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物理试卷

www.ks5u.com ‎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一中高三(上)第二次周测物理试卷 ‎ ‎ 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因操作不当,先松开小车再接通50Hz交变电源,导致纸带上只记录了相邻的三个点,如图所示,则 ‎(1)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c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3)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于是该同学重新实验,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通过正确的方法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设纸带上的起始点为O点,之后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L,作L﹣t2图象,得到图象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加速度a=  .‎ ‎2.某实验小组欲以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钩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在长木板两处固定两光电门.‎ ‎(1)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 ‎(2)实验中,挂上合适的钩码(钩码的质量已知),让木块能够匀速运动,读出钩码的质量m=500g.‎ ‎(3)把钩码和细线取下,给木块一个初速度,使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记录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和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然后算出木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改变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多次实验,得出多组数据,计算出v22﹣v12,作(v22﹣v12)﹣x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木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g取10N/kg)‎ ‎(4)可以求出木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①  ;②  .‎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4.一名同学用如图1示装置做“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 ‎①以下是这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拟定的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将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 A.以弹簧长度l为横坐标,以钩码质量m为纵坐标,标出各组数据(l,m)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其下端A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指示的刻度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由图象找出m﹣l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写出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重力加速度取g=9.80m/s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如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标出的对应点,请作出钩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 ‎③写出弹簧弹力F和弹簧长度l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 ‎④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将指针分别固定在图示A点上方的B处和A点下方的C处,做出钩码质量m和指针刻度l的关系图象,由图象进一步得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B、kC.kB、kC与k相比,可能是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A.kB大于k   B.kB等于k C.kC小于k   D.kC等于k.‎ ‎5.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  ;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  (用字母表示)‎ ‎(2)乙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要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  的加速度大(填“①”或“②”),其加速度大小为  .‎ ‎6.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   次方成正比.‎ ‎7.某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组员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W∝v;②W∝v2;③W∝.‎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小刚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v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小刚的建议.‎ ‎(1)请你说明小刚建议的理由:  .‎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  ;‎ A.L﹣v2图象 B.L﹣图象 C.L﹣图象 D.L﹣图象 ‎(3)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  (会”或“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1中小车A左端连接一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轻绳绕过滑轮系于拉力传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该同学在保证小车A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P的质量来改变小车A所受的外力,由传感器和纸带测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2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加速度为  m/s2.‎ ‎(2)在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图3中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 ‎(4)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  .‎ 次数 ‎1‎ ‎2‎ ‎3‎ ‎4‎ ‎5‎ F/N ‎0.10‎ ‎0.18‎ ‎0.26‎ ‎0.30‎ ‎0.40‎ a/(m•s﹣2)‎ ‎0.08‎ ‎0.22‎ ‎0.37‎ ‎  ‎ ‎0.59‎ ‎9.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1)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安装好实验器材,从图中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cm;‎ ‎(2)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记录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2所用的时间△t1和△t2,并从拉力传感器中读出滑块受到的拉力F,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 ‎(3)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填“是”或“否”)‎ ‎10.“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力学方面的物理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钢球,当将电磁铁断电后,小钢球将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计时装置将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用直尺测量出小钢球由静止开始下降至光电门时的高度h.‎ ‎(1)该同学为了验证“动能定理”,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钢球的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他记录的小钢球的直径d=  cm.