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其中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3.小飞人科比在带球过人时身体与地面的夹角为60°,为保持身体稳定,地面对运动员的力必须与身体平行.若其转弯半径约为5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飞人此时运动的速度大小约为(  )‎ A.2 m/s B.5 m/s C.9 m/s D.12 m/s ‎4.某同学观察一只蜗牛爬行,绘出蜗牛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s时,蜗牛的速度大小为0.5 m/s B.AB段蜗牛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蜗牛在4 s内的位移为2 cm ‎5.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 A.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B.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cosθ)v C.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 D.电阻 R2消耗的热功率为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1、L2均变暗 B.小灯泡L1变亮、L2变暗 C.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 D.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7.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 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加速下滑 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a ‎8.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则F的大小可能为(取sin53°=0.8,cos53°=0.6,g=10m/s2)(  )‎ A.1N B.3 N C.7N D.9N ‎ ‎ 二.非选择题 ‎9.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 (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10.如图1所示,若电子由阴极飞出时的初速度忽略不计,电子发射装置的加速电压为U0.电容器板长和板间距离均为L=10cm,下极板接地.电容器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也是L=10cm.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一交变电压,上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每个电子穿过两极板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电压是不变的,求:‎ ‎(1)在t=0.04s时刻,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何处?‎ ‎(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有多长?‎ ‎11.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o,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果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2.质量m=1kg的物体在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的底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5,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4s后撤去,撤去力F后5s物体正好通过斜面上的B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撤去力F时的速度;‎ ‎(2)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 ‎(3)AB之间的距离.‎ ‎ ‎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高新区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其中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第谷、开普勒、牛顿、卡文迪许、法拉第的等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A错误;‎ B、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观察资料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故B错误;‎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 ‎ ‎2.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考点】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分析】桌面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玻璃瓶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液体体积变化;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 ‎【解答】解:桌面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 玻璃瓶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液体体积变化;‎ 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三个实验均体现出放大的思想方法,‎ 故选:B ‎ ‎ ‎3.小飞人科比在带球过人时身体与地面的夹角为60°,为保持身体稳定,地面对运动员的力必须与身体平行.若其转弯半径约为5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飞人此时运动的速度大小约为(  )‎ A.2 m/s B.5 m/s C.9 m/s D.12 m/s ‎【考点】加速度.‎ ‎【分析】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飞人”此时运动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v=.‎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 ‎ ‎4.某同学观察一只蜗牛爬行,绘出蜗牛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s时,蜗牛的速度大小为0.5 m/s B.AB段蜗牛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蜗牛在4 s内的位移为2 c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由数学知识求速度的大小,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蜗牛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 ‎【解答】解:A、0﹣1s内图象的斜率一定,蜗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v===0.5cm/s,故A错误;‎ B、AB段表示蜗牛静止,故B错误;‎ C、OA段物体沿正方向运动,CD段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所以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 D、蜗牛在4 s内的位移为0.故D错误.‎ 故选:C ‎ ‎ ‎5.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 A.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B.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cosθ)v C.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 D.电阻 R2消耗的热功率为 ‎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电阻R1、R2并联与导体棒串联.由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推导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由功率公式电阻的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 ‎【解答】解:A、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Pf=fv=μmgcosα•v=μmgvcosα,故A正确;‎ B、设ab长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R1=R2=R.电路中感应电动势E=BLv,ab中感应电流为:‎ I==,‎ ab所受安培力为:F=BIL=…①,‎ 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P1=(I)2R=…②,‎ 由①②得,P1=Fv,电阻R1和R2阻值相等,它们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P1=P2=Fv,‎ 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P3=Fv+P2=(F+μmgcosα)v,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1、L2均变暗 B.小灯泡L1变亮、L2变暗 C.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 D.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分析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即可知道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知道电压表读数的变化.分析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判断L1灯亮度的变化.‎ ‎【解答】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并联部分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则L2灯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知,并联部分电压增大,则L1灯变亮.故BD正确.‎ 故选:BD ‎ ‎ ‎7.