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10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5 题 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一定和等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可能低,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可能高 C.将正点电荷从电场强度为零的一点移动到电场强度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D.在正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5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 r 的两处,它们间 库仑力的大小为 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2r,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16 5F B. 5 F C. 5 4F D. 5 16F 3.对下列物理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φ=ЕP/q 可知,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是由放入该点的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ЕP 和该电 荷电量 q 所决定的 B.由公式 R=U/I可知,导体的电阻 R 由它两端的电压 U 和它当中通过的电流I决定 C.由公式 E=kQ/r2 可知,点电荷 Q 在距其 r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E 由场源电荷电量 Q 和距场源电荷的 距离 r 决定 D.由公式 C=Q 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 C 由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决定 4. 关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电势处处为零 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D.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 5.一段长为 L,电阻为 R 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 2L 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两段,然后 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 A.R/2 B.2R C. R/4 D.R 6.电流表的内阻是 Rg = 100Ω,满偏电流是Ig= 1m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 正确的方法是 ( ) A.应并联一个 0.1Ω的电阻 B.应串联一个 0.1Ω的电阻 C.应并联一个 2900Ω的电阻 D.应串联一个 2900Ω的电阻 7.如图所示,从炽热的金属丝飘出的电子(速度可视为零),经加速 电场加速后从两极板中间垂直射入偏转电场.电子的重力不计.在 满足电子能射出偏转电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 ) A.仅将偏转电场极性对调 B.仅增大偏转电极板间的距离 C.仅增大偏转电极板间的电压 D.仅减小偏转电极板间的电压 8.如图所示,a、b、c、d 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 Q 固定在 a、b、c 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 O 点和另一个顶点 d 点处,两点相比( ) A.+q 在 d 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q 在 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d 点的电势低于 O 点的电势 D.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O 点的电场强度 9.真空中有一静电场,其在 x 轴正半轴的电势 随 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 ( ) A.R 处的电场强度 E=0 B.x1 处与 x2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C.若正的试探电荷从 x1 处移到 x2 处,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D.该电场有可能是处在 O 点的正的点电荷激发产生的 10.如图所示,虚线 a、b 和 c 是在 O 点处的一个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一带正电粒 子射入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 KLMN 所示。不计重力,由图可知 ( ) A.O 点处的电荷一定是正电荷 B.a、b、c 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 C.粒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粒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 11.如图所示 A、B、C 是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 L,电荷量为 q=-1.0 ×10-5C 的电荷由 A 移动到 C 电场力做功 W1=4.0×10-5J,该电荷由 C 移动到 B 电场力做功 W2=-2.0× 10-5J,若 B 点电势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 点电势为 2V B.A 点电势为-2V C. 匀强电场的方向为垂直于 AC 指向 B D. 匀强电场的方向为由 C 指向 A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AB 间电压为 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RX 两端电压变小 B.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时,RX 两端电压变大 C.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间时,RX 两端电压小于 2 U D.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间时,若 CD 间改接为内阻为 RX 的电动机,电动机恰能正常工作,则此电 动机消耗的热功率小于 X 2 R4 U 13.硅光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和灯塔、高速公路“电子眼”等设施.其原理如图所示,a、b 是硅光电池的两个电极,P、N 是两块硅半导体,P、N 可在 E 区形成匀强电场.P 的上表面镀有一层 膜,当光照射时,P 内产生的自由电子经 E 区电场加速后到达半导体 N,从而产生电动势.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a 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B.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 N 指向 P C.E 区匀强电场的方向由 N 指向 P D.硅光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4.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在两极板之间有一正点电荷(电量很小)固定 在 P 点,如图所示,以 E 表示两极板间电场强度,φ表示负极板的电势,ε表示正点电荷在 P 点的 电势能,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E 变大、φ降低 B.E 不变、φ升高 C.E 变小、ε变小 D.φ升高、ε变大 15.如图所示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当 t=0 时,在此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粒子,设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带电粒子将始终向同一个方向运动 B.2 s 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 C.3 s 末带电粒子的速度为零 D.0~3 s 内,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 二、实验题,共 10 分。 