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沧源县民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沧源县民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云南省沧源县民中2019-2020学年12月份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 ‎1.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 20 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 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 40 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2.一辆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2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 A. 9 m/s B. 18 m/s C. 20 m/s D. 12 m/s ‎3.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若规定向东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的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米与墙壁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米后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 12米,2米 B. 12米,-2米 C. -2米,-2米 D. 2米,2米 ‎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升高或降低(形状不变)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相应升高和降低 B. 物体改变形状时,重心位置一定发生变化 C. 物体的重心可能位于物体之外 D. 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 ‎6.用弹簧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拉木块的力与木块拉弹簧的力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一对平衡力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D.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7.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 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研究它是否翻转时 B. 研究足球能形成“香蕉球”的原因 C. 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汽车牵引力的来源时 D. 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 ‎8.某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其他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使另一个大小为F的力的方向转过9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少的力(  )‎ A.F B.F C. 2F D. 3F ‎9.我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航行用时10天,途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4500海里.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 B. “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 C. 当研究护航舰艇甲板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将舰艇看作质点 D.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航行轨迹时,不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10.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4 m/s与2 m/s2 B. 0与4 m/s2‎ C. 4 m/s与4 m/s2 D. 4 m/s与0‎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 ‎11.(多选)在“利用打点计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B. 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纸带运动的快慢 C. 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D. 电火花计时器应接220 V交流电 ‎12.(多选)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 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C. 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D.F一定不随F1、F2的变化而变化 ‎13.(多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  )‎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4.(多选)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如下图所示),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 cm.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若弹簧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g=9.8 m/s2)(  )‎ A. 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 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 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 ‎15.“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能减小误差的措施是(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6.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 ‎17.一只足球以10 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求足球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8.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 m,AC=32 m,小物块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 ‎(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9.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轻绳AC和BC吊起一质量不计的沙袋,绳AC和BC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现缓慢往沙袋中注入沙子.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73.‎ ‎(1)当注入沙袋中沙子的质量m=10 kg时,求绳AC和BC上的拉力大小TAC和TBC.‎ ‎(2)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为使绳子不断裂,求注入沙袋中沙子质量的最大值M.‎ ‎20.如图甲所示,质量m=4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2)求:‎ ‎(1)8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2)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C 2.B 3.C 4.B 5.C 6.A 7.D 8.B 9.A 10.C 11.CD 12.AB 13.BCD 14.BD ‎15.(1)F′ (2)B (3)ACD ‎【解析】(1)单弹簧秤拉橡皮筋,需保证与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等效,即结点O到同一位置,故方向一定沿AO的是F′.‎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本实验误差来源主要是摩擦力,故C正确;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一是减小读数误差,二是减小作图误差,故A正确;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要远一些,这样便于确定拉力方向,作图更准确,故D正确;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那样作图不方便,容易产生误差,故B错误.‎ ‎16.(1)平衡摩擦力 M≥m ‎(2)0.50 (3)如图 ‎(4)木板倾角偏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解析】‎ ‎17. 300 m/s2 方向向西 ‎【解析】 对于足球,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求解时应先确定正方向.‎ 规定正东为正方向,则 v0=10 m/s,vt=- 20 m/s 由a=,得a=m/s2=-300 m/s2,‎ ‎“-”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18. (1)2 m/s2 (2)4 m/s 8 m/s 12 m/s ‎【解析】 法一 (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 则sBC-sAB=at2,‎ 所以a==m/s2=2 m/s2‎ ‎(2)vB==m/s=8 m/s 由vt=v0+at 得vA=vB-at=(8-2×2)m/s=4 m/s vC=vB+at=(8+2×2)m/s=12 m/s 法二 由s=v0t+at2知 AB段:12=vA×2+a×22①‎ AC段:32=vA×4+a×42②‎ ‎①②联立得vA=4 m/s,a=2 m/s2‎ 所以vB=vA+at=8 m/s,vC=vA+a·2t=12 m/s.‎ 法三 vB==8 m/s,由sBC=vBt+at2‎ 即32-12=8×2+a×22,得a=2 m/s2,‎ 由vt=v0+at知vA=vB-at=4 m/s vC=vB+at=12 m/s.‎ ‎19. (1)86.5 N 50 N (2)17.3 kg ‎【解析】 受力图如图所示 ‎(1)G=mg TAC=Gcos 30°=86.5 N TBC=Gcos 60°=50 N ‎(2)因为TAC/TBC=‎ 而TACmax=150 N TBCmax=100 N 所以AC更容易被拉断 TACmax=Mg/2=150 N 解得M=10kg=17.3 kg ‎20.(1)8 m (2)6 N 0.05‎ ‎【解析】(1)设8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为s,s应为v-t图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则有:‎ s=×4×8 m-×4×4 m=8 m,故物体在a点右侧8 m处.‎ ‎(2)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由v-t图得:‎ a1=2 m/s2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1②‎ 设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由v-t图得:‎ a2=1 m/s2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2④‎ 解①②③④得:F=6 N,μ=0.0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