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桂林十八中2019-2020学年度19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2页,答题卡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不得分。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A. 亚里士多得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应选C。‎ 点晴:亚里士多德用快慢描述物体的运动,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成就主要在量子力学,如光子说、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2.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的半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4R,2πR向东 B. 4R向东,2πR向东 C. 4πR向东,4R D. 4R向东,2πR ‎【答案】D ‎【解析】‎ ‎【详解】路程是路径的长度,而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则从A到C的路程:2πR;位移为4R,方向向东;‎ A.4R,2πR向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4R向东,2πR向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4πR向东,4R,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4R向东,2πR,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3.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对木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 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答案】B ‎【解析】‎ 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对它的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答案选B。‎ ‎4.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 内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C. 乙在末追上甲 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内,乙比甲运动得慢,内乙比甲运动得快,故错误;‎ B.内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B错误;‎ C.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则乙在末还没有追上甲,故错误;‎ D.t=4s时乙追上甲,此时距出发点的距离 故D正确。‎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一定增加 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C. 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一定逐渐变大 D.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一定减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解: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加速度方向为正时,若速度方向为负,则速度减小.故A错误;‎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 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情况,明确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变化量的关系,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6.一辆汽车以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前方有障碍物时,汽车以的加速度刹车,则从刹车开始计时,内汽车的位移为  ‎ A. B. 48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汽车初速度为:,加速度为:,汽车速度减为零时间为:‎ 则内的位移等于内的位移,得:‎ ‎,‎ 故A正确。‎ ‎7.如图所示,m和M两物体用绕过滑轮的细线相连.m和竖直墙壁接触,且跟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悬线保持竖直.由于M>m,M向下运动,m向上运动.m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墙壁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μmg B. μMg C. (M-m)g D. 0‎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m和竖直墙壁接触,且跟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但没有弹力,因此不会产生摩擦力,那么m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墙壁的滑动摩擦力为零,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即有弹力,且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 理解有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注意学会受力分析的方法.‎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2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0-4s内的平均速度:,5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4-6s内的平均速度:,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2+1s=3s,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故B正确,AC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关于弹力与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弹力是由书本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B. 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C.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只能充当阻力,不能充当动力 D.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答案】BD ‎【解析】‎ ‎【详解】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弹力是桌面产生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 B.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形变、粗糙、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关的,可以充当动力,故C错误;‎ D.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圆球被长细线AC悬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 F1减小 B. F1增大 C. F2减小 D. F2增大 ‎【答案】AC ‎【解析】‎ 解:对重球受力分析如图:‎ 设绳子与竖直墙面间的夹角θ,‎ 重球竖直方向受力平衡:Tcosθ="G" ①‎ 重球水平方向受力平衡:Tsinθ="F" ②‎ 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夹角θ减小,cosθ增大,由①得绳子拉力T减小;‎ sinθ减小,T也减小,由②得绳子的弹力F减小;‎ 再结合牛顿第三定律,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均减小;‎ 故选:AC.‎ ‎【点评】注意此题绳子长度在增长过程中夹角减小,但是仍然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11.将一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什空气阻力,取g=‎10m/s2,则4s内物体的 A. 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 B. 路程为‎50m C.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0m/s D. 位移大小为‎40m,方向向上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物体竖直上抛后,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看成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求出4s内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由△v=at求出速度的改变量.