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邵阳市部分学校 2020 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价值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文化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只能立足于当代中国去甄别并择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摒弃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消极成分。这应该成为衡量一切文化遗产的基本坐标。偏离了它,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要么“食古不化”,要么“喝祖骂宗”。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这种复古读经的做法,抹杀了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点,难以适应新的文化需要。同时,对于历史上的中国,我们更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但也应看到,今天的中国毕竟是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历了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重构,经历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激荡,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和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和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光大。所以,它只能“活”在不断的损益中,这恰恰是一种文化的常态。不然的话,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沦为现代新儒家所焦虑的“木乃伊”或死古董。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和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 - 27 -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譬如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二十四孝”,今天的人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拘泥于模仿它所描述的具体情形,而是借鉴和继承“二十四孝”所体现出来的孝道精神。不然的话,就难免走向“愚忠愚孝”之类的愚昧。冯友兰当年所提出的“抽象继承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包含着这层用心的。道德的具体表征会随着不同民族、不同时代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但道德之为道德的那个“理”,却能纵贯古今中外、超越时空限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人重新发现文化上的自我提供内在依据。在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中,我们很容易在文化上陷入自我迷失,从而找不到“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又到何处去”的答案。不解决这个前提性问题,就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根本性问题。重新找回现代人的自己,重建现代人的自我,就不能不进行一番文化上的“寻根”,重新接续我们同传统文化之间脐带般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能够提供启迪。当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意味着人类必须调整自身同自然的关系。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乃是引发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使人类生存陷入困境的深刻文化原因。它所孕育的现代技术取代了古典技术。古典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而现代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克天”。摆脱现代技术带来的危机,唯一可能的出路,从文化上说,在于恢复技术的古典品格,即“天人合一”的智慧。正是在这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 (何中华《在创造创新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传统文化采取相对主义态度,就有可能不甄别、不择取、不摒弃地对待传统文化。 B. 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的做法,是不顾当代人类生存方式新特点的复古读经。 C. 对传统文化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无视历史的变化而机械地复制和再现。 D. 传统道德的表征多种多样,其“理”却亘古不变,对此我们要“神”“形”兼备地继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有立有破,既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又批判了三种错误做法。 B.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论证了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转化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 C. 第三段以“二十四孝”为例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 D. 最后两段,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而应与时俱进地弘扬其优秀成分和正能量。 B. - 27 - 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而应在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创造和创新。 C. 人们如果拘泥于传统文化具体形式上的模仿,就会走向“愚忠愚孝”,传统文化也会变成“木乃伊”。 D. 现代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使得现代人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问题。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对此我们要‘神’‘形’兼备地继承”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三段“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神”,而不是“神”“形”兼备。