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20届高三上理科综合物理试题测验(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变化到的时间为:,所以加速度为:,A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若设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列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但是计算较复杂,没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捷.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2s B. 在4s末两物体从出发后到第1次相遇前相距最远 C. 在6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 D. 两物体加速时,甲物体的加速度小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直接读出两物体出发的时刻关系.分析两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相距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分析6s末两物体的位移是否相等,判断是否相遇.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详解】由图看出,乙物体比甲物体早出发2s,A错误。在0-4s内,乙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乙两物体又是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则乙运动在甲的前方,两者距离不断增大;4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减小,所以第4s末是甲、乙两物体从出发后到第1次相遇前相距最远的时刻,B正确;根据“面积”等于位移,由图看出,6s末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两者没有相遇,C错误;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看出,甲、乙两物体加速时,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关键要抓住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根据两物体速度大小和位置关系分析距离的变化. 3.如图所示,物块的质量为m,在恒力F的作用下,紧靠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若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A. 物体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B. 天花板对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cos θ C. 天花板对物体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Fsin θ D. 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为μFsin θ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将推力F正交分解,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 Fcosθ-f=0 竖直方向 Fsinθ-N-mg=0 解得: f=Fcosθ N=Fsinθ-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也为 Fsinθ-mg A.由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4个力作用,故A错误; B. 天花板对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cos θ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天花板对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Fsin θ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为μFsin θ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4.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随着板顺时针方向转动,越来越大,因此N2越来越小,同样也越来越小,答案B正确。 考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的合力与分解 5.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 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 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答案】BD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2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m,A错误;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B正确;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C错误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D正确. 6.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 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v1=5 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5 m/s C.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20 s D. 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大小为20 m/s 【答案】BD 【解析】 【详解】A. 汽车在10s内的位移是: 由,代入数据得: 解得: 故A项错误; B. 由得: 即: 解得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v7=25m/s,故B正确; C. 汽车从第1根到第7根电线杆的时间是t7,则: x17=6×50m=300m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代入数据解得:,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t=t7-t3=20-10s=10s 故C项错误; D. 汽车从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 故D项正确。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到t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 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D. t3时刻甲车和乙车相遇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所以两车间的距离不变,故A项错误; B. 0~t3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t3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项错误; C. 根据斜率等于速度,结合条件:OC与AB平行,可知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故C项正确; D. t3时刻两车相遇,故D项正确。 8.如图所示,水平粗糙绝缘杆从物体A中心的孔穿过,A的质量为M,且绝缘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与A连接,整个装置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A不带电,B带正电且电荷量大小为Q,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细线中张力大小为 B. 细线中张力大小为 C. 杆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QE D. 杆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Mg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B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 F电=QE 由平衡条件: 对A受力分析并分解如图: 由平衡条件: f=Tsinθ=mgtanθ=QE N=Mg+Tcosθ=(M+m)g 即:杆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故ABC项与题意不相符,D项与题意相符。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9.如图甲所示,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探究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带有绳套的细绳,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并标出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1)图乙所示,弹簧秤读数为____________N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活动端仍拉到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细绳必须等长 C.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夹角应尽可能大 【答案】 (1). 2.10N (2). 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3). AC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弹簧秤的精度为0.1N,所以弹簧秤的读数为2.10N; (2)[2] 合力与分力间的关系是等效替代,所以我们要让一个力(合力)与两个力(分力)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所以将橡皮筋的活动端都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3]A.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A项与题意相符; B. 为减小实验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就要设法减小读数误差,两个分力的大小不一定要相等,绳子的长短对分力大小和方向亦无影响,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 C. 弹簧秤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作图时产生的角度误差会减小,故C项与题意相符; D. 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要适当,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6 (2). 7 (3). 1.00 (4). 1.16 (5). 2.00 (6). 偏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 (3)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逐差法得: .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 【点睛】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1.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x.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 在匀速运动阶段,有 mgtanθ0=kv0 得: (2) 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有 N′sinθ-kv=ma N′cosθ=mg 解得: 12.某天,张叔叔在上班途中沿人行道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的平直公路驶过,此时,张叔叔的速度是1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10s后公交车又启动向前开去。张叔叔的最大速度是6m/s,最大起跑加速度为2.5m/s2,为了安全乘上该公交车,他用力向前跑去,求: (1)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分析张叔叔能否在该公交车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 【答案】(1)4.5m/s2 (2)能 【解析】 试题分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 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 (2)汽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时用时: 汽车刹车过程中用时: 张叔叔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 张叔叔加速过程中的位移: 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的时间 因,张叔叔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 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布朗运动反映微粒的分子运动 B. 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晶体 C. 两物体接触达至热平衡时,内能相等 D. 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 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的固体微粒的分子运动,故A项与题意相符; 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具有各向异性,一定是晶体,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 C. 两物体接触达至热平衡时,温度相等,故C项与题意相符; D. 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项与题相符; E. 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个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增大,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故E项与题意不相符。 14.如图,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0、压强为1.2p0的理想气体.p0和T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①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1; ②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答案】(1) (2) 【解析】 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V1=V ②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W=P0(V﹣V1) 活塞刚要下降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解得:T1=2T0;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U=α(T0﹣T1)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U=W+Q 解得:Q=p0V+αT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