‎ ‎【详解】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升的时间为:,从最高点开始1s内下落的高度为:h2=gt2=×10×‎12m=‎5m,所以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h=‎40m,方向向上,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上,选项A错误,D正确;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h1+h2=‎50m。故B正确。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v=at=-gt=-10×‎4m/s=‎-40m/s。故C错误。故选BD。‎ ‎【点睛】对于竖直上抛运动,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分段法,一种是整体法,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 ‎12. 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 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D.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水向右洒出,由惯性定律可知,小车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故选BC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稍难。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性质,由于碗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水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洒出。‎ ‎13.从高度为‎125m 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 A. 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30m/s B. 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m C. 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 D. 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知,b球下落的时间,则球下落的时间,速度,故A正确;当球落地时其运动的时间为,则球的运动时间,球下降的高度为:‎ ‎,所以球离地面的高度为:‎ ‎,故B正确;设球下降时间为时,球的速度,球的速度,则,与时间无关,是一定量,故C正确;当球下降时间为时,球下降的高度,球下降的高度,两球离地的高度差等于下降的高度差,‎ ‎,随时间的增大,位移差增大,故D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中,相隔一定时间释放一个小球,在小球落地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不恒定。‎ 第II卷(选择题,共56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4题6分,15题12分,共18分.)‎ ‎14.“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3)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 ‎【答案】 (1). (2). B (3). C ‎【解析】‎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F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以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作出的理论值,那么F′就是用一根弹簧拉出实际值,一根弹簧秤的拉力与AO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3)A、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 ‎ 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故C 正确;‎ D、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故D错误。‎ ‎15.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设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重物通过跨过滑轮的细线与小车相连。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 ‎(2)实验时应使细绳与木板平行,将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 A.使打点计时器能够打出更清晰的点 B.使细绳的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C.使小车运动更快,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D.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实验时,由于没有考虑和应满足的的关系,结果的图象可能是哪一幅__。‎ A.‎ B.‎ C.‎ D.‎ ‎【答案】 (1). A (2). D (3). 0.813 (4). C ‎【解析】‎ ‎【详解】(1)[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加速度受到力和质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故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2)[2]为了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合力,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右端垫高,故D正确; ‎ ‎(3)[3]根据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 由△可知,小车加速度为:‎ ‎。‎ ‎(4)[4]没有考虑和应满足的关系,当砂桶的重力较大时,随着砂桶重力的增大,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砂和小砂桶的质量,加速度不可能一直均匀增大,加速度的增大幅度将逐渐减小,故图象将向下弯曲,故C正确。‎ 四、计算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给分.)‎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推力作用在物块上,使物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求推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解析】‎ ‎【详解】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物块受到的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cos θ=Ff①‎ 竖直方向:FN=mg+Fsin θ②‎ Ff=μFN③‎ 由①②③得F=‎ ‎17.如图所示,轻弹簧原长、劲度系数,传感器可以读出轻绳上的弹力大小。小球静止时,轻绳水平,传感器计数,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求:‎ ‎(1)小球的质量;‎ ‎(2)此时弹簧的长度;‎ ‎(3)若将水平轻绳剪断,则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1)(2)(3),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 ‎【详解】(1)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代入数据可得:‎ ‎;‎ ‎(2)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弹簧弹力:‎ 由胡克定律可知:‎ 解得 ‎(3)轻绳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能突变,由三力平衡可知:重力与弹簧弹力合力大小即为 则由牛二律可得:‎ 方向水平向右。‎ ‎18.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 (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 t(s) ‎ ‎0.0 ‎ ‎0.2 ‎ ‎0.4 ‎ ‎… ‎ ‎1.2 ‎ ‎1.4 ‎ ‎1.6 ‎ ‎… ‎ V(m/s) ‎ ‎0.0 ‎ ‎1.0 ‎ ‎2.0 ‎ ‎… ‎ ‎6.0 ‎ ‎5.5 ‎ ‎4.5 ‎ ‎… ‎ ‎(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 ‎(3)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位移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5m/s2;‎5m/s2(2) 1.25s; (3)3.‎‎9m ‎【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为:.‎ 故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设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1,由表格数据可知1.2s<t1<1.4s 在0-t1的时间段内:vB=a1t1‎ 在t1-1.4s的时间段内:v1.4=vB+a2(1.4-t1),‎ 两式联立解得:t1=1.25s vB=6.‎25m/s ‎(3)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B点的速度最大,即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等于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