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错在“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这个地方,文章其实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而引用冯友兰的观点只是作为佐证,并不是“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 故选C。 【3题详解】 - 27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B项,“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的说法错误,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是“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 C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走向“愚忠愚孝”是针对“二十四孝”而言的,并非是说所有从形式上模仿传统文化的结果。 D项,强加因果。据原文最后两段可知,“使得”前后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即“现代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现代人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问题的原因。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迅猛,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武汉宣布封城后,其他省市陆续响应以控制人口流动。疫情防控部门希望不断总结经验以评估现有措施的有效性。 - 27 - 2020年1月31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香港科学家的一篇论文,论文采用传染病动力学中的 SEIR 模型做模拟。该模型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Susceptible)、已被感染但无症状处于潜伏期的人群(Exposed)、已有症状但未被隔离的患病人群(Infectious)和康复人群(Recovered)。该模型将死亡人群归入康复人群。 传染病动力学 SEIR 模型 该模型涉及的参数主要为可再生数R0、平均潜伏期时间DE、平均收治时间DI,后两种参数可从官方发布获得,而R0,即一名被感染者平均每天传染的人数,其值较难估计。论文采用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28日的感染人数、境外(除香港)受感染人数及乘国际航班从武汉出境的人数,推得R0为2.68。据此预测武汉的新冠疫情的拐点在5月,并判断封城措施对缓解疫情作用不明显。 我们认为,该论文采用SEIR模型与参数选取存在不合理性,主要理由是:境外确诊数据样本量较小,且使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人群在总人口中并非均匀分布,据此推算R0偏差较大;政府防控措施实施、升级,R0取值不应为定值;封城防控手段必须在参数设置中有所反映。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武汉封城举措对降低病毒感染人数意义重大;政府采取相关防疫措施以来,各省市病毒传染率均得到较好控制;对疑似感染者隔离观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疫情不仅关乎健康,更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疫情防控手段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更复杂的计算模型来评测。如何在有效控疫与全社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大课题。 (摘编自北京大学 PKU VCL 实验室《拐点何时出现?这是北大面向新冠疫情的数据可视化分析与模拟预测》) 材料二: 中国在抗疫,全球都在关注什么?分析8万多篇报道发现,外媒关注点集中在病毒本身、应对措施、防疫物资、经济影响等方面。其中,“中国重视”一词的提及量在外媒报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病毒”,显示外媒对中国抗疫的决心和信心总体上是给予肯定的。而与“中国重视”同时出现的高频关联词是“措施”。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为“设立了应对疫情的新标杆”。 此外,不同地域媒体关注点各有侧重。亚洲较关注防控举措和海外确诊人群;欧洲更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和对经济的影响;北美洲关注的是疫情防控及药物研发;南美洲关注潜在风险;非洲关注卫生系统和医疗救助;而大洋洲最关注疫情对外来游客出行的影响,这符合他们重视旅游业的态度。 (摘编自央视新闻《大数据揭秘“新冠肺炎”全球舆论关注 中国举措获肯定》) - 27 - 材料三: 武汉雷神山医院是座有15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从接到建设命令到验收移交,仅用了13天。而几天前,有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的建造更是只用了9天。世卫组织总干事评论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箱式板房组成的医院要运行靠的是信息化系统。安装大量IT设备,按传统方式至少要10天。中国电信利用云部署,12小时就完成火神山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雷神山5G、医疗云等信息化服务也提前3天完工开通。 (摘编自张妮《火神ft、雷神ft医院如何极速建成》) 材料四: 2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分内容如下。 记者:据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访问世卫组织总部时称,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我们高度赞赏古特雷斯秘书长的表态。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宝贵时间,用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中方将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携手应对疫情,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摘编自环球时报《联合国秘书长称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 中方回应》)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立SEIR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病人一旦与易感者接触就具有一定的传染力。 B. 香港科学家对武汉封城措施作用的误判,主要是因为采用模型与参数选取不合理。 C. 运用SEIR模型评估,能科学地解决疫情防控手段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问题。 D. 北大面向新冠疫情的数据可视化分析与模拟预测,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参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采取封城防控、社区隔离、对疑似患者隔离观察等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都是为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B. 