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 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 ,坚持“有助 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 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 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 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 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 0.57 ,达 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 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如 2006 年试卷的 4、6、11、14、22、26、 28、29、30 题; 2007 年试卷的 3、4、12、14、 17、25、26、 29、30 题等; 2008 年试卷的 1、3、12、16、 20、22、28、 30 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 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 2006 年试卷的第 22 题、第 26 题、 2007 年试卷的 25 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 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 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 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 53 分,占 44.2 %;电学 49 分,占 40. 8%;热 学 6 分,占 5%;光学 6 分,占 5%;原子物理学 6 分,占 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 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 1:7: 2 。 2008 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 17 个单元中的 14 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 和微粒性) ,涉及到 30 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查了 23 个,有 3 个Ⅱ级知识点重复考查,Ⅰ级知识点考查了 7 个),是 131 个知识点的四分之一弱, 覆盖率较低。 (16 题 22 题Ⅱ问都涉及串并联规律、 欧姆定律和电表的使用 ; 20 题 22 题Ⅰ问和 24 题都涉及到匀速圆周运动 ; 18 题 23 题 25 题都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 ) 这些知识点大多数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 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 力学 60 分,占 50%;电学 42 分,占 35%; 热学 6 分,占 5%;光学 6 分,占 5%;原子物理学 6 分,约占 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基本一致,但电 学内容明显偏小。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力和运动、圆周运动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 例大约为 1:8:1 。 2. 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四.高考评分细则与复习应对策略 ( 一) 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评分框架看高考 ( 二) 从高考试卷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 、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2 、注意最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4、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 ( 三 ) 消除误区,从细节上赢得高考。高考,细节决定成败! 五. 2008 年的高考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和宗旨─是知识结构达到纲举目张 (1)复习指导思想: 把握方向,确定合理定位; 重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复习策略: 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具有创新和质量意识; 研究学生、教材,把握 复习的起点与标高; 研究学法,改进教法,提高效益; 加强合作,整合资源; 面向全体,落到实处,贵在过手。 2.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1)热学:分子动理论的统计思想、微观量与宏观量的联系、能量分析等(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热一律) (2)光学:光电效应、干涉和衍射 (3)原子物理:能级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 特别注意板块内部的学科内综合 (3)对于图象的要求较高。 7.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 能、创新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之一是选拔具有学习 潜能的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近两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了对获取信息、加 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 8.高考试题并不回避成题。 每年高考试题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教材或复习资料中习题的影子。 9.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 有些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设问的角度新颖,这种设问角度的变化, 是针对中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等教学薄弱点而来的。 2009 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趋势分析 压比和电流比,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 、 射线,衰变,半衰期,爱因斯坦的 质能方程,长度的测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5.实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过去实验题基本上是考大纲规定的分组学生实验, 仪器的选取和实验操作基本不超越课本内容, 除原来的能力 要求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实验,会“非常规”地使用实验仪器,演示实验尤其是某些细节容易被师生忽略的 演示实验成了考查内容,所以近年高考实验题的得分率很低。 综合以上分析, 物理高考题中选择题、 非实验填空题和部分推理计算题较以前容易了, 实验题灵活性要求高了, 解答与实际联系的题目是考生的弱项。 下几个方面: 三、物理学科的高考复习对策 加工处理信息是 1.立足学科,抓实双基 复习中必须防止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过高的高度, 用过多的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 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 结果,正确思路是立足于本学科,看好学科的“门” 。新高考强调向“以能力立意”的转变,不过分强调知识的 覆盖面,但离开基础知识讲能力,就成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加强对所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能力。 2.重视说理、论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可看到,相当多的考生说理、论证及表达能力较差,缺乏规范性,遇到说理、论证题更是词 不达意,逻辑混乱,所以考生必须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知识在学习中的渗透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原子物理占分值越来越大。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近代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 为物理教学提 供了丰富的材料,学习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可开拓视野;同时要加强应用性题目的训练,注重收集有 关出现信息题的生活模型和反映高科技脉搏的科技模式。 近年来高考试题不少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真实、全面地再现 高考物理学科的失误及减少失误的策略 考生在高考试卷中写出的答案,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心理状态、 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思维品质、 思维的深度和质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不学习潜 难发现: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解答不规范等原因,产生了失误或者错误, 这些失误或者错误必然会造成失分。 一、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电压为 U的电场加速后速度达到 秒,考生仅在利用动能定 4.