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5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2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记一记]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1)振源; (2) 。介质 2.机械波的分类 机械波可分为 和纵波两种。前者质点振动方 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后者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 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机械波的传播 横波 垂直 λf (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 , 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 。 (3)机械波传播的是 、能量和信息。 (4)机械波的频率由 决定,而传播速度由 决定。 振动 迁移 振动形式 波源 介质 [试一试]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 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 质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 选项A和B正确。 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 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 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 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 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波源振动 的运动形式,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止传播,即波不 会停止传播。选项D错误。 答案:AB 波的图象 [记一记] 1.坐标轴 x轴:各质点 的连线。 y轴:沿质点振动方向,表示质点的 。 2.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各自 的位 移。 平衡位置 位移 平衡位置 3.波的图象的形状 简谐波的图象是 (或余弦)曲线,如图12-2-1 所示。 正弦 图12-2-1 [试一试] 2.如图12-2-2是一列简谐波的图象, 那么这列波的波长为________,各 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x=1.0 m处的质点此时刻 的位移是________。 图12-2-2 波的特有现象 [想一想] 如图12-2-3所示为声波干涉演示仪 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起,A管 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 被分成两列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 右侧小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 波的振幅如何变化?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 波的振幅如何变化? [提示] 由同一波源分成的两列波频率相同,符合两列 机械波干涉的条件。当两列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时,振动减弱;当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加强。 图12-2-3 [记一记] (1)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其中衍 射、干涉是波特有的性质。 ①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 的尺寸比波长 或相差不多。 ②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 某些区域的振动 ,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 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 。在稳 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 ,振动减弱点 始终 。 小 加强 减弱 相同 加强 减弱 波峰和波峰叠加得到振动 点,波谷和波谷叠 加也得到振动 点,波峰和波谷叠加得到振动 点。 (2)多普勒效应: 波源 运动时,观察者观察到的频率 高于或低于波的实际频率的现象。 加强 加强 减弱 相对观察者 [试一试] 3.关于两列波的稳定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 B.发生稳定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它们的频率一定相同 C.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 D.在振动加强的区域,质点的位移总是很大 解析:两列波叠加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故A错,B正确;在振动减弱的区 域里,只是两列波引起质点振动始终是减弱的,质点振 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 同,质点振动的振幅就为零,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在 振动加强的区域里,两列波引起质点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质点振动得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但这些点始终是振动着的,因而有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 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 答案:B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1)在振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 的距离叫波长。 (2)波传到任意一点,该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 振方向相同。 (3)介质中每个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所以任一质 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相同。因此可以断定:波 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的情况不同,它 的波长和波速可以改变,但频率和周期都不会改变。 (5)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6)相隔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同,相 隔半波长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反。 [例1] (2012·浙江高考)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 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 12-2-4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2-2-4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多一次 D.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 [尝试解题] 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A错误;a、 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选项B错误;波动先 传播到a点,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选项C错 误D正确。 [答案] D 波的多解性问题 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①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②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如:a.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 两种可能。 b.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起振方向有向上、向 下(或向左、向右)两种可能。 c.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 向传播的可能,即沿x轴正方向或沿x轴负方向传播。 d.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 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如知时 间关系,则加nT;如知空间关系,则加nλ。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 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 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 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例2] (2013·南昌模拟)如图12-2-5所示实线是一 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 问: 图12-2-5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答案] (1)54 m/s (2)58 m/s (3)波向左传播 求解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根据初末两时刻的波形图确定传播距离与波长的 关系通式。 (2)根据题设条件判断是唯一解还是多解。 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综合应用 1.