依据目标人群的样本数据和分布状态,可以推算出可再生数R0的数值,从而准确统计被感染者的总量。 C. 全球媒体由于地缘关系和立足点的差异,关注疫情各有侧重,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总体给予肯定。 D.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汇聚力量,积极应对,结成抗疫共同体。 - 27 -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疫情防控举措得到国内外普遍肯定的原因。 【答案】4. C 5. B 6. ①政府重视,抗疫有决心有信心;②制度优越,全民动员,防控措施高效有力;③科研攻关,防控有实效;④科技助力医疗设施建设,保障及时;⑤中国经验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设立了新标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题干指定材料的内容,尤其是对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能科学地解决疫情防控手段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问题”说法有误。材料一第五段说“疫情不仅关乎健康,更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关系到“防控手段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更复杂的计算模型来评测”。可见,运用SEIR模型,并不能科学地解决疫情防控手段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问题。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回归原文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一一进行比对。本题选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从而准确统计被感染者的总量”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语句“该论文采用SEIR模型与参数选取存在不合理性,主要理由是:境外确诊数据样本量较小,且使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人群在总人口中并非均匀分布,据此推算R0偏差较大;政府防控措施实施、升级,R0取值不应为定值;封城防控手段必须在参数设置中有所反映”可知,R0取值有变数,准确统计被感染者总量,还需要将上述其他因素考虑在内。B项转述不等值,推断也不成立。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要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回归原文勾画出每则材料中涉及答案要求的有效信息;最后进行整理,分点加以概括。 - 27 - 本题答案分散在四则材料中。其一,从材料二外媒报道的关注重点可见,“中国重视” 排名靠前,“外媒对中国抗疫的决心和信心总体上是给予肯定的”。其二,材料二提到在媒体报道中,“与‘中国重视’同时出现的高频关联词是‘措施’”。材料三中,世卫组织总干事评论也称“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而“这样的动员”表现在材料一提到的封城防控,和材料三提及的医疗、通信等各领域各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应对等一系列全民动员的防控措施和行动。而这种举国上下、全民动员的背后,是中国巨大的政治制度优势。其三,材料一中,以香港科学家、北大实验室科研团队为例,体现科研攻关,而相关研究成果将可作为疫情防控部门采取和调整防控措施的参考依据,使得防控更有实效。其四,材料三以雷神山、火神山两大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从建设至交付使用的过程为例,提到通信系统先进科技为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用助力,及时提供硬件保障,彰显“中国速度”。其五,从材料四所述联合国秘书长的表态可知,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给予积极评价。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的回应提到,“我们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宝贵时间,用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上述这些,正是中国为全世界、全人类作出巨大牺牲、重大贡献的体现,体现大国担当。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兽医 汪曾祺 - 27 - 姚有多是本城有名的兽医(本城兽医不多),外号姚六针。他给牲口治病主要是扎针。六针见效。他不像一般兽医,要把牲口在杠子上吊起来,只是让牲口卧着,他用手在牲口肚子上摸摸,用耳朵贴在牲口的肠胃部分听听,然后从针包里抽出一尺长的针,照牲口肚子上连下三针。牲口放了一连串响屁,拉了好些屎。接着他又抽出三根针,噌噌噌,又下三针,牲口顿时浑身大汗。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稻草灰,用笤帚在牲口身上拍一遍。不到一会,牲口就能挣扎着站起来,好了!围看的人都说“真绝”。据姚有多说:前三针是“通”。牲口得病,大都在肠,肠梗阻、肠粪结……肠子通了,百病皆除。后三针是“补”。扎针还能“补”?“能,不补则灵,灵则无力”。他有时也用药,用一个木瓢把草药给骡马灌下去。也不煎,也不煮,叫牲口干吞。好家伙,那么一瓢药,够牲口嚼的。把牲口领起来遛几圈,牲口打几个响鼻,又开始吃青草了! 姚有多每天起来很早,一起来绕着城墙走一圈,然后到东门里王家亭子的空地上练两套拳。他说牲口挨针扎,会踢人,兽医必须会武功,能蹿能跳。 姚有多的女人前两年得病死了,没有留下孩子,他一个人过。 谁都知道姚有多不缺钱,但是他的生活很简朴。早上一壶茶、三个肉包子。本地人把这种吃法叫做“一壶三点”。中午大都是在吴大和尚的饺面店里吃一碗面、两个插酥烧饼。晚饭就更简单了:喝粥。本地很多人家每天都是“两粥一饭”。 他不喝酒,不打牌。白天在没有人来请医的时候,看看熟人,晚上到保全堂药店听一个叫张汉轩的万事通天南地北地闲聊。 姚有多有一天下午在刘春元绒线店的廊檐外看到一个卖油条的孩子在跟一位老者下象棋。老者胡子花白,孩子也就是六七岁。一盘棋下了一半,花白胡子已经招架不住,手忙脚乱,败局已成,旁观的人都哈哈大笑,收拾了棋盘棋子,姚有多问孩子: “你是小顺子吧? ” “你怎么知道? ” “你还戴着你爹的孝哩!——长相也像。” “你认识我爹?" “我们从前是很好的朋友。” “你是姚二叔。” “你认识我?” “谁不认识!” “你妈还好? ” “还好。” “小顺子,回去跟你妈说,你也不小了,不能老是卖油条。问她愿不愿让你跟我学兽医,我看你挺聪明,准能学出个好兽医!” “哎!得罪你啦二叔!” - 27 - 顺子前年死了爹,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顺子卖油条,他妈给人洗衣裳,顺子的爹生前租下两间房,这房的特点是门外有口青麻石井台的井。这样用起水来非常方便。顺子妈每天大件大件的洗,洗完了晾在井口边的竹竿上。顺子妈洗的被褥干净,叠的衣裳整齐,来找她拆洗的人很多。 顺子妈干什么都既从容又利落,动作很快,本地人管这样的人叫“刷刮”。 她长得很脱俗。个头稍高,肩背都瘦瘦薄薄的。她只有几件布衣裳,但是可体合身。发鬓一边插一朵绒线的小白花,是给丈夫戴的孝。她的鞋面是银灰色的。