16、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 2.5 V 的小电珠的 I-U 图线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右中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2)开关 S 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选填“A 端”、“B 端”或“AB 正中间”). (3)实验中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而电压表的指针不动,下列原因可能的 是( ) A.灯泡中灯丝已烧断 B.滑片接触不良 C.灯泡内部短路 D.滑动变阻器 A 端接触不良 (4) 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 A (5)某同学在实验中还测出 a、b、c 三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下图的(a)、(b)、(c),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a 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B.b 能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C.b 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D.c 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三.本题共 3 小题。17 题 10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6 分,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 程式 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如图是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内阻 r=0.8 Ω, 电路中另一电阻 R=10 Ω,直流电压 U=160 V,电压表示数 UV=110 V. (1)求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求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3)若电动机以 v=1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求该重物的质量.(g 取 10 m/s2) 1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 m=1.0×10-3kg 电量 q=1.0×1O-10C 的带正电小球,静止在 O 点,以 O 点为原点,在该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现突然加一沿 x 轴正方向,场强大小 E=2.0×106v /m 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开始运动经过 1.0s,所加电场突然变为沿 y 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仍为 E= 2.0×106V/m 的匀强电场再经过 1.0s,所加电场又突然变为另一个匀强电场,使小球在此电场作用 下经 1.0s 速度变为零。求此电场的方向及速度变为零时小球的位置。 19.如图所示,A、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A 板带正电荷、B 板带负电荷.两板之间存在着匀强电场, 两板间距为 d、电势差为 U,在 B 板上开有两个间距为 L 的小孔.C、D 为两块同心半圆形金属板, 圆心都在贴近 B 板的 O′处,C 带正电、D 带负电.两板间的距离很近,两板末端的中心线正对着 B 板上的小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可认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都指向 O′.半圆形金属板两端与 B 板的 间隙可忽略不计.现从正对 B 板小孔紧靠 A 板的 O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 电的微粒(微粒的重力不计),问: (1)微粒穿过 B 板小孔时的速度多大?[] (2)为了使微粒能在 C、D 板间运动而不碰板,C、D 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微粒通过半圆形金属板间的最低点 P 点? [] 高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10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5 题每题有多个正确 选项。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C2.B3.C4. A5.D6.D7. C8.C9.C10. D11. BD12. CD13. ABC14. BD15. CD 二、实验题,共 10 分。 16.(1) 如右图 (2)“A 端” (3) C (4) 0.46 (5) AC 三.本题共 3 小题。17 题 10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6 分,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和重要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7. (10 分)【解】(1)由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可得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UR=U-UV=(160-110) V=50 V 流过电阻 R 的电 流 IR= UR R = 50 10 A=5 A 即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IM=IR=5 A. (2)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M=UV=110 V,输入电动机的功率 P 电=IMUM=550 W.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 P 热=I 2 Mr=20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P 出=P 电-P 热=530 W 又 因为 P 出=mgv 所以 m= P 出 gv =53 kg. 18.(14 分) 由牛顿定律得知,在匀强电场中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a=qE/m 代人数值得:a=1.0×10-10×2.0×106/1.0×10-3=0.20m/s2 当场强沿 x 正方向时,经过 1 秒钟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Vx=at=0.20×1.0=0.20m/s 速度的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小球沿 x 轴方向移动的距离△x1=1/2at2=1/2×0.20×1.02=0.10m 在第 2 秒内,电场方向沿 y 轴正方向,故小球在 x 方向做速度为 Vx 的匀速运动,在 y 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沿 x 方向移动的距离△x2=Vxt=0.20m 沿 y 方向移动的距离△y=1/2at2=1/2×0.20×1.02=0.10m 故在第 2 秒末小球到达的位置坐标 x2=△x1+△x2=0.30m;y2=△y=0.10m 在第 2 秒末小球在 x 方向的分速度仍为 Vx,在 y 方向的分速度 Vy=at=0.20×1.0 =0.20m/s 由上可知,此时运动方向与 x 轴成 45。角。要使小球速度能变为零,则在第 3 秒内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必须与此方 向相反,即指向第三象限,与 x 轴成 225O 角。 在第3秒内,设在电场作用下小球加速度的x 分量和y分量分别为ax, ay,则ax=Vx/s=0.20m/s2 ay=Vy/t=0.20m/s2 在第 3 秒未小球到达的位置坐标为 x3=x2+Vxt-1/2axt2=0.40m y3=y2+Vyt-1/2ayt2=0.20m 19. (16 分) 【解】(1)设微粒穿过 B 板小孔时的速度为 v,根据动能定理,有 qU= 1 2mv2,解得 v= 2qU m . (2)微粒进入半圆形金属板后,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 qE=m v2 R , 半径 R= L 2,联立得 E= 4U L . (3)微粒从释放开始经 t1 射入 B 板的小孔,d= v 2t1,则 t1= 2d v =2d m 2qU, 设微粒在半圆形金属板间运动经过 t2 第一次到达最低点 P 点,则 t2= πL 4v= πL 4 m 2qU, 所以从释放微粒开始,经过 t1+t2= πL 4 m 2qU微粒第一次到达 P 点;根据运动的对称性,易知再经过 2(t1+t2)微粒再 一次经过 P 点…… 所以经过时间 t=(2k+1) πL 4 m 2qU,(k=0,1,2,…)微粒经过 P 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