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机械波 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物理机械波 1—3节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物理机械波 1—3节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机械波 1—3节 二. 知识要点:‎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机械波的作用。‎ ‎2、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波的图像进行有关判断,以及根据信息作出波的图像。‎ ‎3、知道波长、频率和周期。‎ 三. 重点、难点解析:‎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机械波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 ‎(2)形成条件:要形成一列波,必须要有用以引起其他质点振动的那个质点,即波源;要把波源的振动传播出去,必须有介质,故波的形成条件为:①波源 ②介质.‎ ‎(3)传播特点:①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跟着波源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与波源相同,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离波源越远的质点,起振越滞后.②波在传递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由于质点间的弹力作用,先振动的 质点要对相邻的后振动的质点做正功,后者对前者做负功,因而离波源近的质点把机械能传递给离波源远的质点.如果把信息加载到波上,波还可以传递信息,如声音,靠声波的传递使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的交流相互沟通和了解.‎ 说明:波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介质的每个质点只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2、横波和纵波 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把机械波分成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做横波.如上下抖动长绳的一端,就会有一列波沿绳传播出去,质点的振动方向在竖直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在水平方向,二者垂直,应是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去的最低处叫做波谷,横波在传播时呈现出凹凸相间的波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如把一根长而软的螺旋弹簧竖直提起来,手有规律地上下振动,可以看到弹簧上有一列疏密相间的波自上而下传播开去,这列波的传播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手的带动,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在竖直方向上,二者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列纵波.‎ 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叫做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做疏部.‎ 说明:①横波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弹力作用所致,由于只有固体才有固定的形状,也只有固体发生形变时才产生弹力,所以只有在弹性固体里才能产生横波.②产生纵波时,物体的各部分经常在压缩和拉长,也就是说经常在改变自己的体积,在体积改变时,固体内固然要产生弹力,液体和气体也要产生弹力,所以纵波在这三种状态的介质中都能传播.‎ ‎3、振动与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的联系:①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②没有振动一定没有波动,但没有波动不一定没有振动.‎ ‎(2)两者的区别:①从研究对象看:振动是一个质点或一个物体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②从运动原因看:振动是质点所受回复力作用的结果;而波动是由于介质中相邻质点的带动作用而形成的.③从运动性质看:各质点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而波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传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④从能量的变化看:振 动系统是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如果是简谐振动,在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过程中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而波在传播过程中,由振源带动它相邻的质点运动.即振源将机械能传递给它的相邻质点,这个质点再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质点,因此说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传播过程,当波源停止振动,不再向外传递能量时,各个质点的振动也会相继停下来.‎ 例1.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振动是形成波的原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B. 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动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 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 对于均匀介质中的机械波,各质点在做变速运动,而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介质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 A、B是正确的;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故C错误,D正确.‎ 答案:C ‎(二)波的图像 ‎1、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 ‎(1)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质点振动的振幅A.‎ ‎(3)因加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反,可确定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 ‎(4)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并判断位移、加速度、速度、动量、动能的变化.‎ 具体方法:‎ ‎①特殊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同在内)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②微平移法:作出经微小时间△t(△t<)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t时间到达的位置,运动方向也就知道了.‎ ‎③上、下坡法:“上坡下,下坡上.”即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下振动,“下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上振动,如下图.‎ 同理,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2.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关系?‎ 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 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像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者的图像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 特点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相同点 图线形状 正(余)弦曲线 正(余)弦曲线 纵坐标y 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 纵坐标最大值 振幅 振幅 不同点 描述对象 某一个振动质点 一群质点(x轴上各个点)‎ 物理意义 振动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x轴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振动的位移y 横坐标 表示时间t 表示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离原点的距离x 横轴上相邻两个步调总一致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 表示周期T 表示波长 图随时间变化情况 图线随时间延伸,原有部分图形不变 整个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不同时刻波形不同 运动情况 质点做简谐运动属非匀变速运动 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介质的质点做简谐运动 比喻 一人独舞的录像 集体舞的剧照 其他 频率和周期 在图中直接识读周期T 已知波速v时,根据图中可求出 两者联系 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波动是由许多质点振动所组成,但在图象上波形变化无法直接看出,若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的波形图,则可以讨论波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 ‎ 例2. 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试根据波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加速度最大的质点有哪几个?‎ ‎(2)速度最大的质点有哪几个?‎ ‎(3)振动方向相同的质点有哪些?这些点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4)如果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质点3的速度方向如何?‎ 解析:(1)加速度最大的质点一定是位移最大的质点,所以该时刻质点2、6、10、14的加速度最大,但方向不相同.‎ ‎(2)该波是简谐波,质点做简谐运动,因此处在平衡位置的质点速度最大,分别是0、4、8、12、16质点.‎ ‎(3)该时刻具有相同振动方向的质点是 O、1、7、8、9、15、16.与上述质点振动方向相反的质点是:3、4、5、1l、12、13.其规律是:从波形图上看相同增减性的单调区间上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相邻的单调区间上质点振动方向相反.‎ ‎(4)如果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质点3的速度方向向下。‎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波速、频率三者的决定因素 ‎(或),在这三个量中,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分别为:波速v完全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即在同种介质内,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f完全由波源的频率决定,波的频率也就是波源振动的频率,由同一波源激发的波,由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速可能改变,但频率不会改变,由,波长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和波源的频率.‎ 说明:波速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波的频率、质点的振幅无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为一定值;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码事,波速是振动形式匀速传播出去的速度,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质点的振动速度是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时的速度,大小、方向均随时间改变.‎ ‎2、如何由波速方向及某时刻的波形图线画出另一时刻的波形图线?‎ 方法一:平移法:先算出经△t时间波传播距离△s=,再把波形往波传播的方向推进即得.又因波形推进波长整数倍时,波形和原来重合,所以实际处理时通常采用去整留零的方法处理.‎ 方法二:特殊点法:取相距/4以内的两个特殊点(波峰、平衡位置或波谷、平衡位置)来研究,根据两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出两质点经△t后的位置,过这两位置画出相应的正弦曲线即得.‎ ‎3、波的“双向性”和“周期性”‎ ‎“双向性”与“周期性”‎ 是波的两个基本特征,波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波的问题常具有多解性,对于那些有限条件的问题,一般先分析问题的通解,然后再根据限制条件得到所需的那些特解,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漏解.‎ 例3. 如图中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它在+0.5s时的波形图.‎ ‎(1)求这列波的可能传播速度;‎ ‎(2)若3T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