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教案2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任务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 ,改变物体的 。 2.力的概念(1)力是 。(2)力的物质性、相互性:力 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3)力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4)测量工具: (回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法:用 表示力。 表示力的作用点,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2)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法相比较) 。 二.重力 1.定义: .施力物体: 2.大小: (1)可以用 进行测量.(2)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与物体所处的 和 有关。3.方向: 4.重心: 叫做物体的重心.(1) 的物体重心是在其几何中心.(2)物体的重心随物体质量分布变化而变化,重心 在物体上。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 、 和 . 2.基本特点: 活动探究: 1.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 (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在画绳中力的图示时,绳的长度不代表力的大小,长绳可能比短绳中的力小。 探究1: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这个拉力 2.关于重心: (1)可以看做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2)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4)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至于形状有关。若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则对称中心就是重心的位置;若物体的形状不规则,就要用实验的方法确定重心的位置,典型的方法有悬挂法 (5)用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 薄板的重心位置可以用悬挂法求出.如下图所示,先在A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当物体处于平衡时,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跟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D点把物体悬挂起来,同样可以知道,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D点的竖直线DE上.AB和DE的交点C,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探究2:学过重心概念后,说一说下图中的玩具鹰的重心可能在哪儿?体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内部”。 探究3: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当课反馈: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 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 3.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有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外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4.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其重心也升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其重心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 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2.关于物体的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 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 D.在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和抛力的作用 B.卡车拉着拖车前进,卡车施加给拖车的力是动力,而拖车施加给卡车的力是阻力 C.冰球被击后在冰面上滑行,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而慢慢停下来 D.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属于短程力 C.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D.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标向是相同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腿,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球拍 小孔 6.如图所示,一饮料杯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7.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A对B的压力是10 N.以4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请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并指出受力体和施力体. 9.如图所示,把一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边长为a的正方形匀质薄板ABCD,绕C点翻转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 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2.关于物体的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 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 D.在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重力和抛力的作用 B.卡车拉着拖车前进,卡车施加给拖车的力是动力,而拖车施加给卡车的力是阻力 C.冰球被击后在冰面上滑行,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而慢慢停下来 D.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属于短程力 C.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D.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标向是相同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腿,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球拍 小孔 6.如图所示,一饮料杯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7.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A对B的压力是10 N.以4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请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并指出受力体和施力体. 9.如图所示,把一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边长为a的正方形匀质薄板ABCD,绕C点翻转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第二节 弹 力 任务目标: 1.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2.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5.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学习: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2.弹力:发生 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对与它 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弹力。 (1)产生弹力的条件: 、 。 (2)弹性限度:任何物体弹性形变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则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实例: 二.几种常见的弹力 1.绳的拉力:由于绳子被拉长而对被拉物体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并指向绳 的方向。 2.支持面间的弹力 (1)压力:由于 发生形变,对支持物产生的弹力。方向与接触面 ,指向 。 (2)支持力:由于 发生形变,对被支持物产生的弹力。方向与接触面 ,指向 。 三.胡克定律 1.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 跟弹簧 成正比。 2.公式: ,其中:k称为弹簧的 ,单位: ,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伸长量x=(弹簧现长L-弹簧原长L0);缩短量x=(弹簧原长L0-弹簧现长L),即x=︱L-L0︱ 3.F—x关系图象是 。 活动探究: 1.弹性形变和弹力 (1)弹性形变:外力撤销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实例: (2)非弹性形变:外力停止后不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实例: (3)微小形变:①观察桌面微小形变(激光反射光点);②手的压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细管水面)。放大方法:① ;② 探究1:书放在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重力 2.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确定 (1)判断弹力是否存在的三个方法:①条件法;②假设法;③平衡法。 (2)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引起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探究2:下图中小球受到几个弹力? 探究3:请画出杆子或球所受的所有弹力 小结:几种不同接触方式:面—面、点—面、点—点 探究4:弹簧原长为10 cm,当挂上一个50 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2 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取g=10m/s2)( ) A.弹簧长度变为24 cm B.弹簧劲度系数为25N/m C.弹簧又伸长了4 cm D.弹簧又伸长了2 cm 当课反馈: 1.关于弹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两物体必定直接接触 B.两物体直接接触时,两物体之间必有弹力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 D.