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6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学案
第三章Error!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要 求 考 情 分 析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Ⅱ 实验三: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 的关系 1.命题规律 近几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以定律的综合应用 为主,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 2.考查热点 以联系生活实际、强调综合分析为主,突出表现 物理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2019 届高考复习应 予以高度关注。 [说明] 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第 12 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双基落实课) 知识点一 物理学史 物理学家 国籍 观 点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 意大利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被称为物 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笛卡儿 法国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 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 英国 牛顿运动定律 [小题练通] 1.(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 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 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 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解析:选 BCD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 略通过实验与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假如 没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期的笛卡儿也得出了 类似的结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 即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 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B、C、D 正确。 2.(2018·武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 他们观点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选 D A 项是伽利略的观点,B、C 两项是牛顿的观点,D 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 度的原因。 (2)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但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 情况无关。 [小题练通] 1.(多选)(人教教材改编题)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作用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解析:选 BC 飞机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时,由于惯性,炸弹会落在目标的前方,A 错;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在原地,B 对;汽车刹车时,由于惯 性,人会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的前冲,C 对;物体被向上抛出后,在空中向上运动是 由于惯性,D 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 大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解析:选 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A、B、D 错误,C 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 (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 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 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知识点三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 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个关系 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 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同点 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题练通] 1.(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 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 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 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解析:选 ACD 从题图可以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且变化情况相同, 选项 A、C、D 正确。 2.(粤教教材原题)沼泽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 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表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若人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 后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B.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解析:选 D 人对沼泽地的压力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大 小一定相等,故 A、B、C 错误,D 正确。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所以产生的效 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 知识点四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 如果不能直接求解物体受到的某个力时,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先求它 的反作用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 [小题练通] 1.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子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 着一个环,箱子与杆的总质量为 M,环的质量为 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 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 A.(M+m)g B.Ff+mg C.Ff+Mg D.Ff+(M+m)g 解析:选 C 箱子和杆处于静止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FN= Ff′+Mg=F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大小,则:FN′=FN=Ff+Mg。C 正确。 2.(2018·海口模拟)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为 70.0 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 20.0 kg 的建筑材料以 0.5 m/s2 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绳子与定滑轮间的摩 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 10 m/s2)( )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解析:选 B 对建筑材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得绳子的 拉力大小 F=210 N;然后再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Mg=F+N,得 N=49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490 N,故选项 B 正确。 [课时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南通、泰州、扬州高三模拟)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 “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析:选 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的作用其位置也可以改变,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D 项正 确,A、B、C 项错误。 2.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选 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项 错误,B 项正确;人所受的重力与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既不是平衡力, 也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D 项错误。 3.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的力比玻璃更大才没有碎 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的力比玻璃更大才 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关系 解析:选 C 由题意可知,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应 该是等大的,因为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榔头把玻璃打碎了。 故 C 正确。 4.