这双银灰色的鞋,使她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韵。 顺子妈和街坊处得很好。有求她裁一身衣裳的,“替”一双鞋样的。绞个脸的,她无不答应,——本地新娘子嫁前要用两根白线把汗毛“绞”了,显出额头,叫做“绞脸”。 但是她很少到人家串门,因为她是个“半边人”——本地称寡妇为“半边人”——怕人家忌讳,她经常走动、聊天说话的是隔壁的金大娘,开茶炉子卖开水的金大力的老婆。金大娘心善人好,只是话多,爱管闲事。 一天晚上,顺子妈把晾干的衣裳已经叠好,金大娘的茶炉子来买水的也不多了,她就过来找金大娘闲聊,——她们是紧邻。 金大娘说:“二嫂子”,——她总是叫顺子妈为“二嫂子”——“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讲错了,你别生气。” “你说!” “你也该往前走一步了。” 本地把寡妇改嫁叫“往前走一步。” “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忘不了死鬼。” “你不能守一辈子!” “再说,也没有合适的人。我怕进来一个后老子,待顺子不好,那我心里就如刀挖了。” “合适的人?有!” “谁?” “姚有多。他前些时还想收顺子当徒弟,不会苦了孩子。” “我想想。” “想想!过两天给我个回话,摇头不是点头是!” 姚有多原来也没有往这件事上想过,金大娘一提,他心动了。走过来走过去,总要向井台上看看。(1)他这才发现,顺子妈长得这样素雅,他心里怦怦直跳。 顺子妈在洗衣裳,听到姚有多的脚步,不免也抬眼看了看。 事情就算定了。 - 27 - (2)顺子妈把发髻边的小白花换成一朵大红剪绒喜字,脱了银灰色的旧鞋,换上一双绣了秋海棠的新鞋除了孝。 刘春元的刘老板、保全堂药店管事卢先生算是媒人。 顺子妈亲自办了两桌席谢媒。 把客人送走,洗了碗碟,月亮出来了,隔着房门听听, 顺子已经呼呼大睡。 姚有多轻轻闩上房门。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开头着力描述姚有多的神奇医术既有正面描写,也有对比衬托;既点了题,也给小说奠定了温馨而传奇的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主体部分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法,先叙述姚有多的故事,再叙写顺子妈的故事,最后汇合于两个丧偶者经人撮合结为伴侣上。 C. 小说叙事语言简洁传神,庄重典雅;风土习俗掩映如画,如“一壶三点”的早餐模式、新娘子嫁前要“绞脸”等,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小说记叙小人物的小故事,描摹琐细平常的人情世态,多用白描手法,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姚兽医的质朴率性、金大妈的热心随和无不跃然纸上。 8. 有评论家认为本文“细节选择准确有力”,结合文本简析画线句子中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1)他这才发现,顺子妈长得这样素雅,他心里怦怦直跳。 (2)顺子妈把发髻边的小白花换成一朵大红剪绒喜字,脱了银灰色的旧鞋,换上一双绣了秋海棠的新鞋除了孝。 9. 小说题为“兽医”,但花不少笔墨写顺子妈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7. C 8. ①“心怦怦直跳”,是心理活动方面的细节描写,姚有多因第一次发现顺子妈长得“这样素雅”而心跳得厉害,充满激动和忐忑,说明他对顺子妈动了情;联系前文可知,他是顺子爹“很好的朋友”,对顺子妈应该也很熟识,到此才发现其“这样素雅”,足见其质朴憨厚的君子之风。 ②“发髻边的小白花换成一朵大红剪绒喜字”“银灰色的旧鞋换上绣了秋海棠的新鞋”是衣着方面的细节描写,说明顺子妈除孝准备开始新的婚姻生活,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联系上下文可知,她为亡夫戴孝至新婚前夕,足见其对亡夫的不舍,而新鞋上所绣“秋海棠”常是相思、苦恋的象征,由此可见,顺子妈内心的矛盾、痛苦与纠结。 - 27 - 9. ①小说题为“兽医”,重点却不在展示姚有多的医术,而在叙写其与顺子妈缔结婚姻的故事,而这自然离不开对“另一半”顺子妈的叙写;②叙写顺子妈的文字,突出了其孤儿寡母的处境,贤惠能干、钟情爱子、有风韵的个性,而这些奠定了两个人惺惺相惜、结为夫妇的基础;③顺子妈的形象是对兽医姚有多形象的衬托和补充,对顺子妈的描写,为两人顺理成章的婚姻作了铺垫,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两者相得益彰,深刻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C项,“小说叙事语言简洁传神,庄重典雅”表述不准确,本文叙事简洁传神,朴实无华。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本题要求赏析句子中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本题中,“他心里怦怦直跳”是心理描写,可见他对顺子妈动了心;而“他这才发现,顺子妈长得这样素雅”也与前文“姚有多原来也没有往这件事上想过”相照应,他与顺子爸爸“从前是很好的朋友”,想收顺子为徒也是想照顾孤儿寡母,直到金大娘提到才想到这方面,体现出他这个人的正直方正。 换花,换鞋子,都是顺子妈接受新婚姻的标志,而直到结婚时才除孝,结合前文“忘不了死鬼”的话语,可见她对亡夫依然有不舍之情;而“绣了秋海棠的新鞋”中,秋海棠的意象象征苦恋,这图案也体现出她内心对于亡夫不能忘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 27 - 从人物塑造来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兽医”姚有多,因此写顺子妈与他缔结良缘的经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兽医”姚有多的正派;故事内容是写姚有多结婚的经过,因此结婚对象顺子妈也是必然要写的人物;从小说的主旨来看,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从情节结构来看,对顺子妈的描写,为两人顺理成章的婚姻作了铺垫。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据齐郡之长白山,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唯子通独行仁恕,由是人多归之,未半岁,兵至万人。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子通拥其余众奔海陵,得众二万,自称将军。初,宇文化及以隋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子通率师击之。棱南求救于沈法兴,西乞师于杜伏威,二人各以兵至,伏威屯清流,法兴保杨子,相去数十里间。子通纳言毛文深进计,募江南人为部曲,诈为法兴之兵,夜袭伏威。伏威不悟,恨法兴之侵己,又遣兵袭法兴。二人相疑,莫敢先动。子通遂得尽锐攻陷江都,陈棱奔于伏威。子通入据江都,尽虏其众,因僭即皇帝位,国称吴,建元为明政。丹阳贼帅乐伯通率众万余来降,子通拜尚书左仆射。更进击法兴于废亭,斩其仆射蒋元超,法兴弃城宵遁,遂有晋陵之地。获法兴府掾李百药,引为内史侍郎,使典文翰;以法兴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使掌礼乐。由是隋郡县及江南人士多归之。后伏威遣辅公柘攻陷丹阳,进屯溧水。子通击之,反为公柘所败。又属粮尽,子通弃江都,保于京口,江西之地尽归伏威。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东至会稽,南至千岭,西距宣城,北至太湖,尽有其地。未几,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大战于苏州,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 (选自《旧唐书·卷五十六·李子通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B. 