轻绳和直杆所施加的弹力方向总是在沿绳或杆的直线上 2.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3.有一个由不同材料组成、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球,重心在C点,球心在O点。放在支架上,和支架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图(甲)是甲同学画的a、b两点对球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均过重心C点;图(乙)是乙同学画的a、b两点对球支持力的示意图,、均过球心,这两种画法中 图是正确。 4.如图所示,物块重G=50N,弹簧A伸长量,弹簧B的压缩量为,已知弹簧A的劲度系数,不计两弹簧的质量,则弹簧B的劲度系数______ 第二节 弹 力 1.关于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形变后产生弹力 B.相互接触的物体先产生弹力后产生形变 C.相互接触的物体产生形变的同时产生弹力 D.物体产生形变时不一定有弹力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弹力; B.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D.弹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 B.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的重力对地面的作用;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4.如图1,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 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 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 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5.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 B.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 D.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 6.如图2,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 )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 C.B的重力 D.A和B的重力 7.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8.用5N的力可以使一轻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用10N的力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应是 ( ) A.4mm B.8mm C.16mm D.32mm 9.如图3,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C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点.当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 A.天花板A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物的拉力 B.上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 C.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B物对下段绳的拉力 D.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和C物受到的重力 10.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 B.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 C.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 D.劲度系数和拉力、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 11.请画出右图中杆和球所受的所有弹力 12.有一测力计由于更换了内部的弹簧,外壳上的读数不能直接使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试,不挂重物时,示数为2N,当挂上实际重量为100N的重物时,示数为92N(未超出弹性范围),那么当读数为20N时,所挂的重物实际重量为多少? 13.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的自然长度是多少厘米?其劲度系数是多少? O A B 14.轻弹簧秤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滑轮C,已知C重1N,木块A,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A,B 的重力分别为5N和2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地面对木块A的支持力大小为多少,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15.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和长度L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0.1m时,弹力大小. 16.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第三节 摩擦力 第一课时 静摩擦力 任务目标: 1.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2.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自主学习: 1.定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 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 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且接触面 ;有 力;有 趋势。 3.方向:沿 且与 相反。 4.大小:静摩擦力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适应性,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它是物体即将开始 时的静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 活动探究: 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相互挤压、两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注意】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②要特别注意“相对”这个条件→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趋势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探究1:分析下列例子中的静摩擦力: 手压在桌上抽但没抽动;手握酒瓶;物体静置于斜面上;人爬树;倾斜皮带运输机运送货物;手上托一本书,一起水平加速、匀速、减速运动;人走路等。 2.方向: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总是沿着接触面,且与该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注意】①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同一接触面内的弹力方向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作动力)、相反(可作阻力)、垂直、不在同一直线上 ③有时可以设想接触面光滑来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实例分析〕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缓拉木板时,木块随木板一起移动,弹簧秤示数逐渐增大,木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继续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缓缓拉木板,直到弹簧秤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才看到木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O F F拉 Ff Fmax 3.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它受力和运动状态有关,但有一个最大值fm。即静摩擦力可在 0<f≤fm内随着需要而改变。 ②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增大。平衡状态下,静摩擦力大小可由二力的平衡知识来求得 【注意】①Fm出现在物体与接触面将要发生相对滑动但没有相对滑动的时候;也可理解为出现在物体与接触面刚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 ②应区别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是不同的。一般的静摩擦力与该处的压力无直接关系,但最大静摩擦力与该处的压力成正比 ③一般的静摩擦力大小是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有关的,静摩擦力为被动力。 探究2:关于静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接触面有接触,有挤压,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在两接触面内一定会产生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外加的拉力方向相反 E.在一定压力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一个范围 F.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探究3:研究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的摩擦。 当课反馈: 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接触的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 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同一接触面上正压力方向 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2.用手握住一个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不管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摩擦力一定 C.若油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 ) A.是原来的2倍 B.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D.是原来的1/2倍 4.如图所示,整个系统在F=15N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多少?B对A的摩擦力为多少? 第三节 摩擦力 第一课时 静摩擦力 1.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存在摩擦力 ( ) A.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与地面之间 B.