两种图象的比较 图象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 分布规律 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 变化规律 研究内容 沿波传播方向上所有质 点 一振动质点研究对象 波的图象振动图象图象类型 (1)波长、振幅 (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 刻的位移 (3)任意一质点在该时 刻加速度方向 (4)传播方向、振动方 向的互判 (1)质点振动周期 (2)质点振幅 (3)各时刻质点位移 (4)各时刻速度、加 速度方向 图象信息 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 位移 表示某质点各个时刻 的位移物理意义 波的图象振动图象图象类型 表示一个波长表示一个周期 一完整曲线 占横坐标距 离 随时间推移,图象 沿传播方向平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 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图象变化 记录着许多人某时 刻动作、表情的集 体照片 记录着一个人一段时 间内活动的录像带 形象比喻 波的图象振动图象图象类型 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 播方向和某时刻的图象可判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常用的 方法如下: (1)微平移法:沿波的传播方向将波的图象进 行一微小平移,然后由两条波形曲线来判断 例如: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曲线 如图中实线所示。将其沿v的方向移动一微 小距离Δx,获得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图线 可以判定:t时刻质点A振动方向向下,质点 B振动方向向上,质点C振动方向向下 图象 方法 (3)逆向描迹法:逆着波的传播方向用铅笔描波形 曲线,笔头向上动,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笔头 向下动,质点的振动方向就向下 (2)“上、下坡”法: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 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即“上坡下、 下坡上” 例如:图中A点向上振动,B点向下振动,C点向 上振动 方法图象 (4)同侧法: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 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象的同一侧。 如图所示 方法图象 当已知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仍应用 上述方法,只不过是上述方向的逆向思维。 [例3] (2012·福建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2-6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 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 向和波速分别是 ( ) 图12-2-6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审题指导] 由波动图象可读出波长;由振动图象可读出周期;由 P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 A [随堂巩固落实] 1.在同一介质中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的横波互 相叠加,则 ( ) 答案:ACD 2.(2012·丹东联考)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 刻波形图如图12-2-7甲所示,a、b、c、d是波传播方 向上的四个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如再过3/2个周期开始 计时,其中某质点继续振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质 点是 ( ) 图12-2-7 A.a处质点 B.b处质点 C.c处质点 D.d处质点 解析:画出再过3/2个周期后的波形图,a处质点处于 波谷,c处质点处于波峰,b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 下运动,d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所以图乙 是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选项D正确。 答案:D 3.(2013·山西四校联考)振源S在O点做竖直方向的简 谐运动,频率为10 Hz,t=0时刻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 如图12-2-8所示(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中未画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2-2-8 A.t=0时,x=1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 B.t=0时,x=-2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 C.t=0.175 s时,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谷位置 D.t=0.175 s时,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 解析:t=0时,x=1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选项A正确; 根据波动传播的双向性和对称性,画出向左传播波的波形图, t=0时,x=-2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选项B错误;波长 为λ=2 m,周期T=1/f=0.1 s,波速v=λf=20 m/s。t=0.175 s时,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谷位置,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AC 4.(2012·淄博一模)如图12-2-9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 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 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2-9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通过的路 程为20 c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 的频率为50 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 现象 解析:图示时刻质点b向下运动,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增大,选 项A错误;此波周期为T=λ/v=0.02 s,频率为50 Hz。从图示 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振动了半个周期,故其通过的 路程是40 cm,选项B错误;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 的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选项C正确;根据 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 m的障碍 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正确。 答案:CD 5.(2012·威海一模)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 两点,相距9 m,它们各自的振动图线如 图12-2-10所示,如果Q比P离波源近, 那么这列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知,T=4 s。由题意可知,9=kλ+ λ/4, 解得λ=36/(4k+1),(k=0,1,2,3…) 由公式v=λ/T, 当k=0时,波速最大,最大波速v=9 m/s。 答案:36/(4k+1)(k=0,1,2,3…) 9 m/s 图12-2-10 (给有能力的学生加餐) 1.(2012·湖南部分学校联考)一列简谐横波,A为振源, 在B点刚开始振动时的图象如图1所示。图中数据单位 都是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图1 A.振源A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下 B.从振源A开始振动到形成如图所示波形,经过时间 为 1.6 s C.此后再经过0.2 s,振源A到达波峰 D.从M点开始运动到如图所示时刻,M通过的路程为 1.0 m 答案:B 2.(2012·重庆期末)如图2甲所示为某振源的振动图象, 图乙为该振源振动在t时刻在介质中形成的沿x轴传播的 简谐横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质点P的振幅为0 B.如果Q点是振源,则P点至少振动了5T/4 C.如果Q点是振源,则Q点至少振动了9T/4 D.如果t时刻P点沿y轴正向振动,则波沿-x方向传播 解析:质点P的振幅为A,选项A错误;如果Q点是振源, 波动沿-x方向传播,P点t时刻振动方向向下,则P点至 少振动了T,Q点至少振动了9T/4,选项B错误C正确; 如果t时刻P点沿y轴正向振动,则波沿+x方向传播,选 项D错误。 答案:C 3.(2012·大纲全国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图3(a)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x轴上某 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 间的距离可能是 ( ) 图3 答案:BD 4.(2011·四川高考)如图6所示为一沿 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 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 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 ( ) 图6 A.1 cm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