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现代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现代文阅读

2011 年高考试题语文分类汇编专题---现代文阅读 一.(重庆) 阅读下文。完成第 5~7 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 —“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 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 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 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 l6 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 餐的食堂开始提供菜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 8 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 “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 30 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 1000 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垮越 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 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 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 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 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形”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 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iiu” 订户选择文章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 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 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 益的尝试。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 使广告效益最大化。“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网际”印 刷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 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 5.下列有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 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 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 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的能力,能力等级 C(分析综合)。 【解析】从文中所述“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 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句可推知,报纸内容并 非订户自己主编的,排版是系统自动的,而印刷则是由专门的公司负责。 6.下列对“niiu”模式可能产生的效果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 B.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 的发行量。 C.它让传统媒体调整了内容定位,也吸引了广告商更有针对性、更为有效的广告投放。 D.它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开拓了纸质媒体的潜 在读者群。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的能力,能力等级 C(分析综合)。 7.下列推断,符台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餐变成了菜式丰富的自助餐,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 明个性。 B.“ niiu”在 矩短的 30 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 l000 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 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 C.“ niiu”要求合作伙伴要有内容的保障和广泛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 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 D.“ 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订户的 喜爱。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等级 C 【解析】A 项认为 niiu 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是错误的,原文使用的是“这 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 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也即是报纸是个性化的,但并非使读者养成鲜明个 性,它是根据读者阅读习惯来确定报纸内容,也并非改变读者阅读习惯,主客颠 倒;B 项认为 niiu 的成功说明了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是错误的, 原文用的是“试水”,目前只是试验阶段,并不能断定革命成功;C 项绝对化表 述,原文使用的是“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并非就是改变。 二.(浙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他 能建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 仅仅这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而言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 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 的”就有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 根基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 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 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 自然的共济。结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都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 抢回去了。每每谈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 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人类与自然天人 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 而坝则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 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 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 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 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 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 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 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 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 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 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 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 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 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狭隘。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 【答案】B 【解析】这是表现。 【高考考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备考提示】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 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9.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敞开。 【答案】C 【高考考点】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备考提示】理清层次,概括每段的要点,明确文章强调重点。 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答案】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 然共济。 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三.(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第 9 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 15 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 2 车厢的票。我走 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 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 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 差, 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 了两节第 9 车厢。买了第 9 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 9 车厢,因为所有的 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 8 车厢后就是第 9 车厢,谁会想到第 9 车厢后还是第 9 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 车长:“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 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 长说 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 9 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 3 分钟。买第 9 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 大 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 9 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 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 1 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 其 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 1 车 厢 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 说: “从第 9 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 回 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 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 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 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 9 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 9 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 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号车厢的乘务 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 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 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 9 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 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 是在哪儿。[来源:学+科+网 Z+X+X+K]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 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 9 车厢的这些旅客本来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解析】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结构上为发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 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 9 车厢的故事做铺垫,让故事显得真实;两件事同样发生,现象 就具有普遍性。 【高考考点】作品结构的分析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 50 字) 【答案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你们 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 【解析】注意故事情节和文中“两句话”“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等词句的暗示。 【高考考点】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 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 离,更具有客观感。 【解析】文章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 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 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高考考点】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月光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 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 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解析】环境、场面描写: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 ③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⑤衬托人物性格、心 境,刻画人物形象。⑥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⑦深化作品 主题。 【高考考点】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15.第 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 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 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解析】分析故事中的各个情节给人的启迪。答题步骤:(1)亮明观点;(2)结合文章论 述,用文章中的事例句子论证观点;(3)用三两句自己的话证明一下观点。(自己的话不 要太多,喧宾夺主) 【高考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四.(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 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 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 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 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 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 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 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 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 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 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 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 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 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 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 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 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 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 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6.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 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答案】A 【解析】颠倒主客关系,原文是“这 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 者说,中国之道”。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 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 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 【答案】B 【解析】A、应是“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 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C、 颠倒因果,应该是“中国文化……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 上生活的话”。D。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就一定会有兼容性。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 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 抓住本质特征。 8.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太绝对化。 【高考考点】依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象。 【备考提示】要依据文意。推断想象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 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6.(天津)(21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1 题。 塔上的树 易云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 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 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 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 ,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 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 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 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 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 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时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 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 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 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 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 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 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 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类家族 的和平与宁静。