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2月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12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B. 用比值法来描述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其表达式a=F/m
C. 将物体视为质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牛顿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故A错误;
B、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故不是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
C、质点采用的物理方法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 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用0.9 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
A. W1
W2,q1=q2 D. W1>W2,q1>q2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第二次用0.9s时间拉出,两次速度比为3:1,由E=BLv,两次感应电动势比为3:1,两次感应电流比为3:1,由于F安=BIL,两次安培力比为3:1,由于匀速拉出匀强磁场,所以外力比为3:1,根据功的定义W=Fx,所以:
W1:W2=3:1;
根据电量,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得:
所以:
q1:q2=1:1,
故W1>W2,q1=q2。
A. W1W2,q1=q2。故C正确;
D. W1>W2,q1>q2。故D错误;
3.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
A.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 B.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
C.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 D.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S断开,相当于电阻变大,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V的读数变大;
把R1归为内阻,内电压减小,故R3中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R3中的电流也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A.分析得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故A错误;
B.分析得V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故B正确;
C.分析得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故C错误;
D.分析得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偏转电场中,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极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小的是( )
A. U1变大,U2变大 B. U1变小,U2变大
C. U1变大,U2变小 D. U1变小,U2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电子被加速后获得初速为v0,则由动能定理得:
…①
又设极板长为l,则电子在电场中偏转所用时间:
…②
又设电子在平行板间受电场力作用产生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
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平行于电场方向的速度:
vy=at…④
由①、②、③、④可得:
又有:
A. U1变大,U2变大。偏转角θ不一定变大,故A错误;
B. U1变小,U2变大。偏转角θ一定变大,故B正确;
C. U1变大,U2变小。偏转角θ一定变小,故C错误;
D. U1变小,U2变小。偏转角θ不一定变大,故D错误;
5. 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 C 和U 均增大 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 D. C 和U 均减小
【答案】B
【解析】
解:由公式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增大,由公式知,电荷量不变时U减小,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配合应用.
6.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B.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得:
①
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A. 。故A正确;
B. 。故B错误;
C. 。故C错误;
D. 。故D错误。
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 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 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
那么对质点从静止下落到N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
由于摩擦力做负功,故质点在半圆轨道上相同高度时在NQ上的速度小于在PN上的速度,所以质点对轨道的压力也较小,那么摩擦力也较小,所以质点从N到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1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故B错误;
C. 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C正确;
D. 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D错误。
8. 如图甲所示,线圈A、B紧靠在一起,当给线圈A通以如图乙所示的电流(规定由a进入b流出为电流正方向)时,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规定电流由c进入电压表为正方向)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线圈A产生的磁场极性.
由于产生原磁场的电流在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线圈B中感应电流方向,
根据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得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规定由a进入b流出为电流正方向,
0-1s,电流为正值,随时间均匀增大,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线圈A产生的磁场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由于产生原磁场的电流在增大所以原磁场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均匀增大,
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线圈B中感应电流方向是从d经过电压表再经过c,也就是在图中电压为负值.
根据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得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不变,为定值.
依次求出1-4s过程中电压变化情况.
故选D.
点评:本题中的感应电动势为感生电动势,关键是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根据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 m,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所用的时间是s B. 所用的时间是2.25 s
C. 划痕长度是4 m D. 划痕长度是0.5 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 煤块在传送带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a=μg=4m/s2
当煤块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时,位移为:
因此煤块先加速后匀速运动:
加速时间为: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总时间为:
t=t1+t2=0.5+1.75=2.25s。
故A错误,B正确;
CD.在加速阶段产生相对位移即产生划痕,固有:
△s=v0t1−s1=2×0.5−0.5=0.5m,
故C错误,D正确。
10.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个木块A.现以恒定的拉力F拉B,由于A、B间的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A、B都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
B. 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系统(A和B)的动能增量
C. 外力F对B所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D. 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对A物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故A正确.
B、选择A和B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研究,B受外力F做功,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故:WF+(-f•△x)=△EkA+△EkB,其中△x为A、B的相对位移,所以外力F做的功不等于A和B的动能的增量,故B错误.
C、对B物体应用动能定理,WF-Wf=△EkB,Wf为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WF=△EkB+W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故C正确.
D、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运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如果是系统,系统的内力做功也要考虑.一般情况下两物体相对静止,系统的内力做功为0.如果两物体有相对位移,那么系统的内力做功有可能就不为零;对于动能定理列出的表达式注意变形,要和所求的问题相接近.