(2014·北京高考)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 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 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 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 结论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解析:选 A 由于斜面上先后铺垫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可理解为斜面越来越光滑, 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即依次升高,所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选项 A 正确;B、C、D 选项都不能根据 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直接得到,选项 B、C、D 错误。 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加 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A.μ1(m+M)g B.μ2mg C.μ1mg D.μ1mg+μ2Mg 解析:选 B 木块在长木板上向右滑行过程中,受到长木板对其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长木板有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μ2mg,由于长木板 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故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 μ2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长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μ2mg,故 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列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 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车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解析:选 B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 越大,A 错误,B 正确;滑行的路程应由刹车时的速度确定,因为刹车过程中,其加速度是 一定的,根据 v2-v02=2ax,所以车速越大,其滑行的路程越大,而与其惯性大小无关,C 正确,D 错误。 7.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 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解析:选 BD 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 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②原 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 B、 D 项正确。 8.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 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 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 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即使甲的质量较大,甲、乙也同时到达滑轮 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解析:选 AC 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 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 选项 A 正确,B 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 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 C 正确,D 错误。 9.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 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者。若绳子质量不计, 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解析:选 AB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A 错误;甲和乙的拉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错误; 设绳的张力为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F m知,若 m 甲>m 乙,则 a 甲0,解得 F1<5 N,A 正确;若物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1- F2-μG=ma>0,解得 F1>25 N,C、D 正确。 (1)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要从受力分析入手,先求合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加速度的变化。 (2)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和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 (3)加速度如何变化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没有关系。 知识点二 瞬时性问题 1.两类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 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2)弹簧(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 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认为弹力保持不变。 2.解题思路 [小题练通] 1.如图所示,A、B 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θ,图甲中,A、B 两球用轻弹 簧相连,图乙中 A、B 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 C 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 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 gsin θ B.两图中 A 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 D.图甲中 B 球的加速度大小是图乙中 B 球加速度大小的 2 倍 解析:选 D 撤去挡板前,题图甲和题图乙中的 A、B 两球的受力情况一样,A 球受轻 弹簧(或轻杆)的弹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mgsin θ,B 球受到轻弹簧(或轻杆)的弹力沿斜面向 下,大小为 mgsin θ,B 球受挡板 C 的弹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2mgsin θ,撤去挡板后,轻 杆受力可突变,而轻弹簧因为没有来得及改变形变量而不能改变弹力,所以题图甲中 A 球 的加速度为零,B 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2gsin θ,题图乙中轻杆的存在使 A、B 两球的加速度相 同,由 2mgsin θ=2ma,可得 A、B 两球的加速度大小 a=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D 正确, A、B 错误;由上可知,题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为零,C 错误。 2.(2018·马鞍山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 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 P、Q。小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 小为 FT1,Ⅱ中拉力大小为 FT2,当剪断水平细线Ⅱ的瞬间,小球的加速 度 a 应是( ) A.a=g,竖直向下 B.a=g,竖直向上 C.a=FT2 m ,方向水平向左 D.a=FT1 m ,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解析:选 C 剪断水平细线Ⅱ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所以此时小球受到 FT1 和重力 mg 作用,合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T2,所以加速度为 a=FT2 m ,方向水平向左,选项 C 正确。 (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 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会发生突 变。 知识点三 超重和失重问题 1.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视重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 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超重 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失重 的条件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完全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完全失重的 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2.对超、失重现象的理解 (1)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 物的拉力)变大或变小了(即“视重”变大或变小了)。 (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 是向下运动无关。 (3)即使物体的加速度不沿竖直方向,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 或失重状态。 (4)物体超重或失重多少由物体的质量 m 和竖直加速度 a 共同决定,其大小等于 ma。 (5)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 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作用、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小题练通] 1.(鲁科教材原题)关于超重与失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增加了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所受的重力为零 D.不论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其所受的重力均没有变化 解析:选 D 超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加速度竖直向上或者加速度有竖直方向向上的分量, 而引起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重力的现象,其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发生 变化;同理可分析,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或者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也不会发生变 化,因此 D 正确。 2.