乌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 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 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 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 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 (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 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 (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 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 ③ (挂、沾、滴)在上面, 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 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 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 树根凑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 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 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下。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 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 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下在是因为塔内堆各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 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 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 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 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南哥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 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 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 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 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 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 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 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16.本文第 2 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分) 【答案】(1)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 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 【解析】第一题明确题目要求“老态龙钟”的含义和答题范围,加以概括总结即可;第二 题用意即作用要注意本身在文中的位置,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主题的作 用。注意回答结构时的术语:总结、起领、承上启下、揭示中心、照应、铺垫、伏笔、 悬念、突转等。 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3 分) 【答案】(1)因有青苔,防滑倒;(2)躲避鸟的袭击;(3)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 【解析】注意筛选答题范围,找出想下塔的语句,总结原因。注意分值的提示作用。 请为第六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3 分) 【答案】嵌 缠 挂 【解析】要紧扣语境。“嵌”写出了树根从塔缝隙中青苔底下冒出的样子,“扎”是从青苔 上面向塔缝里生长,“长”表现力一般。“缠”写根蔓相互绕在一起;“拧”字是都缠绕成一 股,与事实不符;“连”字表现力一般。“挂”生动的写出了水珠亮晶晶的在树根上的情形, 与下文“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照应;“沾”“滴”不能发出亮光。 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 80 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5 分) 【答案】(1)借助传说,进一步领悟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 船员的话增添了浪漫色彩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联想沈从文,首尾呼应 【解析】本题解答的角度比较多,可从主题、修辞、写作手法、篇章布局等方面入手,要 言之有理。答案组织要注意:①亮出观点,②举出文中的例子,③赏析其好处。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 你出新的题目。(2 分) 【答案】没必要。理由:(1)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树是引 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 有必要。理由:拟题要求,符合文章内容,有文采。 【解析】本题是一道让考生自我探究的开放性的题,这类题虽然有其开放性,但并不是“无 拘无束”的,一定要结合要求,扣住文本思想内容,明确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 2 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 5 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 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它 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详细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 平实简明。 【答案】CE 【解析】C 是作者后悔自己冒然的寻奇探秘影响了鸟儿们的正常生活,本文的宗旨是万物 和谐共生。E、本文中的塔、树、鸟、山、水、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但没有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详细生活和自然风光。 语言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也不算做平实简明。 7.(陕西)现代文阅读(9 分,第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 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 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 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 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 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 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 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 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 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 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 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 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 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 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 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 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 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 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 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 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 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 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 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 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 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 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 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 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 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高&考%资(源#网 【答案】A 【解析】A 项“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无中生有,“最后把诗尊为‘经’”是说统治阶段拿 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而不是“把它尊为经典”, “经”和“经典”不一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 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 一 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 【解析】C 项曲解文意。原句信息是子展劝谏晋侯纵然再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 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即别人会说闲话。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 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 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B 【解析】B 项无中生有。“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这句话太绝对。另外“乐 曲”不等于“曲调”。 8.(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由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 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 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 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 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 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 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 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 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 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 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 “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 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 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 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 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 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 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 点,使眼 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 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 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6.(山东)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来源:学&科&网 Z&X&X&K]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答案】D 【解析】“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错,应是“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 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 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 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 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山东)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 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 风格相通。 【答案】C 【解析】A、是“相通”而非“影响”;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心态”;D 强 加因果。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 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 抓住本质特征。 9.(山东)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 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答案】C 【解析】A、应是“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B 没有弃形式; D、是以后,不 是以前。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 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 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0.(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 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 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 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 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 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 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 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 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 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 “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 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 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 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 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 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 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 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 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 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 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 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把“意 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 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 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来源:Z。xx。k.Com]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 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答案】B 【解析】B 项强加因果。比对原句“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 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而”在这 里是表示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 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 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 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 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答案】A 项扩大了范围。“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与原文“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不 符,并且前后分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 【解析】A 项“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无中生有,“欲辩已忘言”表明他并没 有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 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初级具体事件 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 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 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答案】C 【解析】C 项“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错,文中说的是“西方古代艺术 家”曾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取向一度有差异。“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 也缺乏根据。 11.(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文化时间[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 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 体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 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 26 0 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 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个宇宙学派的一个和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 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 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 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 4 实际的尼梅修斯主 教说 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 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时间都装在一个大轮 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 稳定的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 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界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 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 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由于 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 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 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 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 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 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 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 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一。