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庆市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重庆市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解析版)

重庆市江北中学高202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考试 高一物理 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 D.加速度和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不一定越小,故D错误.‎ ‎2.以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m B. 2m C. 10m D.  m ‎【答案】D ‎【解析】‎ ‎【详解】36km/h=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刹车后第3s内的位移,等于停止前0.5s内的位移,则x=at2=×4×0.25=0.5m,故选D.‎ ‎3.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A. 10N,向右 B. 10N,向左 C 20N,向右 D. 20N,向左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相对地面向右运动,则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大小为:‎ ‎,故选D。‎ ‎4.两个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小木块a和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a、b之间用长为L的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比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a、b所受摩擦力始终相等 C. 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B两个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f=mω2r,m、ω相等,f∝r,所以b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a的静摩擦力,当圆盘的角速度增大时b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所以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故AB错误;当a刚要滑动时,有kmg=mω2∙l,解得:,故C错误;以a为研究对象,当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ω2l,可解得:f=‎ km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木块的受力,明确木块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把握住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答.‎ ‎5.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B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对A、B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μ2(m1+m2)g ①‎ 再对物体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N 竖直方向:m2g=f 其中:f=μ1N 联立有:m2g=μ1F ②‎ 联立①②解得:‎ 故选B.‎ ‎【考点定位】物体的平衡 ‎【点睛】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 ‎6.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 ‎【解析】‎ ‎【详解】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 sm=×(2+5)×10m=35m,故A错误;‎ 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x1=×(2+5)×10m=35m,5-6s的位移x2=-×1×10m=-5m,‎ 总路程为:s=x1+|x2|=40m,故B正确;‎ C.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6.67m/s故C错误;‎ D.由图象知5~6s内物体沿负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故D错误.‎ ‎【点睛】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7.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速度为6m/s,运动28m后速度增加到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 s B. 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 m/s2‎ C. 从开始计时起,2s末的速度是7m/s D.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时的速度是5m/s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根据位移和平均速度关系和匀变速速度关系 即:‎ ‎ 解得汽车运动时间t=4s。故A正确。‎ B.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则汽车加速度为:‎ 故B错误;‎ C.根据v=v0+at 可得2s末速度v=6+0.5×2=7m/s,故C正确;‎ D.根据 代入数据可得14m处速度大小v′=5m/s故D正确。‎ 故选ACD。‎ ‎8.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当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 当F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 D. 当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木块的重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分析出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再由平衡条件求摩擦力,当木块的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木块将向下滑动,由摩擦力公式求解f=μN摩擦力.‎ ‎【详解】当F=25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1=μF1=0.25×25=6.25N>G,所以物体静止不动,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1=G=6N,故A正确;当F=10N时,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2=μF2=0.25×10=2.5N<G,所以物体将要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2=μF2=0.25×10=2.5N,故B正确;F变大时,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摩擦力一直等于重力;大小保持不变,故C错误;当压力为零时,物体与墙之间没有摩擦力,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所以ABD正确,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的临界问题,要注意明确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最大静摩擦力判断物体是否发生滑动,从而明确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9.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质量为 B. B的质量为 C.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AC ‎【解析】‎ ‎【详解】由图乙可知,当A、B相对滑动后A的加速度恒定且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由图乙可知,当F=3N时,A、B刚开始滑动,即有: ,当F=9N时,A、B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AB间的摩擦达到最大静摩擦,则有: ,由以上两式解得:, ,当F=13N时,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综合,解得:,,综上所述,故应选A、C.‎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 B.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C. 电动机多做功为 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 ‎【答案】ACD ‎【解析】‎ ‎【详解】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等于物体在传送带上的相对位移大小.物块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物体加速到速度为v时所需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物块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则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即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故A正确.