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C. 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D. 子通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部曲,是我国古代的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有五部,部下有曲。文中代指军队。 B. 僭,指地位在下者冒用在上者的名义、礼仪或器物等,文中指超越身份登上帝位。 C. 建元,既可指每年纪历的开始,也可指开国皇帝第一次建立的年号。文中指后者。 D. 礼乐,原是周代作为各级贵族政治和生活准则的制度,文中指“六艺”中的礼和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子通自小贫贱,乐于助人。他早年捕鱼打猎,在乡里看到老人提着东西,一定要帮助他们,家里也没有积蓄的财产。 B. 李子通勇武有力,为人仁义。他被叛军抓住而归顺其首领左相才,因为有武力而被赏识,他全力保护被叛军抓住的乡人,所以人们多愿归顺他。 C. 李子通善纳下言,用兵如神。他接受毛文深的进言,招募军队,诈称沈法兴的军队,夜袭杜伏威,造成二人之间的耗斗,自己有机会占据江都。 D. 李子通不计前嫌,任人唯能。他重用自己的敌人沈法兴的部下李百药和殷芋,因此隋朝地方以及江南的很多人才都愿意归顺他。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才相稍害其能,子通自引去,因绝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 (2)子通败绩,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京师,高祖不之罪,礼赐甚厚。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左才相渐渐忌妒他才能,李子通自己离开,趁机渡过淮河,和杜伏威会合,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 (2)李子通被打败,形势窘迫请求投降,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高祖没有处罚他,(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司,宾语后可以停顿。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是:李子通纠集逃亡离散的军队,得到二万人,在吴郡袭击沈法兴,击败了他,率领他的官属在余杭建都。“子通鸠集亡散”中“亡散”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指逃亡离散的军队,作动词“鸠集”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于吴郡”作“袭沈法兴”的后置状语,应在“于吴郡”后停顿。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文中指‘六艺’中的礼和乐”。文中的语句是“以法兴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使掌礼乐”,太常卿是掌管宗族祭祀并负责主持朝廷大礼的官员,因此文中的礼乐应指礼乐制度。“六艺”中的礼和乐指两种技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他被叛军抓住而归顺其首领左相才”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他被叛军抓住而归顺其首领左相才”于文无据。 故选B。 【13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稍”,副词,逐渐;“害”,动词,妒忌;“引去”,离去;“因”,趁机;“绝”,横渡;“寻”,不久;“为隋将来整所败”,被动句,被隋将来整击败。 (2)“败绩”,军队溃败,此处指被打败;“穷蹙”,窘迫、困厄;“执”,捉住、拘捕;“高祖不之罪”,宾语前置句,调整为“高祖不罪之”。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7 - 李子通是东海郡丞县人。小时候生活贫穷,地位低下,靠捕鱼打猎为生。居住在乡里,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重物,他一定会帮助。他生性喜欢施舍,家里没有积蓄的财产。隋朝大业末年,有一个叛军首领叫左才相,他自封为博山公,占据齐郡的长白山,李子通归顺了他,凭借武力被才相看重。有乡人被叛军抓住,他一定会全力保护他们。当时各路叛军都很残忍,只有李子通施行仁爱宽容的政策,因此人们大多归顺他,不到半年,军队达到上万人。左才相渐渐忌妒他的才能,李子通自己离开,趁机渡过淮河,和杜伏威会合,不久被隋将来整击败。李子通带领他余下的军队逃向海陵,得到军队二万人,自称将军。当初,宇文化及派隋朝将军陈棱担任江都太守,李子通率领军队进攻他。陈棱向南向沈法兴求救,又向西向杜伏威请求援军,二人各自带领军队到来,杜伏威在清流屯兵,沈法兴保卫杨子,两军相距数十里。李子通接受毛文深的建议,招募江南人作为军队,假称是沈法兴的军队,趁夜袭击杜伏威。杜伏威没有料到这是个圈套,痛恨沈法兴侵犯自己,又派遣军队袭击沈法兴。二人互相猜疑,都不敢先行动。李子通于是完全得到精锐军队攻陷了江都,陈棱投奔杜伏威。李子通占据江都,全部俘虏了他的军队,于是超越自己的身份登上皇帝大位,建立国号称吴,建立初始年号为明政。丹阳叛军主帅乐伯通率领军队一万多人来投降,李子通封他做尚书左仆射。又在虞亭进攻沈法兴,斩杀他的仆射蒋元超,沈法兴放弃城池连夜逃跑,于是占有晋陵这片地盘。他抓获沈法兴府中的属官李百药,让他做内史侍郎,掌管文翰工作;用沈法兴的尚书左丞殷芊做太常卿,让他掌管礼乐制度。从此隋朝各郡县以及江南人士大多归顺他。后来杜伏威派遣辅公柘攻陷丹阳,进占溧水。李子通向他进攻,反而被辅公柘击败。又恰逢粮食耗尽,于是李子通放弃江都,在京口防御,江西的地盘都归杜伏威所有。李子通纠集逃亡离散的军队,得到二万人,在吴郡袭击沈法兴,击败了他,率领他的官属在余杭建都。东到会稽,南到千岭,西到宣城,北到太湖的大片土地,都归他所有。李子通称王没有多久,杜伏威派遣自己的将领王雄诞攻打他,在苏州展开一场大战。李子通被打败,形势窘迫请求投降,杜伏威抓住他押送到京城,高祖没有处罚他,(反而给他的)赏赐很优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事,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辇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含有作者的赞赏。 B. 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 王詹叔眼下虽然不受器重,但作为难得的人才,作者认为他最终会得到朝廷认可。 D. 本诗以送别为题,但重点不在于抒写别情,而是缘事抒怀,表达作者的意志态度。 15. 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岖”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它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共同体现了作者什么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第一问)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暗含作者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第二问)“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 “不畏”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两句共同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 【解析】 14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分析错误,“岂久孤”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之情,也表达了作者赏识人才的情怀。