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2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案 课 题 ‎§7.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课 型 新授课(1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象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 教 学 方 法 ‎ 实验观察法、图象法、迁移法。‎ 教 学 手 段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带纸带、复写纸等)、计算机等。‎ 教 学 活 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几节课研究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从而确立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探究了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从而确立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一节和下一节我们来探究功与物体动能的关系。‎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速度有关,我们还不能马上研究力对物体做的功和动能的关系,我们先来研究力对物体做的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探究的思路”部分,投影问题:‎ ‎(1)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是否需要测出各次小车速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怎么做?‎ ‎(2)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小车获得的速度怎样计算?‎ ‎(4)实验完毕后,我们用什么方法分析橡皮筋对小车作的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回答。‎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点评: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前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有了正确的探究思路,才会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会受到阻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 ‎(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那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两人一组,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每四人一组)。‎ 点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即发事件。重点指导一两个组顺利完成实验,以便后面实验数据的处理。‎ ‎ ………………‎ 教师活动:学生实验完毕后,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 ‎ 问题:根据测出的数据,怎样预测功与速度的关系?用图象法研究功与速度的关系时怎样使研究过程简便直观?‎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作出W-v2曲线,寻找功与速度的关系。‎ 点评:教师要放开,让学生大胆猜想,独立完成探究过程。有的学生可能会走弯路,甚至失败,探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教师活动:利用数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参考教材18页“做一做”栏目中的提示来完成。‎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 学 生 活 动 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 体会图象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试求:‎ ‎(1)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多大?‎ ‎(2)从甲处到乙处要用去多少时间?‎ 解析:(1)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得v2 d2 = v1d1‎ 所以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 = d1v1/d2‎ ‎(2)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线下方的面积代表的物理意义可知,从d1到d2的“梯形面积”就等于从甲处到乙处所用的时间,易得 点评: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简便直观,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 业 课余作业 预习7..7节的内容。‎ 板 书 设 计 ‎7.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目标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仪器及器材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带纸带、复写纸等)、橡皮筋、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 注意事项: ‎ ‎1.橡皮筋的选择.‎ ‎ 2.平衡摩擦力.‎ ‎ 3.误差分析.‎ ‎ 4.橡皮筋的条数.‎ ‎ 5.实验装置的选取.‎ 教 学 后 记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