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 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加速下滑 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将F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两个分力和,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单独研究F的作用效果,当F引起的动力增加大时,加速度增大,相反引起的阻力增大时,加速度减小.‎ ‎【解答】解:AB、设斜面倾角为θ,原来物体匀速下滑时有:mgsinθ=μmgcosθ,即sinθ=μcosθ,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则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物体仍匀速下滑,故A正确,B错误;‎ CD、若物块A原来加速下滑,有mgsinθ>μmgcosθ,将F分解,则Fsinθ>μFcosθ,动力的增加大于阻力的增加,加速度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 ‎ ‎8.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则F的大小可能为(取sin53°=0.8,cos53°=0.6,g=10m/s2)(  )‎ A.1N B.3 N C.7N D.9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对环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中弹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要分两种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对环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弹力和摩擦力;令Fsin53°=mg,F=1.25N 此时无摩擦力.‎ 圆环沿杆做匀加速运动 当F<1.25N 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水平方向上:Fcosθ﹣μFN=ma,‎ 竖直方向上:FN+Fsinθ=mg,‎ 解得:F=1N 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水平方向上有:‎ Fcosθ﹣μFN′=ma,‎ 竖直方向上有:Fsinθ=mg+FN′,‎ 解得:F=9N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 ‎ 二.非选择题 ‎9.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 (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高度.‎ ‎(2)抓住平衡,根据kv=(m1+m2)g求出阻力系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对人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 ‎【解答】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最后匀速下降时有:kv=(m1+m2)g 代入数据解得:k=200N•s/m 打开伞瞬间对整体:kv0﹣(m1+m2)g=(m1+m2)a 解得: ==30m/s2.‎ 方向竖直向上 ‎ ‎(3)设每根绳拉力为T,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8Tcosα﹣m1g=m1a,‎ 解得:T=N=312.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悬绳能承受的拉力为至少为312.5N ‎ 答:(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20m;‎ ‎(2)求阻力系数k为200N/m,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30m/s2,方向竖直向上.‎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 ‎ ‎10.如图1所示,若电子由阴极飞出时的初速度忽略不计,电子发射装置的加速电压为U0.电容器板长和板间距离均为L=10cm,下极板接地.电容器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也是L=10cm.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一交变电压,上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每个电子穿过两极板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电压是不变的,求:‎ ‎(1)在t=0.04s时刻,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何处?‎ ‎(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有多长?‎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分析】(1)由图象得到t=0.06s时的偏转电压,根据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再经偏转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偏转电压求出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根据类平抛运动求解即可求解解在电场中偏转的位移,再根据几何关系求解离开电场后的竖直位移;‎ ‎(2)根据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知识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最大偏转距离为,由此根据类平抛求出从极板边缘飞出的电子的偏转电压,根据几何知识求解打在屏上的电子区间.‎ ‎【解答】解:(1)设电子经电压U0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qU0=mv2‎ 所以:v=‎ 经偏转电场偏转后偏移量y=at2=••()2,所以y=,‎ 由题图知t=0.04s时刻U偏=1.2U0,代入数据解得y=3.0 cm.‎ 设打在屏上的点距O点距离为Y,根据相似三角形得: =‎ 代入数据解得:Y=9 cm.‎ ‎(2)由题知电子偏移量y的最大值为,所以当偏转电压超过2U0时,电子就打不到荧光屏上了.则在偏转电场中的最大偏移为.‎ 根据=得:‎ Y=‎ 所以荧光屏上电子能打到的区间长为:2Y=3L=30 cm.‎ 答:(1)在t=0.04s时刻,电子打在荧光屏上距O点为9 cm处 ‎(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有30cm.‎ ‎ ‎ ‎11.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o,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果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分析】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周期.‎ 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B转过的角度与卫星A转过的角度之差等于2π时,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 ‎【解答】解:(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在地球表面有:‎ 联立得:.‎ ‎(2)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时,一定是B比A多转了一圈,有:‎ ωBt﹣ω0t=2π 其中得:.‎ 答:(1)卫星B的运行周期是;‎ ‎(2)至少经过,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 ‎ ‎12.质量m=1kg的物体在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的底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5,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4s后撤去,撤去力F后5s物体正好通过斜面上的B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撤去力F时的速度;‎ ‎(2)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 ‎(3)AB之间的距离.‎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撤力时的速度;‎ ‎(2)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位移;‎ ‎(3)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撤去推力后的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继续上滑的位移和时间;再分析物体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下滑的距离,由此求出AB的距离.‎ ‎【解答】解:(1)在外力F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如左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θ﹣mgsinθ﹣f=ma1‎ f=μN N=Fsinθ+mgcosθ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a1=5m/s2‎ 撤去力F时的速度v1=a1t1=5×4=20m/s;‎ ‎(2)根据位移的计算公式可得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1=;‎ ‎(3)撤去F后物体继续向上运动时,受力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2‎ 代入数据得:a2=8m/s2‎ 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2=;‎ 此过程的位移x2=;‎ 接着物体加速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μmgcosθ=ma3‎ 解得:a3=4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t3=5s﹣2.5s=2.5s内的位移为:x3=a3t32‎ 代入数据解得:x3=12.5m;‎ 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x=x1+x2﹣x3=52.5m;‎ 答:(1)撤去力F时的速度为20m/s;‎ ‎(2)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40m;‎ ‎(3)AB之间的距离为52.5m.‎ ‎ ‎ ‎2016年12月14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