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哈六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0~5s内物体运动方向不变,5s后反向运动,5s时离出发点最远,A错误;位移等于v-t图像的面积,4s的位移为30m,平均速率为7.5m/s , C正确;5s的位移为+35m,最后一秒的位移为-5m,总路程为40m,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可以知道5~6s内,物体动能增加,所受的合外力做正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速度图像的分析。‎ ‎2.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细线被拉直,并处于水平位置,球处在与0点等高的A位置,如图所示。现将球由静止释放,若用v表示其速率,Ek表示其动能,Ep表示其重力势能(以最低点为零势能面),则它由A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关于三个量随时间t或随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空气阻力不计):‎ A. ‎ B. ‎ C. ‎ D. ‎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开始释放时绳子没有拉紧,瞬间做自由落体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图像t=0时刻斜率为零,故A错误;‎ BD.根据动能定理有: ,可见,动能与下落高度h成正比,故B错误,D正确;‎ C.重力势能与时间的图像的斜率表示重力势能的变化率,即重力的瞬时功率,设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则 ,先增后减,所以图像斜率先增后减,故C正确。‎ 故选:CD。‎ ‎3.如图所示,一竖直平面内光滑圆形轨道半径为R,小球以速度v0经过最低点B沿轨道上滑,并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0应等于2,小球到A点时速度为零 B. 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零 C. 小球在B点时向心加速度最大,在A点时向心加速度最小 D. 小球从B点到A点,其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1)‎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解得:;即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为,加速度为g;故A项错误,B项错误.‎ C.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可知速度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则小球在B点时向心加速度最大,在A点时向心加速度最小;故C项正确.‎ D.由于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反向,因而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过程中速度的增量为;故D项错误.‎ ‎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 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球在接触弹簧之前做自由落体。碰到弹簧后先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0即重力等于弹簧弹力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后往下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与弹簧接触的整个下降过程,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上升过程恰好与下降过程互逆。由乙图可知时刻开始接触弹簧,但在刚开始接触后的一段时间内,重力大于弹力,小球仍做加速运动,所以此刻小球的动能不是最大,A错误;时刻弹力最大,小球处在最低点,动能最小,B错误;时刻小球往上运动恰好要离开弹簧;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先加速后减速,动能先增加后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C正确D错误。‎ ‎5. 如图所示,D、E、F、G 为地面上间距相等的四点,三个质量相等的小 球A、B、C分别在E、F、G的正上方不同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 平向左抛出,最后均落在D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可判断A、B、C 三个小球 A. 初始离地面的高度比为1:2:3‎ B.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C.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3‎ D. 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之比为1:2: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相同的初速度抛出,而A、B、C三个小球的水平位移之比1:2:3,可得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再由可得,A、B、C三个小球抛出高度之比为1:4:9,故A错误;由于相同的初动能抛出,根据动能定理,由不同的高度,可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不可能为1:2:3,若没有初速度,则之比为1:2:3,故B错误;相同的初速度抛出,而A、B、C三个小球的水平位移之比1:2:3,可得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由v竖=gt可得竖直方向的速度之比为1:2:3,由P=Gv,那么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1:2:3,故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由于质量相等且已知高度之比,可得落地时动能的变化量之比即为1:4:9,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平抛运动;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直接考查,突破口是由相同的抛出速度,不同的水平位移从而确定运动的时间.所以掌握住平抛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学公式就能轻松解决。‎ ‎6.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B. GMm C. D.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轨道半径为时①,卫星的引力势能为②‎ 轨道半径为时③,卫星的引力势能为④‎ 设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⑤‎ 联立①~⑤得,故选项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名师点睛】求出卫星在半径为圆形轨道和半径为的圆形轨道上的动能,从而得知动能的减小量,通过引力势能公式求出势能的增加量,根据能量守恒求出热量。‎ ‎7.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则( )‎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动量守恒的条件可以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由功的定义可确定小球和槽的作用力是否做功;由小球及槽的受力情况可知运动情况;由机械能守恒及动量守恒可知小球能否回到最高点.小球与弹簧接触前,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有则有。当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小球受外力,故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再守恒,故A错误;下滑过程中两物体都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而力是垂直于球面的,故力和位移不垂直,故两力均做功,故B错误;小球脱离弧形槽后,槽向后做匀速运动,小球向前做速度大小和槽相同的匀速运动,而小球和弹簧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小球被原速率反弹,反弹继续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小求被反弹后,因两物体均有向左的速度,且速度大小相等,则两物体不会相遇,小球不会到达最高点,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功的两个因素。‎ ‎8.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一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忽略一切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 )‎ A. 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 B. a的动能等于b的动能 C. 两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 D. 物体a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a机械能的减少量 ‎【答案】AD ‎【解析】‎ ‎【详解】将b的实际速度进行分解如图:‎ ‎ 由图可知va=vbcosθ,即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故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故A正确,B错误; ab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物体a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a机械能的减少量,选项D正确;故选AD.‎ ‎9.从地面上以初速v0度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关系,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B. 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 C.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最小 D.