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故B错误.电动机多做的功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和内能,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动能是,摩擦产生的内能为,所以电动机多做的功,故C正确.电动机增加的功率即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故D正确.故选ACD.‎ ‎【点睛】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物体和传送带要发生相对滑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二、非选择题 ‎11.下面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时应当先放小车,让其运动起来,再接通电源 B 也可使用干电池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对纸带处理时,要从3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 ‎【答案】 (1). 220V 0.02 (2). 0.1 0.1 0.2 (3). CD ‎【解析】‎ ‎【详解】(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220V的电源;打点周期为交流电的周期;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T=5×0.02=0.10s;‎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C点速度大小等于:‎ 小车的加速度为:‎ ‎(3)A、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错误; B、为了使打点计时器工作,必须使用交流电源,故B错误; C、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故C正确; D、对纸带处理时,要从3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故D正确。 故选CD。‎ ‎12.为了测量两个质量不等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可直接测量的工具(如天平、弹簧秤等),某实验小组应用下列器材测量: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一套总质量为m=0.5kg 砝码,细线、米尺、秒表,他们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g取10m/s2).具体操作如下:‎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的质量分别为m2、m1;‎ ‎(2)从m中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质量为m1的沙袋下降,质量为m2的沙袋上升(质量为m1的沙袋下降过程未与其他物体相碰);‎ ‎(3)用米尺测出质量为m1的沙袋从静止开始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质量为m1的沙袋下降距离h所对应的时间t,则可求沙袋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 ;‎ ‎(4)改变右边砝码的质量△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a~△m”图线;‎ ‎(5)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为b=2m/s2,沙袋的质量m1= ______  kg,m2= ______ kg.‎ ‎【答案】 (3). ; (5). 3; 1.5;‎ ‎【解析】‎ 沙袋下降距离h所对应的时间t,则,解得:‎ 对右边沙袋:‎ 对左边沙袋: ‎ 解得:‎ 由“a~△m”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为b=2m/s2得: m=0.5kg ‎ 求解得m1=3kg,m2=1.5kg ‎13.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1m的半圆弧从A点沿圆弧轨迹运动到C点,用时5s,求整个过程中:‎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1)6.28m (2)1.256m/s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质点的位移:x=4R=4×1=4m,方向由A指向C;‎ 而质点经过的路程为s=2πR=2×3.14×1=6.28m;‎ ‎(2)平均速度: ‎ 平均速率:‎ ‎【点睛】本题考查路程及位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定义,注意路程、平均速率为标量;而位移、平均速度为矢量.‎ ‎14.一个倾角为θ=37°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4.0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斜面足够长,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为1.0m.‎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m/s.‎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物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下滑的加速度,通过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 解:(1)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的分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F2①‎ F1+Ff=ma②‎ 又因为 Ff=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a=gsinθ+μgcosθ=10×0.6m/s2+0.25×10×0.8m/s2=8.0m/s2④‎ ‎(2)小物块沿斜面上滑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则有 ‎⑤‎ 得==1.0m⑥‎ ‎(3)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F2⑦‎ F1﹣Ff=ma'⑧‎ 由③⑦⑧式得a'=gsinθ﹣μgcosθ=10×0.6m/s2﹣0.25×10×0.8m/s2=4.0m/s2⑨‎ 因为⑩‎ 所以==(或2.8m/s)‎ 答:(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为1.0m.‎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m/s.‎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15.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木板上放有一质量m=1.0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它离木板左端的距离为L=0.5m,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木板上,使木板和铁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设木板与铁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 ‎ ‎ ‎(1)求当拉力为3N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若要铁块相对木板静止,求拉力的最大值;‎ ‎(3)若将木板从铁块下抽出历时1s,求拉力的大小.‎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铁块受到的摩擦力 解得 ‎(2)最大静摩擦力 铁块的最大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3,由题意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16.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5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求:(g =10m/s2,sin53°=0.8,cos53°=0.6)‎ ‎(1)A、C两点的高度差;‎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 ‎【答案】(1)0.8m(2)68N;方向竖直向下(3)3.625 m ‎【解析】‎ ‎【详解】(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小物块在C点速度大小为:,‎ 竖直分量:‎ 下落高度: 。‎ ‎(2)小物块由C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小球在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FN=68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68N,方向竖直向下 ‎(3)设小物块刚滑到木板左端达到共同速度,大小为v,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速度分别为:‎ 对物块和木板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L=3.625 m 即木板的长度至少是3.625 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