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三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三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年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三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 ‎ 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为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6—8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不得分,全部选对得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 C.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 ‎2.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B,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B上.现用水平力F推物体A,在F由零逐渐增加至mg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和B始终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再不变 B.A对B压力的最小值为mg,最大值为mg C.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mg D.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mg,最大值为3mg ‎3.一摩托车在竖直的圆轨道内侧做匀速圆周运动,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车经最高点时发动机功率为P0,车对轨道的压力为2mg.设轨道对摩托车的阻力与车对轨道的压力成正比,则(  )‎ A.车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 B.车经最低点时发动机功率为2P0‎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D.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4.一个物体静止在质量均匀的球形星球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星球密度为ρ,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星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 A. B. C.ρGπ D.‎ ‎5.如图所示,甲、乙两车用轻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对甲、乙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假定整个过程中弹簧均在弹性即度内),正确的说法是(  )‎ 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断增大 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恒力对系统一直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两物体的速度减少为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大于外力F1、F2的大小 ‎6.滑块以速率v1冲上斜面,当它回到斜面底端时速率为v2,且v2<v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 A.上滑时机械能减小,下滑时机械能增大 B.上滑时机械能减小,下滑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滑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D.上滑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7.为减机动车尾气排放,某市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该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F﹣图象 (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最终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电动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5m/s B.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C.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5 s D.该车行驶时的阻力是400N ‎8.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也逐渐减小 B.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g C.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D.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 ‎ 二、必做题 ‎9.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打出的纸带一段.‎ ‎(1)图乙中,纸带上打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 C.木板的质量m1 ‎ D.滑块的质量m2 ‎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10.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11.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在最高点时的速度 ‎(2)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3)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12.如图所示是倾角θ=37°的固定光滑斜面,两端有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P、Q,PQ距离L=3m,质量M=2.0kg的木块A(可看成质点)放在质量m=0.5kg 的长d=1.2m的木板B上并一起停靠在挡板P处,A木块与斜面顶端的电动机间用平行于斜面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现给木块A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开动电动机保证木块A一直以初速度v0=4m/s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A的下表面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μ1=0.5,经过时间t,当B板右端到达Q处时刻,立刻关闭电动机,同时锁定A、B物体此时的位置.然后将A物体上下面翻转,使得A原来的上表面与木板B接触,已知翻转后的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μ2=0.125,且连接A与电动机的绳子仍与斜面平行.现在给A向下的初速度v1=4m/s,同时释放木板B,并开动电动机保证A木块一直以v1‎ 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木板B与挡板P接触时关闭电动机并锁定A、B位置.(g=10m/s2. =2.24)求:‎ ‎(1)B木板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A沿斜面上升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 ‎(3)A、B沿斜面向下开始运动到木板B左端与P接触时,A距B下端的距离.‎ ‎ ‎ 四、选做题(物理化学均为二选一)[物理-选修3-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一定越大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14.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耗油量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atm.设轮胎容积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请计算和回答:‎ ‎①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 ‎②为什么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易爆胎,爆胎后胎内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说明理由.‎ ‎ ‎ 五、[物理-选修3-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E.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16.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θ=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 ‎ ‎ ‎2016-2017学年年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三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为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6—8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不得分,全部选对得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 C.