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
B.因为能量不会消失,所以不可能有能源危机
C.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
2.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在开门过程中,门上A、B两点的角速度ω、线速度v、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关系是
A.ωA>ωB B.vA=vB
C.vA
aB
4.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块P和Q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它们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p和vQ,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p和F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pvQ D.Vp=vQ
5.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
。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A.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
B.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桥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需的向心力就是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D.为了防止爆胎,车应低速驶过
6.如图所示,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哈雷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已知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由此可知
A.地球质量与哈雷彗星质量之比为18∶1
B.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之比为1∶
C.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之比为1∶18
D.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与哈雷彗星在远日点时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为182∶1
7.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I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C.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D.在轨道I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
8.下列情境中,纸箱、花盒、花盆、铁球和拖把受到的重力一定做功的是
A. B.
向高处堆放纸箱 水平移动花盆
C. D.
没能提起铁球 水平方向移动拖把
9.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大
B.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小
C.弹簧长度相同的弹簧具有相同的弹性势能
D.在弹簧被拉伸的长度相同时,劲度系数k越大的弹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10.“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该机将担负中国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在某次起飞中,质量为m的“歼-20”以恒定的功率P起动,其起飞过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经时间t0飞机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为vm时,刚好起飞。关于起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所受合力不变,速度增加越来越慢
B.飞机所受合力增大,速度增加越来越快
C.该过程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D.平均速度
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选错得0分,漏选得2分,全部选对得4分)
11.下列现象中,能用离心现象解释的是
A.拍掉衣服表面的灰尘
B.洗衣机的脱水筒把衣服上的水脱干
C.用手把温度计中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内
D.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共汽车急刹车时,乘客都向前倾倒
12.有一种“套环”游戏:把一金属小环平抛出去,环落地时套住摆放在地上的奖品,游戏者就可以获得这个奖品。一次抛环的轨迹如图所示,要想下一次套中奖品,游戏者该如何调整(不计空气阻力)
A.不改变抛出点的高度,适当增大抛出的速度
B.不改变抛出点的高度,适当减小抛出的速度
C.不改变抛出的速度,适当增大抛出点的高度
D.不改变抛出的速度,适当减小抛出点的高度
13.如图,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当质量为m的火车以速度v通过某弯道时,内、外轨道均不受侧压力的作用,下面分析正确的
A.此时火车转弯所需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来提供
B.若火车速度大于v时,外轨将受到侧压力作用
C.若火车速度小于v时,外轨将受到侧压力作用
D.无论火车以何种速度行驶,对内侧轨道都有侧压力作用
14.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
A.周期小 B.运行角速度小 C.运行线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大
15.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簧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t1~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D.t1~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16.有一款蹿红的微信小游戏“跳一跳”,游戏要求操作者通过控制棋子(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脱离平台时的速度,使其能从同一水平面上的平台跳到旁边的另一平台上。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为棋子在某次跳跃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轨迹的最高点距平台上表面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mgh
B.棋子从离开平台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mgh
C.棋子离开平台后距平台面高度为时动能为
D.棋子落到另一平台上时的速度大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填空题(17题、18题每空2分,共14分)
17.如图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下面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
A
D
C
B
(3)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 cm、y2为45.0 cm,A、B两点水平间距为60.0 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
18.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x(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获得速度的平方vn2(m2/s2)
1
W
0.2880
0.2
1.44
2. 07
2
2W
0.4176
0.2
2.09
4.36
3
3W
0.4896
0.2
2.45
5.99
4
4W
0.5904
0.2
2.95
8.71
5
5W
0.6480
0.2
3.24
10.50
W(×W)
v2(m2/s2)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不安装纸带放开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做出相应的W—v2图象;
(4)根据描绘的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公式、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直接给出答案的不得分)
19.(10分)2018年是中国航天里程碑式的高速发展年,是属于中国航天的“超级2018”。例如,我国将进行北斗组网卫星的高密度发射,全年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为“一带一路”
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服务。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由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其中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在距地球表面h处飞行。已知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ω;
(2)求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
20.(12分)汽车以某一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汽车后轮上方货架上放有一小球,球距地面高 2.45 m。由于前方事故,突然急刹车,汽车轮胎抱死,小球从架上落下。已知该型号汽车在所在路面行驶时刹车痕(主要由地面与后轮摩擦引起) 长 s=12.5m (即刹车距离),球的落点与车痕起点的距离是 7m,忽略货物与架子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把车和球均视作质点,且小球下落到地面过程未与其他物体接触,g 取 10m/s2 。求:
(1)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是多大;
(2)车轮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1.(14分)如图所示,斜面ABC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CDE相切于C,整个装置竖直固定,D是最低点,圆心角∠DOC=37°,E、B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0.30m,斜面长L=1.90m,AB部分光滑,BC部分粗糙。现有一个质量m=0.10kg的小物块P从斜面上端A点无初速下滑,物块P与斜面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75。取sin37o=0.6,cos37o=0.8,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气阻力。求:
(1)物块第一次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第一次通过D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3)物块最终所处的位置。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C 2.A 3. D 4.A 5.D 6.B 7.C 8.A 9.D 10.C
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BC 12.AC 13.AB 14.ACD 15.BD 16.AD
三、实验题(共14分,每空2分)
17.(1)AC (2)C (3)3.0
18.(1)交流 (2)D (3)如右图
(4)在误差允许范围内,W∝v2
四、计算题
19.(10分)
(1)由圆周运动规律得(4分)
(2)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所以(6分)
20.(12分)
(1)由得,(3分)
由得,(3分)
(2) 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6分,用牛顿第二定律做对同样得分)
21.(14分)
(1)根据几何关系得,斜面BC部分的长度为:
设物块第一次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得:。(4分)
(2)设物块第一次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vD,根据动能定理有: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5分)
(2) 物块每通过一次BC部分减少的机械能为:
物块在B点动能为:
物块能经过BC部分的次数为:
设物块第四次从下端进入BC部分后最终在距离C点x出
处静止,则有:
代入数据得:x=0.35m。(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