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生物二轮分类练习题目2
备战2014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2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关于果醋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最终转变成醋酸 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 答案 C 解析 醋酸菌和酵母菌发酵的区别在于前者需氧,不产生二氧化碳,而且发酵的最适温度也不同。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所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 C.经稀释培养后,可用刚果红染色并进行鉴定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答案 A 解析 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但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经稀释培养后,可用刚果红染色并进行鉴定;设置对照能证明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解的微生物。 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 )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 答案 B 解析 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杀死,实验室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4.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答案 A 解析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而一般不用活菌计数;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5.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 )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②给腐乳以必要的盐味 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杂菌的繁殖 ④浸掉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的腐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另外,还能够浸掉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6.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 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答案 B 解析 果酒的制作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醋酸菌的需氧发酵,腐乳的制作需要多种霉共同作用,但毛霉起主要作用,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 7.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细菌的快速进化过程。人们发现,用肉汤培养假单胞杆菌,如果肉汤保持不动,不久后,在肉汤的不同部位,如表面、底部或其他部位,细菌的形态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出现一定数量的变异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发生了进化 B.细菌的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 C.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其菌落形状将趋于一致 D.用不断摇动的肉汤培养SM细菌,不会出现FS细菌和WS细菌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起初的SM细菌在静止的肉汤表面繁殖,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在肉汤底部繁殖,这部分可能向厌氧方面进化,故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下可发生进化;细菌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该细菌也有可能向不同方向进化,如进化成WS细菌;搅拌肉汤,SM细菌生活的环境没有差异,就不会出现FS细菌和WS细菌。 8.发酵工程的一项关键措施是灭菌,关于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均需要严格灭菌 B.灭菌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和真菌 C.通入无菌空气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D.pH调到7左右灭菌效果最好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发酵工程的灭菌。灭菌不仅是杀死一切细菌,而且需杀死它们的芽孢和孢子,B错误;通入无菌空气是为了避免混入杂菌造成污染,C项错误;不同微生物的适宜pH不同,灭菌效果最好的pH不一定是7,D项错误。 9.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温度、pH、果胶酶用量 答案 D 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针对三个探究实验进行分析。 10.如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透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答案 B 解析 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初期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如不通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也会有气泡产生;中期装置要密闭处理进行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18~25℃;后期接种醋酸菌后要进行通气处理,原因是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A、C错误,B正确;发酵罐内液体的pH会平稳下降,刚开始发酵时pH不可能为3,D错误。 11.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答案 C 解析 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落叶的分解是否与土壤微生物有关,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其他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应保持一致,C错误。 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封,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答案 A 解析 果酒发酵要酵母菌,酵母菌具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果醋发酵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只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果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果醋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醋酸,培养液的pH均会降低;果酒发酵的后期需密封,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13.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蒸馏水胀破细胞的方法从猪红细胞中提取到DNA和蛋白质 B.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除去部分杂质 C.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D.进一步分离与纯化血红蛋白可用凝胶色谱法、离心法和电泳法等 答案 A 解析 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能从其红细胞中提取出DNA。 14.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90℃高温会使Taq DNA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 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交联法和吸附法等 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答案 A 解析 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株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95℃时仍具有酶活性。 15.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透析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B.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 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答案 A 解析 渗透袋可允许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因此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应用生理盐水而不能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蒸馏水的作用是涨破红细胞使血红蛋白释放;血红蛋白释放后应高速长时间离心;红色的血红蛋白(红色区带)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16.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制作要求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为18~25℃左右,而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且醋酸菌是需氧型,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还需充足的氧气;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因为豆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为防止杂菌污染,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应增加盐量。 17.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无菌操作 ③接种时可以谈话 ④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放入培养基 ⑤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⑥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 D 解析 整个接种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能谈话,防止呼吸产生的污染,因此操作过程应禁止谈话,并戴口罩;接种的外植体放入培养基时注意形态学下端插入,并且分布均匀,不能随机放入,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 18.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有关知识。本实验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为条件对照。 19.多选)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下述实验结束后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B.带菌培养基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带菌培养基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 D.接种后双手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试 答案 ABD 解析 实验结束后应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杀死,以免使人致病,接种环应用灼烧灭菌,培养基要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手须用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试。 