‎ ‎(2)该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数据之外是否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 ‎(3)如果用这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的做法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 A.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直径 B.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直径 C.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质量 D.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质量.‎ ‎11.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将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2.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纸如图1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 ‎ ‎ ‎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一中高三(上)第二次周测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因操作不当,先松开小车再接通50Hz交变电源,导致纸带上只记录了相邻的三个点,如图所示,则 ‎(1)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2.5 c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0.5 m/s2.‎ ‎(3)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于是该同学重新实验,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通过正确的方法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设纸带上的起始点为O点,之后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L,作L﹣t2图象,得到图象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加速度a= 2k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再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L﹣t2图象的斜率,即可求解.‎ ‎【解答】解:(1)因为,‎ 且,‎ 解得vA=22.5cm/s;‎ ‎(2)根据加速度公式,则有;‎ ‎(3)根据可知图象的斜率 ‎,‎ 即a=2k.‎ 故答案为:(1)22.5; (2)0.5; (3)2k.‎ ‎ ‎ ‎2.某实验小组欲以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钩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在长木板两处固定两光电门.‎ ‎(1)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16.55mm .‎ ‎(2)实验中,挂上合适的钩码(钩码的质量已知),让木块能够匀速运动,读出钩码的质量m=500g.‎ ‎(3)把钩码和细线取下,给木块一个初速度,使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记录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和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然后算出木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改变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多次实验,得出多组数据,计算出v22﹣v12,作(v22﹣v12)﹣x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木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0.327 .(g取10N/kg)‎ ‎(4)可以求出木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1.53kg .‎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1)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结合图象的斜率,即可求解;‎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解:(1)游标卡尺读数为:16mm+0.05mm×11=16.55mm;‎ ‎(3)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v﹣=2ax,可知,(v22﹣v12)﹣x图象中的斜率表示为2a,‎ 再根据图象可知,a=3.27m/s2,‎ 而a=μg,解得:μ=0.327‎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F=Ma,‎ 而摩擦力f=μMg,‎ 解得:M=1.53kg 故答案为:(1)16.55mm;(3)0.327;(4)1.53kg.‎ ‎ ‎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①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②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9.4 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 .‎ ‎【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1)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②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E==‎ v2=2gh 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的斜率为18.8‎ 所以g=9.4m/s2.‎ ‎(3)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 ‎ 故答案为:(1)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2),9.4m/s2‎ ‎(3)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 ‎ ‎ ‎4.一名同学用如图1示装置做“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 ‎①以下是这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设想拟定的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将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CBDAE ‎ A.以弹簧长度l为横坐标,以钩码质量m为纵坐标,标出各组数据(l,m)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其下端A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指示的刻度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由图象找出m﹣l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写出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重力加速度取g=9.80m/s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②如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标出的对应点,请作出钩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 ‎③写出弹簧弹力F和弹簧长度l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F=12.5(l﹣0.15) ‎ ‎④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 12.5 N/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将指针分别固定在图示A点上方的B处和A点下方的C处,做出钩码质量m和指针刻度l的关系图象,由图象进一步得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B、kC.kB、kC与k相比,可能是 AD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A.kB大于k   B.kB等于k C.kC小于k   D.kC等于k.‎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分析】(1)根据测量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 ‎(2)根据描出的点利用直线将各点相连;‎ ‎(3)由得出的图象,利用数学规律可得出对应的表达式;‎ ‎(4)结合表达式及胡克定律可得出对应的劲度系数;‎ ‎(5)根据固定点不同时,得到的弹簧实际长度的变化可得出对应的劲度系数的变化.‎ ‎【解答】解:①本实验中首先要正确安装仪器,并记下弹簧自然伸长时的位置,然后再挂上钩码分别得出对应的长度;建立坐标系,作出对应的F﹣l图象即可;故答案为:C,B,D,A,E ‎②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图所示;‎ ‎③由图象利用数学规律可知对应的函数关系为:‎ F=12.5×(l﹣0.15)‎ ‎④对比胡克定律F=kx可知,劲度系数应为:k=12.5N/m ‎⑤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B处,由于选用的弹簧变短,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相比,要大于k,故A正确.