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上升过程,受重力和阻力,合力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由于是减速上升,阻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 下降过程,受重力和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解得:;由于速度变大,阻力变大,故加速度变小;即上升和下降过程,加速度一直在减小,跑出瞬间加速度最大,落回地面加速度最小;故A项错误,C项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小于阴影部分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故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故B错误.‎ D.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最终以v1匀速下降,有:mg=kv1;‎ 小球抛出瞬间,有:‎ mg+kv0=ma0;‎ 联立解得:;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正方形中心处场强最大的是 (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结合矢量合成法则,两个负电荷在正方形中心处场强为零,两个正点电荷在中心处电场强度为零,故A错误;同理,正方形对角线异种电荷的电场强度,即为各自点电荷在中心处相加,因此此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故B正确;正方形对角线的两负电荷的电场强度在中心处相互抵消,而正点电荷在中心处,叠加后电场强度大小为,故C错误;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结合叠加原理,则有在中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11.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 A. 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 B. 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 C. 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D. 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ABD ‎【解析】‎ ‎【详解】设发动机的推力为,弹射器的推力为,则阻力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故解得,A 正确;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B正确;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公式可得运动时间为,所以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故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功率和功的计算 ‎【方法技巧】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做什么功?特别需要注意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和始末位置高度有关,摩擦力、阻力做功和路径有关。‎ ‎12.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E=F/q。在引力场中可以有一个类似的物理量用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距地心1.5R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A. B. C. D. ‎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类比电场强度定义式,该点引力场强弱 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在地球表面:①‎ 位于距地心1.5R处的某点:②‎ 由①②得:.故AC错误,B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牛顿定律。‎ ‎13.如图所示,ABCD 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若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则 A. W1>W2 B. W1=W2‎ C. I1 >I2 D. I1 =I2‎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经AB段和C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经BC段和A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W1=W2,A错误、B正确;小环从A经B滑到C点和从A经D滑到C点过程中路程相等,到达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设AB段加速度为a1,,AD段加速度为a2,,则,B点速度,D点的速度,,所以A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所用时间大于从A经D滑到C点所用的时间,根据,I1>I2,C正确、D错误。故选B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功、冲量 二、填空题 ‎14.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答案】0.2abs30.2abs1(两空可互换),0.2ab(s1-s3); 0.4abs2‎ ‎【解析】‎ 动量P=mV,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0.2S1b、V2=0.2S3b,则碰前动量分别为0.2abs1和0.2abs3,总动量大小为aV1-aV2=0.2ab(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 s2/(5T)=0.4abs2。‎ ‎15.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答案】 (1). 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 (2). D (3). 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 (4). CD ‎【解析】‎ ‎【详解】(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验证mgx=Mv2,同时根据运动学规律可知,此实验中需要测量钩码质量、小车质量和位移,故还需要的器材有:刻度尺和天平。‎ ‎(2)分析小车受力可知,在平衡摩擦力的基础上,使细绳与木板平行是为了让细绳的拉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外力,故D正确,ABC错误。‎ ‎(3)纸带上打出的点较小,说明小车的加速度过大(即小车过快),故在所挂钩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小车质量(在小车上加上适量的砝码)‎ ‎(4)在此实验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钩码的重力大于细绳的拉力,而实验中用重力代替拉力会导致拉力做功大于小车动能增量;如果实验未平衡摩擦力也会导致拉力做功大于动能增量,故CD正确,AD错误。‎ 三、计算题 ‎16.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1m/s (2)0.2‎ ‎【解析】‎ ‎【详解】(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在水平方向上有 联立解得:‎ 代入数据得 v0=1 m/s ‎(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 ‎ 联立解得:‎ 代入数据得μ=0.2‎ ‎17.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光滑竖直杆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P连接,P穿在杆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将滑块P和重物Q连接起来,重物Q的质量为6m。滑块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竖直杆上下运动,当它经过A、B两点时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相等,已知OA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OB长为L,与AB垂直,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滑块P运动到位置B处的速度;‎ ‎(2)在物块P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轻绳对滑块P做的功.‎ ‎【答案】(1) (2)4mgL ‎【解析】‎ ‎【详解】(1)A、B两处弹性势能相等,以P、Q为系统,由动能定理:‎ 可得:‎ ‎(2)对P,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WT=4mgL ‎18.如图所示,滑块A、B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B上表面水平且足够长,其左端放置一滑块C,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数值较小),A、B由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绳子处于松弛状态。现在突然给C一个向右的速度v0,让C在B上滑动,当C的速度为时,绳子刚好伸直,接着绳子被瞬间拉断,绳子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为.已知A、B、C的质量分别为2m、3m、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从C获得速度v0开始经过多长时间绳子刚好伸直;‎ ‎(2)从C获得速度v0开始到绳子被拉断的过程中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从C获得速度到绳子拉直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 ‎ 解得:‎ ‎(2)设绳子刚拉直时B的速度为,对B、C系统,设向右为正方向,绳被拉直之前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绳子拉断的过程中,以向右为正,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全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