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性格的能力。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本诗最后一句“莫嗟行路有崎岖”,以行路为喻,强调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应该消极抱怨,而要勇往直前,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 “莫嗟”句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句中,“不畏”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两句体现作者的性格是一致的。 【点睛】诗歌赏析: 首联,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看似简单的叙述中含有王安石对他分赞赏的赞赏。 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 颈联,作者借王詹叔表达了自己对于他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之情,表达了作者的赏识人才。 尾联,“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应该消极抱怨,而要勇往直前。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 综上,本诗以送别为题,但重点不在于抒写离别之情、儿女作态,而是有着更高的一重境界,能够缘事抒怀,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同时这也是王安石的一种自我鼓励,暗含他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__”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____________”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 道路。 - 27 - (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一句与“不忘初心”表达的情怀相同,“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作者坚信自己纯洁的品质并没有亏损。 【答案】 (1). 益慕圣贤之道 (2).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 不与秦塞通人烟 (4). 西当太白有鸟道 (5). 退将复修吾初服 (6). 唯昭质其犹未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慕、患、硕、塞、初、唯。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遇火即可燃烧。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让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它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可燃冰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它在海底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然而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极为 ,温度不能太高,压力不能太大,一般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中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开采极为困难。尽管人类 地寻求最好的开采方式,但开采量还是 。而且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漏,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可见,( ),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地为人类造福。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起步较晚,却 ,曾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中,连续产气22天,从而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 27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B. 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C. 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D. 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绝不产牛任何污染物质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苛刻 殚精竭虑 微不足道 后米居上 B. 尖刻 殚精竭虑 微乎其微 青出于蓝 C. 苛刻 千方百计 微乎其微 后来居上 D. 尖刻 千方百计 微不足道 青出于蓝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仪是新的希望,还有新的挑战 B. “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希望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挑战 C. “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挑战,还有新的希望 D. “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希望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中存在两个语病,一是进行数量比较时,表示“少”不能用倍数,由此可以排除A项;二是“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过于绝对,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 故选B。 【1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苛刻:①(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尖刻:尖酸刻薄。此处是指“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因此要用“苛刻”。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千方百计:指想尽或用尽各种办法。此处是说人类想尽各种办法寻求最好的开采方式,所以此处应该用“千方百计”。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此处是说可燃冰的开采量非常少,所以应选用“微乎其微”。 