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 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 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 忽 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 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5.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 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 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 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 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 在随后的平衡方程 就出错了。 6.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 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 从而 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 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 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二、减少考试失误的策略 1.复习阶段一定要了解考试要求,明确考试要求和目标 这对复习有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和反馈功能。 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 重基础、 查全面、 验方法、 考能力。 所谓“重基础” ,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 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因此,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 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3.控制难题,多做“错题” 迎考复习必须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但其难易程度与数量应有所控制,成绩优异者可适当 做一些难题,一般同学应少做或不做难题,因为一道难题,往往要消耗我们许多精力和宝贵的时间。不少同学认 为,难题就是重点, 《考试说明》中的“ C级”知识点就是难题,这是一种误解,危害不小。 “C级”知识点的考 题往往是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的,而历年物理高考试题,易、中、难三个档次的题目数量,分值之比一般为 3: 5:2,我们切不可把 A、B、C三级知识点机械地与考题中易、中、难三档题对应看待。因此,应多做中档题,这 样不仅可以巩固 A、B、C三级知识点中的基础知识,还是优等生在基础题上弥补知识缺陷的有效途径,做题不在 多,但应达到练一点而带全面的效果。 第三、重视审题,读题时要注意及时记录题中信息,必要时还要作图帮助记,挖录有关信息,用作图的方法帮助 审题, 在头脑中建立活的物理情景。 把题意理解错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建议同学们用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 过程中几个关键状态的情景图来帮助自己理解题目叙述的全过程, 准确把握问题的已知条件、 边界条件、 临界条 件。通过作图帮助自己审题,使自己尽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四、提高运算的一次成功率。由于高考时间很紧,几乎没有时间回头检查,不能等着最后重新演算检查。最后 阶段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许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备考策略篇 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 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 往往造成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 . 这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 . 因此, 在复习备 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复习资料辅助复习,有利于提高复 习效果 . 2.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又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 . 要做到重 点突出,又必须做到覆盖全面 . 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 3.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 . 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 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 二者进行重新整合。复习一般历时 160 天,并且每月大考一次,每两周小考一次,每个知识点随堂测试,每单元 专题测试,帮助学生健全笔记、建立纠错日记和错题本,必要时让学生讲解该节内容,学生和老师一起倾听,然 后由其他学生再补充、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这一阶段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二阶段复习主抓学科内知识综合训练, 以单元复习为主线, 并开设一些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专题训 练课,以提高学生对这类题目的适应能力。指导专题复习时要着重在思维方法方面引导、点拨,将能力训练和心 理训练结合起来。复习时间大约 55 天左右, 第二阶段复习的重点是:夯实基础知识、凸现主干知识、兼顾新增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一贯是高考 物理考查的重点内容, 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 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是提 高能力的基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有: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牛顿运动定律; 3、动量定律及动量守恒 定律; 4、动能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焦耳定律; 7、串联、并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电功率分配; 8、安培力、左手定则; 9、 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10、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 1、审好题,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 (1) ,由“粗”到“细” ,多 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粗读” ,了解题目描述了何种物理现象,何种物理过程,需要求解什么物理问题, 然后再“细读” ,对题目文字和图象的关键之处,要细心领会,仔细品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 题信息。 (2) 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不但关注具体数据,而且注意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 “至多” ,“至 少”,“恰好” ,“缓慢” ,“迅速”,“瞬间”,“光滑” ,“轻绳”是否“重力不计”等等。 (3) 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 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大胆地摒弃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4) 深入推敲,挖 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部分条件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全面剖析题意,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 (5) 借助示意图, 再现解题信息: 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境, 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 实践证明, 许多物理问题只要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1)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仍是中、低档居多,占到全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高难度题目仅仅是少数,所以应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念。 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和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是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我建议大家:首先,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不少同学一拿到题目, 就急急忙忙去找已知的物理量和需要求解的物理量,然后去套含有这些物理量的公式 , 这种习惯很不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