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 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段时 间就表现为 12 小时或 24 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 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剑》,有删改) 7.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 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 基础上形成的。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 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立,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 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B 项“ 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错,;C、 “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应为“不可逆时间”;D 项“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 性质上是相同的”在原文没有依据。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出现错误主要辨析不出 B、C 的错误。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 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 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 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 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 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答案】B 【解析】'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原文没有提到。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来源:Zxxk.Com]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了对时间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 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对 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 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 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答案】D 【解析】"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错,原文为 “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 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12.(广东)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小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 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 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 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 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 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 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 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 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得。”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 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 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 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 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 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袀不相同。美事从各种各 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 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 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两 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好 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 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 你又能说是你、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凡人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 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 从生活到艺术,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 当然你、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 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 一种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 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却不然,你能说美是有哪些物质的因素 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 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 律。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 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墨、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答案】AE 【考点】本题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的能力,能力等级 C(分析综合)。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然后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 A 项,错在“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根据原文“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 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可知作者认为漂亮的姑娘是“美的东西”而不是美本身。E 项, 错在“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此项可从原文“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 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得出。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等级 C(分析综合)。 【解析】从文本第 2 段与第 3 段可以看出“美是难的”,即使人人都能欣赏美的东西,但 是人们总是“把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所以 D 项认为的“美的问题并不复 杂”不符合原文意思。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 分) 【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 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词语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然后联系前文所述观点, 味道是酸甜苦辣的总和,但酸甜苦辣并不就是味道,味道是蕴藏在酸甜苦辣中间的一 般规律,二者并不等同。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 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 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 探险的心态进 与题目的材料做一一对应的迁移,我们也就会发现,美是相对的在题目的材料中就是原始 森林的景色在探险前后给大学生们的不同感受,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切入进行 分析。 14.(安徽)(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则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的空间不同于现实的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的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 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的空间来。 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 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的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的空 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 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 现实空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 于现实空间,让读者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中去。这 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 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 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 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 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 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 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 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 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 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 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 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 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 不 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 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 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 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 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 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该项以偏 概全。原文第二段中“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而后一种 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对两种不同形 式的想象,读者的感受是不同的。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 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 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 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 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A 项中 “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 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的,参见第一段。B 项中的“《红楼梦》中太虚幻 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而原文第二段后几句说的是“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 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太虚幻境” 只是通过一种想象形式构建的。D 项中的“用先分后总的方式”是错误的,其实后面的分析 就证明了三个段落是递进关系。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A 项属于强加因果,前后两个分句不能构成因果关系。B 项以偏概全,选项中的“让 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指的就是梦幻空间,只是想象空间的一种形式,不能代 表全部。D 项是曲解文意,选项中的“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梦幻空间只 是想象空间的一种形式,它也只能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 15.(北京)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 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 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 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 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 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 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 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 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 西走廊的子孙,一代 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 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 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 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 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 ,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 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 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 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 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 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 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 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 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 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漾,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 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 已经 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 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 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 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 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 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 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 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 下诗句:“天山万 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 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 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 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 难以认清。 D 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 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 历史感。 【答案】BC 【解析】B 项“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错,“压低”、“涂饰”了 祁连山,是说祁连山历史文化的厚重。C 项“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 难以认清”错,人们对祁连山认识不同,并不是真相不明,而是人们对它赋予了不 同的情感,所以它在人们心中的角色不同。 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 分) 【答案】开头一故事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 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验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互渗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 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衬托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解析】引用的修辞手法通常的作用有:引起下文、使文章更显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 含蓄表达感情等作用。除了这些常用手法,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在本文开头用到了对比, 所以这里的引用还有反衬现实真相的作用。文章结尾,“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 林则徐…曾写下诗句”这句话暗示,引用在这里有引证观点的作用。同时,结尾又引用 作者的诗句,和林则徐的诗句格调不同,又形成了对比,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祁连雪的 感情。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 “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答案】“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雪”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 “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是人生亲切之感; “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 “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解析】所谓“文眼”,通常是透露出作者在文章表达的主要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或者是 有组织全文素材的线索词句,而“祁连雪”两方面兼而有之。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 “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 200 字)(10 分) 【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 予了祁连山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