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牛顿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故无法计算引力大小,故B错误;‎ C、伽利略在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了转换法,故C错误;‎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从而能计算地球的质量,故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故D正确.‎ 故选:D.‎ ‎ ‎ ‎2.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B,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B上.现用水平力F推物体A,在F由零逐渐增加至mg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和B始终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再不变 B.A对B压力的最小值为mg,最大值为mg C.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mg D.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mg,最大值为3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对A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地面对B的支持力,对A受力分析,根据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平衡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求出A对B压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根据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求出摩擦力的表达式,从而判断摩擦力的最大值和最小,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解答】解:A、对A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所以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M+m)g始终不变,故A错误;‎ B、对A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 垂直于斜面方向有:N=mgcos30°+Fsin30°,当F=0时,N最小,最小为,当F=时,N最大,最大为,故B正确;‎ CD、沿着斜面方向,当Fcos30°=mgsin30°即F=时,摩擦力为零,当F<mg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摩擦力f=mgsin30°﹣Fcos30°,当F=0时,f最大,;‎ 当F>时,静摩擦力方向向下,则摩擦力f′=Fcos30°﹣mgsin30°,当F=‎ 时,f最大,,‎ 综上可知,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mg,故CD错误.‎ 故选:B.‎ ‎ ‎ ‎3.一摩托车在竖直的圆轨道内侧做匀速圆周运动,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车经最高点时发动机功率为P0,车对轨道的压力为2mg.设轨道对摩托车的阻力与车对轨道的压力成正比,则(  )‎ A.车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 B.车经最低点时发动机功率为2P0‎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动机牵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D.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考点】功能关系;向心力;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摩托车在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大小,即可求出最低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发动机的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乘积,而牵引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可以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解:A、在最高点:向心力大小为 Fn=N1+mg=3mg,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不变,则在最低点:N2﹣mg=Fn,得:N2=4mg.故A错误;‎ B、在最高点:发动机功率P0=F1v=μN1v=2μmgv,在最低点:发动机功率为:P=F2v=μN2v=4μmgv,则有:P=2P0.故B正确.‎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故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因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大小,故发动机的牵引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而在运动中重力势能改变,故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 ‎ ‎4.一个物体静止在质量均匀的球形星球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星球密度为ρ,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星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 A. B. C.ρGπ 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赤道上随行星一起转动的物体对行星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说明此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及M=ρV进行求解.‎ ‎【解答】解:设某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物体质量为m,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则有G=mRω2,‎ 又M=ρV=ρπR3.‎ 联立两式解得:ω=‎ 故选:A.‎ ‎ ‎ ‎5.如图所示,甲、乙两车用轻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甲、乙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整个过程中,对甲、乙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假定整个过程中弹簧均在弹性即度内),正确的说法是(  )‎ A.系统受到外力作用,动量不断增大 B.弹簧伸长到最长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恒力对系统一直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两物体的速度减少为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大于外力F1、F2的大小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对甲、乙及弹簧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动量守恒条件分析系统动量是否变化.‎ ‎【解答】解:A、因F1、F2等大反向,故甲、乙、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A错误 B、在开始过程中,拉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甲、乙作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伸长最长,系统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C错误 D、在拉力作用下,甲、乙开始做加速运动,弹簧伸长,弹簧弹力变大,物体甲、乙受到的合力变小,物体加速度变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等于拉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弹簧弹力大于拉力,两物体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量达最大,当返回速度再次为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小于外力F1、F2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 ‎ ‎6.滑块以速率v1冲上斜面,当它回到斜面底端时速率为v2,且v2<v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 A.上滑时机械能减小,下滑时机械能增大 B.上滑时机械能减小,下滑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滑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D.上滑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由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可知物体应受到阻力,则可知机械能的变化;要找出动能和势能和同的点,可以先表示出A点的机械能,则比较出发点与A点的机械能的关系可得出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则可得出动能和势能相同的位置.