11.如上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和楔形物块的受力情况( )
A. (M+m)g-F B. (M+m)g-F
C. 受四个力 D. 受五个力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以物块m和楔形物块M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楔形物块支持力大小为:
N=(M+m)g−Fsinθ
故A错误,B正确;
CD. 楔形物块的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物块对M的压力和摩擦力,共5个力。故C错误,D正确。
12.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放在水平向右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环上a、c是竖直直径的两端,b、d是水平直径的两端,质量为m的带负电小球套在圆环上,并可沿环无摩擦滑动,已知小球自a点由静止释放,沿abc运动到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由此可知( )
A. 小球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
B. 小球在d点时的电势能最小
C. 小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 小球在圆环上b、c中点时的动能最大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小球从a到d的过程,可得到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小球由a点释放,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环的弹力作用,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得到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
【详解】A、D、根据动能定理,从a到d过程,有:mg•R-qE•R=0,解得qE=mg,即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根据功能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向左,故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正功最多,电势能减少的最多,故电势能最小,故B错误;
C、根据功能关系,除重力外其余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环的弹力作用,弹力沿径向,速度沿着切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除重力外只有电场力做功,由于电场力水平向左,故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最多,机械能增量最大,故小球在b点时,机械能最大,故C正确;
D、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重力场和电场的复合场中的最低点在bc段圆弧的中点处,小球运动到此处时动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后,能够灵活地运用功能关系列式分析求解.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3.图示装置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摆锤A拴在长L的轻绳一端,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A上放一个小铁片,现将摆锤拉起,使绳偏离竖直方向成θ角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摆锤,当其到达最低位置时,受到竖直挡板P阻挡而停止运动,之后铁片将飞离摆锤而做平抛运动.
(1)为了验证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必须求出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若测得摆锤遇到挡板之后铁片的水平位移s和竖直下落高度h,则根据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摆锤在最低点的速度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巳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写出摆锤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s2=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有:
,
运动时间为:
,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s=vt,
可得:
;
(2)[2]摆锤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摆锤下落过程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Ep=mgL(1−cosθ),
增加的动能为:
,
若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则有:
,
整理可得:
1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由右表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第(2)问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答案】(1)(0.395~0.399)(2)甲(3)如答图3
(4)如答图4,(4.3~4.7)
(5)C
【解析】
【详解】(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可读出此时的读数0.397.
(2)若用限流法,电流达不到0.02A,故用分压法,故选择甲图.
(3)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实物电路图见答案.
(4)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电阻 (4.3~4.7都对)
(5)由 得: 代入数据知C对.
考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三、计算题(36分。其中13题10分,14题12分,15题14分)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体质量为M=2 kg,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m相对斜面静止且所受摩擦力恰为0,推力F为多少?(g取10 m/s2)
【答案】22.5N
【解析】
【详解】物块相对斜面静止且所受摩擦力恰为零。物体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与斜面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物块:
对斜面体和物块整体: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F=22.5N
16.在同一水平面中的光滑平行导轨P、Q相距l=1m,导轨左端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部距离d=10mm,定值电阻R1=R2=12Ω,R3
=2Ω,金属棒ab电阻r=2Ω,其它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竖直穿过导轨平面,当金属棒ab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悬浮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质量m=1×10﹣14kg,带电量q=﹣1×10﹣14C的微粒恰好静止不动.取g=10m/s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运动速度保持恒定.试求:
(1)匀强磁场的方向;
(2)ab两端的路端电压;
(3)金属棒ab运动的速度.
【答案】(1)竖直向下(2)0.4V(3)1m/s
【解析】
【详解】(1)负电荷受到重力和电场力处于静止状态,因重力向下,则电场力竖直向上,故M板带正电.
ab棒向右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ab棒等效于电源,感应电流方向由b→a,其a端为电源的正极,
由右手定则可判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2)由由平衡条件,得
mg=Eq
E=
所以:UMN==V=0.1V
R3两端电压与电容器两端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得通过R3的电流; I= =0.05A
ab棒两端的电压为 Uab=UMN+=0.4V
(3)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应电动势E=BL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ab+Ir=0.5V
联立上两式得v=1m/s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过N点时速度 ;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做类平抛运动,进入第四象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粒子过N点的速度为v,有:
,
得:
v=2v0;
(2)粒子在磁场中以Q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半径为:
;
(3)由几何关系得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水平方向的距离为
,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则有:
,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有
,
运动的总时间为:
t=t1+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