用力平推放在地面上的柜子但没有动,柜脚与地面间 C.拔河运动中运动员手与绳之间 D.人在水平的地面上行走,人脚与地面之间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及正压力有关 3.下面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存在弹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存在摩擦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D.发生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4.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不受力 5.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大于水平拉力 D.小于水平拉力 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推力F把一木块A挤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不动,当F增大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受到墙的静摩擦力变大 B.A受到墙的静摩擦力不变 C.A受到墙的最大静摩擦力变大 D.A受到墙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武警战士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攀上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将酒瓶竖直用手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再增大手的用力,酒瓶受的摩擦力不变 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此时人与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8.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下,且F1=F2 D.F1向上,F2向上,且F1=F2 B C F A 9.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ABC静止。 ( ) A.C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B.A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1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 )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12.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示意图,是主动轮,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沿顺时针开始转动时,图中传动带上P、Q两处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 A.向下、向下 B.向下、向上 C.向上、向上 D. 向下、向下 13.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重为20N的物体,右端通过一个劲度系数为10N/m的轻弹簧和竖直墙连接,在一个外力F作用下,将物体向左推移0.3m后,撤去推力,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上施加外力F1=10 N,F2=2 N,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外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 __ 1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物体,已知A、B两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8N和4N,若一水平力F = 6N作用于A物体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___ ___,当水平力作用于B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___ ___。 第三节 摩擦力 第二课时 滑动摩擦力 任务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自主学习: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且有 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且接触面 ;有 力;有 滑动。 3.方向:沿接触面且与 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 ,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 活动探究: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相互挤压、两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 【注意】①静止的物体也可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要特别注意“相对”这个条件→相对滑动。 ③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注意】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同一接触面内的弹力方向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相反,但一定和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先进行猜想)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如粗糙程度、材料)有关,接触面的大小,正压力大小、相对运动快慢等有关。 〔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①只改变材料(接触面蒙上一层塑料纸) ②只改变正压力(增减木块上钩码个数) ③只改变接触面积(正放、侧放) ④只改变相对运动速度(慢拉、快拉) 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μFN 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① μ叫动摩擦因数,与Ff、F无关,由两接触面物体的本身因素(材料、粗糙程度)决定 ② μ与接触面积无关、与两接触面的相对速度无关 【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若没有特别交待,可取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探究1:关于滑动摩擦力,正确的说法是 ( ) A.两接触面有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则在接触面内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水平。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E.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F.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G.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重力的乘积。 H.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 探究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为的均匀长方木板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力F推木板使它运动,当木板的五分之二在桌外时,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多少? 探究3:如图在水平面上放一个重GA=20N的物体A,A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使该物体能沿桌面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在A上放一个重GB=10N的B,B 与A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当A与B以相同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滑动时,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应该多少?此时物体B受到A的摩擦力是多大? 拓展:物体B通过水平细线固定在墙上,要使物体A 能够从物体B下抽出来,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当课反馈: 1.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 ) A.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 B.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的铁皮 C.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 D.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2.用50N的水平推力F将重24N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则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第三节 摩擦力 第二课时 滑动摩擦力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2.关于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 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FN C.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是,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4.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 A.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 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5.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他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F1 6.如图所示,皮带是水平的,当皮带不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为F2,则 (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7.如图所示,一个重G=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8.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 和木块的重力G,则滑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 A. B. C. D. 9.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0.25,最大静摩擦力为30N,当用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于木块,F由8N增大到28N,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为 __ _,当F的大小由35N减小到2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情况为__ _。 