‎ ‎【解答】解:A、B、由v2<v1可知,斜面与滑块间有摩擦,滑块无论上升还是下降时,都有机械能损失,故A错误,B正确;‎ C、D、为判断C、D的情况,可先求出斜面中点A的动能EK1和势能EPA情况,滑块初始机械能E1=mv12 ①,‎ 滑块在斜面中点A的速度VA=,在A点的机械能EA=mvA2+EPA②.‎ 联立①②式得:EA=mv12 +EPA=E1+EPA; ‎ 而因斜面与滑块间有摩擦,知E1>EA,所以EKA>EPA,‎ 故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应出现在A点之上,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 ‎ ‎7.为减机动车尾气排放,某市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该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F﹣图象 (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最终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电动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5m/s B.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C.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1.5 s D.该车行驶时的阻力是400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AB过程牵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段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动车的功率,斜率不变,则功率不变,根据功率与牵引力的关系,判断BC段的运动情况,速度达到最大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解答】解:A、在图象中,牵引力不变时,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故匀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m/s,故A错误 B、AB段牵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动车的功率,知BC段功率不变,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 电动机的功率为:P=Fv=400×15W=6000W,‎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由图线知,f=40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s.故CD正确;‎ 故选:CD ‎ ‎ ‎8.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也逐渐减小 B.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g C.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D.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平均速度.‎ ‎【分析】由图象得到小球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运动规律,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A、C、上升过程,受重力和阻力,合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a=g+>g;‎ 由于是减速上升,阻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 下降过程,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解得:<g;‎ 由于速度变大,阻力变大,故加速度变小;‎ 即上升和下降过程,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故A正确,C错误;‎ B、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最终以v1匀速下降,有:mg=kv1;‎ 小球抛出瞬间,有:mg+kv0=ma0;‎ 联立解得:,故B正确;‎ D、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小于阴影部分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故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正确;‎ 故选:ABD.‎ ‎ ‎ 二、必做题 ‎9.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打出的纸带一段.‎ ‎(1)图乙中,纸带上打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3.0 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AB ‎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 C.木板的质量m1 ‎ D.滑块的质量m2 ‎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由此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解答】解:(1)由△s=aT2得:‎ a==3.0m/s2‎ 故答案为:3.0.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可知只要求出cosθ和sinθ即可,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只要求出木板的长度L和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即可,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故答案为:(1)3.0 (2)AB.‎ ‎ ‎ ‎10.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C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 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ADE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m1•OM+m2•ON=m1•OP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分析答题.‎ ‎(2)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确定需要测量的量;‎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确定需要验证的关系式 ‎【解答】解:(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于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小球的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其初速度,即测量射程,故C正确.‎ ‎(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验证:m1v1=m1v2+m2v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 上式两边同时乘以t得:m1v1t=m1v2t+m2v3t,得:m1OP=m1OM+m2ON,‎ 因此实验需要过程为:测量两球的质量、确定落点从而确定小球的水平位移,故选:ADE.‎ ‎(3)由(2)可知,实验需要验证:m1OP=m1OM+m2ON;‎ 故答案为:(1)C;(2)ADE;(3)m1•OM+m2•ON=m1•OP ‎ ‎ ‎11.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在最高点时的速度 ‎(2)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 ‎(3)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木块从a运动到斜面上最高点的过程中,木块与物体P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木块在最高点时,两者有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2)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 ‎(3)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达到共同的速度相同,对全过程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 ‎【解答】解:(1)木块在最高点时,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v0=(m+2m)v…①‎ 得:v=‎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v02=(m+2m)v2+mgh+fL…②‎ 由①②得:f=…③‎ ‎(2)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对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得:‎ mv02=(m+2m)v2+f(2L﹣s)…④‎ 由②③④得:s=L.‎ 答:(1)木块在最高点时的速度是.‎ ‎(2)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是;‎ ‎(3)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是L.‎ ‎ ‎ ‎12.