(多选)(2015·江苏高考)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 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 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 A.t=2 s 时最大 B.t=2 s 时最小 C.t=8.5 s 时最大 D.t=8.5 s 时最小 解析:选 AD 人受重力 mg 和支持力 FN 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a。由 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地板的压力 FN′=FN=mg+ma。当 t=2 s 时 a 有最大值,FN′最大; 当 t=8.5 s 时,a 有最小值,FN′最小,选项 A、D 正确。 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三个角度和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 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 0 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 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知识点四 单位制 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2.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 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 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小题练通] 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 是导出单位 B.kg、m、C 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A 是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解析:选 D 在力学中选定 m(长度单位)、kg(质量单位)、s(时间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可以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力的单位(N)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导出的,D 正确,A 错误;电量的单位 C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B 错误;电流的单位 A 属于国际单位 制中的基本单位,C 错误。 [课时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苏州高三检测)下列关于力学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 是导出单位 B.kg、m、J 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kg,也可以是 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 F=ma 解析:选 D kg 是质量的单位,它是基本单位,A 项错误;J 是导出单位,B 项错误; g 也是质量的单位,但它不是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项错误;牛顿第二定律的 表达式 F=ma,是在其中的物理量都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时得出的,D 项正确。 2.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图 中能大致反映雨滴运动情况的是( ) 解析:选 C 根据题意,对雨滴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mg-kv=ma,随雨滴速度的增大可 知雨滴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 C 正确。 3.(2018·南京、盐城高三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甲,放在容 器底部,随同容器一起从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 则物块甲( ) A.加速度大于 g B.加速度小于 g C.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 0 D.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 mg 解析:选 C 物块甲和容器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整体法分析得出加速度为 g,A、B 项错误;对容器分析,物块甲若对容器有压力,加速度将大于 g,故对容器没有压力,C 项 正确,D 项错误。 4.(2018·呼和浩特模拟)如图所示,升降机天花板上用轻弹簧悬挂一物 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 10 cm,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9 cm,则升降 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g=10 m/s2)( ) A.以 a=1 m/s2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 a=1 m/s2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以 a=9 m/s2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以 a=9 m/s2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解析:选 B 根据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9 cm,小于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 10 cm,可知升 降机的加速度向下,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kx,mg-kx′=ma,解得 a=1 m/s2,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以 a=1 m/s2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也可能是以 a=1 m/s2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B 正确。 5.(2015·重庆高考)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 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F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 解析:选 B 根据 v t 图像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 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g=ma 可判断支持力 F 的变化情况: 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故选项 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2016·全国Ⅰ卷)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 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解析:选 BC 质点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所受合外力为 0,当对其施加一恒力后, 恒力的方向与原来运动的速度方向关系不确定,则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但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选项 B、C 正确。 7.(2018·南通模拟)如图所示,A、B 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 量不计,倾角为 θ 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 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gsin θ B.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gsin 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 都不为零 解析:选 BC 设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F,由平衡条件可知,F=mgsin θ,烧断细线之后 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故 B 球受力情况不变,瞬时加速度为零,B 正确,A、D 错误;以 A 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sin θ=maA,解得 aA=2gsin θ,C 正确。 8.(2018·盐城模拟)如图是汽车运送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图中 P、Q、N 是固定在车 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假设圆柱形工件表面光滑,汽车静止不动时 Q 传感器示数为零,P、N 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当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 传感器示数为零而 Q、N 传感器示数 不为零。已知 sin 15°=0.26,cos 15°=0.97,tan 15°=0.27,g 取 10 m/s2,则汽车向左匀加 速启动的加速度可能为( ) A.4 m/s2 B.3 m/s2 C.2 m/s2 D.1 m/s2 解析:选 AB 设圆柱形工件的质量为 m,对圆柱形工件受力分析如图 所示,根据题意,有 FQ+mg=FNcos 15°,F合=FNsin 15°=ma,联立解得 a= FQ+mg m ×tan 15°=FQ m ×0.27+2.7 m/s2>2.7 m/s2,故选项 A、B 正确。 9.(2018·淮安模拟)用一水平力 F 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 F 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 过程中,加速度 a 随外力 F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g=10 m/s2,则可以计算出(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F 为 14 N 时物体的速度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体的质量 解析:选 ACD 由题图可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7 N,A 项正确;由 F -μmg=ma,解得 a=1 mF-μg,将 F1=7 N,a1=0.5 m/s2,F2=14 N,a2=4 m/s2 代入上式 可得 m=2 kg,μ=0.3,C、D 项正确;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无法求出 F 为 14 N 时物体的 速度,B 项错误。 第 14 课时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点突破课) [基础点· 自主落实] [必备知识]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3.动力学中常见的图像 v t 图像、xt 图像、Ft 图像、Fa 图像等。 4.解决图像问题的关键 (1)看清图像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 0 开始。 (2)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像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 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小题热身] 1.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受水平恒力 F 作用,由静止开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 动,它在 t s 内的位移为 x m,则 F 的大小为( ) A.2x t2 N B. 2x 2t-1 N C. 2x 2t+1 N D. 2x t-1 N 解析:选 A 由 x=1 2at2 得 a=2x t2 m/s2,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1×2x t2 N=2x t2 N,故 A 正确。 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 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 是 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 0.7,g 取 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为( )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解析:选 B 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 得 : a = μg 。 由 v02 = 2ax , 可 得 汽 车 刹 车 前 的 速 度 为 : v0 = 2ax= 2μgx= 2 × 0.7 × 10 × 14 m/s=14 m/s,因此 B 项正确。 [重难点· 师生互动] 重难点(一) 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典例] (2016·四川高考)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 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乙所示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 水平面夹角为 θ 的斜面。一辆长 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 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 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 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 4 m 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 38 m,再 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 4 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 0.44 倍。货物与货车 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 cos θ=1,sin θ=0.1,g=10 m/s2。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解析] (1)设货物的质量为 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 f,加速度大小为 a1,则 f+mgsin θ=ma1 ① f=μmgcos θ 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 a1=5 m/s2 ③ a1 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 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 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 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 s0=38 m 的过程中,用时为 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 为 s1,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 s=4 m,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 离为 s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 F,F 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 k 倍,k=0.44,货车 长度 l0=12 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 l,则 Mgsin θ+F-f=Ma2 ④ F=k(m+M)g ⑤ s1=vt-1 2a1t2 ⑥ s2=vt-1 2a2t2 ⑦ s=s1-s2 ⑧ l=l0+s0+s2 ⑨ 联立①②④~⑨式并代入数据得 l=98 m。 ⑩ [答案] (1)5 m/s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98 m 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集训冲关] (2018·江苏常州模拟)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 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 质量 m=2 kg 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 F=36 N, 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4 N。g 取 10 m/s2。 (1)无人机悬停在距地面某一高度处进行抓拍时,动力系统提供的作用力 F1 多大? (2)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求在 t=5 s 时离地面的高 度 h; (3)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 H=100 m 处,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无人机突然失去 升力而坠落。求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 v。 解析:(1)无人机悬停时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有 F1=mg, 解得 F1=20 N。 (2)设无人机上升时加速度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f=ma,解得 a=6 m/s2 由 h=1 2at2,解得 h=75 m。 (3)设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1,解得 a1=8 m/s2 由 v2=2a1H,解得 v=40 m/s。 答案:(1)20 N (2)75 m (3)40 m/s 重难点(二) 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典例] (2018·德州模拟)一质量为 m=2 kg 的滑块能在倾角为 θ= 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以 a=2.5 m/s 2 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用一水 平向右恒力 F 作用于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在 t=2 s 内能沿斜面运动位 移 x=4 m。求:(g 取 10 m/s2) (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2)恒力 F 的大小。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θ-μmgcos θ=ma 解得:μ= 3 6 。 (2)使滑块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和向下两种可能。 由 x=1 2a1t2,得 a1=2 m/s2, 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时: Fcos θ-mgsin θ-μ(Fsin θ+mgcos θ)=ma1, 代入数据得:F=76 3 5 N; 当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时: mgsin θ-Fcos θ-μ(Fsin θ+mgcos θ)=ma1 代入数据得:F=4 3 7 N。 [答案] (1) 3 6 (2)76 3 5 N 或4 3 7 N 已知运动求受力问题同样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而且要在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得出合外力的方向的基础上,画出受力示意图。需要特别注意:产生加速度的合力是由物体 实际受到的力合成而来,并非物体又另外受到这样一个力的作用。 [集训冲关] 1.(2018·襄阳模拟)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 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 4 s 末到达离地面 100 m 的最高点时炸 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射 出时的初速度是 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 k 倍,那么 v0 和 k 分别等于(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 A.25 m/s,1.25 B.40 m/s,0.25 C.50 m/s,0.25 D.80 m/s,1.25 解析:选 C 根据 h=1 2at2,解得 a=12.5 m/s2,所以 v0=at=50 m/s;上升过程礼花弹 所受的平均阻力 Ff=k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mg+Ff m =(k+1)g =12.5 m/s2,解得 k= 0.25,故选项 C 正确。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 AB、BC 两部分组成, 且 AB=BC,小物块 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 A 点滑上桌面, 最后恰好停在 C 点,已知 P 经过 AB 与 BC 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 1∶4,则 P 与桌面上 AB、 BC 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μ2 之比为(P 在 AB、BC 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成匀变速直线 运动)( ) A.1∶1 B.1∶4 C.4∶1 D.8∶1 解析:选 D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P 在 AB 段减速的加速度 a1=μ1g,在 BC 段减速的 加速度 a2=μ2g,设 P 在 AB 段运动时间为 t,则可得:vB=μ2g·4t,v0=μ1gt+μ2g·4t,由 xAB =v0+vB 2 ·t,xBC=vB 2 ·4t,xAB=xBC 可求得:μ1=8μ2,故 D 正确。 重难点(三) 应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典例] (2016·海南高考)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 行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 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 0~5 s、5~10 s、10~15 s 内 F 的大小分别为 F1、F2 和 F3,则( ) A.F1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