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重G=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___ ___,B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 ___. 11.如图所示,重为50N的人站在重为20N的物体上用10N的力水平拉绳,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 12.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6),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7),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4.0 2 4.0 3 8.0 (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__ 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 答案: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0 4.0 4.0 2 20 4.0 4.0 3 40 8.0 8.0 (2)1、2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___. 13 13.马拉着自重600 N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18 N.若在雪橇上载货500 kg,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多大?(取g=10 m/s2) 14.重20N的木块B,被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如图所示,当用10N的力时,恰能将木块B从下方抽出。要将木块B从上端抽出,最少需用多大的力? 补充 物体受力分析 任务目标: 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会画物体受力图 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 3.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自主学习: 一.力学中的三种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 方向 大小 备注 二.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1.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 2.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方法: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与所施出的力混淆起来,通常需要采用“隔离法”,把所研究的对象从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在分析过程中发生遗漏或重复,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逐一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而相对合理的顺序则是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次序来进行。 3.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依据:在具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依据通常有如下三个。 ①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②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③根据力的基本特性来判断。 4.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 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注意】 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 ,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也不同。 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 F v 活动探究: 探究1: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 (1)沿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F (2)沿竖直墙面下滑的物体 (3)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 (4)沿光滑斜面上滑的物体 (5)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1) (2) (3) v (6)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 v v (4) (5) (6) 探究2: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探究3:分析下列图中两物体的受力 A B C A、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A B A静止 α M、m均静止,两悬线均竖直 F 补充 物体受力分析 1.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F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N增大,f不变 B.FN增大,f增大 C.FN变小,f不变 D.关于F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则C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 ) A.1个力 B.2个力 C.3个力 D.4个力 F1 v M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1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 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 (M+m )g D.支持力小于 (M+m)g 4.画出图中A物体的受力图,A处于静止状态。 F A A θ F A A处于静止状态 A 5.分析以下三种情况下棒的受力 B A O 6.如图,两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作直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对静止。画出下列情形下两物体受力图 (1)匀速运动 (2)加速运动 (3)力F作用在物体A上,且一起匀速运动 (1) (2) (3) 7.如图所示,各图中,每块砖重为G,请画出受力图并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8.分析下列物体A、B的受力:(A、B均静止) α B A B A α A B α (1) (2) (3) (1) (2) (3) 9.如图所示,贴着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A=0.2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取g=10m/s2, 求: (1)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任务目标: 1.能从力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和分力,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 5.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 自主学习: 1.合力与分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 跟原来几个力的 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原来几个力叫做 。 2.力的合成:求 叫力的合成。 (1)F1,F2同一直线情况:同向时合力F= ,方向 ;反向时:合力F= ,方向 。 (2)F1,F2成角情况: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 ,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 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合力的 和 。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 3.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 ,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但它们的延长线 ,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活动探究: 1.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强调的是“效果”相同。 (2)合力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一种假想的效果力。 探究1:关于合力和分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B.合力一定等于分力的代数和 C.合力和分力可以同时存在 D.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分组实验)实验步骤: (1)在桌上平放一个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A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 (3)用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4)用铅笔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在同一条件下). (5)用铅笔和三角板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7)探究这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关系. 注意事项:①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秤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秤勾好后对拉,若两只弹簧秤在拉的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至相同为止,使用时弹簧秤与板面平行。 ②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 ③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合力. ④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⑤由作图法得到的F和实际测量得到的F’,不可能完全符合,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F和F’符合. 探究2: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A,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 和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2)合力大小随两个分力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大小变化范围为F1—F2≤F合≤F1+F2 (3)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对力的合成适用,对所有矢量的合成都是成立的。 