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9月份考试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 ‎ ‎1.如图,将钩码悬挂在橡皮筋的中点C,橡皮筋的两端连接A、B两小环,A、B并拢靠在一起穿于水平杆上.将A、B逐渐分开,在分开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将(  )‎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长 C. 逐渐变短D. 先逐渐变短,后逐渐变长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跳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做质点 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是实际是存在的 C. 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区别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4.如果正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  )‎ A. 悬浮在空中不动B.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C. 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为下图中的 (  )‎ A.B.C.D.‎ 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6.0分,共18分) ‎ ‎6.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 ‎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7.(多选)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 5 N,8 N,9 NB. 5 N,2 N,3 N C. 2 N,7 N,10 ND. 1 N,10 N,10 N ‎8.(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 ‎9.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其中m1=50g,m2=150g,开始时保持装置静止,然后释放物块m2,m2可以带动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只要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交流电频率为50Hz。‎ ‎(1)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在打点0~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J。‎ ‎(2)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某同学作出的图象如图3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 ‎10.某课外小组在参观工厂时,看到一丢弃不用的电池,同学们想用物理上学到的知识来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1V~13V,内电阻小于3,由于直流电压表量程只有3V,需要将这只电压表通过连接一固定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为量程为15V的电压表,然后再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 ‎①把电压表量程扩大,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完成填空.‎ 第一步: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第二步: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移到最右端,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 第三步:闭合电键,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3V 第四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V 第五步:不再改变电阻箱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去其它线路,即得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②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2k)‎ B.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0.1)‎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 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k,额定电流0.2A)‎ 电阻箱应选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 ‎③用该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变),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得到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并作出U—I图线如图丙所示,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 ‎11.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滑道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θ=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R=5 m的圆弧面,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也为θ=37°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AB竖直高度差h1=7.2 m,竖直台阶CD竖直高度差为h2=6.8 m,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m=80 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到水平地面DE上(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 运动员在斜坡AB上运动的时间t;‎ ‎(2) 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vB;‎ ‎(3) 运动员落到DE上的动能EKD.‎ ‎12.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的关系是.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求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物理选修3-3】‎ ‎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若某种实际气体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则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内能的大小与气体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内能一定增大 C.如果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内能不一定增大 ‎(II)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D.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2)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容器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摄氏温度为t1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1。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使其温度上升到(摄氏)t2,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气体的压强.‎ ‎②这段时间内活塞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③这段时间内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物理选修3-4】‎ ‎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 B.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大 E.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F.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2)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为θ=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其中AC的右方存在有折射率为在的透明介质)‎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两FT的合力与重力mg,等大反向,将A、B逐渐分开,在分开过程中两FT的夹角越来越大,而合力保持不变,故FT逐渐增大,所以橡皮筋的长度逐渐变长,故A、C、D错误;B正确.‎ ‎2.【答案】D ‎【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评委需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情况打分,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D正确;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现实中是不存在的,B错误;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而质点是一个有质量的点,C错误.‎ ‎3.【答案】A ‎【解析】是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Δt越小,就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A选项中换用更窄的遮光条,就是取更短的时间Δt,A正确;B、C、D选项中的处理不能保证Δt很短,不能确定更接近瞬时速度,选项B、C、D错误.‎ ‎4.【答案】C ‎【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如果重力消失,则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将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 ‎5.【答案】C ‎【解析】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则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 ‎6.【答案】AD ‎【解析】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指加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根据单位制知,其单位为m/s3,故A正确;加速度变化率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加速度为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不为0,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B错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题图所示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C错误;根据v-t图象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同理在a-t图象中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即Δv,则得:Δv=×2×3 m/s=3 m/s.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 m/s,则小球在2 s末的速度为8 m/s,故D正确.故选A、D.‎ ‎7.【答案】ABD ‎【解析】每一组力中F1、F2、F3任意确定,当第三个力F3的大小介于F1+F2与|F1-F2|之间时,则合力可能为零,故A、B、D正确.‎ ‎8.【答案】BD ‎【解析】 在卫星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气体阻力做负功,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卫星的运动近似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根据G=m得v=,所以卫星的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增大,选项A错误.减小的引力势能一部分用来克服气体阻力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加动能,故D正确.‎ ‎9.【答案】(1)4.8 0.576 (2) 9.6‎ ‎【解析】(1)据题意,从纸带可以求出系统的加速度:,而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则加速度为:,在打点0~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为:,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为:,则;‎ ‎(2)据,整理得:,则图像斜率为:,重力加速度为:。‎ ‎10.【答案】①0.6 ②CE③11.25 2.5‎ ‎【解析】①将3V电压表改装成15V量程,并联电阻箱后的总内阻为原来电压表内阻的5倍,由于滑动变阻器位置不变,分压部分的电压仍为3V,此时电压表部分电压为0.6V ‎②改装电压表需要串联大电阻,电阻箱选C,由于用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E ‎③由于电压表改装后量程扩大5倍,将图丙的纵坐标扩大5倍,即可根据纵轴截距得电动势为11.25V,由斜率可求内阻为2.5。‎ ‎11.【答案】(1)2 s (2)12 m/s (3)12 000 J ‎【解析】(1)运动员从A到B的过程,沿斜坡方向受力mgsinθ=ma 斜坡方向的位移x=‎ 运动员做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x=at2‎ 得t=2 s ‎(2)运动员从A到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h1=mv 带入数据解得vB=12 m/s ‎(3)运动员从A点到DE水平的过程,没有阻力只有重力做功,即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hAD=h1+R(1-cosθ)+h2‎ EKD=mghAD 整理得EKD=12 000 J ‎12.【答案】‎ ‎【解析】设星球表面处一个物体质量为m 第一宇宙速度有 解得 所以 ‎13.【答案】(1)ABE (2) ①P=P0+mg/S② Δh=h2-h1=‎ ‎② ΔU=Q-W=Q-(P0S+mg)‎ ‎【解析】(1)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体积不变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为零,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能量,所以分子内能增加,故选项A正确;当温度不变时,分子动能不变,体积增大,分子克服引力做功,从外界吸收能量,所以内能增加,故选项B正确;如果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故选项C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选项D错误;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即有一部分热量转化为周围环境的内能,故选项E正确.‎ ‎⑵①活塞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P=P0+mg/S ‎②设温度为t2时活塞与容器底部相距h2.因为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由此得:h2=‎ 活塞上升了Δh=h2-h1=.‎ ‎③ 气体对外做功为W=PS·Δh=·S·=(P0S+mg)‎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ΔU=Q-W=Q-(P0S+mg)‎ ‎14.【答案】(1)ADF(2)‎ ‎【解析】(1)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沿杆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A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横波,B错误;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C错误;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由单摆的周期公式,g变小,其振动周期一定变大,D正确;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不满足单摆的理想条件,周期公式成立,E错误;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F正确。‎ ‎(2)作出光路图如图,‎ 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图中θ1,θ2为AC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θ1=sinθ2,设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θ2=θ1+α由于,,所以.而,θ=30°所以tanα=,可得α=30°,θ2=60°,所以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