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1.2016年国际滑联世界青年速度滑锦标赛中,中国选手杨涛夺得500米季军,如图为杨涛在冰面上的运动轨迹,图中关于他的速度方向、合力方向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曲线运动的轨迹夹在合力与速度方向之间,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速度与轨迹相切 A.A图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B图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C图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D图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2.关于惯性,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 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 物体在速度大时不容易停下来, 说明物体在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 C. 物体受力越大, 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大;‎ D. 惯性是物体特有性质, 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有惯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 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故A错误。‎ B.物体在速度大时不容易停下来, 说明物体在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故B错误。‎ C.物体受力越大, 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大。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的特有性质, 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有惯性。故D正确。‎ ‎3.一个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 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 C. 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 D. 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 ‎【答案】D ‎【解析】‎ ‎“绳”与“物”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绳与物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与相互作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状态均无关系,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选项正确.‎ ‎4.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g=10 m/s2),测得体重(即支持力)为480N,则关于升降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处于超重状态 B. 升降机一定在下降 C. 人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 人的加速度是40 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D.对人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小于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故升降机的加速度也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a。 解得:‎ a=2m/s2‎ 故AD错误,C正确。‎ B.升降机的加速度向下,即升降机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故B错误。‎ ‎5.一物体以初速度v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图中能基本反映出它的速度变化和时间关系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设物体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f,物体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升过程:mg+f=ma1,得到加速度大小为a1=g+;下落过程:mg-f=ma2,得到加速度大小为a2=g-;则有a1>a2.可见,上升过程速度图象的斜率大于下落过程图象的斜率,而上升与下落过程速度方向相反,速度的正负相反。故B图象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是有空气阻力竖直上抛,上升与下落过程不具有对称性.若是没有空气阻力,则选A.‎ ‎6.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设重物和汽车的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则 A. B. ‎ C. D. 重物B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设斜拉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可得,所以,C正确.‎ ‎7.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y轴方向上的S-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物体的初速度为8m/s C. 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 D. 前2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16N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该物体在x方向做加速度为初速度为8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y方向向原点做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故在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A选项正确;物体的初速度为,故B选项错误;第2s末物体速度为水平分速度,即4m/s,故C选项错误;前2s内物体合外力为:,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v-t图像和s-t图像的理解。‎ ‎8.如图所示,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坚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点,另一端悬挂一重为的物体,且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拉绳,开始时,现使缓慢变小,直到杆接近竖直杆。此过程中 A. 力逐渐增大 B. 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 轻杆对端的弹力大小不变 D. 轻杆对端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 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物的拉力T(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N和绳子的拉力F,作出力的示意图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知,N和F的合力与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又T=G 解得:,使缓慢变小时,CA、AB保持不变,CB变小,则F减小,N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图,利用三角形相似法,得出各力与三角形ABC三边边长的关系,再分析F和N的变化。‎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7-2t)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A. 物体在2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倍 B. B物体一直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3.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3.5s时,A开始沿与B速度相反的方向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A的质量为m, B的质量为2m,在两物体没有分离时,把AB 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 隔离B,设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N,则有:N+FB=2ma 联立解得:‎ AB.由上得,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AB两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当t=3s时,N=0,此后A、B分离,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0时,加速度:‎ t=2s时,‎ 则物体在2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倍。故A正确,B错误。‎ CD.t=3.5s时,A的加速度为:‎ 说明t=3.5s之前A在做加速运动,此时A的速度不为零,而且速度方向与B相同。故CD错误。‎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 )‎ A. 当时,木块与长木板一起运动 B. 当时,只能拉动木块,而长木板始终不会被拉动 C. 当时,木块与长木板都不动 D. 当时,木块与长木板一定以相同加速度一起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m=μ1m1g;地面与长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m=μ2(m1+m2)g,当μ1m1g<μ2(m1+m2)g时,无论外力F多大,长木板都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上分析可知,当时,无论外力F多大,长木板都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当只能拉动木块,而长木板始终不会被拉动。故B符合题意。‎ C.当时,拉力会拉动长木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对长木板有:‎ f1m-f2m=m2a0,‎ 对整体有:‎ ‎,‎ 解得:‎ 当时,木块和长木板将相对滑动,因为不知道F与的关系,所以不能确定木块与长木板是否以相同加速度一起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 t2至t3时间内,小球速度一直增大 C. t3时刻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D. t2至t3时间内,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t1时刻小球刚与弹簧接触;当弹簧弹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 B、D、t2时刻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处于最低点,合力向上,速度为零,故先加速向上运动,当重力与弹力平衡时,速度最大,之后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D正确;‎ C、t3时刻弹力为零,合力向下,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重物C错误。‎ 故选D.‎ ‎【点睛】关键要将小球的运动分为自由下落过程、向下的加速和减速过程、向上的加速和减速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要能结合图象分析.‎ ‎1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60°和45°,A、B间拴接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的质量之比为1:‎ B. 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 C. 快速剪断A、B细线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 快速撤去弹簧的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AB两个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AB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有:对A物体:,对B物体:,联立可得:‎ 故A错误。‎ B.同一根弹簧弹力相等,所以A、B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之比为1:1。