生列队击鼓,大声诵读《少年中国说》。据悉,为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学生 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临西县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创新学校 德育教育,把“诵国学经典,扬传统美德,奠幸福人生”主题活动确定为校园常 规活动。目前,全县 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国学讲堂”。诵国学、讲国学, 在临西校园里已趋常态化,形成了“日日有诵读、周周有展示、月月有主题、期 期有会演、年年有成果”的活动模式。                                                                         【解析】 压缩语段主要考查辨析信息、筛选和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又不遗漏重要信息。对于此类题型, 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就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河北临西校园国学诵读成常态。 ☞ 精要点拨 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要突出新闻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主要事件、主要观点、原因等, 同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如果一则新闻包含 几层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按照前后顺序分层压缩。 (二)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 1.要点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自然科学小论文”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5 个 字) 自然科学小论文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 长。它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 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 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衡量一篇自然科 学小论文的质量,还要看作者能不能在文章中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 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 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解析】 该语段共三句,对应三个答题点。第一句是个因果复句,可提取 “果”。第二句是个并列复句,分别从材料、观点、语言三个角度介绍,不可只 取一个角度,可概括为“科学性”。第三句关键词有“新发现”“新方法”“新 成果”“新见解”“启发”,可概括为“创造性”。 【答案】 ①篇幅短小(或“篇幅不长”),②有科学性,③有创造性。(或: ①短小,②科学性,③创造性。) 2.角度概括 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介绍天府新区的?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对这些角 度加以概括。 天府新区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 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 3 市 7 县(区)37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 处,总面积 1 578 平方公里。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 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 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阶段建设:近期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 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以及高端 服务业快速推进;中期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标;远期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 际现代新城区。                                                                         【解析】 该语段共三句话,对应三个要点,除第②点采用提取法外,其余 两点皆采用转换法。 【答案】 ①区域范围,②总体定位,③建设规划。(关键词分别为“区域” “定位”“规划”) ☞ 精要点拨 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是江苏卷提炼语意题中的主要题型。它一般不 大要求对整个语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而是要求根据指定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 即“定向筛选,分点概括”。 做这类题型,先要标出句子,舍去次要信息,明确“定向”内容;再分析“定 向”语段内容,理解层次,抓住关键词,把握每层中心;最后选择句式,组合要 点,形成答案。 做定向概括题,注意分清是“要点概括”还是“角度(方面)概括”。 (三)下定义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 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 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 “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 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 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 信息: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 其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四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 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 精要点拨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 念”。“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 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那么,下定义的“公式”也可以简化为“小=特+ 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如:要给“笔”下定 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以“东西”“物质”为“大” 不行。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质”都不贴 切。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还不太贴切,只有说“笔是文具”才 贴切、准确。 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笔”的本质特点为 “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 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加‘大’”,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 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根据上面的例子,“笔”的定义 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笔”的定义,还可以灵活表述。或表述为“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作笔”, 或表述为“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前者“公式”为“特+大=小”,后 者“公式”为“小+大=特+的”。无论怎样表述,都应有“被定义概念”“被定 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三个要点。 (四)提取关键词 请从下面这段话中提取四个关键词。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 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有那么一天,环境中 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 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 很敏感,结核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 手,这不但引起人体死亡率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造成严重的社会负 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解析】 提取关键词,可先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即“滥用抗 生素可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成为耐药菌,最终导致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 病的威胁”,然后把这句话中最重要的四个词语提取出来即可。 【答案】 滥用 抗生素 耐药性(耐药菌) 威胁 ☞ 精要点拨 提取关键词的四个技法 (1)核心话题法。抓住语段核心话题词语。记叙类语段抓叙述的对象(人、事), 议论类语段抓中心论点或中心话题,说明类语段抓说明对象。 (2)关键语句法。筛选出语段中的关键句,如针对核心话题的核心陈述句、 或总起或总结的概括性中心句。抓住这类关键句就易于筛选出关键词。 (3)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有一定的思路层次,如并列式语段关键词通常 出现在多层次中,递进式语段关键词通常出现在最后层次中,转折式语段关键词 通常出现在转折句中,总分式语段关键词通常出现在总说句中。 (4)语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是关键词语。 (五)提炼形象化语段语意 所谓提炼形象化语段语意,就是将语段中表达特别形象、表意较为含蓄的句 子的语意用清楚、明白、平实的语言转述出来。转述时要求不得改变原意,要把 原意准确、清楚地提取出来。 1.对下面这段话的含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 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C [首先要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山崖崩塌”“花儿被掐走”代表生活 中的挫折和不幸,“伤口”“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开在了姑娘的鬓上”指挫折磨 难中也会产生幸福;然后分析选项中的要点是否与之吻合。A 项“到达目的地” 与语段语意不相吻合。B 项说明美好与痛苦相伴,强调艰辛与痛苦,与语段主旨 背离。C 项强调不要丧失信念,符合主旨。D 项强调“机遇”和“有准备”,与 语段主旨相去甚远。] 2.著名诗歌评论家缪钺先生对唐诗与宋诗的不同风格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请你将缪钺的话中画线部分用简明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 40 个字。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 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 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答案】 唐诗情辞华美,初读即能领略其妙;宋诗含意幽深,初读难懂但 回味无穷。 ☞ 精要点拨 对形象化语段,首先要读懂,尤其要读懂那些形象化语句。读懂,要注意两 点。一是利用语段中其他较为平实、直白的语言信息。一个语段哪怕再形象、含 蓄,一定有较显豁的词语或句子,把它们拎出来至关重要。(这样的词语题干中 也有,请一定注意)二是善于分析形象化语句,尤其是句中关键词。 表达时特别要注意答案中不要再含有形象化词语。 究竟如何提炼形象化语段的语意呢?请看下例: 题目: 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不超过 20 个字。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 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画线句子是针对剧本创作而言的,李渔在表达他对创作的看法, 这是句子表述的对象。于是文中的“东施之貌”的本体也就明了了。其次,“东 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是说东施亦有属于自己的美貌,创作应当坚持自我。再 考虑“效颦于人”具体对应的内容,有了“创作”这个主体对象的启发,加上将 “效颦”理解为“效仿、模仿”,“蒙千古之诮”转述为“遭人嘲笑、耻笑”并不 困难。故而“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也就呼之欲出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