探究3:已知F1=45N和F2=6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 ) A.可以等于110N B.可以等于75N C.可以等于10N D.可以等于30N 4.求解合力的几种方法: (1)作图法(力的图示法):要选取统一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注意是哪一条对角线),根据标度求出合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 要求:作图要求严格,标度要统一,画线要规范,虚实要分明. (2)计算法(几何关系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式求出对角线,即为合力。 特点:求解过程比较简洁、数据准确,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探究4:课本P63例题 请同学们分别尝试运用“作图法”和“计算法”进行求解 5.共点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探究5:如何求多个力(两个力以上)的合力? 当课反馈: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的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2.有三个共点力,其大小分别为20N、6N、15N,其合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A.41N、0 B.41N、llN C.29N、4N D.41N、1N 3.已知两个共点力F1和F2,试求下列几种特殊情形下的合力: ⑴F1≠F2且共线反向 ⑵F1⊥F2 ⑶F1=F2且成θ角 ⑷F1=F2且成120o角 F2 O F1 F2 F2 F2 F1 F1 F1 F F F O O O F= F= F= F= 方向 方向 方向 方向 第四节 力的合成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下述正确的是 ( )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中的一个力作用的效果相同 C.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共点力的大小的代数和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之和 2.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合力大小不能小于分力最小者 3.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要知道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合力就是唯一的 B.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就是唯一的 C.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另一个力的大小,合力就是唯一的 D.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另一个力的方向,合力就是唯一的 4.两个共点力F1=15N和F2=8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N B.25N C.8N D.21N 5.某物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5N、7N、8N B.2N、3N、5N C.1N、5N、10N D.1N、10N、10N 6. 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 A. 15N B. 25N C. 20N D. 0N 7.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的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 A.F1 B.F1 C.2F1 D.无法确定 8.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1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10N,这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应为( ) A.30° B.45° C.90° D.120° 9.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甲同学两手距离与肩同宽,乙同学两手距离大于肩宽,则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更省力 B.乙同学更省力 C.两同学一样费力 D.无法比较 10.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仅使其中一个分力大小增大(方向不变),则 ( )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0o<θ<90o时,合力F一定增大。 F1 F2 G 二.填空题 11.若重量为200N的水桶被两个拉力F1和F2吊着,如果将悬水桶的两个拉力F1和F2的夹角逐渐变大,则F1和F2大小将如何变化: ;F1和F2的合力大小将如何变化: 。 12.给你两个弹簧秤、一根橡皮条、一张白纸、两根细绳,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中主要应进行的步骤为: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到O点,记下弹簧秤的示数和细绳的方向,按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B.记下两个弹簧秤的示数以及细绳和橡皮条结点的位置O。 C.作出F1、F2的合力F,比较F与F′。 D.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让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E.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到木板上的A点,把两根细绳拴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F.描出两根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 将上述各步骤的序号按完成先后顺序填在横线: 。 三、论述与计算题 F1 60° F2 13.如图,车厢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N,两力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14.两个力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力夹角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 15.如图所示,水平电线AB对竖直电线杆的拉力是30N,且只有斜牵引线BC与地面成53°角时,电线杆恰好竖直不偏转,试计算BC对电线杆的拉力。 B A C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任务目标: 1. 理解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明确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学会分析一个已知力的作用效果,并能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3. 学会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力,并在此基础上求合力。 4. 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矢量和标量运算的一般法则。 5.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力的分解 1.求一个已知力的 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同样遵守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 ,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F2。 3.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力的 进行分解。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切矢量(如力、位移等)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由两个矢量 与它们的合矢量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求出合矢量,这个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 。 三.矢量与标量 1.矢量: 大小 方向,相加时遵从 或 。 2.标量: 大小 方向,求和时按照 。 活动探究: 一.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不唯一,在实际问题中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分力是对原来这个力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换,受力物体不应随力的分解而转移。 探究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二.力的分解的解法 1.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⑴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⑵ 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⑶ 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θ 探究2: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按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分解,求出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说明: 1.实际中,高大的桥梁要造很长的引桥来减小桥面的坡度,使下滑力F1 减小,以利于车辆的上下桥。 2.区分分力F2与压力。重力的分力F2仍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其效果是使物体压紧斜面;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其受力物体是斜面,所以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 拓展: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少? θ 三.一个已知力分解的四种情况 1.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小,如图1,已知F和α、β,显然该力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确定的,即F1和F2的大小也被唯一确定了。 2.已知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仍如图1,已知F、F1和α,显然此平行四边形也被唯一地确定了,即F2的大小和方向也被唯一确定了。 3.已知一分力的方向和另一分力的大小,即已知F、α(F1与F的夹角)和F2,这时则有如下的几种可能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F>F2>Fsinα时,则有两解,如图2所示。如F2≥F时只有一解。 第二种情况是F2=Fsinα时,则有惟一解,如图2所示。 第三种情况是F2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