故B错误。‎ C.快速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物体所受合力分别为:,,剪断细线瞬间,A、B的瞬时加速度之比:‎ 故C正确。‎ D.快速撤去弹簧的瞬间,物体AB将以悬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刚撤去弹簧的瞬间,将重力分解为沿半径和沿切线方向,沿半径合力为零,合力沿切线方向,对A物体:,解得:‎ 对B物体:,解得:‎ 联立可得加速度之比:‎ 故D错误。‎ ‎13.小船过河,河宽为90m,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是3m/s,水流速度是4m/s,则( )‎ A. 船渡过河的最短时间为30s B. 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90 m C. 船头偏向上游某一角度可使船垂直河岸过河 D. 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120 m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 故A符合题意。‎ BC.因为水流速度大于静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则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最短,渡河航程最小。故BC不符合题意。‎ D.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最短,渡河航程最小; 设船头与河岸夹角为θ,则:‎ 根据题意可知:,故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 故D符合题意。‎ ‎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而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设此时动滑轮右端的轻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若小车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并停下来后,整个系统再次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的位置将变高 B. 物块A的位置将变低 C. 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将变大 D. 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将不变 ‎【答案】AD ‎【解析】‎ ‎【详解】CD.动滑轮两边绳子拉力相等,且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也要相等才能平衡,故两边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都等于,绳子上的拉力总是等于A的重力保持不变,且动滑轮两边绳子的拉力合力总是等于mBg,合力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合成,则两边绳子的夹角不变,即不变。故C错误,D正确。‎ AB.小车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上分析可知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而小车和滑轮之间的水平距离增大,因此滑轮到小车之间的绳子应变长,绳子总长度不变,则物体A将上升。故A正确,B错误。‎ ‎15.三角形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l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传送带对物块A、B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 D. 物块A下滑过程相对传送带位移小于B下滑过程相对传送带位移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A、B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传送带的速度为2m/s,A加速下滑,B减速下滑,到达底端的位移相等,则A先到达底端。故B错误,A正确。‎ C.A相对于传送带向上滑动,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下,B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向上。故C错误。‎ D.A向下先加速运动,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B始终相对传送带滑动,A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小于B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故D正确。‎ 二、填空题(共2题,每空2分)‎ ‎16.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俩各自独立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甲图中传感器的质量可以忽略)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两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 B. 两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 C. 两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总质量M的条件 D. 两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总质量M的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AB.为了减小误差,两组实验均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 CD.甲图中小车受到的拉力可由传感器读出,乙图中拉小车的力可有测力计读出,故都不需要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故CD错误。‎ ‎17.某同学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下。‎ ‎(1)在实验之前,首先平衡摩擦力,使细线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及砝码盘所受的总重力,关于平衡摩擦力,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放上小车让其沿板匀速下滑即可 B.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放上小车,穿好纸带,让小车沿板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等间距的点即可 C.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放上小车,穿好纸带,小车前端用细绳绕过滑轮连接砝码盘(不放砝码),让小车匀速下滑即可 D.平衡摩擦之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乙、丙三名同学在做实验之前都将木板的右侧垫高,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了和图象(小车的加速度为a,小车的质量为M,绳中拉力为F,砝码盘及砝码的质量总和为m)。‎ 由甲图可知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kg(g取10m/s2) ,由乙图可知乙同学在操作中使木板的倾角过_________(选填“大”、“ 小”),分析丙图,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____________。‎ ‎【答案】 (1). BD (2). 1.60 (3) 0.02 小 M»m ‎【解析】‎ ‎【详解】(1)[1].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放上小车,穿好纸带,让小车沿板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等间距的点即可,选项AC错误,B正确;‎ 平衡摩擦之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D正确。‎ ‎(2)[2].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 ‎≈1.60m/s2.‎ ‎(3)[3].甲图中图线的斜率:‎ 所以小车受到的拉力:‎ 小车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及砝码的总重力,所以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 ‎[4].在乙图中,当F>0时,加速度a仍然等于0,是由于平衡摩擦力不足,说明可知乙同学在操作中使木板的倾角过小; [5].随着F的增大,即砂和砂桶质量的增大,不再满足砂和砂桶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即M≫m,因此曲线上部出现弯曲现象;‎ ‎18.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s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求(取g=10m/s2).‎ ‎(1)物体的初速度;‎ ‎(2)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物体的水平射程。‎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当抛出1s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说明该时刻水平初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竖直分速度:‎ vy=gt=10m/s 所以初速度为:‎ v0 =10m/s ‎(2) 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则平抛运动的时间:‎ ‎ (3)水平射程:x=v0t=‎ ‎19.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产生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 求:(1)小球到达最高时速度的大小。‎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1) (2)7mg ‎【解析】‎ ‎【分析】‎ 根据小球做圆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求解;在最低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出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竖直方向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由合力提供向心力,注意杆子可以提供向上的力,也可以提供向下的力。‎ ‎【详解】(1)小球A在最高点时,对球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 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即 ‎ ①‎ F=mg ②‎ 解①②两式 可得 ‎(2)小球A在最低点时,对球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mg、拉力F,设向上为正,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 ‎;‎ 答:(1) (2)‎ ‎20.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v0=4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无论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10m,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最多能滑到距A的距离 ‎(2)物体第一次从A点滑入到再一次回到A点的时间 ‎(3)物体第一次从A点滑入到再一次回到A点的在传送带上滑动而留下划痕的长度 ‎【答案】(1)8m(2)4.5s(3)18m ‎【解析】‎ ‎【详解】(1)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有mgsinθ=ma 代入数据解得:‎ a=5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 t1=1.6s 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at1=8m/s 物体在传送带上加速度为:a1=4m/s2 物体在传送带上速度为零时离A最远,此时有:‎ ‎(2) 因为物块速度减为零后,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返回时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块返回到A点的速度为4m/s。‎ 物体加速时间为:‎ 该过程的位移为:‎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物体速度减到零的时间为:‎ 所以总时间为:‎ ‎(3)由上可知物体在传送带上速度为零时离A最远,此时有:‎ 该过程传送带的位移为:‎ 划痕为:‎ 物体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位移为:‎ 该过程传送带的位移为:‎ 该过程划痕为:‎ 所以划痕总长度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