‎ 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C处,弹簧的长度不变;故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等于k,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CBDAE;(2)如图所示;(3)F=12.5(l﹣0.15);(4)12.5;(5)AD ‎ ‎ ‎5.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 AB ;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 BDE (用字母表示)‎ ‎(2)乙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要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 ‎①和②,纸带 ① 的加速度大(填“①”或“②”),其加速度大小为 2.5m/s2 .‎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两种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选择所需要的仪器;‎ ‎(2)根据△x=aT2可知通过比较△x的大小可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再利用逐差法可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1)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打点计时器和重锤;即AB;‎ 而要验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需要打点计时器、小车和钩码;故选:BDE;‎ ‎(2)由△x=aT2可知,相临两点间的位移之差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故①的加速度大;‎ 由逐差法可得:‎ 加速度a=;‎ 由图读得:x3+x4=3.7cm;x1+x2=3.3cm;T=0.02s;‎ 代入数据解得:a=2.5m/s2;‎ 故答案为:(1)AB;BDE;(2)①;2.5m/s2‎ ‎ ‎ ‎6.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ABC ‎ ‎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 2  次方成正比.‎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性势能.‎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测量小球的动能来间接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然后根据平抛规律以及动能表达式即可求出动能的表达式,从而得出结论.本题的难点在于需要知道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取弹簧因此为零势面),然后再根据EP=EK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由平抛规律可知,由水平距离和下落高度即可求出平抛时的初速度,进而可求出物体动能,所以本实验至少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m、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故选:ABC.‎ ‎(2)由平抛规律应有h=,s=vt,又,联立可得:,‎ ‎(3)对于确定的弹簧压缩量△x而言,增大小球的质量会减小小球被弹簧加速时的加速度,从而减小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和水平位移,即h不变m增加,相同的△x要对应更小的s,s﹣△x图线的斜率会减小.由s的关系式和s=k△x可知,Ep与△x的二次方成正比.‎ 故答案为:(1)ABC;(2);(3)减小;增大;2.‎ ‎ ‎ ‎7.某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组员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W∝v;②W∝v2;③W∝.‎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小刚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v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小刚的建议.‎ ‎(1)请你说明小刚建议的理由: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式,可以简化约去质量m .‎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 A ;‎ A.L﹣v2图象 B.L﹣图象 C.L﹣图象 D.L﹣图象 ‎(3)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 不会 (会”或“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通过实验来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位置处静止释放,量出初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位移、读出物体到传感器位置的速度.根据实验数据列出数据表并描点作出图象,从而找到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物体受力是恒定的,所以得出合外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因此在实验中物体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解答】解:(1)若只有重力做功,则:mgLsinθ=,等号的两边都有m,可以约掉,故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若是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则:,等号的两边都有m,可以约掉,故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2)采用表格方法记录数据,合理绘制的L﹣v图象是曲线,不能得出结论W∝v2.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应该绘制L﹣v2图象.‎ 故选:A ‎(3)重力和摩擦力的总功W也与距离L成正比,因此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故答案为:(1)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式,可以简化约去质量m;(2)A;(3)不会 ‎ ‎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图1中小车A左端连接一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轻绳绕过滑轮系于拉力传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及滑轮的质量.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该同学在保证小车A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P的质量来改变小车A所受的外力,由传感器和纸带测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4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2所示,O、A、B、C和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四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加速度为 0.43 m/s2.‎ ‎(2)在实验中,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坐标系图3中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象.‎ ‎(4)根据图象推测,实验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 .‎ 次数 ‎1‎ ‎2‎ ‎3‎ ‎4‎ ‎5‎ F/N ‎0.10‎ ‎0.18‎ ‎0.26‎ ‎0.30‎ ‎0.40‎ a/(m•s﹣2)‎ ‎0.08‎ ‎0.22‎ ‎0.37‎ ‎ 0.42 ‎ ‎0.59‎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加速度的大小.‎ 因为绳子拉小车的力可以由拉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出来,故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采用描点法作图,绘出一条倾斜的直线.‎ ‎【解答】解:(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图中数据运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a==≈0.43m/s2.‎ ‎(2)因为绳子拉小车的力可以由拉力传感器直接测量出来,故不需要满足重物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运用描点,拟合直线法,描绘的a﹣F图线如下图所示.‎ 由作图可知,当F=0.30N时,a=0.42m•s﹣2‎ ‎(4)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1N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了.