后来居上: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青出于蓝:原意是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后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根据横线前“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起步较晚”及横线后“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推出此处应选用成语“后来居上”。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本题,语段中括号前的内容是先谈希望,后谈挑战,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语段更强调的应该是希望,而不是挑战,由此可排除B项。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7 - 自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开幕以来,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50家企业展示了行业内的最新的技术创新与产品。作为国内5G牌照发布后首次大规模盛会,毫无疑问,______不论是场馆内的5G网络覆盖,还是各大厂商展示的5G应用,都印证着5G商用的大势到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______,5G网络时代的优势更为显著。5G的超高速率、超低延时以及海量物联,不仅意味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能力增强和技术升级,更意味着能力开放、数字化转型以及平台与生态化服务。目前,_______:新媒体、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卫行业、教育行业、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已广泛使用该技术,5G技术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商业模式。5G网络时我们生活的改变,远比4G强烈得多。 【答案】 (1). 5G成为了本次盛会的绝对主角(或“5G成为了本次盛会热议的内容”) ; (2). 与4G时代网络技术特征相比; (3). 5G创新应用已覆盖多个行业及场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第一处,根据前面的“作为国内5G牌照发布后首次大规模盛会”以及后面的“场馆内的5G网络覆盖”“各大厂商展示的5G应用”,可见此处应当与“5G”有关,并且都围绕“5G”在说。据此得出答案“5G成为了本次盛会的绝对主角”; 第二处,根据前面“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以及后面的“5G网络时代的优势更为显著”,注意“更”字,说明这是在与4G比较,据此得出答案“与4G时代网络技术特征相比”; 第三处,根据冒号可知此处是总领句,再根据后面“新媒体、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卫行业、教育行业、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已广泛使用该技术”,可得出答案“5G创新应用已覆盖多个行业及场景”。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25个字。 - 27 - 当前我国环保维权运动盛行,一些反对垃圾焚烧的人士认为:垃圾分类可以替代垃圾焚烧,搞垃圾分类就不用建垃圾焚烧厂,搞垃圾焚烧就是否认垃圾分类。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其实,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置的两个方面。“垃圾分类”揭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具备“资源属性”的垃圾所具备的循环再利用价值;“垃圾焚烧发电”揭示的是大部分无用垃圾通过贡献其热值转换成电能后的“能源价值和剩余价值”。正是基于生活垃圾中的一部分物品具备上述描述的“资源属性”,在世界上没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前,“垃圾分类”也是人们首要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做法。 【答案】示例: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是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有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这段属于叙述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压缩,压缩语段的过程中要保留主要信息,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在压缩信息的过程中要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保留更多的信息。本语段由一些反对垃圾焚烧的人士的观点引出垃圾分类和垃圾焚烧之间的关系,并且说到认识二者关系的意义,然后具体说到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置的两个方面。所以本段围绕着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是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学生减负是教育部门持续不断强调的教育大政方针之一。最近,南京教育部门发布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严控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严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严禁发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等。但减负政策却引起巨大争议。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刷屏,引发热议。文章称:“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上有些舆论对减负污名化,不过是拿应试教育的高压学习标准来衡量当前减负,也是教育焦虑的产物。教育行政部门为广泛听取意见,拟召开一次减负“主角”——中小学生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教育专家及中小学生代表。 请你以中学生代表身份为会议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对减负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减负,这个热议的话题,曾使无数位专家头疼至极。我心中也难免会升起对减负的看法,今天,就由我这位“砖家”来谈谈减负。 - 27 -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压力大的局面呢?原因在于中国的竞争力非常大,“万人过独木桥”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让学生能在“独木桥”上抢滩上岸,学校、老师、家长就纷纷给学生施压,使学生身上的大山越来越重。