如图所示是倾角θ=37°的固定光滑斜面,两端有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P、Q,PQ距离L=3m,质量M=2.0kg的木块A(可看成质点)放在质量m=0.5kg 的长d=1.2m的木板B上并一起停靠在挡板P处,A木块与斜面顶端的电动机间用平行于斜面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现给木块A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开动电动机保证木块A一直以初速度v0=4m/s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A的下表面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μ1=0.5,经过时间t,当B板右端到达Q处时刻,立刻关闭电动机,同时锁定A、B物体此时的位置.然后将A物体上下面翻转,使得A原来的上表面与木板B接触,已知翻转后的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μ2=0.125,且连接A与电动机的绳子仍与斜面平行.现在给A向下的初速度v1=4m/s,同时释放木板B,并开动电动机保证A木块一直以v1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木板B与挡板P接触时关闭电动机并锁定A、B位置.(g=10m/s2. =2.24)求:‎ ‎(1)B木板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A沿斜面上升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 ‎(3)A、B沿斜面向下开始运动到木板B左端与P接触时,A距B下端的距离.‎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对B木板,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B的加速度.‎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出B的速度等于A的速度需要的时间,然后由位移公式求出A、B的位移,然后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A、B沿斜面上升过程的时间.‎ ‎(3)由牛顿第二定律求B的加速度,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A、B的位移及A、B间的相对位移,即A到B下端的距离.‎ ‎【解答】解:(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cosθ﹣mgsinθ=ma1,‎ 代入数据解得:a1=10m/s2;‎ A、B相对静止需要的时间为:t1=‎ A的位移为:xA=v0t1=4×0.4m=1.6m,‎ B的位移为:xB=,‎ AB的相对位移为:△x=xA﹣xB=0.8m,‎ A、B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3)B开始向下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2==10m/s2,‎ B与A相对静止后B的加速度为:a3=,‎ 代入数据解得 a3=2m/s2‎ A、B相对静止的时间:t2=,‎ A的位移为:xA′=v1t2=4×0.4m=1.6m,‎ B的位移为:xB′=m,‎ 相对位移为:△x′=xA′﹣xB′=0.8m,‎ 此时A离B右端的距离为:d′=△x′+(d﹣△x)=1.2m,‎ AB速度相等后,B以加速度a2加速运动,B到达P所用时间为t3,‎ 则:L﹣d﹣xB=v1t3+a2t32,‎ 代入数据解得:t3=0.2s A距B下端的距离为:‎ 答:(1)B木板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2)A沿斜面上升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为0.65s;‎ ‎(3)A、B沿斜面向下开始运动到木板B左端与P接触时,A距B下端的距离为0.04‎ ‎ ‎ 四、选做题(物理化学均为二选一)[物理-选修3-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一定越大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考点】封闭气体压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析】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解答】解:A、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均大,故A错误;‎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故B正确;‎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减小,分子间斥力也减小,故C错误;‎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宏观热现象都有方向性,故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B.‎ ‎ ‎ ‎14.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耗油量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atm.设轮胎容积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请计算和回答:‎ ‎①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 ‎②为什么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易爆胎,爆胎后胎内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说明理由.‎ ‎【考点】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该变化为等容变化,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40℃不低于1.6atm,在90℃不超过3.5atm.根据查理定律进行求解.‎ ‎【解答】解:①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设在T0=293 K充气后的最小胎压为pmin,最大胎压为pmax.依题意,‎ 当T1=233 K时胎压为p1=1.6 atm.根据查理定律有 即 =‎ 解得pmin=2.01 atm ‎ 当T2=363 K时胎压为p2=3.5 atm.根据查理定律有 ‎ 即 =,解得pmax=2.83 atm.‎ 所以胎压在20℃时的合适范围是2.01 atm~2.83 atm ‎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致使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易爆胎;爆胎后,胎内气体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而放热,另一方面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定律知,其内能减少. ‎ 答:①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2.01 atm~2.83 atm范围内比较合适;‎ ‎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致使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易爆胎;爆胎后,胎内气体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而放热,另一方面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定律知,其内能减少.‎ ‎ ‎ 五、[物理-选修3-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E.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分析】由A点的振动方向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由图确定波长,根据A点振动情况确定,求出波速.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不随波向前移动.根据周期,分析在t=0.04s时,质点B处在位置和速度方向.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干涉.‎ ‎【解答】解:‎ A、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波形将向左平移,所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 B、由题知波长 λ=2m,周期为 T=4t=4×0.02s=0.08s,则波速v==m/s=25m/s.故B正确.‎ C、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并不迁移.故C错误.‎ D、此时B点正向下运动,t=0.04s=0.5T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故D正确.‎ E、该波的频率为 f==Hz=12.5Hz,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12.5Hz,故E错误.‎ 故选:ABD ‎ ‎ ‎16.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θ=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分析】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求出AC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再由求解折射率即可.‎ ‎【解答】解: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如下图所示.图中θ1、θ2为AC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 ‎ nsinθ1=sinθ2‎ 设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角,则 ‎ θ2=θ1+α 由于=, =.所以=‎ 而==tanθ,θ=30°‎ 所以tanα==‎ 可得α=30°,θ2=60°,θ1=30°,所以n==‎ 答: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棱镜的折射率是.‎ ‎ ‎ ‎2017年2月25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