20. (多选)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需小火或间断加热 D.家庭制作果酒时,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表面可能影响发酵效果 答案 ABCD 解析 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故要适时充气才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7小题,共50分) 21.(7分)(临沂3月)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3)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这项技术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 ①外植物消毒 ②制备MS培养基 ③接种 ④培养 ⑤栽培 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 (6)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电泳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 (8)通过分析发现DNA的复制方向总是从子链的________向________端延伸。 (9)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________。 (10)某种全自动洗衣机的水温有冷水、45℃温水、90℃热水三种设置,洗涤方式有直接洗涤和浸泡20分钟后洗涤两种设置。如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有陈旧牛奶渍的棉质衣服,选择哪种水温和洗涤方式洗涤效果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丝绸衣物和羊毛衣物是否合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答案 (1)腐乳、果醋 (2)灼烧 高压蒸汽 (3)固定化酶 (4)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5)C (6)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7)带电性质以及带电荷量 (8)5′端 3′端 (9)丙 (10)45℃温水浸泡20分钟后洗涤 (11)不合适 (12)C 解析 (1)腐乳、果醋制作过程中利用的是好氧菌,泡菜制作过程中利用的是厌氧菌,因此泡菜的制作不需要氧气。(2)灭菌方法包括:灼烧、高压蒸汽和干热灭菌等方法。(3)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和技术叫做固定化酶。(4)凝胶色谱法,大分子蛋白质不会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因此最先洗脱出来。(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7)电泳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和带电荷量、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等因素。(8)DNA的复制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9)在相同的时间内,随着酶量的增加,产物的量增加,当酶增加到一定量时,反应物消耗完毕,产物不再增加。(10)酶的催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其酶促反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用45℃温水、浸泡20分钟效果最好。(11)丝绸衣物和羊毛衣物中含有蛋白成分,使用加酶洗衣粉,会分解衣物中的蛋白质,加速衣物的损坏。 22.(7分)(2010·聊城)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要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_方法操作。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纤维素 碳源 选择 (2)刚果红 (3)接种环 灼烧 稀释涂布平板 (4)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1)应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所以在培养基中要加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2)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解到培养基的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接种环和涂布器都是通过灼烧的方法进行灭菌。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菌进入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23.(7分)(2011·济南)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的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________→性能测定。白僵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中采集。 (2)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常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_______(营养物质)。 (3)白僵菌纯化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________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 答案 (1)纯种分离 感病昆虫 (2)选择 碳源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4)灭菌 蛋白质和核酸 24.(7分)某实验小组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1)采集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 g,置于经过________法灭菌处理的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2)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此外,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3)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答案 (1)高压蒸汽灭菌 液体 (2)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淀粉 倒置 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 (3)出现透明圈 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生水解 平板划线 解析 (1)对培养基的灭菌方式是高压蒸汽灭菌,因为后面要进行涂布,所以应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 (2)减小培养液菌体浓度一般用稀释方法。由于题目要求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所以培养基就应含有且只有淀粉。倒置可以减少培养基受污染,为排除其他因素影响,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空白的培养基作对照组。 (3)淀粉被水解,培养基会出现透明的现象。用平板划线法来培养,可进一步纯化菌种。 25. (7分)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及早检测出霍乱弧菌对控制该病的流行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检测霍乱弧菌的简单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蛋白、氯化钠、牛肉膏、亚硫酸钠、庆大霉素、琼脂、蒸馏水等按培养基配方的比例配制,调节pH为8.0,灭菌后分装; 步骤二:将待测样本用接种环接种; 步骤三:35℃培养箱中培养18~24 h,观察结果。 (霍乱弧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中心呈黑褐色,因而易于与其他杂菌区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有________。培养基成分中的庆大霉素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此培养基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________的生长,由此判断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用接种环接种时,可采用________法接种 。 (3)若________,则可推断待测样本中有霍乱弧菌。 答案 (1)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杂菌 选择 (2)平板划线 (3)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中心呈黑褐色 解析 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的庆大霉素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霍乱弧菌能在含有庆大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故能将其筛选出来。 26. (7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酵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________;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④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和液体石蜡油,B瓶中加入与A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C瓶中加入与A等量的蒸馏水(A瓶和B中互换) (5)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注意和步骤④对应,答案顺序可颠倒) 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 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6)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代谢产物(合理即可) 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呼吸作用方式可能有三种: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瓶中温度将高于对照组;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能量,瓶中温度也高于对照组;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瓶中温度也高于对照组。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还可以探究其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代谢产物。 27. (8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 (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脸盆编号 洗涤物(等量) 洗涤温度 洗衣粉(等量) 水量 洗涤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普通 2 L 7 min 2 油污布 5℃ 加酶 2 L 9 min 2 油污布 5℃ 普通 2 L 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原则。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2)对照、单一变量 酶失活 (3)②、④ (4)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写出两项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由表中数据可知,1、3号为实验组,2、4号为对照组,1、2号与3、4号中只有是否加酶一个变量,该实验过程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若实验组1号加酶后洗净时间接近7 min,很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经失活。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用温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长浸泡时间(增加酶的催化时间),增加酶的用量等都可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查看更多