该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个步骤.所以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 故答案为:(1)0.43;(2)不需要;(3)如上图所示;(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 ‎ ‎ ‎9.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1)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安装好实验器材,从图中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50.00 cm;‎ ‎(2)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记录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2所用的时间△t1和△t2,并从拉力传感器中读出滑块受到的拉力F,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 ‎(3)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否 (填“是”或“否”)‎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1)先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注意估读一位;‎ ‎(2)光电门测速度的原理是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根据功能关系可以求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进而得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故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解答】解:(1)光电门1处刻度尺读数为:23.00cm,光电门2处刻度尺读数为:73.00cm,故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73.00cm﹣23.00cm=50.00cm;‎ ‎(2)由于光电门的宽度d很小,所以我们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滑块通过光电门1速度为:v1=‎ 滑块通过光电门2速度为:v2=‎ 根据功能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Fs=Mv22﹣Mv12=M()2﹣M()2‎ 可见还需要测量出M,即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故答案为:(1)50.00;(2)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3)否.‎ ‎ ‎ ‎10.“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力学方面的物理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钢球,当将电磁铁断电后,小钢球将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小钢球经过光电门时,计时装置将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用直尺测量出小钢球由静止开始下降至光电门时的高度h.‎ ‎(1)该同学为了验证“动能定理”,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钢球的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他记录的小钢球的直径d= 1.326 cm.‎ ‎(2)该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除了上述的数据之外是否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 ‎(3)如果用这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的做法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AC .‎ A.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直径 B.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直径 C.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质量 D.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质量.‎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游标卡尺先读主尺再读出游标尺,游标尺不估读;‎ ‎(2)由动能定理表达式可知质量会被消掉;‎ ‎(3)从实验的测量原理可判定各个选项.‎ ‎【解答】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13mm+13×0.02mm=11.26mm=1.326cm.‎ ‎(2)该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mgh=mv2可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 ‎(3)实验方案为: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得到小球的平均速度,以此来表示瞬时速度,然后验证:,即是否成立,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故:‎ AB、小球的直径越小v越精确,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实际存在阻力故:‎ ‎,‎ 即:‎ ‎.‎ 可知所以质量越大,这一项越小,精确性越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1)1.326;(2)不需要;(3)AC.‎ ‎ ‎ ‎11.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7.25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将 增加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实验采用光电门利用平均速度法求解落地时的速度;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当减小的机械能应等于增大的动能;由原理即可明确注意事项及数据的处理等内容.‎ ‎【解答】解:(1)由图可知,主尺刻度为7mm;游标对齐的刻度为5;故读数为:7+5×0.05=7.25mm;‎ ‎(2)已知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小球的直径;则可以由平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故v=;‎ ‎(3)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械能守恒;‎ 则有:mgH=mv2;‎ 即:2gH0=()2‎ 解得:;‎ ‎(4)由于该过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将增大;‎ 故答案为:(1)7.25;(2);(3);(4)增大.‎ ‎ ‎ ‎12.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记录纸如图1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 Fa=Fb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 BD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 .‎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先作出F2与F1的合力,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求出合力.‎ 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求解,根据图丙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根据图(丙)中的实验分析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解答】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2与F1的合力,作图如下,‎ F1和F2的合力F=4.70N.‎ ‎(2)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方向相同,‎ 由于缓慢地移动N,根据平衡条件得Fa、Fb的大小关系为Fa=Fb.‎ ‎(3)A、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故A错误,B正确;‎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小,故C错误;‎ D、从开始缓慢地移动N,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增大,从图3中发现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间距在增大,所以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注意事项有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故答案为:(1)如图;4.70N;‎ ‎(2)Fa=Fb ;‎ ‎(3)BD;‎ ‎(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 ‎ ‎ ‎2017年2月28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