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成都石室中学高 2019 届 12 月份一诊模拟 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4. 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 θ 角缓慢减小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小 C.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对货物做负功 15.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 60m 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 4m/s,则( ) A.这条船不可能渡过这条河 B.这条船过河时间可能为 15 s C.这条船可以渡过这条河,而且过河时的合速度可以为 9m/s D.这条船能够过河的最小位移为 80m 1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反向的 F1、 F2分别同时作用于 A、 B 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 ma<mb,经过一段时间先撤去 F1, 再撤去 F2, 运动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 )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确定 17.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发射成功。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在接近 400km 高空处与“天宫”二号对接,对接后视为圆周运动。两名宇航员在空间实验室生活、工作了 30 天。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 11 月 17 日 12 时 41 分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分离, 11月 18 日顺利返回至着陆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对接后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可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守恒 C.分离后飞船在原轨道上通过减速运动,再逐渐接近地球表面 D.宇航员在空间实验室内可以利用杠铃举重来锻炼身体 18. 如图所示, a、 b、 c三个相同的小球, 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 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它们动量变化的大小相同 D.它们的末动能相同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一定, A、 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正对金属板, R1为光敏电阻(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当 R2的滑动触头 P 在 a 端时,闭合开关 S, 此时电流表 A 和电压表 V的示数分别为 I 和 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仅增大 A、 B 板间距离,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 B.若仅将 R2的滑动触头 P 向 b 端移动,则 I 不变, U 增大 C.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 R1,则 I 增大, U 减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 D.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 R1 ,则 U 变化量的绝对值与 I 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减小 20.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管与水平面成 30°角,在管的右上方 P 点固定一个点电荷+Q, P 点与细管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管的顶端 A 与 P 点连线水平,图中 PB 垂直 AC, B 是 AC 的中点。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的内径)从管中 A 处由静止开始沿管向下运动,它在 A 处时的加速度为a,不考虑小球电荷量对+Q 形成的电场的影响。则在电场中( ) A.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A 点的 3 倍 B. 小球运动到 C 处的加速度为 g-a C.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 D. 小球从 A 到 C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1. 如图所示,一质量 m=0.1kg 的小煤块以 v0=5m/s 的初速度从最左端水平进入轴心距离 L=8m 的水平传送带, 传送带可由一电机驱使而转动。 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 摩擦因数 μ=0.1(取 g=10m/s2)( ) A.若电机不开启, 传送带不转动,小煤块滑离传送带右端的速度大小为 3m/s B.若电机不开启, 传送带不转动,小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3s C.若开启电机,传送带以 6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则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一段黑色痕迹的长度为 1.0m D.若开启电机,传送带以 6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则小煤块在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2.0J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 (6 分) 图甲是测定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 AB 与水平面相切于 B 点且固定。小物块自曲面上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光电计时器可以记录小物块通过P、 Q 的时间和小物块通过 P 点的速度。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小物块经过 P 点的速度为 v,通过 PQ 的时间为 t, PQ 之间的距离为 s,则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 m = (2)保持小物块经过 P 点的速度 v 不变,多次改变 Q 的位置,做出-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在纵轴上截距为 b,斜率的绝对值为 k,则 m = 23. (9 分)某中学为了探究额定功率为 4W、额定电压为 4V 的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准备了如下的实验器材: A. 电压表 V1( 0~1V,内阻 2kΩ) B. 电压表 V2( 0~15V,内阻 15kΩ) C. 电流表 A( 0~1A,内阻约 1Ω) D. 定值电阻 R1=6kΩ E. 定值电阻 R2=16kΩ F. 滑动变阻器 R( 0~10Ω, 额定电流 2A) G. 学生电源(直流 5V,内阻不计) H. 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用 ,定值电阻应选用 (均用序号字母填写); (2)在探究功率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并且多次测量,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3)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写出小灯泡两端电压 U 与电压表读数 UV 的关系 U= 。若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P,则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24.( 12 分)为备战石室中学第 43 届运动会,某同学在直跑道训练短跑。某次训练可以简化为以下过程:从起点 A 位置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AB 段加速后,进入到 BC 段的匀速跑阶段,到达 C 位置时总共用时 t 秒,已知: AB 段长为 L1、 BC 段长为 L2。 求: (1)该同学在 BC 段的速度大小; (2)该同学在 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5.( 20 分)某“电场抛射装置”如图所示。两正对平行金属板 A、 B 竖直放置,相距为 d,两板间固定一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直管 CD,细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 ,与金属板夹角 53° 。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半径略小于细管半径)从管口 C 处无初速释放,经板间电场加速后从另一管口 D 射出,恰好水平进入到与细管处在同一竖直平面的四分之三圆弧轨道的最低点 M, M 点与 C 点的高度差也为d。重力加速度为 g, sin37°=0.6, cos37°=0.8。求: ( 1)小球从管口 D 运动到 M 点所用的时间 ( 2)电场力对小球做功多少 ( 3)若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求圆弧轨道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33. [物理——选修 3–3]( 15 分) ( 1)( 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C.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 2)( 10 分) 如图所示,在长为 l=57cm 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 4cm 高的水银柱封闭着 51cm 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 33℃。现将水银缓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与管口相平,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少?新注入水银柱的高度为多少?(大气压强为 P0=76cmHg) 34. [物理——选修 3–4]( 15 分) ( 1)( 5 分) 两列简谐波的振幅都是 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 2Hz,沿 x 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 虚线波的频率也是 2Hz B. 平衡位置为 x=8.5cm 处的质点此刻位移 y>20cm C. 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 0.25s,平衡位置为 x=4cm 处的质点的位移 y=0 D. 平衡位置为 x=6cm 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 E. 随着波的传播,在相遇区域会出现某质点的振动位移达到 y=40cm ( 2)( 10 分) 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ABC, ∠A=30°, ∠B=60°, BC 边长度为 L,一束垂直于 AB 边的光线自 AB 边的 P 点射入三棱镜, AP 长度 d<L,光线在 AC 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求: ( i) 三棱镜的折射率; ( ii) 光从 P 点射入到第二次射出三棱镜经过的时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