就我们初三学生而言,早上6:30到学校,晚上5:30回到家中,在校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另外家庭作业作业量至少为二个小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各项发展。 现在,重拾减负这个话题,让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群聪明的猴子,它们为晚上吃的栗子是四颗而早上却只有三颗而气愤,于是主人一狠心,一跺脚,说:“以后给你们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儿们心里却乐开了花。 自以为聪明的猴子们哪里知道,早上多出的那颗栗子,是从晚上那四颗中“挪”出来的,它们连半颗栗子都没多得到。 我们曾经叫嚷着一天十二个小时在校学习的生活太苦太累。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在校时间被压缩到八个小时。大家都拍手叫好。然而,渐渐地,比傻猴子聪明的我们发现了:“负”并没有凭空消失,它只是被偷偷转移到了家里。一张张的卷子,一本本的习题我们在家里度过了一节又一节“大练习”“晚自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就像那个故事中,栗子的总数没有变少一样,我们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变,那么我们注定要付出和没有减负的上届、上上届学生们一样的努力,才能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或许有人会问:“栗子的总数真的只能是七颗了吗?”唉,主人毕竟太穷了,他只有买七颗栗子的能力,不过,小猴子是他的宠物,无论如何他会想办法买更多的栗子。毕竟,减负是国家在教育方面一个崭新的举措,作为一个新事物,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它还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从某种角度看,我们的减负,似乎就成了国家的增负。 现在,我们中的许多人心头压着的都是“高考”这块大石头。如何减轻这种“升学”的心理负担?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能更轻松地升上大学?这毕竟是国家发展的问题,我自然不能多言。然而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忽视对下代的培养,更何况我们走过了五千年沧桑的中华民族!我相信,随着各方面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减负”一定会冲破各种阻力,达到一种真正的“减负”,决不会任由“朝三暮四”的把戏上演下去。?那么,在这种过渡时期,聪明的小猴子们为了不饿肚子,就该学会自己找栗子吃,不要满足于“朝三暮四”的把戏;聪明的我们也要把握自己,调整好心态,驾驶自己生命的小舟,去寻找一条有着适合自己风帆风向的海道,驶向胜利的彼岸。大海是辽阔无边的,我们知道,这样的路不会只有一条,何必非要醉享“朝三暮四”的虚妄??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看到十几岁的孩子们在阳光下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时,我们的脸上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不再是沉醉于“朝三暮四”的傻猴子,因为主人给了他们更多的栗子,他们是真正幸福的“小猴子”。 2019年12月30日 学生XXX - 27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以中学生代表身份为会议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对减负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考生写作中要以一位学生的身份对“减负”这个话题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审题】本次作文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会议发言稿,体现了高考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的命题要求,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学生对“减负”这个话题,学生最好持支持减负态度。减负本质上是反对应试教育,它也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党和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试教育其实是一种反教育,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学习能力欠缺,想象力、创造力贫乏;学生身心疾患日益严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令人忧虑。其危害毋庸讳言,改革应试教育,无需质疑。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破除升学评价中的唯分数论,如此才能化解“减负”阻力,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本题设置了与学生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写作中,学生要能结合自己和学校的学习生活,有鲜活的素材,说真话,抒真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立意】1. 支持减负,别让减负成为一种口号; 2. 支持减负,为我们的肩膀“减负”; 3. 支持减负,为生命“减负”。 【素材】1.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的奥赛成绩居世界首位,而想像力与创造力居八十几位。这就和美国人的对中国人的疑惑有类似了: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考起托福,却那么少的人会说英语?现在给学生的压力负担过重,应试教育毒害性之深,使学生的想像力遭到摧残,就促使诺贝尔奖与中国久久无缘。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要他儿子小学四年级就缀学,因为他说:“四年级以后学大学知识,到了大学时,再教人做人的道理。” 2. 时代是进步的,中国现在再也不能局限于考试成绩之一境界了,应该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摆在首位。只会读书,不会实践的人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永远沉封于历史之中。 3. 每一个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这种心态冲昏了家长的头脑,他们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处境,盲目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尖子班。 - 27 - 【结构】发言稿,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对“减负”的认识与思考,明确自己对“减负”的态度。正文中要有立论和驳论,要对“减负等于制造学渣”的错误说法进行批驳。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据要充分,条理要清晰。最好对“减负”提出希望与建议。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 27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